2.2.2气——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
中医学的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来源于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气的功能主要是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和气化作用。
对气的推动作用可以这样理解:气可理解为精的活力,是生命物质的活力。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血液循行、津液输布均起激发和推动作用。补气就是补生命物质(细胞)的活力。细胞的活力越强,人体的生长发育、血液循行、津液输布自然也强;细胞的活力降低,则气的推动力减弱,自然出现脏腑功能降低,人体生长发育迟缓、血行不畅、水液滞留等多种病理变化。
气的温煦作用与物质的热运动直接相关,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而气作为一种物质的热运动正是人体体温产生的根本原因。生命物质运动不畅,活力降低,温煦作用降低;生命物质运动偏快,产热高,温煦作用增强;生命物质运动停止,与自然界处在热平衡状态,人体体温消失,这就是死亡状态。血液循环畅通是生命物质活力的表现,人体的恒定体温是血液流动的功劳。中医所说的“气虚”即生命物质活力降低,从而使热量减少,温煦作用降低,脏腑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津液输布与代谢滞缓。临床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水肿等病症。所以我们说“补气”就是通过药物让生命物质的活力增强。
气的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功能可以这样理解:气是生命细胞的活力,气盛则生命活力旺盛,防御外邪的能力就强。如果外邪从体表侵入,体表生命物质活力旺盛不易受到侵害,则外邪被御于体表,否则外邪就会由体表侵入,并影响体内深层次生命物质的活动功能。外邪,这里应理解为外界环境对生命机体的不正常影响。中医常说体内正气与邪气之争,实际上是体内生命物质保持正常活力与外邪破坏正常活力之争。人体显然有保持生命物质正常活力的功能,所以中医认为不管邪气潜于体表何种部位,总有正气与邪气相争,并战而胜之。让生命物质保持正常活力和相对平衡的运动状态,是人体自身的一种本能。
把生命物质的活力理解为中医的气,气的固摄作用也可以得到现代科学的解释。固摄,主要是指对血液、津液等的运行和代谢过程的维护调节作用,防止其流失。生命物质的活力正常或旺盛,就能使身体各组织代谢功能正常运行,体现整体生命力旺盛。反过来,人体生命力旺盛,自然也就体现人体的代谢过程得到了调节和保持。前者是微观机制,后者是宏观表现,这正好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此外,把生命物质的活力理解为气,气的气化作用和运行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所谓“气化”,即生命物质活力的转化。人体代谢过程旺盛,则生命物质之间运动的转换也就正常,转换正常,又保证了生命物质运动的活力,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如果“气化”作用减弱,也就是运动转换不畅,将必然导致生命物质活力降低,并引起人体内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气的运动在体内无处不在,运行于全身,这实际是指生命物质运动(活力)的转移。气的运行停止,意味着生命物质活力的消失、生命的终结。可见,把生命物质的活力解释为中医的气,显然能贯穿中医对气的理解。
2.2.3神——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神在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从医学角度概而言之,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狭义之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狭义之神。
狭义之神所说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多指中医理论中心的生理功能范畴。早在春秋时代,古代哲学家和医学家就对产生精神活动的器官进行探索,认为“心”是思维意识的器官。如《荀子·解弊》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黄帝内经》也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记忆等功能是由心所主的。古人的这一认识对中国的文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与神志活动有关的文字大多从“心”或“忄”,如思、想、怒、惊、忧、忆等;与思维、记忆有关的词汇常以心来表达,如心想事成、心领神会、心口如一等。与此同时,《黄帝内经》又将复杂的精神活动进一步分解为“神、魂、魄、意、志”五个层面,即《灵枢·本神》所言:“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而且分别和五脏相联系,即《素问·宣明五气》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形成了“五神脏”理论。有学者认为,五神之“神”乃人类独有的最高层次的自觉意识,在精神活动中发挥主宰作用;魂较神低一层次,是在进化和发育过程中先行形成的本体意识,为心神的基础;魄是最先产生也是最基础的动物感知功能;三者在进化过程中逐次演化而成,而在生命活动中却是越低级越基础,越高级越具有主宰之能,因此神能制魂魄,魂魄是神的基础。此即《灵枢·本脏》所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医对“神”的论述看,“神”显然就是现代医学及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脑神”即是中枢神经系统,是知觉、意识、思维产生的地方,这正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其余如心神、肝魂、肺魄、肾志、脾意、关节的活力、皮肤的感觉,以及眼、耳、鼻、舌的功用等都受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三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精凝而为形,静而有质可及,是最基础、最稳定的层次;精化为气,无形有物,动而不已,是最活泼机变的层次。精气互变,概括了一般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神则是生命活动的最高层次。按现代概念,这一层次应除去神机、神明范畴内容,纯粹讨论神志活动,其中感知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但意识活动则为人类所特有,故《荀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因而,神成为一个独立活动的生命层次,并非单纯生物学问题,其实已涉及社会与思维两界,最为神秘;其与精气关系,也最为复杂。
2.3经络——人体内的神秘路线人们最初对经络的印象也许是在武侠小说或电视剧里,诸如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可以增强功力之类,这种神秘感一直保留至今,也许还将保留很长时间。《灵枢·经脉》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经络理论是医疗实践的总结,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面的场景也许能让你对经络有更感官的认识:在针灸室,当医生拿着长长的银针在你的穴位上针刺的时候,你会觉得酸酸的、胀胀的,这种感觉还会传到身体其他部位。这就是经络上的穴位出现的酸、胀、麻、热、凉、痛等循经感传现象。
循经感传是指一些经络敏感的人,当他们的穴位受到针刺或其他刺激时,可以激发一种沿经络线循行传导的感觉,其传导速度远低于神经电冲动的传递速度,且可以通过局部机械压迫等手法予以阻滞。针灸临床中通常称之为“得气”,气至病所则有效。这一经络现象在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测试中都已证实无误。面对成千上万科研工作者公认的事实,科学界出现两种推论:一说循经感传是躯体内沿经线物质运动被外周神经感受器感知后传入大脑的反映(“外周论”);一说循经感传是大脑皮层中与躯体定位相关的部位被激发后的自主神经兴奋信息在中枢传递所产生的幻觉(“中枢论”)。不管什么样的推论,此类可感知的经络现象其感觉的传导路线与中国古代医书中所描绘的十四经(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走向基本一致,而与近代生物解剖学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走向并不一致,这是无法解释的,从而向科学界提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挑战。刺激穴位可以对相应脏腑产生医学效应,这正是中国针灸学的基本原理,已为数千年的临床疗效所证实,近年来采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进一步取得了实验验证。不仅如此,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在经络、穴位上出现反应,如压痛点,索条状、块状瘀结,以及表皮电阻抗异常等。另外,在某些经络敏感者或先天、后天皮肤病患者身上,发现有沿经线出现的皮肤性状变异。先天性患者多见于各种永久性贫血痣、疣状痣;后天性患者多属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湿疹等。经络敏感者出现的多为一过性皮丘带、红线、白线或出血带、发汗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线状沿经分布。与循经感传的主观感觉相比,这些是肉眼可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尽管目前国内外只报道了数百例典型或非典型病例,但这类小概率事件已经足以证实古人所描述的经络是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
近年来关于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及体质的研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尤其是对经络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循经感传机制、经络-脏腑关系、经络循行路线的理化特征、经络的实质探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的发展。我们应该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中医的神秘面纱一定会被逐步揭开,那时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