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
智慧点金石
《论语》开篇就是那句最著名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学习并且时常复习,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高兴吗? 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难道不算是君子吗?”蔡元培先生对此曾有独到的见解,他说,一个人求学问就是为了经世致用,即使刚开始时有人不了解,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做,这样才能学得真学问。
故事苑:曲径通幽
学问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必须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意义。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十分坎坷的。他一生大部分心血用在了组织湘军上,刚开始练兵,差点被兵勇打死,初战大败,又差点跳河自尽。可以想象,没有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信念,可以想象,曾国藩不会支撑到最后的胜利。同时,曾国藩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他深深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十分注重筹饷工作。因此,湘军的饷银是当时最高的。如此一来,士兵自然愿意为曾国藩卖命。湘军的战斗力是因血缘关系形成的,湘军的士兵大多是亲戚、朋友和乡亲,因此凝聚力很强,具有极强的互助精神。曾国藩也很会知人善用,因此手下人才济济。曾国藩也很注重对士兵进行信念的灌输,由此他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有信念的军队。曾国藩军事上胜利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上几条。而政治上的胜利,则是因为他能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手下大将多是流落民间的低级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人是行伍出身。这些人得到了曾国藩不遗余力的提拔和重用,因此,形成了历史上以曾、胡、左、李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这成为湘军政治集团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
在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的曾国藩没有做一个死板的读书人,而是坚持将自己所学用在事业上,用儒家的精神力量来统领自己的军队,最终获得了成功。
弦外有音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句千古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正所谓“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光学不用,犹如纸上谈兵,纵然胸中有千军万马,锦囊妙计,若没有付诸实践,则一切就毫无意义。
明代的东林书院有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是做学问要达到经世致用这一目的的最佳说明。“十年寒窗”成就的满腹经纶,须在现实中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业。
君子之学必好问
智慧点金石
汉代王充曾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不懂就问,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为学必不可少的精神。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于是说他:“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便说道:“是礼也。”每件事情都向别人请教,这正是礼啊。
其实孔子说这些话时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当时任鲁国司寇,他的知识与文化水平已不是一般人可比拟,而他“每事问”,正表现出他谦虚谨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时代是在前进的,情况是在变化的,因此学习没有终止的时候。人应该时时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才会不断进步。
故事苑:曲径通幽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而且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唐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对。郑谷有一位诗友是个和尚,叫齐己。他年长于郑谷,经常和郑谷吟诗唱和,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有一次,齐己做了一首诗,诗名是《早梅》,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笔落诗成,齐己吟诵再三,自我感觉十分好,便去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此诗都好,但须改一字就更加完美了。齐己听后,很着急地问:“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如果改为“一枝开”,岂不是把早梅的这一“早”字写活了?齐己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不觉佩服得下拜致谢。时人于是称郑谷为“一字诗”。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是说有学问的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其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弦外有音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又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拙。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可见,最聪明的人不是依靠固有的天赋,而是通过不耻下问以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所有的智者都会比普通人更加用心地去请教别人,在“每事问”中获得学问。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勇于探询,方能心明眼亮。
人之为学,举一隅当以三隅反
智慧点金石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易·系辞上》也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其实都在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在经过学习后,应该具备一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由一个道理而推知其他的道理,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去掌握天下的学问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关于举一反三,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座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明悟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就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他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将对方的回答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下了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
第三天,他又遇到明心,于是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明悟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教育需要启发与激励,学习需要举一反三,教别人要讲究教育方法,学习也要讲究灵活的学习方法。
弦外有音
有人说做学问就像下棋,要有大眼界,只经营一小块地盘,容易失去大局。具备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将学术的“棋盘”连成一片。
举一反三、深入思考能够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说到底,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大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大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如果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运用这样的思维联想方式,那么知识和财富的宝库将会在不经意间向我们打开。
谦冲而自牧的为学之道
智慧点金石
曾子夸赞他昔日同窗颜回的美德道:“我的同学颜回那才是真的有学问的人,明明自己的修养与知识都在很多人之上,但是他每次总是谦虚地向别人请教,做到了老师说的不耻下问。”这一点很难得,因为通常人们都比较自恋,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哪里能放下身份向他人请教呢?尤其是一些有才华的人那就更不肯放下身份了。
一个人越是学问高的时候反而会表现得越谦恭,这是知识与修养给他带来的改变。当年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样的人。有人问他:“像您这样的大哲学家为什么还要那么谦虚呢?”柏拉图说:“据我所知,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很不足。”这一点就像我们说的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往下弯腰,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也就显得越发谦虚。
故事苑:曲径通幽
适人自抑,就能广造福用。王阳明说:“现在人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一个‘傲’字,千万种罪恶,都是从傲里滋生出来的。
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40出头,英年得志,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