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4400000008

第8章 怎样读书:习惯重于方法(1)

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

1.多读才会读——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题解】

本文原载于1935年5月14日《大学新闻》第3卷第11期。

胡适强调读书无捷径,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他说:“我觉得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是没有什么简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

那么,习惯如何养成?胡适指出,养成好习惯就是勤劳、谦虚、谨慎,老老实实,不要问方法技巧,如此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扎扎实实的知识。

【原文】

读书会进行的步骤,也可以说是采取的方式大概不外三种:

第一种是大家共同选定一本书来读,然后互相交换自己的心得及感想。

第二种是由下往上的自动方式,就是先由会员共同选定某一个专题,限定范围,再由指导者按此范围拟定详细节目,指定参考书籍。每人须于一定期限内作成报告。

第三种是先由导师拟定许多题目,再由各会员任意选定。研究完毕后写成报告。

至于读书的方法我已经讲了十多年,不过在目前我觉到读书全凭先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无捷径,是没有什么简便省力的方法可言的。读书的习惯可分为: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谦。

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其次谨慎小心也是很重要的,清代的汉学家著名的如高邮王氏父子,段茂堂等的成功,都是遇事不肯轻易放过,旁人看不见的自己便可看见了。如今的放大几千万倍的显微镜,也不过想把从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都看见罢了。谦就是态度的谦虚,自己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的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这三点都是很要紧的。

其次还有个买书的习惯也是必要的,闲时可多往书摊上逛逛,无论什么书都要去摸一摸,你的兴趣就是凭你伸手乱摸后才知道的。图书馆里虽有许多的书供你参考,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你想往上圈画一下都不能,更不能随便的批写。所以至少像对于自己所学的有关的几本必备书籍,无论如何,就是少买一双皮鞋,这些书是非买不可的。

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

【点评】

胡适自三岁启蒙读书,自小博览群书。成为大学者后,更是以书为伴。他以自己的读书体会,说明读书习惯重于方法。本来,读书是为提高素质,是一件细水长流的工作,而方法仅为一种手段。读书越不急功近利,越能见实际效果。

读书习惯从何处来?从勤奋刻苦、谦虚谨慎中来。谦虚谨慎使人不骄不躁,避免主观,从而好学求知,不耻下问,学业精进;勤苦耐劳使人脚踏实地,刻苦克难,突破自己,学有所成。

习惯于看书,喜欢看书,用心看书,才会读有所得,事有所成。所以,爱书吧,看书吧,随时看书吧!多走走图书馆,多逛逛书店、多蹲蹲书摊,多摸摸图书,多翻看几眼,用心也好,不求甚解也罢,必定开卷有益!

读书不能怕浪费时间,不能投机取巧,不汲汲于读书方法。读书没有捷径,有了读书习惯,看书多了,自会产生好的读书方法,提高读书效率。以书为友,与书交流,书自然会回馈你更多。

胡适读书,不讲条件和环境,有书就读。读书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习惯。作为名流,胡适应酬很多,但他总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读书。少年时在上海读书,他经常彻夜读书,以致差点因睡眠不足耳聋。从《胡适留学日记》中可看到,他课余时间也在读书,而且读各种不同的书,交叉着阅读。工作后,由于忙碌,他的阅读主要在晚上,夜读经典巨著。平时利用点滴时间读书,甚至在厕所里和电车上也要读书。

【链接】

大师萌芽在少年

胡适三岁开始读书,十一岁就能看懂古文了。他的古文底子是扎实的,刚到上海求学,他就指出了先生讲课中的错误,令先生对他这个“乡巴佬”刮目相看。

当时,上海绝对是新兴大都市,各种新思潮在此汇集,学校里也是思想活跃。胡适受此影响,读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学了,开始接触“新学”。他读了《革命军》《时报》《天演论》《新民说》,如饥似渴,兴趣盎然,日夜攻读。由于读书太勤奋,睡眠不足,有一学期胡适差点双耳失聪,经过体育锻炼才得以康复。

读书开阔了胡适的眼界,打开了他的思路,他开始积极挑战传统,追求进步,也自诩为“新人物”了。在少年胡适的身上,已经表现出他日后成才的端倪:面对家族败落,胡适刻苦学习,体现了他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自强;受《天演论》“适者生存”的影响,他改名为“胡适之”,体现了他紧跟时代潮流的进取精神;他发表了自己半文言体的小说《真如岛》,以反对封建礼教,体现了对旧文化的思考,并对日后提倡白话文做了最初的尝试;胡适为一个同学被开除而打抱不平,与对自己很欣赏的校长作对,最后负气退学,表现了他的正义感和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当时,胡适十分崇拜梁启超。他拜读梁氏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读得津津有味。但到后来,他居然发现了文章的不足,于是产生自己“补写”一部思想史的野心,这个念头成为他后来写作《中国哲学史》的萌芽。

