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14400000006

第6章 为何读书:读书完善人生(5)

胡适一生只信仰真理,为此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毕生坚持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其思想进入无数个体中,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力量。他以有限的人生创造无限的价值,超越了自我,也为世界树起一座丰碑。胡适的人生从来不是梦,因为他让无数人产生了梦想和力量。

有意义的事,会赋予人生以意义。胡适工作中把个人事业价值最大化,生活中温和厚道,乐善好施,有成人之美,有博爱之心。很多人接受过他的帮助:毛泽东、陈独秀、傅斯年、顾颉刚、林语堂、梁实秋、沈从文、罗尔纲、唐德刚、张爱玲、李敖等。而且胡适不求回报,并认为是最好的投资,以为人生一大乐事。他爱惜人才,扶持后辈,成就很多佳话,所以有一句话当时广为流传:“我的朋友胡适之。”

【链接】

“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胡适曾有一段“少年的哀愁”,曾写下“酒能销万虑,巳分醉如泥”,“日淡霜浓可奈何!”的诗句。

当时,胡适家道败落,生活压力大增,母亲生病,加之自己就读的中国新公学解散,胡适感觉“前途茫茫,毫无把握”,没脸回老家去,就寄居在上海打工。由于愁闷,胡适就和一些革命失败的留学生一起混日子,发牢骚、打牌、喝酒、看戏、逛窑子,成天花天酒地,昏天黑地。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对此曾有记叙:“我那几个月之中真是在昏天黑地里胡混,有时候,整天的打牌;有时候,连日的大醉。”有一天晚上,竟然醉酒回家途中和巡捕打了起来,被送到巡捕房。钱和马褂被车夫掠去,自己被巡捕打得伤痕累累,鞋子差点也丢了,满身泥污,就这样,他被巡捕送回家……

痛苦的经历让18岁的胡适骤然清醒,想起寡母的期望,想起家族的衰落,他决心振作。此后他闭门读书两个月,顺利考上官费留美学生,命运出现转机。

留学海外,眼界大开,加上美国自由、洒脱风气的影响,胡适心中的雾霾一扫而光,从此变得积极乐观。他曾写下诗句:

三年之前尝悲歌:“日淡霜浓可奈何!”

年来渐知此念非,“海枯石烂终有时!”

一哀一乐非偶尔,三年进德只此耳。

胡适在1914年1月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我自离开中国后,所学得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这种乐观的人生哲学了。”

他喜欢英国乐观主义诗人卜朗吟(Robert Browing,今译作“布朗宁”)的诗,他信奉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他喜欢美国的自由民主的空气,这些给他信心和力量,激发他的创造力。他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运动,性格开朗乐观,品学兼优,是学生会的干部。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美好想象。同时,他也在想着如何解救多难的祖国。临近毕业时,他的白话文革命的想法日益清晰,虽然他的这种大胆想法有找不到“同志”的苦闷,但他从未失去信心。他自己写白话诗尝试并命名诗集为《尝试集》,他为新文化运动上下求索,写出《文学改良刍议》,一经《新青年》发表,轰动全国,胡适一举成名。继而成北大教授,人生得意,彰显其人中翘楚之地位。

人生得意,心情也格外好。1921年,胡适用白话文写了有名的《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这首诗当时在的北大广为传唱,后来还被谱成曲。

1933年3月,日军攻入承德。胡适大感耻辱,撰长文《全国震惊之后》。一日,他和罗钧任聊起此事,罗消沉地说:“这个民族是没有多大希望的;既不能做比利时,又不能做普法战后的法兰西。如果我们能相信,此时屈服之后,我们能在48年后翻身,我们也不妨此时暂且屈服。但我是没有这种信心的。”胡适反驳道:“你这种人生观与我的正相反。我曾说:一个强盗临刑时,还能把胸膛一拍,说,‘咱老子不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我们对于我们国家的前途,难道没有这点信心吗?”

胡适认为,中国人应学习西方人的乐观自信,富于理想,敢于梦想。柏拉图之《理想国》,培根之《新亚特兰蒂斯》,托马斯·莫尔之《乌托邦》,圣阿格斯丁之《上帝城》,康德之《论万物之终结》等,都有一种乌托邦思想,这很可贵。西方人注重实证,大胆实践,所以产生牛顿定律、爱迪生的发明,产生了现代科学和文明。胡适十分欣赏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如诗句“看到空中贸易不断,玄妙之航队穿梭往来”,当年的梦想,如今的现实。所以胡适认为,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无不可见诸实际之理想。所以他认为人应有梦想,他说:“梦想作大事业,人或笑之,以为无益。其实不然。天下多少事业,皆起于一二人之梦想。今日大患在于无梦想之人耳。”

有梦想就有信心和力量。胡适曾对毕业的大学生说:“你总得有一点信心。”他说:“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一生不信奉任何宗教,更相信自己,努力分享有意义的人生。纵使人生如梦,他也要做个像样子的梦。所以他一生积极向上,终生乐观,被人称为“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自信,成就其非凡的人生。

