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600000008

第8章 实践(2)

如果人们能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不断反馈到大脑的深处,让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潜意识,以便把知识提炼、消化,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在拥有了深入思考的习惯后,人们就能避免浅尝辄止的毛病,学会深入地了解事物,即儒家所说的“笃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持到底的做事精神。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在众人的赞赏声中,年幼的李白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学习。

李白的父亲看到儿子这样不思进取,很是担忧,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希望他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然而,李白一点也没有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想看看李白有没有进步,就考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自恃其才进行解说,却解说得乱七八糟。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说去练书法,就借机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叹息不已。

李白正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一下把他吸引住了,他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又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李白作为天资聪颖的一代大诗人,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笃行,即坚持,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却也是一个鲜有人达到的标准。国学大师冯友兰曾说:“我们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兴的事业,那更没有把握了。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即使遇到失败,千万不要灰心,仍然要继续做下去。”也正是秉持着这份坚持,冯友兰大师才在哲学领域取得了成功。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做一个决定,总是很容易,但当事情发展下去时,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没有时间、外界干扰、条件不允许……分歧也在此产生。很多人开始动摇,开始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这件事吗?接着,开始气馁、灰心丧气,随后便是退缩与放弃,成功就此夭折。如果在面对诸多阻挠与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往往能迎来期望中的成功。

很多时候,成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这样的失败,无疑令人扼腕叹息。其实,我们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便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正视自己的弱点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认为,在白天学习时,如果感觉自己被外界繁乱打扰,就学习静坐;如果觉得自己懒于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是指医生针对病症用药,后用来比喻人们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行为。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却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多久,病就全好了。

华佗能够区分病情,对症下药,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对关键,抓住问题的“症结”。在生活中遭遇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认真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策,就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位幼儿园老师每个月都被评为优秀员工,许多同事向她请教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症下药。

同事不解,这位老师解释道:“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比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害怕,我一般会以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用着急,并用科学知识为他释疑,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做噩梦了,我便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噩梦,这并不丢脸,做噩梦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梦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真的。有时候,我还会以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如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我一般是冷处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闹(不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我还会告诉他:‘生气会使人变丑、变老哦!’这样,孩子往往会因为自讨无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议。

如果孩子是因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绪,我则会比较宽容,给予耐心的安慰和劝告,并尽量满足他一些要求,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和游戏引导他,使他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有弟子问王阳明道:“孟子主张‘巧、力、圣、智’的说法,朱熹先生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这样说对吗?”

王阳明回答说:“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个人不仅有‘力’,而且还有‘巧’,‘巧’与‘力’实际上并非两回事,‘力’中要有‘巧’。有‘力’却无‘巧’,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如果用射箭作比喻,他们三个人里,一个能够步行射箭,一个能够骑马射箭,一个能够远程射箭。只要他们都能射到靶子那里,便都能叫作有力;只要能正中靶心,便都能叫作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够骑马射箭,骑马射箭的又不能远程射箭,他们三个各有所长,才力各有不同。而孔子则是身皆三长,然而,孔子的‘和’最多也只能达到柳下惠的水平,而‘清’最多能够达到伯夷的水平,‘任’也最多只能达到伊尹的水平,未曾再添加什么了。如果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他们的力加在一起反倒能超过孔子了。巧、力只是为了阐明圣、智的含义,如果认识到了圣、智的本体,自然就能够了然于心。”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才息,一天甚至埋头苦干十一二个小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生平庸,碌碌无为。有人却深谙巧干远大于苦干的奥妙,总能找到更简单、更轻松、更快捷的方法,让自己获得成功。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获得的第一桶金,就和他做事善于巧干有关。

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丹尼尔·洛维格不甘心过平凡穷苦的生活,他想要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在他看来,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经过多番思考后,洛维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借贷方法:他将自己的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重新修理改装后,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去找纽约的各大银行申请贷款,理由是——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既无信用可言,又荒唐可笑。但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然后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装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再买了一艘船。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就是凭借这样巧妙的借贷方法,洛维格赚得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也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业旅程。

