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200000017

第17章 杨振宁:“渗透性”和“按部就班”

名人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与李政道教授合作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博士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心法探源

杨振宁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嵌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外的发现。因此,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他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尤其对于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

从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文章里,我们可以捕捉到他的读书轨迹:

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印象最深的是G.H.Hardy and E.M.Wright的《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和A.Speiser的《有限群论》中的许多space groups的图。因为当时我的外文基础不够,所以不能看得懂细节。我曾多次去问父亲,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给我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先搬回合肥老家,后来在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我们经汉口、香港、海防、河内,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我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念高三,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到1939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他借了G.h.Hardy的Pure Mathematics与E.T.Bell的Men of Mathematics给我看。他和我讨论set theory、不同的无限大、the Continum Hypothesis等观念。这些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40年以后在Selected Papers,1945-1980 with Commentary(Freeman and Company,1983)第74页上我这样写道:

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另外,杨振宁认为,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同时,应加强实践和动手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杨振宁在回忆他刚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时说:

1943年,我在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1945年11月到了美国,成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出国时,我已深深感觉到自己对实验接触得太少。因此,当时的愿望就是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于是我找到艾里逊教授,在他的实验室做研究工作,造一套40万伏的加速器,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我在实验室工作了18个月,领略了做实验的人的价值观。另外,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行。当时实验室有个笑话: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有一天,泰勒教授来找我,说:你的实验是不是不太成功?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实验论文。你已写了理论论文,就用这篇论文作为毕业(博士)论文吧,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我听了这话很失望,想了两天,决定接受他的建议。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不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的原因。

后来,杨振宁回国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时谈到: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读书型的多。中国的层层考试对会动手但不一定会考试的学生十分不利。为了给这些学生鼓励并解决他们的升学问题,杨振宁和香港亿利达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商定,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鼓励中国青少年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杨振宁任评委会名誉主任。

《光明日报》记者曾采访杨振宁,问及我国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主客观原因时,杨振宁答:“中国人历史上很能动手的,古代就有了著名的四大发明,但后来在故步自封的情况下,中国大大落后了;现在,中国的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不感兴趣,也没有动手的条件,结果使得中国的学生觉得特长是念理论,不宜于动手。美国则相反,学生喜欢动手,学校和家长鼓励,因而学生创新思维活跃。正是有鉴于此,我才倡导建立青少年发明奖,鼓励中国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杨振宁说,中国人并不是天生不会动手的。

同类推荐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本书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初尝台北的美妙旅程”、“行走台中的风和日丽”、“徜徉台南的慵懒时光”。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让读者得到有关台湾旅游的指导性信息,以一种小资的情调吸引时尚化的读者。
  •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大学生风花雪月之灵魂触电

    年轻岁月,如火的季节。可是却感受不到火的灸热。所有的华美和绚丽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又何必在乎太多,太阳依旧东升西落。让它成为关于那个火一样的季节的一份记忆吧。
热门推荐
  •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本书通过各个城市的历史概况、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描述了42座最具有代表性的性格城市,并品读这些城市人的性格。
  • 邪灵战王

    邪灵战王

    平凡少年林立天得惊世死灵魂种,从此青云直上、鱼跃龙门,化为妖孽般的存在,修习上古魔道魂术,铸龙帝之躯,化身为邪剂师,以强悍的姿态闯入世界的中心舞台,问鼎世界之巅。新书上传,需要大家的支持、推荐,希望大家能收藏起来,本书是不会断更的。
  •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

    《妈妈怎么做,孩子不生病 孩子生病了,妈妈这么做》一书主要介绍了一些育儿知识及孩子生病时的家庭护理。孩子发烧总不退?孩子咳嗽总是反复?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孩子不好好吃饭……当孩子因为生病而难受得哭闹时,大多数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做。本书首度公开有30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的育儿诀窍,帮你快速分辨孩子的疾病,缓解孩子的身体不适,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仙魔妖神

    仙魔妖神

    圣尊重生,这一世不为成仙。只为红颜,只为仇。纵然前路不见其光,吾依然要大步向前。成魔,何妨。纵然成妖,又何惧。终有日,君临天,踏破地。手掌生死,握天下。其路漫漫,与人争,与仙斗。不成神,不罢休。“我无阳之念,就是天道。我无阳之狂,无人能之及。我无阳之傲,与天齐肩。”“杀一人为凶恶,那我就屠万人称雄。如若不能百世流芳,那我就遗臭万年。”
  • 百鬼灭苍穹

    百鬼灭苍穹

    喝醉了的神灵“酒中仙”失误之下将在睡梦中的石磊带入奇异位面。为了生存,为了寻找回去的道路,石磊只有让自己变强!靠着酒中仙交付给自己的“百鬼夜行。”石磊当上一城之主,征战沙场,金戈铁马。“我以天道,祭百鬼!
  • 我站在原地,等了你那么久

    我站在原地,等了你那么久

    那一年,伊人遇上了他;也是那一年,伊人与伊晴反目了,伊人一直以来都以为,她可以,瞒住伊晴真相的,可原来,她一直都没有能够瞒住!就在那一天,她失手了……镜花水月之中,少女的眸间,似是在渐渐之中,慢慢的,晕染上了一抹血红……
  • 熊猫精在都市

    熊猫精在都市

    作为一只熊猫精,熊圆圆曾打遍峨眉无敌手,然而到了人间都市,她不得不收起自己的爪牙,峨眉山大王,最后居然只能靠卖萌为生!影帝陆时渊,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身份:茅山道士,秉承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信条!但凡落到他手里的妖精不死也要褪层皮!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有一天会因为一只妖精辗转反侧,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施肥知识(上)

    施肥知识(上)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占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称为“大量元素”。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 青梅驾到,傲娇总裁快投降

    青梅驾到,傲娇总裁快投降

    或许,慕子衿是爱着古小悠的,只是这份爱太深,深到他自己都未曾察觉。或许,古小悠是爱着慕子衿的,只是这份爱太浅,浅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打消她的念头。一个桀骜不驯,高高在上一个犹如地上的尘埃,敏感自卑古小悠:慕子衿,我明明不曾奢望,你却说爱我,你说爱我,却又毫不犹豫地抛弃我。你可知道,被你捧到天堂,又跌入地狱的感觉,有多痛?!慕子衿:丑妞,天下那么大,没有我的允许,除了我的身边,我的怀里,你哪也不能去!一个是恐男症的小孤女,一个是选择性失语症的大少爷。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因为一段婚姻被捆绑到了一起。愿无岁月可回头,最美的时光里,遇见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