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5900000007

第7章 变局(2)

像对待傅丁两姓势力一样,王莽将董家当官的全都免职、流放。然而,仅仅就是没收的董贤财产,竟然值四十三亿之多。富可敌国,那不是传说,更不是吹出来的。如果董贤还活着,把这些钱拿到西域一抖,估计三十六国都会流着口水向他俯首称臣。

大事办完了,接着就是打击反对派及潜在对手了。王莽接下来要打击的人,是何武和公孙禄。在王莽看来,何武本来是前途无量的,却吃饱了撑着,跟公孙禄互相推荐对方当大司马。此做法,也算是汉朝首创怪招。

王莽将俩人全部免职,赶出长安城。何武因为是侯爵,还有块地在外省,于是乎就回自己的封国,了此余生了。

其实,在王莽看来,庸才永远都只是庸才。像何武这等角色,过去对傅太后及刘欣不构成威胁,现在对他仍然构不成伤害。但另外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清理出长安城。

这个人,就是红阳侯王立。天下人都知道,王立是个爱钱如命的贪污犯。为了钱,他敢铤而走险,贪污国家财产;为了钱,他能一夜之间,就把死对头淳于长撒在他伤口上的盐,忘得一干二净。天知道,为了钱,他接下来还会干出什么好事?

王立本来早就被赶出长安城了。但是后来,刘欣为了照顾王太后的面子,又将他召回长安。尽管刘欣还没来得及给王立安排新工作就崩了。但是,这个无官无职的人,却是最让王莽害怕的。

原因很简单,王立是王莽的叔叔、王太后的弟弟。在中国这种论资排辈的传统社会里,管你当什么官,辈分大,就是天大的资本,对你指手画脚,料你也不敢怎的。

王莽怕的就是王立闲着,有事没事,对他指手画脚。如果王太后不在了,倒也没啥。但是现在王太后还活得好好的,道德君子王莽跟贪污犯叔叔王立,那是互相看不顺眼的。如果王立硬要跟王莽唱反调,常到王太后耳边吹风,那他就头大了。

还有当年,如果不是因为贪污出事,王立早就是大司马了,怎么轮也轮不到王莽。现在,别看王立无官无职,如果他要开抢王莽大司马一职,那事情就更麻烦了。

所以,为了将来的事业,必须把王立再赶出长安城。以什么名义赶人呢?王莽已经想好了,以道德和正义的名义。

王莽当然没有傻到自己出面弹劾叔叔,真那样做的话,就是伪君子了。他想到了一个可以替他办事的人,那个人,非孔光莫属。

经过这些年的官场磨炼,孔光已经修炼成精了。甭管是什么领导,凡是他的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他都听话地认真执行。冲着这点,王莽就认为他做事靠谱。于是,王莽把孔光召来,说这样这样……

孔光心领神会,马上就给王太后上奏,弹劾红阳侯王立。弹劾辞还是老调重弹,说:“王立明知道淳于长是个诈骗犯,淳于长稍微贿赂他,就反过来替人家说话,欺负皇帝。这种人,道德形象已经破坏殆尽,没有资格再留下来当辅佐。所以,我们强烈建议王太后将他遣送回封国。”

王太后一看,二话不说,拒绝了。

王太后拒绝是有道理的。王立收淳于长那点钱,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淳于长都化成土了,汉朝皇帝都换两个了,丞相府就像风水轮流转,也不知换多少丞相了,现在孔光还提这事,摆明就是有人不安好心。

谁不安好心,王太后心里明了,但不明说。如果没猜错的话,他应该就要跳出来了。

果然,王莽就跳出来了。丞相搞不定了,他就只好亲自出面了。

王莽这样对王太后说道:“现在的汉朝,雄气不再,风光不复,正是多事之秋。而且汉朝连续崩了两位皇帝,都是没有子嗣的。国家现在掌在您太后的手里,如果因私人感情,打击大臣的积极性,万一发生动乱,大臣消极怠工,您老招架得住吗?”

王莽接着又说:“其实,太后也不必替叔叔王立紧张。我们不过是先让他回封国,将来时机成熟,肯定还会请他回来。”

王太后听出来了,王莽这叫连恐带拉。汉朝内外,几乎掌握在王莽一人手里。王太后又老了,不要说王莽要折腾,只要王莽叫人去外面捣个乱,他称病躺在家里打哈哈,你又能奈何?