生活中,会苦干,更要会巧干。会巧干的人,不一味走别人走过的路,总会努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寻找新的机遇,尽管路上荆棘丛生;会巧干的人与众不同,而且并不介意与众不同;会巧干的人从不循规蹈矩,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会巧干的人具有独立性,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喜欢独处,对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总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会巧干会变通的人看问题具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他们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往往别出心裁。如当别人说1+1=2时,他们却说1+1>2或1+1=11。

总之,会巧干的人不满足于浅显的东西、世俗的东西、平庸的东西或陈腐的东西;不满足于对问题的固有答案;并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感到其乐无穷,因此,他们往往能够避免王阳明所说的“有力却无巧,只是白费力气”的做事误区。

同类推荐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热门推荐
  • 修真天赋系统

    修真天赋系统

    当修真遇见英雄联盟,当英雄联盟变成了修真系统,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萧天虽然不知道修真是怎样的,但是他会玩儿英雄联盟,他会杀人,他会升级,因此修真对于他来说便变得特别简单了。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因他而改变,但是他已经变了。本书原名:修真仅此而已,在其他网站发表过,现转发起点。
  • 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淬炼金牌优秀员工:职场制胜的88个要律

    本书通过生动浅显的语言、明白晓畅的叙述,结合精彩纷呈的案例,以及点睛之笔“要律箴言”,针对事业起步期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从人际关系、工作方式、自我修炼、晋升道路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成为优秀员工的必备特质,旨在引领奋斗在职场之上的你,成为受企业倚重、让老板喜欢的金牌优秀员工。
  • 君子戏喵

    君子戏喵

    咸鱼作者满足内心所想yy出来的,全程怎么甜怎么来,不求其他,只求博君一笑。咸鱼作者:你们两快过来,一起见过各位大佬。某猫:······某墨:···【揪起媳妇的发尾蹂躏】咸鱼作者:·····还请各位大佬得之心而寓之文也。
  •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本书重点讲述了团队高效执行的9个管理方法,手把手教你提高团队执行力。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必读之书。
  • 有一种心境叫放下

    有一种心境叫放下

    本书着重阐述了“放下”这一种人生哲学,说明了“淡泊”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智慧,它将如何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前行的路上坦然面对,成为更大的赢家。书中提倡一切随缘,莫强求,通过一个个简单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说明了放下给人带来的幸福。
  • 开往梅陇的地铁

    开往梅陇的地铁

    本书收录了韩昌盛的作品,包括《开往梅陇的地铁》、《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十六岁的盛宴》、《我的青春谁做主》等70部,主要以青春类、校园类小说为主。
  • 佛说法王经

    佛说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王妃很奔放:王爷么么哒

    腹黑王妃很奔放:王爷么么哒

    一天,暮吟问夜萧瑟:“你要脸么?”夜萧瑟吓得花容失色,:“娘子,我们不能贩卖器官!”
  • 玄梦天国

    玄梦天国

    天恩由于俱有超人的五行俱全之体,天运星转世,使得众多仙、妖、魔、鬼都前来抢夺,都想拥有他能帮自已增长功力,然而这一切早有命数,一代宗师颜八万早就看上了他,把他收于门下,练功习法,除魔、降妖、捉鬼,将其训练成最强的人,利用了五行特有的本领,展开一场场的撕杀,消灭一群群敌人,收伏一批批门派,最后组建军队,建立天国。
  • 武仙奇缘记

    武仙奇缘记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武功高强者可以为所欲为.....武功低微的被人视为蝼蚁,我们的主角是如何从一位平凡的练气小子变为一名威震天下的强者呢?碰到困难时,他是怎样的化险为夷?到底是天意?还是他顽强的毅力改变他的一切。他有着怎样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