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三日,度日如年。
令尹子元一连三日居于文太夫人宫室之中,且令府兵数百,环列宫外。此一事震惊楚朝堂上下,无一人不知,更引得群臣借此事窃窃私语,私下议论不休。
更有人言,文夫人乃二嫁妇人,其性本淫,而令尹子元风流倜傥,莫说国中女子,便是天下女子皆引其为闺梦中人。两人早在先文王之时便已经私下倾心,暗地交汇。这些年来楚王年幼,令尹子元大权在握,文夫人更是得其庇护才得以保全。如今两人干柴烈火,自是难舍难分。
楚王听闻而大怒,于朝堂之上将酒爵砸得稀烂,更将传言之人处以车裂。
当日蚤朝之后,太傅斗廉盛怒之手持利剑,单枪匹马闯入太夫人宫室,直奔文夫人寝室而去。
“哐当”一声巨响,殿门被斗廉一脚踹开。斗廉含怒而入,抬头便见令尹子元正悠然坐于文夫人床榻之恻,眉梢高挑眼见含春,拇指并食指轻捻胡须,其余指尖微微翘起,正左顾右盼于铜镜之中。非但并为因自己此举而有所惊动,反而甚是无理道:“何人安敢与此处放肆!还不拿下!”
斗廉当即大怒,高声呵斥:“咄,竖……”
他不过才出一言,就见令尹子元扭头朝其看了过来,眼角眉梢满含春意,竟是笑道:“吾当是何人,原竟是太傅。”
斗廉不想这厮竟能镇静至此,不由得一惊,之后乃继续高声斥责道:“太夫人何在!汝怎敢居于太夫人宫中,此岂人臣栉沐之所?小子还不速速退下!”
令尹子文听罢哈哈大笑两声,之后面色一沉,双眸寒光大盛道:“吾父乃楚王,吾兄乃楚王,吾侄亦为楚王,如今吾居吾家宫室,与太傅何与?!”
斗廉那里料得其人竟是如此无耻,当即勃然大怒,道:“混账!想当年吾父兄亦是楚王,吾安敢言宫室乃归吾家焉?!”之后稍事收敛了满腔怒气,晓之以理道,“王侯之贵,兄弟尚且不能通属,令尹虽为先文王之弟,依旧乃为大王之人臣也。有道是人臣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咳唾其地,犹为不敬,况寝处乎?且此处乃为太夫人寡居之所,男女有别,太过密迩则惹嫌于他人,令尹岂未闻耳?”
子元登时大怒,从席上立起,一把抄过身边佩剑,直奔斗廉而来,口中怒道:“楚国之政,在吾掌握,汝不过区区太傅,无权无势,安敢指责于吾!”之后朝殿外高声大喊道,“来人,还不将匹夫拿下!”
斗廉当即拔剑而出,寒光一闪,正削于身后甲士臂膀之上。只闻听“唉呀!”得一声惨叫,一道鲜血喷涌而出,当即溅了斗廉一身一头。其余众甲士见斗廉凶猛,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手持大刀毛戈一拥而上,当即于宫室之内打斗作一团。
宫室本就狭小,斗廉手中利剑虽良,奈何身边甲士众多,有操长矛大戈,自己即便拼尽全力亦是不能触及其身,加之其年龄已长,战不多时便已是败下阵来。被四五个魁梧大汉死死压于地面之上。
斗廉生平征战于疆场之上,却从未受过这等大辱,当即双目冒火,朝子元破口大骂:“竖子,汝不识好歹,妄自尊大,汝不得好死!”
令尹子元冷眼看他,嘴微微一撇,道:“汝以为斗家尊汝,他人便怕了不成!汝不过一老匹夫,安敢嚣张与吾面前。明日吾便叫汝与汝家人黄泉相会!”言罢令左右梏其手,拘于庑下,不得放其出宫。
子元这方得意洋洋手捻胡须轻笑道:“如今楚国乃吾之国,且看还有谁人敢再忤逆!”
宫中寺人但凡见此状者无不瑟瑟发抖,乃偷偷潜入姮寝室之中,一五一十告知此事。
姮点头,道:“尔等退下,非哀家召唤不得入内。”
寺人方才退下,姮便扭头对身边侍姆隐道:“子元死期不久矣。”
侍姆隐当即一楞,反问之道:“夫人如何知晓。”
姮却并不解释,只是轻声道:“隐,如若吾此次不能逃脱劫数,切忌将此物放置于吾棺之内。”说罢竟是从怀中掏出一鼓囊囊锦囊,轻轻打开,从中倒出两物。
其一乃是玉石雕就之熊,令一乃是木雕之熊。木雕那只色泽早已发棕,光可鉴人,似是时间久已。
“夫人……”侍姆隐见之而大惊。
姮充耳不闻,只是笑道:“此两吾均是先王当年亲手为我雕就,这些年来我夙夜不曾离身,便好似先王依旧在身旁一般。此次我因子元,恐怕要为天下人所垢,若是因此能令吾王安坐王位,倒也值了……”
“夫人何以出此不祥之言,明明夫人与令尹并为……”侍姆隐当即不满道。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隐,难道我还要一一向他人解释不成?即便我去,又有几人能信,肯信。世间之人之是肯信那些其心中所想只事。”
“可是……”侍姆隐依旧不肯放弃,又道。
“隐,莫要再言,子元不久将至。”姮手止其道。
斗廉被令尹所囚禁,此事一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举座皆惊。斗廉之子斗班当即大怒,高举佩剑砍于青石之上,怒道:“子元匹夫,竟敢囚禁吾父,分明不将吾斗家放入眼中,吾不杀子元誓不为人!”
