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成为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血脉相通的职业人。
理念不牢,地动山摇
如果将企业比喻成树木,那么职业化理念就如同树木的根,只有树木的根系发达粗壮,深深扎入大地,才能为树木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对企业来说,制度再完善,设备再先进,管理再到位,如果全体成员没有一个共同认知和认可的信仰,没有强有力的职业化理念做支撑,就好比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最终必定会走向消亡。只有根基稳固了,才能拥有长久发展壮大的力量。
而惠普,用鲜明、清晰的“惠普之道”的职业化理念拴住了员工,进而拴住了客户。这样的企业才是绝顶聪明的企业。一个企业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
惠普箴言
我们有一套价值观,一套深深扎根的信念,它们指导着我们为完成自己的目标,彼此合作共事,同顾客、股东和其他人打交道。我们公司的宗旨,就建立在这些价值观的基础上,这些宗旨成为我们日常决策的指南。为了实现这些宗旨,我们有各种规划和具体做法。这些价值观、公司宗旨、规划和具体做法等因素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惠普之道”。
对员工而言,职业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员工没有理解并接受自己所在企业的职业化理念,就感受不到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工作中就会产生目标模糊、动力不足等问题。
香港演员刘德华主演了一部电影叫《墨攻》,他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颇具领袖魅力的“职业经理人”角色,名叫革离。
电影描述赵国攻打燕国,但是必须先除掉夹在两国之间的小城梁城。代表墨家思想的革离帮助梁王守梁城。当时赵国有10万大军,而梁国军民合计才4300余人,力量如此悬殊,这本是场没有任何胜负悬念的战役。但革离最终却凭借自己坚定的职业化理念,带领梁国军民战胜了赵国实力强大的10万大军。
革离凭借坚定的理念,最终带领4300多人战胜了10万大军。理念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历史上,我们看到,世界上任何一次伟大的胜利都与正确、坚强的理念有关,无论是苏格兰独立战争还是我国的解放战争,都为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职业化理念没有标准范本可循,往往根植于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就像我在惠普《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学到的:“也许你们进入惠普之前很优秀,也许你们有自己几十年形成的自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但是,进入惠普,一切归零,要接受并尽快融入‘惠普之道’。”
这里的惠普之道就是惠普公司秉持的职业化理念。做到并卓越地体现惠普之道,是成为惠普合格进而优秀员工的基础。
惠普如此,反观中国的企业和管理者呢?
离开惠普后的近10年间,我带领雅致讲师团及中华美女讲师团不断穿梭在全国各地规模不等的企事业单位之间,一边进行职业化提升课程的讲授,一边为客户量身定做全员职业化咨询服务。在与众多企业高管访谈的过程中,他们向我提出了许多令他们困惑的问题,普遍的问题如下:
有的员工能力尚可,就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到底缺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招聘了不少高学历的员工,却仍然感觉人才匮乏?
为什么多数员工都遵守了企业规章制度,可令我们(企业主)赏识的员工却少之又少?
为什么很多员工可以在有效的激励下努力工作,却很难让他们拥有主人翁的感觉?
为什么有些员工辛苦工作、任劳任怨,可总是找不到提升他的理由?
为什么不少员工能够很好地完成销售任务,却很难得到客户的赞赏?
