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900000025

第25章 潜意识与文学艺术 (3)

作家与艺术家个人的命运、情感经历是其创作的推动力,文学艺术的内容总在艺术家个人的领域飘移。然而,同是潜意识的外化,不同作家、艺术家的风格却相去甚远,这是由于每个人各有不同的背景。潜意识以文学结构和当代思想为背景,潜意识中有各种情绪,不同遭遇的人便让不同的主宰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对各自潜意识发挥的程度和方向不同,便出现了风格迥异的作家和作品。除此之外,时代的变化、文学风向的转变与时代精神的不同润饰也是影响文学风格的因素。

一部作品代表着作者潜意识愿望的实现,一定程度上说,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就像梦与压抑的人,作品中的宣泄释放了潜意识中的压抑,实现了潜意识的升华。作者外化于作品中的潜意识情感是其人生中压抑的痕迹,是作者经历中的重要事件通过艺术形式的伪装、变形的表现。因此,读一本书,欣赏一部艺术品,都是在品读作者的心灵。

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述美丽女子之死的,其作品的风格也经常带有梦一般虚幻恍惚的特点。据西方文学批评家分析,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爱伦·坡的潜意识心理所致。坡的生母是一个颇有些名气的演员,美丽娴雅,但还在坡快三岁的时候,她就因病去世了。她的美貌和早逝,都曾给坡的幼小心灵留下过极为深刻的印象。尽管他长大后对此逐渐淡忘了,然而这种淡忘了的意识,正成了作家的潜意识,并且带进了作家一系列的作品里。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有高度文艺修养和敏锐的观察能力的作家,可以很熟练地把他所观察到的事实用各种适当的想像、幻想的形式表达出来,其选择题材的准确性及其表现手法的技巧性,结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极其感人的作品来。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需要放松意识和理智对于潜意识的控制力,使潜意识获得任意驰骋、“自由联想”的机会。但是,在潜意识活动之后,作者毕竟还是有理性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自我”和“超我”对于“原我”的控制作用,保持意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独立自主的领导地位。归根结底,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是创作者的头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并不是纯粹情感的表现,而是理智与感知、意志与感情、意识与前意识和潜意识的联合表现。

以英国杰出的现代小说家劳伦斯为例,他的小说专注于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含蓄暗示的方式来表达传统手法不易表达的潜意识活动。他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潜意识活动的表象,如梦境和幻觉、反常现象及受潜意识制约的情绪和言行,并以此构成象征,发掘潜意识下的真实情感,诠释心理隐秘。

潜意识总是悄悄地突破意识的遮掩,反映到日常的生活中,虽然我们不能对其主动察觉,但并不是无迹可求的,不过人们总是视而不见罢了。作为小说家,劳伦斯对人类的精神活动有着深切的体察,善于在特定的环境中描述以潜意识支配的情绪、行为和言语构成系列象征的意象,以此来暗示人物黑暗意识中的隐秘活动。

梦境和幻觉不仅是精神分析学家们解析潜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作家们常用的写作技巧,劳伦斯在以其作品中的人物的情绪、言行以及反常行为诠释潜意识的同时,也很注意以梦境和幻觉构成潜意识象征,他的中篇小说《狐》在揭示了虚构人物的潜意识世界的同时,其实也透露了作家潜意识的真实情感。因此梦幻既是作家对人物深层意识的暗示,也是读者探求人物隐秘心理的窗口,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作家的作品了解到作家潜意识里的真实情感。

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因为另一位女人而产生的纷争。在严重缺乏男性劳动力的战争时期,两位年近三十的女人合伙经营农场。健壮的女人主外,名叫马奇,柔弱的女人主内,叫班福德。不过后来,她们安静的生活被一个男人打乱了,这个从战场回来的男人向马奇求婚,班福德自然对此强烈不满,一系列的冲突接着发生了,最终男人夺走了马奇。在这一系列的纷争中,马奇表面看起来一直倾向女伴,但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相反的抉择。马奇这位老姑娘心中的选择,在小说中以幻念和梦境的形式来表现。