所有这些,反映了胡适思想成长的轨迹,为他日后所做大事做了必需的铺垫。

刻苦攻读让少年胡适知识和思想大获长进,经历家庭变故、少年的迷茫后,胡适洗心革面,潜心攻读,顺利考取官费留美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之时,他上下求索,大胆作为,首倡新文化运动,开文化和学术新风,终成一代思想大师。

2.动脑子读书——思想的方法

【题解】

本文是胡适1925年10月28日在光华大学的演讲,由赵家璧记录,原载于1926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13卷第1期。

光华大学是1925年从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的,由师生们在上海延安西路共同建立的一所私立大学,是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

1925年10月10日,胡适从武汉讲演后回到北京。随后,他又南下上海养病。养病期间,他在政治大学和中国公学讲授《中国哲学》,同时不断参加演讲。

10月25日,胡适受邀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讲。10月28日,他来到上海光华大学演讲,本文即为当时的演讲稿。

【原文】

一个人的思想,差不多是防身的武器,可以批评什么主义,可以避免一切纷扰,我们人总以为思想只有智识阶级才有,可是这是不尽然的;有的时候,思想不但普通人没有,就是学者也没有,普通人每天做事,吃饭,洗脸,漱口……都是照着习惯做去,没有思想的必要,所以不能称为有思想;就关着窗子,闭着门户,一阵子的胡思乱想,也绝对不是思想的本义。原来思想是有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

我们遇着日常习惯的事,总是马马虎虎的过去;及至有一个异乎平常的困难发生,才用思想去考虑和解决。譬如学生每天从宿舍到教室,必须经过三叉路和电车站,再走过二行绿荫荫的柳树和四层楼的红房子,然后才到教室。这在每天来往的学生,是极平常而不注意的事;但要是一个新考进来的学生,当他到了三叉路口的辰光,一定有一个问题发生:就是在这三条路中,究竟打那一条路走能到目的地?那个时候,要解决这个困难,思想便发生了。

要管理我们的思想,根据心理学理论,需要五种步骤:

1.困难的发生。人必须有歧路的环境或疑难问题的时候,才有思想发生。倘无困难,决不会发生思想。

2.指定困难的所在。有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那就没有讨论和指定困难的所在的必要。要是象医生的看病,那就是有关人命了。我们遇着一个人生病的时光,往往自己说不出病之所在;及至请了医生来,他诊了脉搏,验了小便,就完了事;后来吃了几瓶药水,就能够恢复原状。他所以能够解决困难,和我们所以不能解决困难的不同点,就在能否指定和认清困难之所在罢了。

3.假设解决困难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出主意了,像三叉路口的困难者,他有了主意,必定向电车站场杨柳树那边跑。这种假说的由来,多赖平日的知识与经验。语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求学亦复如此。这一步实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没有思想的人,他在脑袋中,东也找不到,西也找不到,虽是他在平常,能够把书本子倒背出来;可是有观察的经验,和考虑的能力,一辈子的胡思乱想,终是不能解决困难的啊。

但是也有人,因为学识太足了,经验太富了,到困难来临的时候,脑海中同时生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时候有对的主意,给个人的感情和嗜好压了下去,把不对的主意,反而实行了。及后铸成大错,追悔莫及。所以,思想多了,一定还要用精密谨慎的方法,去选定一个最好的主意。

4.判断和选定假设之结果。假若我脑海中有了三种主意:第一主意的结果是A.B.C.D,第二主意是E.F.G,第三主意的结果是H.I,那个时候,就要考虑他三个结果的价值和利害;然后把其中最容易而准确的结果设法证明。

还有我们做事,往往用主观的态度,而不用客观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某人说话,不负责任”的解释了。

此次五卅惨案,也有许多激烈的青年,主张和英国宣战,他们没有想到战争时,和战争后,政治上,商业上,交通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一切设备和结果。他们只知唱高调,不负责任的胡闹,只被成见和一时感情的冲动所驱使,没有想到某种条件有某种结果,和某种结果有没有解决某种条件的可能。