经过在惠普8年的熏陶和洗礼,加之自主创业10年来的历程,我清楚地认识到上面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每当听到企业高管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的心情都会比较复杂,这其中既有焦虑也有欣喜。
让我焦虑的是,中国的很多自主创业的企业是先干活再整合思想。企业领导者认为销售业绩比一切都重要,因此在他们全力以赴提升业绩的时候,忽略了企业思想的统一、共同信仰的塑造、职业化理念的整合等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和业绩一同前进、一同完善、一同成熟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游击式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带动企业继续成长了,这时候企业领导者才开始考虑整合、变革和创新,同时希望统一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但是已经很迟了,因为这时企业里的员工早已经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乱七八糟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他们的理念很可能都不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或者没有任何系统性和理论性基础,甚至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根本就不认同。但这时想要把老员工的旧理念全部换掉,统一成新理念,对一个企业来说简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举步维艰,所以很多企业在困难重重下就会放弃革新,就这样风雨飘摇地生存着,一旦大风大浪来袭,自然会被吞没。
令我欣喜的是,我听到了企业主和高管们的抱怨和困惑。企业高层管理者有了这方面的困惑,说明他们有了建立全体员工统一职业化理念的意识。虽然在建立职业化理念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是只要痛下决心,请专业人士帮助企业实现思想和理念的统一,就一定能成功。而一旦企业中的思想和理念统一了,珍珠就串成了项链,一根绳就拧成了一股绳,个体就变成了团队,就会又有一个中国本土企业被点燃了引擎,在职业化理念的推动下腾飞了!
甄选与企业理念相符的人才
人才是企业之本,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职业化理念,就要像惠普一样,从招聘与企业理念相符的人才开始。
惠普在甄选人才时,一直坚持这样一个信念——招聘是一场理性的婚姻。一桩美满的婚姻会给双方带来幸福的未来,同样,如果企业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不仅对企业发展有利,而且有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反之则会给企业和员工个人双方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与影响。所以,为慎重起见,惠普在面试甄选之初,就会尽量选择与“惠普之道”理念接近的员工。
当年我就知道,能够加入惠普,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重大的机会,必须抓住不能错过。所以,我对惠普的面试格外慎重,为了获得应聘的成功,我做足了准备。我记得当时我买了好几本关于面试技巧的书,把里面总结的面试官有可能问到的全部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像考试答问答题一样,一道题一道题地认真作答并反复练习,直到可以流利地用口语表达为止。
我记得我准备的问题基本包括:你是哪里人?说说你的家庭情况?你会说几种语言?你有什么爱好?有空的时候喜欢做什么?你过去做过什么?介绍一下你原来的公司和工作内容吧?为什么要离职?你喜欢做什么?你是否愿意努力工作?你是否愿意按照上司的意图去做事?
我觉得这些问题足以应付惠普的面试官了。但当我信心满满地参与到惠普的面试中的时候,令我没想到的是,惠普的面试官根本不按书里讲到的招数出牌。结果我上面准备的问题只有极个别和面试官的问题接近,剩下90%的问题都没有用上。
惠普面试官向我提出的其中几个问题是——
你所做的工作当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做的?怎么做的?为什么值得你骄傲?
你最不喜欢的同事是谁?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她?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经历过与他人意见不合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
请描述一到两件你做过的体现你具备创新精神的事情。
……
我们会发现,惠普在面试时提的问题和我准备的问题在思路上是不同的。直到我进入惠普,学习了《面试技巧》课程并开始面试新人的时候,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惠普在面试方面的慎重性和技巧性。