每一个妄念、每一次梦幻都象征着马奇的一些头脑中的意象,而狐狸作为所有意象中的中心,也是解析这些象征的关键。雄狐与男青年亨利的相似性,诱发了马奇心中的性意识,一种朦朦胧胧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现在马奇的身上,她体内的性欲自然也被调动起来。对班福德的友情、责任感,在正常的时候,压抑着这种欲望,将其排斥在意识之外,但是却在梦幻中,混入意识中改头换面重新出现。 “梦显然是睡眠中的生理生活,这个生活确实类似于清醒时的生活,同时又大有区别。”弗洛伊德的这段话正好说明了这点。马奇在梦中暂时回到本我。也只有在马奇的睡梦中,读者才看到了她真正的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性欲望。

如果读者站在潜意识的角度阅读、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更深刻、透彻地了解作品的内在意义。真正的理解即感情的共鸣,了解作者在其作品中表达出来并传达给读者的内容,唤起心底同样的感情变化,揭示出作品体现的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莫达尔在《爱与文学》一书中指出:“如果一个人说他发现整个生命因为一部书而改变,是指这本书使他认出了自己的潜意识,将压抑的一些内容带入了意识层中。”因此,读文学、艺术作品就应该发掘出作品中的潜意识情绪。

怎样从潜意识的角度看待艺术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发泄那些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在艺术的领域里,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做自己愿意的事。艺术仿佛魔术,是作者内心深处潜意识心理冲动的社会表现。

艺术作品的实质在于艺术家潜意识愿望在想像中的满足,他们在想像的世界寻找一条发泄的路径,在现实中得到一个坚实的立足点。艺术如梦,避免压抑的力量发生公开的冲突,唤起并满足他人相同的潜意识愿望的冲动。

弗洛伊德说过,想像的王国其实是一个避难所,因为人们必须放弃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能的需求,而不得不痛苦地从享乐主义原则退缩到现实主义原则,这个避难所就是在这一个痛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神经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意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像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是,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和梦的那种自恋性的、非社交性的产物不同的地方,是它们被安排去引起旁人的兴趣,并且还能引发及满足读者自身的潜意识愿望;此外,他们还利用形式美的那种可感知的乐趣,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精神分析所能做的工作,就是找寻艺术家个人生活的印象、他的机遇、经验及其与他们的著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出该作者在创作时的所有思想和动机,换句话说,找出他们与全人类共有的那一部分心理。

因此,任何一个作者不能单独只停留在“前意识”与“潜意识”的无理性状态下创作,更不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创作。作家和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以像梦一样,采取凝缩、改装、转移、倒置、润饰等方式进行构思,使文学作品带有浪漫性、戏剧性、典型性、象征性创作的对象和内容,但如同梦的对象和内容一样,材料必须来自现实生活,才能真实。梦中那些表面看来特别离奇怪异的内容,是以往的经验的复制品,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材料。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和再现。认为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因为悲剧可以“净化”人们的感情,这种“净化”,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涤清法”一样,可以荡涤心中的一切烦闷、矛盾,解除被潜抑的观念的紧张状态,使那些早已跃跃欲试、企图发泄的感情宣泄出去。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中的潜意识情意综的表现,其基本内容是性动力或性原欲。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这类感情的不同形式的或不同程度的表现。弗洛伊德的艺术观点或许过于偏执,但也并非毫无意义。

美的倾向及艺术活动均源于潜意识,艺术作品是作者心中的潜意识的外化和艺术变形。潜意识在文学中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像梦的“显意”表现梦的“隐意”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一样。弗洛伊德在谈到诗歌创作时说:“不少当代的诗人,并未听过我的精神分析学和梦的解析,但却由他们本身的经验里,归纳出同样的结论:‘以伪装的面目和身份表达受压抑的希望。’”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所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作家、艺术家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是:压抑力量的松弛;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升华能力使得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遣的人,他被潜意识冲动所控制,不具备对现实的辨别和适应能力,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失调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艺术家虽然也受强烈的性欲所激动,也无法在外部世界得到满足,也会中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转向内心世界,但艺术家同时还能找到一条与现实协调起来的道路,他们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获得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扬。

