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483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人们常说:“领导者的心有多大,企业就能够做多大。”

我们通常认为,企业成长速度的快与慢,发展规模的大与小,甚至企业竞争能力的强与弱,都与企业领导者的“心”有关。所以笔者认为,所谓领导者之“心”,指的是企业领导者追求卓越的野心、超越竞争对手的雄心、坚持理想的恒心和实现目标的信心。

在多年的企业战略和领导力培训生涯中,笔者曾经固执地以为,只要帮助企业领导者提高领导技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领导工具,就可以帮助领导者解决所有问题了。但自从接触了佛教,并能独自读通《心经》之后,笔者才真正明白:之前我所理解的“心”,指的只是欲望,是妄心;而佛教所说的“心”,指的却是真我自性。

唐代著名高僧永嘉禅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意思是说,人只有明心,才能见性。可见,决定企业大小强弱的,并不在于企业领导者有多大的野心和多么宏伟的雄心,而在于领导者是否具有释迦牟尼所说的藏有般若智慧的“空”心!

佛教所说的“空”,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没有”或“无”。恰恰相反,它是指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无边境界和吞吐宇宙的无穷格局。

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为它让人类同时拥有了三种不可或缺的元素:真、善和美。真,是物质,是科学。物质让人类富有,科学使文明进步。善,是精神,是良知。精神让人类心灵充实,良知使人类和睦相处。美,是艺术,是修养。艺术可以陶冶人类的情操,修养让人类的行为脱离低俗。没有“美”和“善”的科学,只能使人类变得邪恶;没有“真”和“美”的善良,只能让人类变得愚蠢;没有“真”和“善”的艺术,只能令人间充满虚伪。

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所以,追求完美的领导者应当透彻地审视自我:不懂艺术的领导行为如同粗鲁的莽夫;没有技巧的领导方式好像骑驴找驴的傻瓜;境界太低、格局太小的领导者就像双目失明的瞎子,永远都摸不清“拐杖”范围之外的环境。而把我们变成莽夫、傻瓜和瞎子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领导者的修养不够,境界就低;境界太低,格局就小;格局太小,取得的成就也就一定有限。但领导者的修养、境界和格局却不是用工具和方法就能够解决得了的,它甚至不能像知识一样被学习,而是需要领导者进行持续不断地自我修炼和永不停歇地自我突破。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像佛教这样,让人们彻底地看清自我,系统地帮助人们修缮心灵,提高自我的境界和心胸格局。

《心经》的核心理论是“般若”。佛教用它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大乘佛教称其为“诸佛之母”。“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若用中文的“智慧”一词来对应它,未免轻浅了些,故用音译以示与智慧的区别。

释迦牟尼一生传经布道了49年,仅仅宣讲“般若”二字就整整用了22年,而最能表达“般若”精髓的就是只有260字的《心经》,由此可见《心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

六祖慧能是个目不识丁的樵夫,但他却能闻法见性。有一次,比丘尼无尽藏向六祖请教《涅槃经》,六祖一一予以解答,令无尽藏深感震惊:一个不识字的人,怎么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佛法经典的玄思妙智·六祖看出了无尽藏的困惑,便用手指着天空的明月对无尽藏说:“佛法真理就像这天空的明月,经书文字就如同指向明月的手指。知道明月在哪里的人,是不需要借助手指的指引的。”

手指不是明月,手指只是指引我们看清明月所在位置的工具;经书也不是佛,而是一条引领修行者通往佛国净土的道路。

《心经》摄受人心的力量,绝不是用语言文字就能穷尽描述和准确表达的。不同的人读《心经》,读出的结果不同;不同的人读《心经》,读出的感受不同;不同的人读《心经》,读出的觉悟不同;不同的人读《心经》,读出的境界不同;不同的人读《心经》,读出的格局也不同!

