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48年,即金朝灭亡后十四年的一日。
陕西省秦岭主峰太白山拔仙台上,七位道人正在此处交谈,山风凛冽,袍袖飘荡,仿佛离世仙人。
【不知不觉又一年了,算来也是我清净派来此的最后一年了。】
七人中唯一的女道姑叹道。
【三年后你还是要和我们这些老家伙再见一面的。说来你们清静派虽然年年都来,但是多都在作壁上观,连下场碰下运气都不肯,浪费大好仙缘。】
龙门派的代掌门李志常笑道。
【我派的弟子像我一样村妇的多,不少弟子都是目不识丁,与其下去丢人,不若留在席上观摩。听闻你们今年参加七派考校的是一名叫做李大文的弟子,天资聪敏,筋骨奇佳,百年难得一见。声名在外,真想早点见识……】
七位掌门谈笑风生的时候,李大文正于山中一处平坦谷地挥汗如雨。
【周荣,章门。】
两声响亮清晰的穴位名刚响起,一名十五六岁手持桃木剑的少年就已经不假思索地向谷地中央一座铜铸的假人的胸腹飞快刺了过去,少年退回原位后,铜人缓缓流下四道水痕,落到底下的盆中形成一粒粒的珠子。
【最后一题,膏肓,膈腧,胆腧。】
依然是那道响亮清晰的声音。
少年本来有些疲惫,听到最后一题精神一振,童心忽起,决定卖弄一下。只见他小跑一段,翻个跟斗跃过一个不是甚高的铜人,空中转身落地向铜人背后迅速刺出六剑,用力有些过大,笨重的铜人轻微颤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缓缓流出六道水痕。
【你小心点啊,这铜人是门中至宝之一,损坏了把门派卖了也换不回来。】
考官担心铜人,大声呵斥。他走过去仔细看那铜人,见它仿佛不是固定不动,而是像有呼吸一样微微起伏;更奇异的是,与周围颜色混于一体的蜡泥下的看不见的穴位仿佛会随着时间流逝有规律地难以觉察地稍稍移动。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考官检查完铜人,确定铜人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平时劲头都控制得很好的,今天不知为什么那么早就开始累了。】少年有些惭愧地道歉。
【这处山高,气分不够,你容易疲劳并不奇怪。这种情况下你能又准又快地刺中所有穴位,确实是难能可贵。
须知要刺中铜人,不仅需要记穴熟练,还要心算时辰流转。全部答中的弟子在往届也不常见。今年所有弟子也只有你和清净派的孙晓丹全部答中。】
【你是最后一个考校的,帮我收拾一下,和我送回歇息处吧,小心不要碰坏了。】
考官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
李大文应了一声,也开始帮忙收拾。
【师兄师兄,考得怎么样了?】
一到歇息处,一个虎头虎脑的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就迫不及待地追着李大文问。
【前面很顺利,后面一得意,惹师叔生气了,幸好没罚我。师叔说今年清净派有个对手也很强。】
李大文一边往里面走,一面答师弟的话。
【哪个对手?】小师弟追着问。
【先别说这个,我口好干,哪里有水喝?】李大文出了很多汗,喉咙干得要冒烟,却到处都找不到水,于是问师弟。
【水缸都没水了,师傅刚叫我去挑水,我一出门就碰见你了。】小师弟说。
【我陪你一起去吧。挑慢了师傅骂你。】李大文说。
太白山很多地方都很陡峭险要,然而两名少年在山上却是行走如飞,如履平地。
挑了一气,小师弟问道:【师兄你们明天还要考吗?】
李大文答:【嗯,明天应该是考论道。】
小师弟问道:【你刚说的那个清净派的对手论道厉害吗?】
李大文答:【不知道啊,只知道她的名字是叫孙晓丹。】
小师弟说:【孙晓丹?我知道她,师兄你这回赢定了。】
李大文奇怪:【你怎么知道她的?你什么时候认识清净派的女弟子了?】
小师弟得意地说:【我不仅知道她输定了,还知道她名字的晓是春晓的晓,不是大小的小。】
李大文说:【你快说怎么知道的?】
小师弟说:【之前你们在山上准备布置大会的东西,师叔让我拿着记名簿去山下找师傅,远远看到一个道姑带着一群丫头过来了,然后师傅和道姑在说话,我下来后听到师傅让其中一个黑瘦丫头写名字,那丫头说“俺不识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帮她写名字了,没想到她就是孙晓丹。】
李大文说:【什么丫头,你自己也是小毛头一个。她们说不定都比你大,你该叫她们师姐。】
又挑了一气,李大文说:【其实不识字论道也不一定会输,七位掌门看的是你对平时教的三教内容的理解还有看你道心是否坚固。识不识字无所谓。何况她们清净派今年是最后一届参加考校,掌门们说不定会偏向她们些。而且除了清净派,其他几派实力也不弱。】
小师弟奇怪地问:【什么最后一届?】
李大文踌躇了一阵,内心思索道:【黄师弟是师傅亲自带回来的孤儿,在门中已经快四五年了,性情淳朴,心地善良,门中上下都十分喜爱他,师叔还称赞他筋骨不错,聪明伶俐,看来成为师傅内门弟子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且我还无意中听到师傅跟黄师弟透露他的父亲在世时曾对师傅有救命之恩,师傅还叫黄师弟不要松懈,抓紧时间努力修炼,看来这事师傅肯定会告诉他。】
转念又想:【门中黄师弟跟我是同乡,年纪相近,关系最为亲厚,这事门中其他师兄弟都大约知道了,只有他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显得生分了。】
李大文打定主意后,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起周围环境,甚至趴下听底下有无人。这种地方一眼就能望尽,脚下更是不可能挖洞藏人的花岗岩。李大文这样做是过分谨慎了,但他本性就是在大事上十分稳重的人,即使确定没人,依然用别人偷听不到的只有黄师弟能听到的声音细声说话:
【锡祥师弟,这事事关我们全真派秘辛,你须保证不泄露出去我才能告诉你。】
黄锡祥见他这架势,即使再少年心性也知道事关重大,思考一下后,郑重立誓保证不会泄露。
李大文于是便跟他说起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