王太后心里不由得划过一阵寒意。不是她太老,而是王莽太强。如果她要终老天年,只有屈从于王莽。王太后只好点头,允许将王立赶出长安,再度回自己的封国度长假。

到此,长安城的政治环境,终于被王莽清理得差不多了。先休息一下,接下来就准备玩大的了。

三、登峰造极

忙活半天,王莽和王太后终于想到要立皇帝了。刘骜无子,刘欣过继,现在刘欣崩了,还得再找一个来过继。可是,找谁好呢?

刘骜有两个好兄弟,一个是刘康,一个是刘兴。刘骜生前,特别偏爱刘康。可刘康早死,身为刘康之子的刘欣,被傅太后调教近二十年,相当聪明机灵,后来在竞争接刘骜皇帝位时,将刘兴打败了。

刘兴是个马大哈,没什么心计,当年来长安参加皇帝面试,和刘骜一起吃饭时,吃相特别难看,刘骜就断定他不能干大事。不久,这位老兄就被刘骜打发回封国,不知啥原因,年纪轻轻就死了。他只留下一个儿子,今年九岁。

真是风水轮流转,帝王轮流做,王太后和王莽不约而同想到的人,就是刘兴的儿子刘箕子。

刘箕子,一看这名字就很不吉祥。仔细观察一下,自汉朝立国以来,能够当皇帝的,都是单名。刘病已是个例外,后来想想特别扭,只好改名为刘询。当然,刘箕子这名字,读起来也不顺口,后来尽管改了名字,却仍然逃不出被毒杀的劫难。

公元前1年,九月一日。王太后和王莽挑了这么一个日子,立中山王刘箕子为皇帝,然后下诏,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老太婆临朝听政,政府具体事务,由王莽负责。

政府工作,本来是由丞相负责的,王太后将它交给了王莽,那丞相干啥呢?丞相当然有事干,但不是自己说了算,想做事还得等王莽下任务。

此时的丞相,还是由孔光担任。准确地说,我们不应该称孔光为丞相了,应改口叫他大司徒。在汉朝第十四位皇帝刘箕子登基之前,汉朝政府将三个核心机构换了新名字。

也就是,丞相改为大司徒,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大司马保留。大司徒管政府事务,御史大夫管监察,大司马管军事。三大机构,三权分立,互不隶属。表面如此,其实上还是谁强谁说了算,所以,这三大机构的真正首脑,还是王莽。

政府机构改名后,大司徒是孔光,大司空是彭宣。彭宣看不惯王莽专权霸道,交了请辞书,说不玩了。然后就退隐江湖,过他的逍遥日子去了。孔光看彭宣走人,想想自己赖在这位上,也不是好事。于是乎,他也交了请辞书,说不想干了,批准我辞职吧。

刚刚走了一个,又一个想走人,什么意思嘛。王莽一看孔光的辞职书,心里大不高兴,坚决不同意孔光辞职。不过,王莽又想了想,孔光不想干了,也不能把他扣死在大司徒位置上。于是就想,可以让孔光退居二线,干点别的工作。

什么工作,王莽都想好了,迁孔光为太傅,专门负责皇帝刘箕子的辅导教育工作。孔光一看,不好推辞了,只好将就留下。

其实王莽并不知道,此时孔光老师心里苦得很。他知道,虽汉朝之大,没人能玩得过王莽。他留下,还要继续被王莽玩。这种欲自由而不得之心,犹如鸟欲飞出铁笼而不得一样的痛苦。

那怎么办?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乱臣贼子的时代里,做不得刚直之士,就做一个装聋作哑的人吧。不想演戏,又不能离席而去,那看看别人演戏也不错。孔光只能这样无聊地安慰自己了。

事实上,王莽逼孔光留下,就是让他看自己演戏,必要时还可以请他出来,当个评委打个好分。公元1年,正是西方基督耶稣降临的日子。然而在遥远的东方汉朝,王莽纠结一帮人,正准备粉墨登场唱大戏。

这年春天,正月。王莽叫人秘密去遥远的益州郡(云南省晋宁县东晋城镇),搞回了一只白野鸡和两只黑野鸡。然后向王太后报告,说这些是遥远的越裳部落进贡的吉祥物。王太后就下诏,说,既然是好东西,那就用白野鸡祭祀太庙吧。