6.读书思考人生——为什么读书

【题解】

本文即为1930年11月下旬胡适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讲,文稿经胡适本人校正后,原载于1930年12月至1931年2月《现代学生》第1卷第3、5期。

基督教青年会于1844年诞生于英国,由乔治·威廉创建,以“追求基督教道德精神,避免城市青年的道德堕落”为宗旨,以宗教改善青年精神,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基督教青年会。

大约在1885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产生,青年会以“弘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宗旨,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对当时的中国青年产生巨大影响。至20世纪20年代,全国各地已经有22个城市青年会,影响更由青年扩大至社会各界,这使得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迅速发展为一项遍及全国的公民教育运动,对当时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据说,宋美龄于1920年从美国学成回国后,曾参加上海基督教女子青年会当英语老师,并参加各种活动,她很快成为社交名媛。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8年,以“尔识真理,真理释尔”为会训,服务社会。青年会经常开展读书运动,本文就是胡适1930年11月下旬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所做的演讲。

在此做完讲演后,11月28日,胡适举家迁往北平,重回北大任教。

【原文】

青年会叫我在未离南方赴北方之前在这里谈谈,我很高兴,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现在读书运动大会开始,青年会拣定了三个演讲题目。我看第二个题目“怎样读书”很有兴味,第三个题目“读什么书”更有兴味,第一个题目无法讲,“为什么要读书”,连小孩子都知道,讲起来很难为情,而且也讲不好。所以我今天讲这个题目,不免要侵犯其余两个题目的范围,不过我仍旧要为其余两位演讲的人留一些余地。现在我就把这个题目来试一下看。我从前也有过一次关于读书的演讲,后来我把那篇演讲录略事修改,编入三集文存里面,那篇文章题目叫做《读书》,其内容性质较近于第二个题目,诸位可以拿来参考。今天我就来试试“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题目。

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轻的漂亮太太(台下哄笑)。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满意,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我一踏进青年会的大门,就看见许多关于读书的标语。为什么读书?大概诸位看了这些标语就都已知道了,现在我就把以上三点更详细地说一说。

第一,因为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智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智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人的脑很大,与猴不同,人能造出语言,后来更进一步而有文字,又能刻木刻字,所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累积过去的智识和经验,使后人可以节省很多脑力。非洲野蛮人在山野中遇见鹿,他们就画了一个人和一只鹿以代信,给后面的人叫他们勿追。但是把智识和经验遗给儿孙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有用处的,因为这是前人很好的教训。现在学校里各种教科书,如物理、化学、历史等等,都是根据几千年来进步的智识编纂成书的,一年、两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学,中学,而至大学毕业,这十六年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得来的智识学问和经验,所谓进化,就是叫人节省劳力。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智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智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个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智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所以人有了这智识的遗产,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业,就可以缩短工作,使有余力做别的事。

同类推荐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热门推荐
  •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他因为一个承诺,放弃梦想。她因为一句誓言,放弃自己。如果可以重来,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 昔言不自欺

    昔言不自欺

    棠兮一直认为爱是伟大的,爱是无国界的,甚至爱是超越一切的。爱是那样的美好,她一直幻想有个她爱也爱她的男人。可当她爱上棠一灼后,才发觉他们的爱更多的是心痛。
  • 嫡女战妃

    嫡女战妃

    掉下缆车没摔死,重生成为金碧皇朝家喻户晓的无颜女。谁知,丑颜之下却是真正的惊才绝艳,倾世风华!为了爱人红妆战甲,披荆斩棘,征战乱世!她说,你们伤害我不可以,伤害云长歌更不可以!既然全世界都要反对他们?那么就算杀,她也要拼出一条血路!乱世倾城?她便敢为天下先!天意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了与他厮守,她破阵山河,颠覆天下算什么?江山如画又怎能比你!苍天之下,黄土之上,风云际会,凤杀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解人脉密码:打造黄金人脉的自助读本

    破解人脉密码:打造黄金人脉的自助读本

    本书不仅会告诉读者人脉能为他们带来什么,还会将关于人脉的密码一一破解。如何建立人脉,如何扩展人脉,如何让人脉发挥最大的效用,如何走过人脉的雷区,如何掌握经营人脉的技巧……这种种问题,读者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从而轻松地经营自己的人脉网络,享受人脉所带来的福利,进而收获成功的人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妇女双名记

    妇女双名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河异界渡劫

    冰河异界渡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其实是一种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视野和成就。如果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风雨之后迎来彩虹;如果悲观消极,哪怕微不足道的一根稻草也足以把自己压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得失,以轻松的心情感受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平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云图之旅

    云图之旅

    每个人都在旅程,是在生命的旅程之中。对于生命形式来说,有长有短,对于灵魂来说,选择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决定了每段旅程的长短,以及是否精彩。就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人生就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我们在演绎着自己人生的同时也观看着他人的表演。一卷神奇的卷轴让秋亚一家与米兰诺上的奇异生物结缘,在纠缠难辨的情谊之间展现出信任与猜忌,伤情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