因此,“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中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

弗洛伊德用“性欲升华理论”概括阐释了文艺的起源和实质,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例如,《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世界文学名著,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可反映的主题都是一个,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见,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结不仅适合于说明每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对于说明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普遍精神倾向也很有意义,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无不发源于俄狄浦斯情结。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同类推荐
  • 和希望一起飞

    和希望一起飞

    中考时,因没考上重点高中,我不禁感到心灰意冷。父亲的斥责在我眼里成了唾弃,母亲的鼓励也被我视为唠叨。一种难于道明的青春年春年少时期的叛逆使我开始憎恨这个世界,开始与父母、老师甚至自己作对。班主任曾私下不止一次对我的同学断言,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会有出息的话,那一定是上天瞎了眼。对此,我从来深信不疑。那时候的我是学校最鲜活热辣的反而教材,老师可随时毫无顾忌地当着同学的面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本书正是从日常生活现象着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揭密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同时,本书还将教你一些实用的心理技巧,帮你应对生活中的常见难题。
  •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本书列举的只是目前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常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充实到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热门推荐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巾帼囧事

    巾帼囧事

    逗比小女穿越架空历史,被迫从军继续苦逼生涯,什么不走言情,改走武侠啦,作者你歪楼了,你是后妈吧!你再来点玄幻我可就离家出走了啊!
  • 逆天魔神妃,不好追

    逆天魔神妃,不好追

    从来不知道爱为何物的她,在明白爱是什么的时候,因为他的背叛而跳下万丈深渊........老天的眷顾使她活了下来,但却失去了所有记忆........
  • 神震山河

    神震山河

    陈玄天生的水灵根,源于家族的传承,自然走上了修真者的道路。而一滴奇异金血,让陈玄成了废人,却也造就了一个小角色踏仙的资格。这是一个万界融合的世界,繁杂而又精彩,尽请期待连载中……
  • 千年一笔之幽冥三界

    千年一笔之幽冥三界

    神妖相恋,神界不允,偷吃禁果,留下孩子,自小孤儿,凡人收养,成人以后,离家拜师,替母报仇,,斗天斗地。
  • 太古圣墟

    太古圣墟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逆天神帝

    逆天神帝

    千年古墓坍塌,情势危急,齐浊皓躲入了古墓中的一口神异棺材中!无意识的,齐浊皓陷入了沉睡,他做了一个十分怪异的梦,无数的奇怪讯息留在了他的脑海!而当齐浊皓醒转过来,并且从棺材中爬出来之后,他赫然发现,他竟然被神异的棺材带到了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鸿武大陆!
  • 意灵天下

    意灵天下

    网络玄幻修真类小说之中,各修炼体系繁多,横行天下。然,修炼体系再多,大都不过是作者梦中臆测,随意杜撰,著者自淫罢了。大学生网络玄幻小说菜鸟作者李若天,亦是此中一员。不过,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李若天居然凭借网络上随意找的一种“气功修炼法”练出了传说中的“气感”。而后,他更是抽风般地修炼起了他自己设定的新书修炼功法。更加离谱的是,他居然成功了.......
  • 榴莲之魔

    榴莲之魔

    中文名“榴莲”并非源于“流连忘返”,“榴莲”是外来词汇,同“咖啡”一样是音译词,让你吃完以后‘流连忘返,想要之意’。魔,欲望之意。只要是人,心中都存在着。魔,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心存底限自由之故。
  • 重生之万古神王

    重生之万古神王

    被其他四外圣者抹杀,却意外重生在一个寒门弟子景炎身上。待我重回巅峰,必将血洗圣都。欢迎加入重生之万古神王,VIP群号码:52109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