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0年深秋。
终南山全真派一处净室。
八十一岁的尹志平手里拿着一本封面写着《黄庭功》的经书,回忆起先师丘处机的音容笑貌,殷切教导,耳边响起他用被玫瑰花丛划出一道道伤痕的双手接过经书时师傅说的话:【这本经书制作不凡,可堪流传后世,如今传授于你。当日我将会面告之各位师兄弟后,他们终究不甚认同符诏一说,主张等到金亡后及早销毁经文,以免师傅牵扯因果过多,到时若你仍在世,需监督各派有无执行销毁。】
尹志平微微一笑,放下经书,拿出六张经文,将它们一一置于用烛火上点燃,放在玉盘上烧毁,然后将早以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玉盘中调匀。等待冷却的时候,他从书架上找出一本名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经书,翻至最后一页,找到师傅丘处机的笔迹。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刚才的材料勾画起来,他如今已是天下丹道第一人,高屋建瓴,于人体经络运气图可谓是熟到不能再熟,轻轻松松就画好了一幅,他想了想,又加入了一幅女丹的经络运气图,然后又将丘处机的留下的符箓图一笔一划地临摹上去……
尹志平走出净室,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鹅毛大雪,旁边的道路上有门中有两个年轻弟子正在一边打扫积雪一边嬉笑玩闹。尹志平转头望去,想起几十年前的李志常和自己,又是微微一笑,他向其中一个弟子问道:【看见过我的师弟李志常吗?】两个弟子看见掌门,连忙停止嬉闹严肃起来,恭敬行礼问好,答道:【回掌门,师叔祖正在后殿中准备黄锡祥师兄还俗事宜。】尹志平点头,将手中的《黄庭功》递给他,说道:【帮我交给他,叫他日后转赠给黄锡祥。】弟子点头接过,然后向后殿跑去。【用走的,小心点,别摔伤了。】尹志平在后面提醒,
尹志平送完经书后,向前往山门走去,剩下的一个弟子追问:【掌门需要蓑衣斗笠吗?要去哪里?】尹志平头也不回,摇手示意不用,爽朗一笑后,扬声说道:【我要去天上!】
-----------------------------*-----------------------------*-----------------------------
公元1051年初春。
陕西某处村庄外的驿道。
奔跑着的一驾马车上,一对年轻夫妻正在观赏着车厢外的景色。左侧男的丰神玉朗,器宇轩昂,他一手到处指指点点介绍风景,一手揽着妻子,仿佛这是世界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右侧的少妇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美目顾盼,极有颜色,小腹处微微隆起,仿佛已有了身孕一段时间。
少妇偎依在丈夫身边,问道:【你天天提你那李大文师兄,既然那里就是你他的家乡,为什么不过山那边看看?】黄锡祥摇头道:【我家乡离师兄不远,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你有身孕在身,先把你安顿好才是最重要的。】
少妇笑道:【你先前不是说你师兄的妻子也怀孕了吗?要不咱们结成娃娃亲?】黄锡祥想了想摇头道:【李师兄和我还有我师父都是一个宗族的,拜祠堂扫墓都在一起,所以虽然不是一个姓,但是师父喊我爹做族兄。我们先祖十分疼爱他的妻子,而她家中族人因为瘟疫都已过世,只剩她一人,于是把其中一个儿子随她姓黄,也就是我们这一支。】
少妇又笑道:【那我叫你让我生下的孩子跟我姓杨,你愿意吗?】黄锡祥握着少妇的手温柔地说道:【别说是让孩子姓杨,就是你叫我去死,我也不皱一下眉头。只要我的好老婆开心我就满足了。】丈夫一向木讷,很少说这些贴心情话,平时都是自己调戏他,少妇听到他这么说脸蛋竟有些发烧。
过了半晌,姓杨的少妇说道:【我家厅前有一张女子画像,听我爷爷说我奶奶原本是弃婴,就是画像中的这个人把我奶奶捡回来的,我奶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身上有块龙形玉佩,别人就以为她姓龙。那画像中的人姓林,是个很勇敢执着的人,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她一直追着他不放,一直到死也没有放弃。我从小就很敬佩她,当日你说要修道,我本来也想就这样算了,后来看到了她的画像,我鼓起了勇气设计让你掉入机关,然后跟你……】少妇说到这里有些害羞,声音细不可闻。黄锡祥一句话也不说,心疼妻子,把她报得更紧。
【要不我们让一个儿子姓林吧。】少妇仰头说。
【好的。】黄锡祥轻闻了下妻子的额头,眼里无限温柔。
-----------------------------*-----------------------------*-----------------------------
怀中的妻子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黄锡祥拿出那本《黄庭经》,细细翻阅,心里想道:【师傅说得对,这的确是一本传家的好功法。可惜里面只有小鼎的练法,不过全真丹法口传心授,不立文字,想来也不可能在其中。虽然我并未习得全真丹法,但对于大鼎望气之术颇有心得自信,日后或可加入其中。】忽然心中一动,运起望气方法,望向东北天空,片刻后他激动摇醒妻子:【老婆快看,那边云中有天龙出没,是掌门真人飞升了,我们掌门升仙啦……】
宪宗元年(1251)春,金末及元代著名道士、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清和真人尹志平曲肱而逝。门众毁哭若丧考妣,时馨香之气满室,远近闻者奔走赙媚,络绎如市。
中统二年(1261),诏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
至大三年(1310),加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
他平生所作咏怀、遣兴、唱和、劝戒等诗词歌颂甚多,结为《葆光集》三卷。其弟子段志坚编辑《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为其平时与弟子讲道之言论。其中多勉励弟子忍让谦恭、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积行累功之语。告诫弟子于教门兴盛之际,尤须努力修行,不能安享其成而无所作为。他认为圣人设教,是为诱人为善,修道者唯有积行累功,克己济人,方能得道,勿以“小善为无多益而不为,见小恶为无甚伤而不去。”他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亦持谦让态度。当邱处机居长春宫,四方请谒不绝之时,以“我无功德”,不敢享此供奉为辞,而退隐于僻处;当丘处机逝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