在招聘问题的设计上,惠普采用的是行为面试法。行为面试法认为,通过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可以预测这个人将来的行为。所以在面试时,面试官会要求应聘者描述其过去某个工作或者生活经历的具体情况,从而来了解面试对象各方面的素质与特征,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应聘的要求。从应聘者的角度看,面试的问题完全是随机的,而且问题的着眼点都是自己过去发生过的行为。惠普希望通过了解应聘者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合作、不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合作,从中明晰应聘者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氛围,以及在他心目中好人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应聘者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工作理念、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动机就会从中体现出来。惠普的面试官进而将惠普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观与之相比较,具有同等学历或者能力相当的应聘者中,更接近惠普理念的那些人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惠普箴言
聘用最优秀的人才,强调密切配合的重要性,鼓舞他们必胜的意志。
惠普在甄选人才时,还特别关注求职者是否热爱并献身于未来的职业。
有一次在商场购物,我看到一对夫妇看上一套价值昂贵的餐具,但是舍不得买。先生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售货员低声与先生说了一句话,先生满脸感激之情,马上买下了餐具。
那对夫妇走了之后,我出于好奇凑过去问售货员跟先生说了什么,售货员笑着对我说:“其实我也没说什么,我就是告诉那位先生:‘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怎么放心让你来刷盘子呢。’”听完这句话,我真是佩服这名售货员惊人的应变能力。
这一切都是职业化理念带来的,因为这位售货员热爱她的职业,才会不断反思,才会具备灵活性与应变能力,从而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惠普认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职业高度认同,才能在工作中富有激情,勇于克服一切障碍,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样的人,才是惠普需要的人才。
将Open文化融入血液
对刚进入某家企业工作的新员工而言,刚入职的几周是非常难熬的时光——新的办公环境,陌生的同事,工作也不知如何开展……一切似乎都那么糟糕。
可是刚入职惠普的新员工不会有这种感觉。在惠普,当新员工入职的时候,直接上司就会把他们引见给即将一起共事的领导与同事(惠普戏称之为“拜码头”),以便于新员工快速熟悉办公环境以及同事,消除进入新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和疏离感。
当初,过五关斩六将后,我终于如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惠普,当我怀揣忐忑不安又异常激动的心情走进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国贸大厦西楼的惠普前台时,看到好大好气派的前台、宽阔的大厅、明亮得能照出人影的地面、温馨无比的灯光、两边的墙上挂着惠普两位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及其时任CEO路·普莱特先生的大幅照片……就在我正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欣赏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传过来:“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
我把心绪立刻拉回到发出这个声音的地方,眼前一位不算漂亮但气质绝佳的女孩子正笑容可掬地看着我:“请问你找哪一位呀?”
“我是计算机系统部新入职的员工,是来报到的。”我怯怯地回答。
“哦,是新同事呀,欢迎加入惠普大家庭啊,请把这个标记贴在衣服醒目的地方,然后在咖啡厅稍坐,我帮你联络一下接待你的同事。”说着前台小姐递给我一个有惠普标志的圆形不干胶贴。
也许她是看出了我的些许紧张和不知所措的状态,说话非常温柔,安排也很到位。她随后对我说:“来,我带你到咖啡厅等候一下吧。”
我跟随着前台美女拐了一个弯就到了咖啡厅,原来在惠普前台的后面有这么宽阔的一个咖啡厅,设计得相当人性化,有咖啡器具,有几台在当时相当时髦的微波炉,还有自动售货机,里面放满了食品和各种饮料。咖啡厅里星星点点地坐着一些人,都穿戴得体且相当优雅从容地品着咖啡。我东张西望,当目光无意识地碰上某个人的目光时,他们都很自然地向我点头微笑。
“他们在跟我打招呼吗?我认识他们吗?他们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小声地嘀咕着,“不管了,反正他们的微笑让我放松了一些,紧张感消除了许多,呵呵,要感谢他们”。
“杨路,你好,又见面了。”
哈哈,是打电话给我来惠普面试的同事余凯。
“恭喜你呀,能够这么快顺利通过惠普的三审面试,你相当优秀呀。”
“哪里哪里呀,这么好的机会我是一定要抓住的,并且我真心感谢你通知给我这么好的消息。”
“以后你我就是一个部门的同事了,希望你能够尽快融入惠普。”
“嗯,你放心吧,我会全力以赴的。”
“走吧,我带你去见咱们部门的老板和其他同事。”
我随余凯带入了惠普真正的工作区,好大好亮的办公室呀,比前台要大好几倍,微黄的办公家具,统一的窗帘,通透的玻璃会议室,整齐、严肃但绝无任何呆板和土气。每一个员工的工位上都贴着各自的英文名字,种着自己的小绿植,有的工位还摆放着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切都让人感到说不上来的舒服和温馨。最令人奇怪的是,硕大的一个办公区,除了专门用来打印、复印和传真文件的小屋(但也是没有门的),没有任何单独有房门的房间。
“这一层没有老板办公室吧?”我傻傻地问。
“呵呵,你是不是没有找到带门的房间呀?这是惠普之道和惠普文化的精髓,在公司大家都平等地工作,开放地交流,工作环境敞开,心也敞开,老板坐在员工身边,方便随时为员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