5.证实结果。既已择定一个解决困难的方法,再要实地实验,看他实效的如何以定是非价值。遇有事实不易在自然界发生的,则用人造成某种条件以试验之。例如欲知水是否为轻养二原素所构成,此事在自然界不易发生,于是以人力合二原质于一处,加以热力,考察是否能成水。更以水分析之,看能否成轻养二原素,即从效果上来证实水的成分。

从前我的父亲有一次到满洲去勘界。一天到了一个大森林,走了多天,竟迷了路;那个时候干粮也吃完了,马也疲乏了,在无可如何的时光,他爬上山顶,登高一望,只见翠绿的树叶,弥漫连续,他用来福枪放起来,再把枯树焦叶烧起来,可是等了半天,连救援人的踪影也找不到。他便着急起来了。隔一回儿,他想从前古书里有一句话,叫做“水必出山”。他便选定了这个办法,找到了河,遵了河道,走了一日夜,竟达到了目的地。

又有一例。禅宗中有一位烧饭的,去问他的大师道:“佛法是什么?”那大法算了半天,才回答道:“上海的棉花,二个铜子一斤”。烧饭的便说道:“我问你的是佛法,你答我的是棉花,这真是牛头不对马面了。”隔了三年,他到了杭州的灵隐寺去做烧饭,他又乘便问那主持的和尚道:“佛法是什么?”那主持和尚道:“杭州的棉花,也是二个铜子一斤。”他更莫名其妙;于是便跑到普陀山,峨眉山……途中饱尝了饥渴盗匪之苦,问了许多和尚法师,竟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解决。有一天,他到一个破庙房,碰到一个老年的女丐,口中咿唔的在自语着,他在不知不解间,听得一句不相干的话,忽然间竟觉悟了世界上怎样的困难,他也就明白了“佛法是什么”。他在几十年中所怀的闷葫芦,一旦竟明白了,不是偶然的。这就是孟子所说“次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运用,把自己的脑筋锻炼,那么,什么东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宋朝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贤,人家称他做五祖大师,他最喜欢讲笑话。他讲,从前有一个贼少爷,问贼老爷道:“我的年纪也大了,也不能天天玩耍了,爹爹也可以教我一点立身之道吗?”那贼老爷并不回答他,到了晚上,导他到一座高大的屋宇,进了门,便把自己身边的钥匙,开了一个很大的衣橱,让他的儿子进去,待到贼少爷跨进衣橱,贼老爷把橱门拍的关上,并且锁着;自己连喊“捉贼,捉贼”的逃走了。那时候,贼少爷在衣橱里是急极了,他想,“我的爹爹叫我来偷东西,那么他为什么把我锁在里边,岂不是叫他们活剥剥的把我捉住,送我到牢狱里去,尝铁窗风味吗?”可是他既而一想,“怎么样我可以出去?”便用嘴作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孜孜的一阵乱叫,居然有人给他开门了,他便乘着这个机会,把开门的人打倒,把蜡烛吹灭,等他仆人们来追赶他,他早已一溜烟的跑回家了。他看见父亲之后,第一声就问道:“你为什么把我关在橱里呢?”那贼老爷道:“我先问你,你是怎样出来的?”他便把实情一五一十的讲给贼老爷听,他听了之后,眉开眼笑的说道:“你也干得了!”要是这位贼少爷,在困难发生的时候,不用思想,他早已大声喊道:“爹爹啊!不要关门啊”了。

我们读书不当死读,要讲合用;在书本之外,尤其要锻炼脑力,运用思想,和我的父亲,禅宗的烧饭者和贼少爷一般无二。他们是能用条理有系统有方法的思想,去解决他们的困难的。

同类推荐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文化论丛 2003

    伏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
  •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历史文化

    敦煌,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这一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别 的自然生态面貌及其演变,奠定了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别具一格 的重要历史地位。
热门推荐
  • 尺蠖

    尺蠖

    苦难轮回,百转不灭,光破重围,唯留一线。童年、校园、职场,情感总是主线……一条条错综复杂的丝线织就如今社会这张大网,有人平凡一生,有人惊涛骇浪,有人短暂而辉煌。就像主人公廖聪对何扬讲的一样,前世我们都是一条鱼,溺在水里无法呼吸,只不过都以为那就是天地,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逆流而上,寻找最原始的那一抹亮光……
  • 天局之死神

