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00000026

第26章 孩子是不可以随意打的

精彩点击:

相信一个有水平的家长,即便是不通过打孩子的方式照样可以教出一流的好孩子。打孩子本身就是建立在大人和孩子体力不对等的基础之上,如果家长习惯于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也就是向孩子宣示了以强凌弱的合理性,所以尽量不用。

究竟打孩子是合理的呢还是不合理的呢?在现在来讲还没有一个达成一个共识:但是,在美国的大部分州是禁止打孩子的,只有少数的一些州承认打孩子的合理性。

打孩子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最实际的害处就是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他会认为大个子欺负小个子理所应当,以至于以后在外面碰到了大个子的人,就会产生恐惧感,甚至觉得别人可以合理地欺负自己。除此之外,对于亲子之间来说,孩子被打之后很容易造成以下不好的影响:

1父母是孩子在生活当中最值得信赖的人,是孩子最重要的避风港。假如孩子在父母这里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父母打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会不会受到影响呢?当孩子怀疑父母,甚至与父母对抗的时候,这时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再进行下去。

2父母打了孩子之后,孩子便会在意识中认为打人是正确的,慢慢就容易有暴力的习惯,当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会很可能打别人。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人肯定是受过许多打的,他们的认识里觉得用暴力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3孩子做错了事情,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可如果孩子不知道惩罚是为什么而受,那对他所使用的惩罚不但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4经常被打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比较难培养。就拿成人来说吧,我们跟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不论发生什么问题,一般是不会打人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把对方看做是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尊重对方,而对于孩子父母并没有把他当做跟我们一样的人,做父母的也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就没有充分的尊重他,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也会相应地改变。

不过,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就连孔夫子也对他的学生曾子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没有人希望自己被打,孩子也是一样,虽然说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有“教育”这面大旗对孩子行使打的权力,但是也要有原则,才能让孩子真正做到心服口服,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

家长需要懂得,在以下的6种情况下不可以打孩子。

1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事先并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是属于“无心非”的过错不可以打。

2孩子所犯的过错,父母也有同样在犯。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怎么好意思打孩子呢?

3父母在盛怒之下会失去理智,这个时候切忌打孩子,惩罚往往会有失分寸。

4情况特殊的孩子不可以打:比如行为亢奋有精神障碍的孩子,敏感性很强的孩子,曾经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3岁的孩子不可以打。这时候的孩子往往无理取闹,但是成长发展的需求。

6当孩子长到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12岁以后的孩子就不能再打了,这时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强烈地感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

对于打孩子,尽量不用,不得以要少用,因为我们相信一个有水平的家长不用通过打骂的方式照样可以教出一流的好孩子。在以下4种情况下,可以打孩子。

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品,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不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的严重性,家长又无法保证能看住他。在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一些方式加以制止,防止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孩子的某些习惯作风违反了常规的道德标准时,家长应该好好教训他。比如有的孩子从家里偷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的孩子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的孩子,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不懂得关心别人。父母要及时帮助他们纠正。

4当孩子明知故犯,并且毫不悔改时,可以用打孩子的方式作为惩罚。

常青藤家训

暴力方式如果使用不好,很有可能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感情纽带被破坏,等孩子长大需要家长的指教和帮助时,他们很可能就不愿意找家长了,所以要慎重。

同类推荐
  •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上哈佛从娃娃抓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但是,如何教育孩子却是世界性的难题。哈佛大学用它独特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成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上哈佛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用哈佛教育的精髓去管理孩子,去成就孩子的未来!
  •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父慈子孝是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而子欲养亲不待,则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与遗憾。《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告诉我们:孝顺与行善,不能等待来日,须速从当下。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故《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本书便是在新时代落实中华传统德行教育,教人成圣成贤的好教材。
  •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孩的80个性常识

    父母眼里的小妞妞长大了,经常提出一些让人面红耳赤的问题,这些和“性”有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答,在本书中你可以得到最科学、最生动的解答。女孩的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掉以轻心。《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的80个性常识》一书,结合科学合理的分析,进而给出家长实用有效的指导方法。让家长坦然面对这些问题,引领我们科学地解读孩子的性成长,给出孩子合理的解释。告诉女孩生命的真相,让孩子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感恩父母。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热门推荐
  •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8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边伯贤之三生有幸遇见你

    边伯贤之三生有幸遇见你

    ‘’夏允薇,我发现我好像爱上你了。‘’边伯贤。‘’边伯贤,我以为我不会爱上你,没想到最后还是爱上了。‘’夏允薇。‘’三生有幸遇见你。‘’边伯贤and夏允薇
  • 复仇虐恋:我的白发女友

    复仇虐恋:我的白发女友

    她,是前朝的亡朝公主,他是当朝尊贵的皇太子。当他的家族将她的家族满门覆灭,她恨他,她想要复仇。可是,老天却给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爱上了他,他说过,他会娶她,可是男人终究是不靠谱,他为了他所谓的皇权,娶了别的女人。在他洞房花烛夜那夜,她的三千青丝一夜变白,瀑布般的白发飘然落下。
  • 佛魔杂谈

    佛魔杂谈

    【成佛?成魔?】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成魔成佛只是一念之间。一条路,一直走下去,就是魔;知道停下来,思考,修正,就是佛。冲动是魔,理智是佛。倘若,不顾一切的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便是心魔作祟。若是途中觉醒,大彻大悟,不妨回头是岸,立地成佛。所谓魔道,所谓佛道。佛魔之区别只在于魔有魔道,佛有佛道!
  • 回到东晋当军师

    回到东晋当军师

    股票跌了,女友吹了,一个现实失利的公司小职员穿越乱世,力挽狂澜,叱咤风云,的故事
  • EXO:看不到的彼岸

    EXO:看不到的彼岸

    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 我在此处看着你

    我在此处看着你

    从学校毕业,每天无所事事,在家坐着空虚不安烦躁寂寞胸闷气短。才知道以前自己想的太美了。
  • 一笑就想你

    一笑就想你

    “网瘾”校花江灿妮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从来就没试过一瞬间就成了别人的“贤妻”.从此生活变得不再“网瘾”,一笑就“想你”。
  • 无花寒

    无花寒

    将军府的三小姐在大家眼里竟然是个废材,姐姐总是羞辱她。父亲将她嫁给腹黑皇子,她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总是不如意。她夹杂在天魔神教与冰魂堂的较量中,难以脱身。当她知道另一个一直默默守护自己“他”。她该如何选择?
  • 情系阡陌之双生琉夏

    情系阡陌之双生琉夏

    我出生左臂就带有杀姐姐亲自画上的音乐印记和不凡的使命,我很欣慰自己和杀姐姐的妹妹琉夏同名,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就是琉夏的转世,我穿越到一千年前,见到了一切,我拥有可以随时穿越时空能力,为了让琉夏复活,却不料自己的魂魄到了琉夏的体内,她复活了,也就是说我的前世没有死,那么也就没有我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