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700000027

第27章 变化就是不变的真理 (1)

把思维停留在“变”字上

智慧点金石

《庄子·齐物论》中说:“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意思是说: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的这个状况,跟从前的情形完全两样。

当我们第一秒坐在这椅子上,第二秒已不是第一秒钟了,第三秒更不是第二秒了,每一分每一秒宇宙万物都在变化。这就是孔子告诉颜回的一句话:“交彼臂过。”两个人走路,你过来我过去,两人对面走在一起,两个膀子刚刚在同一条横线同一个位置上时,两个膀子这么一碰,一刹那,已经过去了,你往这边走,我往那边去了。任何时间,任何地区,一切的事情,这一刹那之间都在变化,不会永恒存在的。两个手臂一碰,拉一下手,等再拉一次的时候,已经不是原来的了,中间已经有很多变化了。当我们刚刚靠着一坐的时候,当下就过去了,等于佛法的一句话:“刹那无常。”“刹那”是梵音,一弹指就是六十个“刹那”。所以这里尽管是颜成子游在问,但庄子已经点题了:“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吴国的大将吕蒙,十几岁就从军打仗,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三十多岁就升为中郎将。但他不好读书,常常闹出“张冠李戴”式的笑话。每逢给孙权上书,只能口述,让别人代笔。这样,有时难免词不达意,弄得孙权哭笑不得。所以,吴主孙权劝吕蒙抓紧时间读书,并用自己和别人的体会予以开导,批评他不应强调军务繁忙而不求进步。

吕蒙接受了孙权的教诲,开始发愤读书,而且进步很快。

后来,吴国军事统帅周瑜病死,鲁肃为吴国都督。鲁肃最初瞧不起吕蒙,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看望吕蒙,故意为难他,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问题。他原以为吕蒙一问三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特别是如何对付蜀国大将关羽,吕蒙讲了五条应敌之策,讲得很有见地,令鲁肃折服。

鲁肃大为惊喜,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原来认为你只有武略,是个粗莽武夫,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

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也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而且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的情况。

弦外有音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也能做到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

在变化的时代,应当紧跟时代节拍,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你会处于被动地位。要成大事者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不因袭守旧,这是成大事者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吸取类似的教训: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须知这样下去,会由进步变为落后;也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和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绝望,须知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吸取教训,挫折会变顺利,失败会变成功。认识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才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

因时随化,因地制宜

智慧点金石

庄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庄子》一书中,他不止一次地用故事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一个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因时随化,因地制宜,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必须用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故事苑:曲径通幽

当今社会,各种事物都是飞速发展变化的,因此深处其中的人,也应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在这里我们以曾国藩为例,虽然他并不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但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大事者是如何适应变化,以变应变的。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应变的处世态度和方法。

作为一介儒生,曾国藩的思想之中最本质的部分是儒家思想,但是其中又夹杂了各家的学说。各家思想在他的每个时期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些都表明曾国藩以变应变的能力。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也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曾国藩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修身养性。这种修身养性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唐鉴曾对他说,经济,即经世致用包括在义理之中,曾国藩完全赞成并大大地加以发挥。而且曾国藩还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是他这个时期重要的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消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从诸子百家中汲取养分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曾国藩的以变应变,才造就了他的功业。

弦外有音

在社会中寻求发展,要想做到积极应变,除了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之外,还应当根据对手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敌变我变”。

“敌变我变”是人们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基本策略。所谓“敌”不一定就是敌人,而是泛指对手、环境等,比如对于个人所存在的环境,对于生意人的行情,对于企业、厂家的同行等。因为大家都在求生存、求发展,都在想新招、出新点子。因此,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顺理成章。

生活中的你,如果还没有走向成功,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经常省察时代和自身呢?学会随时随地变化,将对你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眼睛和心,你相信谁

智慧点金石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

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

猿猴把蝙狙当做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撒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在庄子看来,是非、好坏、美丑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变换角度、换一个标准去衡量一个事物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来。因此,一个人一定不要用一己的眼光去看问题,而是要用你的心去体察问题,眼睛往往带着主观色彩,因此,相信你的眼睛,不如相信你的心灵。

