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人应该追求意义(1)
5—69正青智者问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步石答:需要强调的是,孔子口中的君子与小人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并不一致。今天而言的君子与小人属于道德论的,而孔子所言则与社会地位甚至与经济条件有关。我们并不能认为孔子已经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认知,但是可以认为他‘’朴素‘地’拥有了。这就是道的力量,它无所在无所不在。
还有马氏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我们理解“小人喻于利”都是必要的认知理论。不要对现实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先小人后君子”的说法采漠视的态度,更不要采否定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唯道德论给我们的思维习惯,加上不思逻辑、不喜批判的心态和机械地学习论语,都使我们的思维本应该成熟而越发的幼稚,幼稚得如同小孩子将人分为好的与坏的,判断人为好人与坏人。我们是不是喜欢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君子就是好的,小人就是坏的?在你的思想里是不是这样的意识?有人向你描述:他是个小人!是什么意思?
对于一个真正好古之人,研究论语,必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归纳论语里孔子口中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人”的分类。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全天下”也就现在中国这么大,而天下人类被概念地分为中原与蛮夷。在中原社会,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是有严格的阶级的,分为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在上层阶级为人,又是有等级的,从论语里孔子的口中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不同人:民、野人、小人、君子、大人等。孔子认为,大人是令人敬畏的;野人如果先进于礼乐则应该优先录用为官的。
但遗憾的是这个“小人”与“野人”的等级他没有说明。可以认为前者是高于后者的。如果“小人”的等级高于“野人”,那么按孔子的说法,小人学习礼乐之后更可以优先录用为官。但这样一来,“小人”是坏的说法就逻辑不通了。当干部那是要德才兼备的,而德为基本,“是坏的”,德能好吗?说明孔子所说的“小人”,并非一定是我们今天所的“小人”。
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君子就是好的,小人就是坏的,这样做法就是将君子与小人对立起来。因为人们现在将小人与君子对立了,由此,孔子的“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中的利和义也对立起来了。
那么你意识到没有问题?按“好坏”论,则请你判断出是利好还义好呢?将小人与君子、义与利对立起来是有不善的基因的,比如在严酷的封建礼教下,引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呐喊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论,你听到过吗?石曾经经常听到。
比如造成人们越是看论语、佛学倒越发地不能理解现今的社会了。其实凡是出来发言的,有哪一位不是发表看法的?只要发表看法,有意无意都是想作用于现实进而改变现实,但你都不理解现实,则怎么能改变现实呢?于是乎,越是读论语越是学佛理,越发地愚了。不如不读不学的。一定要读,则必须弄明白词的原义!利难道绝对不属于义?你投资做生意是为了什么?没有目的意义?你的非好即坏、非此即彼的思维难道不幼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完全可以的!
孔子还讲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话,坦荡荡好?长戚戚不好?长戚戚不但好吧?而且还要亲的,亲戚!休戚与共!君子们为什么坦荡荡?说与他们的胸怀有关,不如说与他们的地位、经济条件以及心情有关!
孔子说了,君子是无所争的,就是争,也只不过是射箭比赛什么的,比也没有输赢,也没有危险,箭头是橡皮做的,活动过了,一起喝酒。可是小人们呢?哪有这闲情逸致?很可能在找米下锅呢!君子与小人概念的对立,特别是道德修养上的人为假设的对立,是封建社会的上层鄙视基层的一个文化原因——离心离德。小人在哪里?不在基层,也在基层之中啊!或多数在其中。
孔子所说的小人与君子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他本人曾经就一十足的小人!他从小就有志气,依靠自身的力量,制止进一步下降为奴的趋势,更杜绝做坏人。为生存什么鄙陋的事情都肯做,巩固了自己的自食其力的自由民地位。然后立志于学,很快社会地位上升成为一小人。
亲戚关系曾经是建立在血缘论基础上的互助合作组织。现代社会开始逐渐淡化了。
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人应该是属于贵族。但贵族中有的有权有势地位高甚至做官做长、财产丰富,应该是大人。但是贵族中的一般老百姓,地位低,财产少甚至穷人,小人。不过奴隶制在瓦解,意味人的概念、人的范围在扩大,大人与小人可以是对立概念,地位有高低、财产有富贫等。
君子与伪君子才是对立的概念。那为什么孔子把君子与小人放一起了?原因:(1)孔子敬畏大人,不敢轻易言“大人”,而用君子代替。(2)“君子”是对大人的正面描画,也是一种泛化。正因为如此,君子一词开始逐渐地被用来形容“好”的品德、修养的名词了。由于“小人”一词逐渐被道德论占据而带有贬义,但它仍然不是完全“不好”,而是处于君子与伪君子之间,小人的眼光、视野、心胸、气度、气质等非智力因素不好或不太好。因而也影响他的智力的发挥。孔子口中的地位论的小人演变为现在的“小人物”、“基层百姓”、“基层群众”,甚至是“草根”。
好了,我们弄清楚君子、小人的概念的演变和名词再生的情况,就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论语时避免掉进相关的困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