《老子》第十五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动荡不安的混沌中最先安静下来,使它渐渐地变得清纯?谁能在苟安无趣的死寂中最先显现出生机,使它慢慢地充满活力?让自己永远保持一颗至真、至善、至朴、至纯的空灵心境,不仅是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状态,更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是生命的本质所在。

据《左传》记载,楚武王荆尸……入告夫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楚武王荆尸对王后邓曼说:“我的心最近很乱,不知道内心在烦躁什么,无法让心安定下来。”邓曼叹了口气,说:“你之所以烦躁不安,是因为你的内心失去了安详;既然内心失去了安详,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就快要失去了。”

只有内心安详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只有内心安详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幸福如此,快乐如此,人生如此,诸事如此。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心”开始。

《心经》指示众生应“依真心实相般若之体,起观照般若之用”。《心经》告诉我们,修心的根本目的是认识真我,明心见性。任何人哪怕能够从《心经》中学到丁点儿真知,终身都将受用不尽。

今天,笔者以一颗卑微之心,从《心经》里撷取一颗闪烁着般若妙智的水滴,把它和领导力结合起来,期望领导者能从中悟出管理的般若智慧。笔者所能做的,也不过像那“指向明月的手指”一样,希望读者通过这根粗拙的“手指”,开启自性,觉悟自我,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领导力。

手指不是明月,但却可以让我们找到明月的所在。《心经》也不是领导力,但领导者却可以从《心经》里找到隐藏在领导力背后的至真哲理。

关于《心经》

一、《心经》的由来

释迦牟尼32岁(一说是35岁)悟道,81岁涅槃。他在49年内的所说诸法,经弟子们整理编撰后,成为所有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妙法经典,这就是“佛经”的来历。在浩瀚的佛教经典里,《大般若经》是字数最多的一部佛经,共600卷,约640万字(一说500多万字)。《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理论,被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第403卷的“观照品”和第429卷的“功德品”以及鸠摩罗什翻译的《大品般若经》的“习应品第三十一”和“劝持品第三十四”中,都可以找到与《心经》局部文字几乎完全相同的经句,这是《心经》显说般若的出处。《心经》经著名高僧鸠摩罗什以及中国唐朝的玄奘法师翻译后,才正式在中国传播并流诵至今。

有人说,最能体现佛教思想精华的是《大般若经》,最能体现《大般若经》核心思想精华的是《金刚经》,而最能体现《金刚经》核心思想精华的是《心经》。

近代著名佛学居士元音老人在评述《心经》的佛教地位时说:“佛法以大乘法为中心,大乘法又以般若法门《大般若经》为中心,而《心经》又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故用‘心’来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一切心地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可谓是心中之心了,即《心经》是佛法的核心中之核心。”

在佛教界有一个关于玄奘法师与《心经》之间渊源的故事。当年唐玄奘法师为探究《瑜伽师地论》的义理,决定前往印度那烂陀寺请教高僧,于是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万里长征。出发前,他中转至成都的一座寺庙里挂单时,遇到了一位长满疥瘌、满身脓包、无人接近、行将病危的老和尚。年轻的玄奘法师每天为他涂药洗疮,从不厌烦。在玄奘法师的悉心照料下,老和尚渐渐痊愈。为了表示感谢,老和尚口传一部经文给玄奘法师,并告诉玄奘法师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无法克服的困难,只要念此经文,定能逢凶化吉,让邪魔鬼怪消弭于无形。此后,玄奘法师在西去的茫茫沙漠中,无论是在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法前行,还是在野人出没的蛮荒之地身遇险境时,只要念此经文,果然就能化险为夷,最终取回真经。而老和尚告诉玄奘的这段经文就是《心经》。

大型纪录片《千年菩提路》记述了玄奘法师翻译《心经》的经过。晚年的唐太宗身受疾病和心灵困惑的双重折磨,弥留之际更是异常痛苦。为了帮助唐太宗消除罪业,减轻痛苦,玄奘法师在唐太宗的病榻前译出了《心经》。唐太宗在看完《心经》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同类推荐
  • 卖点策划

