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垂柳依依的春天,首次访问了武义柳城。此次重访,已是秋雨绵绵的时节。不知谁吟了一句诗:“最难风雨故人来”。
东阳的小徐开车送我和吴老到武义,小徐是个很有文化素养的驾驶员,谈吐不俗。他总结开车经验是“稳中求快”。到了武义,夏部长等陪同到柳城。上次我来这里参观过我国工笔画大师潘洁兹艺术馆,又到潘老和湖畔诗人潘漠华的故居访问。去年十月潘老艺术馆建馆一周年庆典,吴进老书画家、潘老的好朋支友早就和我约好,在武义庆典会上会面,庆典会上已安排我的讲话,但因公务无法如期前来,未能拜见潘老,又使他多等了几天,心中储满深深的负疚感。此次来迟,“最难风雨故人来”的“难”不是“难得”,而是负疚的“难过”。
在柳城镇听了书记的介绍,这一年人均收入又有所增加。
镇里经济发展从教育、文化入手,举办了“宣莲之乡”的“莲节”、民间艺术节,靠镇里筹备花了三百六十万元建艺术馆,现在办了民族中学,占地五万平方米,已有三十六个班级学生,准备筹建东海文化长廊等等。
去参观民族学校途中,只见雨中的垂柳风韵依然,“绿色小城镇”风姿绰约。停立校门口,“金穗民族中学”几个大字显赫眼帘。这所新建学校校名标出“民族”二字,原来是体现了柳城镇是畲族镇的特点。镇里举行“三月三”畲族传统节日活动,为了挖掘民族文化,抢救畲族文化遗产,镇政府曾在丽水市老竹畲族镇举办“柳竹新桥”畲族歌会,又在镇里下圩畲族村举办第二届“柳竹新桥”畲族歌会。从这里,我联想到我们福建闽东也是畲族聚居地。前年我曾组织作家代表团去畲族乡采风。畲族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事业以及在民族团结中涌现的先进乡镇、人物的事迹,犹留在记忆里。
参观了金穗民族中学,告别了柳城。一路柳色,一路流水,一路秋雨,撩拨起心中的多少情愫。人们往往把水韵和爱情联在一起,或以有情水送情书,或以钟情恋水作喻,或借水意境寄深情,或自古恋人多临水,或在水边景物起情思。同来的吴老,少年时在抗日离乱中,流亡到柳城求学,当年的情境,便在这水边景物中浮现。记得晚唐女诗人鱼玄机在《寄子安》诗中,便以流水作喻表达对情人的思念:“枫叶千枝覆万枝,江桥映掩暮帆迟。忆君心如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以不断的流水比喻不断思念之情愁,这是何等动人情怀?!何况又在这柳色和秋雨缠绵之中!
回到县城,已是暮色苍茫。又下榻于上次所宿的武义宾馆。夜灯下细细翻阅柳城镇送我的《潘沽兹画集》,留连于美的境界。潘老《自叙》写道:“童年时代的家庭环境和民间美术,使我走近了艺术;村庙壁画是我最早的范本”,可见故乡对他艺术生涯的影响。潘老是我国当代著名工笔重彩画的大师,是当代新兴工笔重彩艺术运动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从武义县坦洪乡走出去,走向杭州、北京,从名师专攻工笔重彩画。后远走敦煌,潜研壁画,被赞为“艺术得道飞天”。用他自已的话说是:“观念开拓,天地广阔。”潘老这画集的一幅幅精品,便是他飞翱在画坛空间之作。他的画作往往和我国古典文学、神话传说联系起来构想,如屈原九歌图、诗人李白、李白妇女诗、白居易长恨歌、乐府调笑图等的组画,都取材于古典文学。《花与女组画幅》以女性比做花,或以花比做女性,他以我国这种艺术中常用的手法,来表现中国女性,其中有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各配以容易引起人们联想和比拟的花卉,使之互相照映,各尽其美。如“巫山神女”配以水仙,“二湘”配以湘竹,虞妃配以虞美人(花)、“王昭君”配以樱柳,“梅妃”配以梅花,“李清照”配以菊花,“陈园园”配以睡莲、“林黛玉”配以竹等等。此外如《中国神话组画》《敦煌壁画》《石窟献艺》巨画和那些历史人物画、当代题材的画、小品,都美不胜收。如果没有精湛的艺术和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是很难进入这艺术境界的。
看了潘老画集精品,我不能不一再想起柳城这个小镇,财力虽不雄厚,但能筹集巨款,拨地五千平方米,建成这座面积二千平方米的建筑恢宏、设计精巧、堪称江南一流的艺术馆来保藏潘老及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弘扬潘老“默默吐丝,为人间织出锦绣做出奉献”(《自叙》)的“春蚕精神”,为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柳城镇的这种远见卓识,难能可贵。
这个秋雨如织的夜晚,我久久不能成眠,在未能参加潘老艺术馆建馆周年活动的负疚心情中,又渗透进遗憾和受潘老画集的艺术感染的激情,心版上留下多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