白野鸡好,不如王莽广告做得好。接着,政府众多官员,纷纷上奏,歌颂王莽。说王莽得到的白野鸡,犹如以前周公得到的白野鸡一样,都是吉祥物,俩人都是国家功勋。

这下子,我们终于知道了吧。为什么王莽派人搞来的不是别的鸡,偏偏是与周公相同的白野鸡。原来他是查了典故的,他此举摆明就是想与周公比肩。周公是啥人物,辅佐周成王的国家不二重臣。没有周公,就没有周成王的周朝;同样,如果没有王莽,就没有汉朝的未来。

这时,王莽的摇尾分子接着说道:“王莽功高盖世,不应该只封侯爵,应该封公爵。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大司马的身份。”

中国古代,封爵制度基本是,公侯伯子男五个档次。后来又有所变化,不过汉朝封爵制度只有两级,一个封王,二是封侯。遵照古仪提出封公爵的,王莽还是第一个。

既然有人提出要给王莽加封,那就议吧。王太后把这个事交给宫廷秘书,说要讨论。这时,王莽早就准备好了,马上上书给王太后说:“汉朝之所以有今天,不是我王莽一个人的功劳。像孔光同志等人都功不可没。要封,就封他们吧,我就算了。”

这是什么招,只要是古人都会用。两百年前,刘邦立国前,早就用这招了。王太后知道王莽装,就说,长眼睛的都知道你功勋大,你不受封,那怎么行?

但是,王莽拒绝了。于是,王太后再下诏,说一定要封,王莽再次拒绝。

按常理,这种政治秀,只要推辞三次就够了。然后就可以说,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的话。当年刘邦就是这么干的。可王太后没想到,王莽再三推辞了,还要再四推辞。

王太后只好陪着王莽玩,继续下诏说要封他。这时,王莽突然说:“不行了,我病了,卧床不起,恕我不能陪您玩了。”

王太后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这场戏还要不要演下去。

看上去,王莽似乎是不想接受,可是不封他为公爵,那他不白忙活了吗?事情到这,就卡住了。就在这时,有人给王太后点了一招,一下子就将这盘棋盘活了。

别人是这样告诉王太后的,要想王莽正常上班来,必先封孔光等人。不然,你休想他下床。哦,这时王太后恍然大悟。原来王莽不是不受封,只是程序不合,路子不对,才误了事。

于是,王太后立马提拔太傅孔光为太师,增加采邑一万户。除孔光外,还有三人获封。接着,王太后再下诏,提拔王莽为太傅,负责相关事务。同时,晋封王莽为公爵,称“安汉公”,采邑二万八千户。

在周朝,太傅、太师、太保谓三公,其中以太师最为尊贵。但是,王太后封王莽为太傅,负责相关事务,就变成了太傅最为尊贵了。可见,官职本身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任职的那个人够不够强。

古有周公,今有安汉公,王莽一生的奋斗,为的不就是想把周公比下去吗?事情到此,该得到的,王莽也都得到了。于是,他的病马上好了,开始起床上班去了。

不过,他又给王太后出了一道难题,说他只接受太傅和安汉公称号,至于增加的那两万多采邑,就不要了。如果王太后想封赏他,那就等到全国人民基本过上了小康生活后,再给他封赏吧。

客观评价,王莽这番话没有水分。他是个玩术玩家,同时也是个儒家理想主义者。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什么东西比荣誉更重要。他生来是为荣誉而战,并非王立和淳于长那些浑蛋,稍有一点儿权势,就想搞钱,简直就是掉到钱坑里去了。

这次,王太后再也不跟王莽争了,只好同意王莽的请求,然后安慰地对王莽说道:“我尊重你的意见。如果全国人民都实现小康后,那到时我再给你涨两倍工资吧。”

王莽再次拒绝给他涨工资。王太后简直太小看人了,王莽如果爱工资,那他就白混了。实话说,王莽迷恋的不是工资,不是土地,不是美女,而是一种能量巨大、能满足内心无比欲望的东西。

那个玩意,就叫权力。

而王莽下一步要玩的,就是夺王太后手中的权力。没办法,权力这东西太有用了,然而偏偏落在王太后手里。君不知,那时王太后已经七十二岁了。王太后生来不爱玩权,现在人老了,想玩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在王莽看来,权力放在她手里,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权力这东西,一说到抢,就特别伤感情。王莽决定不抢,而是哄着让王太后主动把权力交给他。