故事苑:曲径通幽

多年来,人们获取外界信息,观察认识世界,主要依赖眼睛,但是眼睛是万能的吗?如果你的心不去判断,那么你的眼睛就会给你一个欺骗的结局。

以前,鸟类学家发现鸟的新品种往往靠眼睛。耳朵总是不被重视。但是,美国鸟类学家泰德·帕克却打破常规,利用心灵发现了鸟的新种。

他想,鸟在林中飞,森林那么大,树木和藤蔓长得那么密,林中光线不足,鸟在枝上啼,对树上的鸟不是看不到,就是看不清,要判断一种鸟是否是新种,真是太困难了。要是用枪把鸟打下来,那么肯定有许多鸟被无辜地打死,成了冤死鬼。

他经常想,鉴别某只鸟是否是新种,为什么一定要看它的羽毛、体态呢?为什么不可以辨别它的声音呢?每一种鸟都不仅有自己的色彩、特有的羽毛、与众不同的体形,而且有不同的鸣叫声。形态特征可以用眼睛去观察,鸣叫声可以用耳朵去辨别。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鸣叫声,这就像人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指纹,也有自己独有的声音。要发现新的鸟种,不一定非要用形态鉴别法,用鸟语鉴别法同样有效。

这一想,打开了思路,为他的研究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他来到亚马逊河畔的原始森林中,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地方。由于近年来那里不断地被人砍伐,有许多新的物种(包括鸟类)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就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热门推荐
  • 恶魔公主在人间

    恶魔公主在人间

    恶魔公主尼古卡斯·贝诺灵岚·羽凝在一场吸血鬼大战中意外死亡。死后最后的灵力化成转生药,但又因为灵力太少,她被转生到了人间,名叫诺可萌。她的灵力有少数被封印在体内。转生前的事她全都会在16岁生日那天想起,灵力也会在那一天全部恢复。想起所有事的她,会怎么做呢?
  • 吸血殿下霸爱冷血女王

    吸血殿下霸爱冷血女王

    爱丽丝蒂魔法学院里,寒天依,无父无母的孤儿。新来的转校生,先后遇到了七位殿下,温柔,花心,腹黑,冷酷,热情,善良,会与学院里高高在上的殿下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嫁给我吧,寒天依”“嗯。。”
  • 星海前夕

    星海前夕

    公历2506年银河系的相邻星系比邻星系出现一个巨大的虫洞,虫洞的出现摧毁了比邻星系数座行星,这引起了地球联合总部(TEGH)的重视,三架运载大量科学家和探险者的大型经过改造的“拓路者”级穿梭舰带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穿越虫洞......
  • 恐怖组织日常

    恐怖组织日常

    一群能力异常者的故事,一个精神分裂的主角一步步为你揭开这个世界的背后隐藏的秘密神秘的能力突然出现,世界发生巨大的改变,各种各样的能力究竟会带来了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 使命勋章

    使命勋章

    行走于黑暗之间,服侍光明。在踏上人间地狱的那一刻,宛如斩断了最后一丝生气……
  • 神天陨

    神天陨

    灵神界突发战乱,魔物入侵,廖辰在惨烈的大战中被围攻消磨致死。一枚神秘的令牌裹挟着廖辰的灵魂到达天陨大陆,重生的廖辰开始了向魔物复仇为目标的修炼路途。蛮族的纷争,兽族的野心,灵族的叛变,突如其来的十二天陨使......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谁人在推波助澜,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 玫瑰华都

    玫瑰华都

    地下世界,群英荟萃,一代杀手之王却不幸遭到组织的背叛,是组织的糜败,还是惊天的阴谋,且看他在这血色都市中如何掌控自身生死……
  • 断前尘

    断前尘

    曾经高高在上的神君,一觉醒来,却遭逼婚。“想我堂堂叶桦,居然落到如此境地!”他是伴随神君左右的星辰之主,却落断情崖,尸骨无存。再相见,他已是当朝太子,而她,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姐。“如果能让你活过来,我宁拼上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下辈子的缘分!”
  • 流泪的双鱼

    流泪的双鱼

    浪漫梦幻浪漫梦幻的双鱼感性、优雅、心地单纯,牺牲与奉献是双鱼座的爱情观,两条鱼被一根绳子牵制在一起,容易受伤,所以双鱼座的人注定为爱流泪的。俞依然和卓桑桑是死党,江浩和卓桑桑是恋人,而江浩和俞依然,用卓桑桑的话说是“青梅竹马,老得掉牙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