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900000028

第28章 以持之以恒心,求经世致用学问 (2)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为难他,于是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然而他从来不自满,他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中有一句很有意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个人到了这样的成就还能谦虚如此,真是难得。谦受益,满招损,这是古人留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的智慧。

弦外有音

日中就得西斜,月圆就要亏缺,凡事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体验到了这个天地的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地谦冲平和。所以孔子说:“君子做人不向大,有功不自傲。”君子不以他所能做到的而瞧不起别人,不以自己不能做到的而自愧于人。

唐代著名谏臣魏征有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其意也在说明做人需谦虚,其实为人与为学的道理相同。学问高时意气平,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有“空杯”的心态。只有将自己的姿态放低,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智慧。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就因为它总是在最低处,所有的溪流都汇集到大海的怀抱中。知识越是渊博的人,其胸怀就会越宽广,这样他得到的会越多。

持之以恒,得大学问

智慧点金石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它告诫为学之人,学问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方能得大学问。为何如此说,因为“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清代的顾炎武如是说,学习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刻都不能松懈。

故事苑:曲径通幽

想学有所成者,必须持之以恒,积点滴之功,最后才能发生质的飞越。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献之说,只有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他勤奋地练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现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小献之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十八缸水,其书法果然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王献之与其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陶渊明说过:“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正是此理也。

弦外有音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历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成就惊天伟业都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

任何人在人生中取得的成就,都是不畏艰险,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远大的理想与眼光,再加上点滴的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学问的至境:知道自己“不知道”

智慧点金石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宋代的苏洵这样说道。因此为学要如孔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领导地位较高时更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换句话说,不懂的事,不要硬装作懂,否则就是真愚蠢。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很多大师在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之后,却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吹响了向未知的领域开拓的号角。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被人们称颂为“力学之父”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数学上,他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定理,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然而他非常谦逊。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他还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学成就后,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教授的新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为人。安德烈逝世后,恩格斯在悼文中称他“是世界上最谦虚的人”。

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幼稚”。

在这些伟大的人物看来,自己的“不知道”正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力。因为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所以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不知”变为“知之”。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弦外有音

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对一名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做学问的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智慧点金石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因此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而且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感觉不到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正因为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正如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中国古代有“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有不停学习的精神。

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人,名叫江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果真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也真有其事,但他的文采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有成就的前辈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江淹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他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由江淹一事可见,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系统时常更新,从而永远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不被淘汰。

弦外有音

学无止境知无涯,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因此应当抱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同时,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知识能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让人们学会用不同的思维和思想来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本质,从而使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让人生这段有着无数未知数的旅行充满乐趣。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袁宝华文集第九卷:永远的怀念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本书内容: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热门推荐
  • 邪王追妻:逆天女

    邪王追妻:逆天女

    简介:她,是一个家庭显赫的少女,爹爹娘亲将她当掌上明珠,唯一的哥哥也宠着她,还有她倾城的容貌和聪明的头脑,频频引来许多的追求者……他,是家中所有人的宝贝,磕不得碰不得,犹如天之骄子一般;在外人面前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在她的面前,他是温柔王子,呃(⊙o⊙)…吃醋狂魔……他,原是她的青梅竹马,可为了家族的复兴,他和她错过了许多光阴,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这是雪儿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多包涵,但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和其他的穿越文一样,绝对让你感觉到不同,不过前期是差不多的,嘻嘻!多多支持雪儿的小说哦!么么哒^3^
  • 分裂军团

    分裂军团

    苏沐阳,性别男,爱好女,想有钱。为了爱好,为了生活,苏沐阳把自己的精神体组建成一个强盗军团。也就是玩家口中的《法界》第一毒瘤。
  • 末世纪元之星球崛起

    末世纪元之星球崛起

    2100年,这个世界另一个纪元的开始。地球上出现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很快便蔓延至整个地球,造成人类大批量死亡,人类数量大量减少,使得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神秘空间裂缝遍布地球,还有一些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降临地球,没有人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此时此刻,人类的命运终将何去何从?此时,一个神秘少年突然崛起,他能否力挽狂澜,让这个末世见到黎明的曙光?一切尽在《末世纪元之魔镜》
  • 绝世弓修

    绝世弓修

    陨落的半圣弓修方恒,重生于一个将弓修视为炮灰消耗品的低层世界,开始了冲击至高圣位的重修之旅。快热小白书,无憋屈不废材;技术流主角,无一力降十会。无退婚、无族斗、无老爷爷、无青梅竹马、无炼丹嗑药、无逆天功法。
  • 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

    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

    花千骨再变妖神,和杀阡陌一起管理七杀殿,琉夏和竹染续前缘,白子画发狂,摩严离奇死亡,笙萧默和幽若结婚,五仙重聚,糖宝,落十一驻守异朽阁,东方彧卿轮回,敬请期待《花千骨之爱恨一条线吧》
  • 静志居琴趣

    静志居琴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流赌侠

    风流赌侠

    这是一个当代文学画廊中独特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与三个美女间有着情感纠葛的亦正亦邪的风流赌侠的传奇故事。全书以他与几个女孩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领着几个靓妹与腐败势力及黑恶势力之间的斗争为主要线索,情节曲折起伏,爱情故事富于特色,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尤其是主人公杨如剑塑造得性格鲜明典型又真实复杂。
  • 逆嗅

    逆嗅

    雾霾重重的高速公路上的一场车祸让本来天生嗅觉超凡的他拥有了异能,通过嗅到的气味,他竟然可以看到发出气味的任何东西,这项异能他起名叫嗅觉神视,嗅觉神视的出现仿佛自己有了第三只眼,不担可以看到不干净的东西,还拥有了隔空点穴和再世华佗行医救人的本事,都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结果还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好在有贵人暗中相助才化险为夷!
  • 一人之城

    一人之城

    龙天十五岁之前不能修炼,十五岁之后一飞冲天成为人中龙凤。龙天从云城一步一步慢慢崛起。一生热血不断。老实人不忽悠,点击(一人之城),进入————带你看看什么叫开了挂了的人生。老实人不忽悠,不看(一人之城)真是你的损伤,喜欢我就点击(一人之城)
  • 都市柔情

    都市柔情

    一个浪子,因爱而痴,因痴而长隔,在这红尘痴痴等候,等候身影的出现。中原市是他们兄弟的家,是他们出生入死的兄弟,浪子有情有义,兄弟不离不弃,人生本该圆满。可岁月总是带着痕迹。他该如何面对人生?消沉?没落?沉寂,孤独。曾经誓言流入沧海,曾经相拥变得孤独。人生的痛苦默默地思念,思念见不到心爱的人儿。是怨苍天无情,还是大地何时有爱?天荒地老不过一个名词。他要把苍天的无情,变成内心柔弱的爱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