    天局之死神

    乱任宿命纠缠,却再难领悟人间。等看已穿眼前。生死天已定。身死黄泉亦独行,争不过命运,如何谈输赢世间因果无常。成败早安局中、宿命轮回终成空。局内争斗。血染多少尔虞我诈。局间兵戈铁马尽萧杀。
  • 狩猎之国

    狩猎之国

    全球突变,华夏成为唯一乐土,变异者威胁着最后一片乐土,异能者横空出世,他们肩负着守护这片乐土的重任。你不是异能者,就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玩物,你成为异能者,只有变得更强,才能不被狩猎。各种惊险刺激热血,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悄然逼近人类,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到来。朝秦暮楚不是三心二意,而是一心一意。
  • 三界六道空之轮回

    三界六道空之轮回

    深山古镇赶集日,突来的马蹄声踏破了熟悉的平凡生活。血光之下,迷团、困难、真相……一道道迎面而来。不期而遇?还是命中注定?看似普通的少年,血统复杂而潜力无限;温文尔雅的公子哥,原是霸气侧漏的魔界至尊;惊鸿一瞥的少女,实则深不可测……一个为见亲生父母,刻苦修炼。一个为东山再起,忍辱负重、重头再来。一个看似不染尘埃,却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世界并不只有凡人眼中那么狭小。天界、人界、魔界、妖界、鬼界、幽冥界……不同的人相遇,构成这个混乱的世界。越想解开迷题,就越陷得深。
  • 弑怨录

    弑怨录

    我少我狂,何人能比;天地不仁,我逆之;神魔无情,我杀之。不求前世天长地久,只求今生与子偕老。奈何天地不仁,神魔无情?生与死的徘徊,爱与责任的纠结,且看今生历经世间悲欢离合,生死磨难,最终能否一剑血恩仇,携手游览天下?
  • 罪恶神尊

    罪恶神尊

    这是一个罪恶滔天的世界!世界颠覆,破灭一切!残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罪又如何?恶又如何?只求本心,只爱你!若整个世界与你为敌,那么,我便与整个世界为敌!
  • 宋晓晓天真浪漫的生活

    宋晓晓天真浪漫的生活

    这篇文章谨先即将来临的二十四岁青春,也献给同样年华的童鞋。宋晓晓,闷骚女,24岁,青春美少女,本科,无业,无配偶,上有二老,中有一姐一弟,下无小。晓晓从懵懵懂懂到大学毕业,没有波澜壮阔,没有识破天机,是大多数人都经历的平凡事情。从中了解到在不同阶段,晓晓对朋友的认识,对亲人的认识,对路人甲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对工作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性爱的认识。
  • 总裁带娃追妻

    总裁带娃追妻

    初见,她被他儿子撩。:“漂亮姐姐,除了上我爸的车。你就剩迟到了。”再见,她在超市被他壁咚到货架上,用醇厚低哑的声音:“我和我儿子都很喜欢你。所以·······”舒念是h市最有名的幼稚园的教师,第一次接手A2中班就是面对一群调皮捣蛋,却又打不得骂不得娇气小王子小公主。其中数厉宝宝最难搞,小小年纪就公然在班里泡妞,勾搭一众天真小萝莉。有事没事就派豪车接全班女生到自家别墅开泳装派对。还结交班里的大小班朋友,自诩老大。每天出入幼稚园的派场堪比走红毯。以上那些还不算最难搞的,最难搞的是。厉宝宝放学了不回家,还一本正经的拉着舒念的裙角:“爸爸说,妈咪记性不好。让我好好跟着你。以免他老婆走丢了。”
  • 写到什么是什么

    写到什么是什么

    在一个风黑夜高的……不!不对!在一个阳光明媚……诶……也不对!哎呀反正就是在一个晚上作为一名宅女的苏宁在极端缺粮的时候迫不得已出去置粮却被一个小偷抢走了身上所有的钱和粮食追那该死的小偷的时候结果意外穿越啦!穿越之后的苏宁居然成了一个乞丐……
  • TFboys之青涩的爱恋

    TFboys之青涩的爱恋

    三位公主,在小时候遇到了三位王子,但因情敌从中作梗,使得三位公主和三位王子彼此分开,却没有想到三位公主竟是诺樱王国的公主,为了报仇三位公主与三位王子重逢,可是情敌不断,不停地在三位公主和王子之间制造误会,三位公主还会像以前那样相信三位王子吗,三位王子还会坚守小时候的约定吗,他们又将会如何守护这份爱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