要哄王太后,王莽心里还是有底的。他早已看出,王太后深居宫中,突然把她拉出来管国家大事,还真有些不适应,所以逐渐产生了厌倦之情。

王莽开始布局。首先,他让属下那帮高官,一起上奏,对王太后说:“中央提拔地方官,手续比较麻烦,报告打上来,还要派人去考核,然后还要整一大堆的事情。太后您老了,就不必管这些事了。依我们看,以后这种小事,就交给安汉公吧。”

王太后一听,好呀,安汉公能者多劳,就交给他吧。我一个老太婆,走路都困难,哪能整天看这么多报告。王太后于是下诏,说:“从今以后,凡是封爵这类事,才归我管;其他事项,就交给安汉公王莽来处理。”

成了,要的就是这句话。

人一阔,就变脸,这是很古老的人性弱点。在王莽这个位置,皇帝是摆设,王太后是威慑,而他才是实权人物,执行的差不多是半个皇帝的权力。但是,王莽没有扬扬得意,他知道,事情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好局,下面的路,还很长。

所以,王莽还必须时刻充分照顾王太后的心情。为了不让王太后觉得自己被架空了,王莽故意制造了很多假象,让王太后感觉自己的威望远胜从前。

同类推荐
  • 大迁徙之殇

    大迁徙之殇

    在张献忠屠川一百多年之后,清政府施行“湖广填四川”之策,由此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移民大迁徙。正是这一历史际遇,使得原本生活在湖广一带、无瓜无葛的两氏家族(虚拟的)因为在大迁徙途中的相遇,尔后又比邻相居在川东丘陵上而瓜葛起来了。小说《大迁徙之殇》所讲述的,正是这两氏家族两百多年来所演绎出来的历史,并立足于一个“殇”字,交错现实与历史,在三个彼此交错而又一脉相承的历史片断中,既构成了两个家族的一段恩怨情仇史,更侧重展示出了其中的郑氏家族的一段家族历史的形成、走向,以及族人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 天命之鬼谷纵横

    天命之鬼谷纵横

    天下大事尽在一握之中,万千豪杰在此俯首听命。岁月长河中的浪花,又有几人能够翻起。万民不过是棋子,社稷本就是赌注,智谋是唯一的赢家,鬼谷注定纵横天下。
  •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以说岳为背景,继叙岳雷扫北后继续率军征西的故事,还有被忽略的名将李显忠的出现,表现南宋孝宗朝的短暂治世
  • 历史,你也懂的

    历史,你也懂的

    《历史,你也懂的》是《广州日报》颇受关注和好评的“国学版”近两年所刊文章的精选结集。全书通过大量的历史素材,还原古代名人轶事的真实生活面貌;从财经管理、职场人事、情感心理等方面入手,探究那些我们熟悉的历史背面所隐藏的原汁原味,解读其间的意味深长。
  • 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春秋战国卷》着墨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可爱的人与事,郑庄公为何只是小霸一个,仙鹤曾经毁灭了一个国家?为什么宋襄公的仁义不值钱,而老是被欺负的楚国曾经在历史上很牛,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五张羊皮真的换来秦国的崛起么?春秋也曾有平民起义更曾经召开过“国际和平会议”,战国的变法你方唱罢我登场,谁笑到了最后?纸上谈兵的赵括是长平之战的最大祸首么,为什么曾经主力的战车消失在历史长河,秦王朝是如何一统江山又崩然倒塌,百家争鸣的百家最后到哪里去了,一切的一切,更多的精彩,只在你的掌握。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热门推荐
  • 易世记

    易世记

    故事发生在未来2300年1月。外星人乌龙从自己的星球格斯来到地球,追寻〈〈易世记>>.希望夺走〈〈易世记〉〉,来控制地球。而〈〈易世记〉〉的位置信息被保留在一个心形吊坠饰品里。这个饰品是外星人吴易的。吴易从他星球坐飞船到地球,研究控制了地球的资源,并把这些信息收集在一个名叫万能存储器的方形设备里。吴易的反对派万无一跟踪吴易来到地球,并抢夺<<易世记〉〉。为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吴易后来刺死了万无一。万无一在死前把〈〈易世记〉〉的位置信息发回了自己星球总部。吴易刺死了万无一后自己已经奄奄一息,在临死前把心形吊坠给了科学家张万之。......
  • 冷面杀手萝莉心