    卖点策划

    本书内容包括:畅销卖点定义及意义、怎样搜索畅销卖点、怎样提炼畅销卖点、怎样设置畅销卖点、怎样表达畅销卖点等。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资本大鳄

    资本大鳄

    “资本”这个词原本的含义,是指用来获得更多财富的财富积累,包括现金及固定资产。在当今社会,它的含义已经被得到了扩充。
  •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

    本书以随时间变化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为研究中心,按照从理论研究到风险收益模型的构建,再到结论分析的研究逻辑,对我国股票收益率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的典型事实,包括股票市场收益率的统计特征以及动态行为、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热门推荐
  • 星界灭世

    星界灭世

    当,你陷入沉沦;当,你获得重生。一个掌控天地,握灭生死,征战疆场。一个从头开始,为父报仇,何成巨擎。星界,时实时虚的空间里变幻莫测。试看少年付如怎样闯荡这风云之中!
  • 复仇公主的回归

    复仇公主的回归

    她、她,虽不是同一人,但背负的仇恨却相同,母亲之死,她们必将百倍奉还。他、他,都是天之娇子,受众人仰慕,背后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当她们遇见他们,所有的身份与身世被揭开,他们会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她们又该如何接受?(求关照,求收藏,铃儿的群:572890526。)
  •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蒙达朗拜尔是法国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电影制作、记者、画家),1943年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一个五代军宦的贵族家庭。后来英年失明,他在绝望中挣扎、苦思、追索。在爱情的激励下,通过再教育的训练,他的生命重新焕发出活力。他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开始写作生涯,至今,他已经出版四部小说以及一些文章。他热爱中国,曾几次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于格以极为真挚的口吻,不屈不饶的精神,富有哲理的思想和他的幽默风格写下他失明前后的生活轶事,特别是对他重新获得的这个世界,对不可见的世界的思索与追求。
  • 恶魔校花的天使校草

    恶魔校花的天使校草

    高冷公主巧遇暖心王子,王子能否用自己如同太阳一般的暖心去融化公主内心的坚冰……
  • 最强城管

    最强城管

    少女见了此人惊叫,少妇见了此人哀嚎。贪官见了此人头疼,流氓见了此人肝颤。妖孽城管,彪悍来袭。当整个世界都站在他的对立面,唐小东脚下踩着敌人的尸骨贱笑:我是城管我怕谁?
  • 武神的校花老婆

    武神的校花老婆

    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少年,他身怀绝世武功,医术超群,星相占卜,奇门遁甲无一不能,气质老师,美貌校花,清纯明星,商业御姐一一拿下。
  • 无尽大地

    无尽大地

    有一片大地,辽阔无边,没有尽头;有一片大地,传说很多,众生向往;有一片大地,很富庶,也很危险;有人说这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有人说这里是一切结束的地方;
  • 蝶舞倾城:傲娇公主太逆天

    蝶舞倾城:傲娇公主太逆天

    夏若蝶自认为这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谁知道被闺蜜和爱人陷害。陷害就陷害了吧,谁知这偏偏还穿越了!穿越就穿越了吧,怎么还穿成了个废柴?没关系,废柴就废柴吧,她可是要让那些人看看,什么才是“废柴”这个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 校花vs学霸

    校花vs学霸

    “嘿!冰激凌,今天怎么没见你穿着你那套‘皇家水钻小洋裙’呢?”“呵呵,怎么没见你带你那个……额、额什么来着的‘王牌女友’!”“还不是因为我要娶你!!!!”“what?你要娶我!哈哈,要娶我,就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什么心理准备?”“非名牌我不收!非限量我不要!”
  • 水浒龙蛇演义

    水浒龙蛇演义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降世!北宋末年,青州临淄县,一道流星划过天空……“我穿越啦,还是个捕头!非常好!”“什么,捕盗任务?不就是抓贼嘛,小意思。”“有没有搞错?派我去抓妖道!你知不知道我刚死在妖道手里?新手任务就让我去推满级BOSS?”“还好,我有水浒好汉相助。”……穿越者在水浒世界的故事,就从抓捕妖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