斗家其余子侄诸将等人俱是随之叫嚣。
惟大将军斗御疆稍有几分理智尚存,当即单膝跪倒于楚王面前抱拳道:“大王!斗太傅乃国之重臣,三朝元老,臣请大王搭救太傅,为斗家做主!”
楚王高坐于大殿之上,面色阴沉,心道:好个斗家!之前吾母受子元所辱,怎就无人出言?如今斗廉被囚,汝等倒是群情激奋,若非吾尚在此,恐是要带兵杀入宫中去了。
楚王当即冷笑,道:“如今令尹乃令甲士环列宫外,无人能得以通行。诸将以为当如何处置?”
斗梧当即高声道:“大王!那贼人有甲士,吾便没有不成!楚国士卒何其众,安能惧令尹手中区区府兵!”
“哦?”楚王眉头微挑,两道寒光直朝斗梧射去。
楚之士卒孤王尚且不能支配,如今倒好似斗家护院一般!母亲所言“权衡”二字实不相欺!楚王暗道。
斗御疆此时已是将楚王表情一一收于眼底,当即又道:“吾斗家上下皆由大王驱使,还请大王能暂借臣一只精兵,杀子元府兵,以解救太夫人、太傅受囚之苦。”
楚王听其言稍觉顺耳,微微颌首道:“诸卿以为如何?”
斗谷于菟随即而双膝跪倒于地,高声道:“臣誓死追随大王,受大王驱使!”
斗班见状将手中利剑一扔,当即跪倒在地,高声道:“臣也誓死追随大王,受大王驱使!惟求大王能准臣带兵入宫,以救吾父!”
斗梧见状,心中虽有所不甘,亦是随众人拜倒在地没,高声道:“臣亦是。”
斗家子孙俱是拜倒于楚王面前,甘心奉上军权以供楚王驱使。
楚王此时方是点头,道:“如此,吾当子时而动。”
是夜,斗御疆、斗班二人为前锋,亲率一队精甲之兵为于楚宫之外。子元府尹不知何事,正待遣人去问,只见眼前一道寒光劈头而下,还不及出声,人头已是骨碌碌滚到一边。
斗御疆、斗班两将领手下之人,不一会功夫便将子元所携至宫中数百人尽数斩杀,一时间楚宫之内血流成河。
子元此时正拥宫人于酣梦之中,忽而闻得耳畔喊杀震耳,嘈杂一片,方才从梦中惊醒。乃高声朝外喝道:“何事如此喧嚣!”
此时恰有寺人浑身颤抖而入,哆哆嗦嗦道:“令尹不好,斗家领兵杀入宫中,如今已是将至!”
子元一听大吃一惊,稍后乃镇定道:“大胆!区区斗家乃敢如此!”当即也不顾身边美人,抄过外袍披于身上,双臂伸展道,“为吾更衣。”
那寺人惊恐却不敢有违,战战兢兢为子元整理身上衣袍,理罢,子元又对镜整了整发髻美髯,之后才一把抄过随身佩剑,仗剑大步朝殿外而去。
才刚踏出殿门半步,就见斗班浑身染血,如凶神恶煞一般朝大殿而来。
子元当即喝道:“孺子竟敢作乱哉!”
斗班见子元,双眸血红,高声怒喝:“贼子,吾父何在!”
子元嗤笑道:“吾今日便送汝于黄泉之下去见汝父!”
斗班只觉浑身血液直撞头顶,当即高声呵斥道:“贼子,吾今日特来诛耳!”将身一跃,长剑闪烁点点寒光直朝子元咽喉而出。
两人当即战作一处。
斗班勇猛,子元老辣,刀光剑影之处寒光闪烁,不多时两人乃为剑圈所笼罩其中,斗得难舍难分。
恰这是斗御疆并斗梧已是赶到,见此情景不做多说,仗剑冲入战团之中。斗家三人称犄角之势将子元团团围于其中。
子元手上虚晃一招,随后剑尖刺入斗班肩头之上,脚尖轻点地,当即跳出圈外,高声道:“尔等以多欺少胜之不武!”
斗班一手捂肩头伤口之处,一手持剑支撑于地面之上,扯嘴冷笑道:“那又如何,只要能去尔性命,便可!”言罢脚上用力,身子径直朝子元飞去。
斗御疆、斗梧二人见状各自仗剑,直朝子元刺去。
子元之前消耗颇大,此时见状无奈,只好衡剑抵挡。四人又是战作一团。
不多时,寒光夺目,子元暗道不好,“噗嗤”一声,乃是剑入肉身之声。
子元身子微微晃动,终是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