    冷面杀手萝莉心

    他嗜血无情,让人闻风丧胆,更是少女们心中的白马王子。她在拍卖会上大闹一场骂他是个负心汉!他却把她抱在怀里“老婆,玩够了么?玩够了就回家吧,家里的宝宝该喂奶了。”单身黄金男竟然有了老婆还有了孩子?而且对老婆一心一意温柔之至?然,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她刚来不到一星期就挨了两巴掌!不是说讨厌她么,她逃跑,他却发了疯似的满世界找她,最后终于连骗带哄的把小萝莉带回家“云梦梦,如果你想用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来吸引我的注意力的话,我告诉你…你做到了!”从此,他宠她上天!而某只小萝莉闲着没无聊,时不时的出出墙啊,闹闹失踪啊,甚至还上房揭瓦!乐此不疲!“拜托,你不要以为你喜欢我,我就不能喜欢别人了!反正最后我老公绝对不会是你!”“没关系,孩子他爹是我就行了。”终于,卧底身份被揭穿,却换来他的冷嘲热讽!七年后,她主动找到他,却撞见他跟别的女人约会?云梦梦上前献上香吻一枚,“小姐,这个男人是我的,请你管好你的大腿和春心。”
  • 眉间一点朱砂

    眉间一点朱砂

    她,一个霸气外露、脾气火爆、一言不合就放火、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小不点;他,一个小心眼、霸气十足、打架一流的学霸级大神;他(她)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他(她)们之间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众人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 财迷女主到古代

    财迷女主到古代

    (手机读者群号:35818114)本文完结:皇帝最近很忙,真的很忙……但不是忙着批阅公文也不是游山玩水,自从封她为妃之后,这皇宫里就变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头痛啊头痛,为什么别的皇帝都是闲闲喝茶看着后宫的妃子为他斗得死去活来,而他,却要忙着替这个脱线的妃子与别人勾心斗角,免得她一不小心就被别的蛇蝎妃子给PK掉……等等,爱妃,你要去哪??朕来也……
  • 郎不在多

    郎不在多

    投生在一个以学为本,学霸横生的女尊国度,女主表示很苦逼;为了过上好日子,只能一路考考考往上爬。什么妖孽美男、清纯正太通通不要扑上来,郎多肉少,女主表示压力很大!还是紧紧抱住小竹马,郎不在多,有你就好!
  • 洪荒之十头蛇

    洪荒之十头蛇

    一次意外上官飞,穿越到了上古洪荒时期。但是他却变成了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蛇,但是不甘平凡的上官飞。立志就是当一条蛇,也要做蛇中的王者,蛇中的传说。让我们一起跟着上官飞,看着他怎样变得更加强大吧!
  • 狂舞九天

    狂舞九天

    转世之人,能否在异界闯出一片天地?转世之人,能否用自己的双手再创一片天地?人类与远古异虫的较量,百年不断,是人类的溃败还是复苏的远古异虫之皇?九天之上——又为何物,九天之上,真的有神之存在吗?对于力量的追求,命运的轮盘能否重新转动,亡灵的复苏,是好是坏?神之灵物——能否重新崛起?远古之神——终将苏醒。死灵啊,能否成为真正的死神,一切只能靠你自己。“我——渴望鲜血,我——渴望杀戮!”“死亡而已,何以畏惧?”九天之上————我乃死神萧喑
  • 守护甜心之暗血琥珀

    守护甜心之暗血琥珀

    她,一个拥有曲折身世的女孩;她,一个受尽创伤的女孩;她,一个受人仰慕的女孩。她,立志要复仇,报复那些背叛他的人。然而,普通的复仇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陷阱。接下来,银冰将带你走进她的世界。(此文是守护甜心续集)
  • 保卫灵元

    保卫灵元

    在美丽而古老的木生国,精灵和人类有着各自的领域与力量依靠。人类依靠自己的劳动与智慧;精灵有着自己藏在丛林深处鲜为人知的灵力源泉。然而无论是人还是精灵,总是有好坏之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邪恶力量在安逸的背后开始聚聚,最后形成足以摧毁整个木生国的黑暗力量。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带领着的人类和精灵,打破种族隔阂,一起并肩战斗。上天入地,终于保卫住自己的家园。
  • 國傳

    國傳

    这是国家的命运,也是个人的命运。在这片广阔的世界中,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