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给了他明确的答案。
这也是她为什么如此内疚,如此痛心的原因了。
因为爱他,她练丹练的走火入魔,失了心智。看到他对水怜的深情与包容,看到他对水怜的至死不渝与温柔,她发了疯的嫉妒,她抓了狂的羡慕。
久而久之,她越来越无法冷静的控制自己,想要杀水怜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甚至到了不杀水怜,她生不如死的地步,甚至到了不杀水怜,她想要自裁的地步。
她越来越无法忍受如此矛盾的自己,更加无法抗拒杀了水怜的念头。所以,她下手了。
水怜的痛苦,是她快乐的源泉,而这种快感却在侵袭着她每一个感观,让她越来越迷惘,沦陷的越来越深,最后,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你可以给我解药。”断魂愤愤的吼道。
他也不明白自己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更加看不清,他对冷秋霜的恨到了哪种程度。
他痛苦着,因为,他错过了救水怜的唯一机会。
既然冷秋霜有了悔意,当初如果他找到她,水怜就得救了。可恨的是,他居然找不到她。更令人发疯的是,冷秋霜居然不在有了悔意之后去找他们。
如果说,她的走火入魔是身不由己,他或许可以原谅。但是,她没有来找他们,没有交出解药这一点,让他痛恨到了极点。
“对……对不起!”冷秋霜一时无语,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护,只因她知道,伤害已经造成,错误无法弥补。
当时,她已经是九死一生了,可是,恨、爱、不甘,纠缠着她的心,让她无法看清透明的那一面,让困在痛苦的海洋中走不出来。
即使后来想通了,即使后悔了,但她不想,也不敢去找断魂。说到底,她还是想要水怜死。
“为什么?”断魂失了理智,疯狂的冲着冷秋霜怒吼着。他的手,越来越用力,他的恨,越来越浓烈。
或许,就在那一刻,他已经明白了。
对她,只有恨。
他不甘、他愤恨、他悲伤,却更加的自责。如果不是他带水怜回云山,或许,他与水怜就不必被分开。而冷秋霜,不会有机会下手。
他恨,真的好恨。
“对……对不……起……”冷秋霜无措的看着断魂,又痛又悲,又笑又哭,却在最后一刻,坚难的再一次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
她知道,她不会有机会听到他的原谅,不会了,不会了……
胸腔内的氧气越来越少,眼神开始涣散,脸色开始发紫,呼吸已经不复存在,心跳,慢了下来。
她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却带着微笑,她安心的走了。只因,她死在他的旁边;只因,她是死在他的手里。
秋风带走了落叶,扫净一切的不干净。
断魂悲愤的离开了,朝山顶的方向而去。
他痛苦悔恨的声音,绵延不绝,久久盘旋不去。他受伤了,他的心,受了严重的受,受了爱情的伤……
来到山顶,找到了山洞,来到了水怜的身旁,半跪在冰床边,拉着她依旧苍白如雪、瘦如窟窿的手,断魂痛苦的低喃道:“怜儿……怜儿……”
仇,他报了。但是,没有预期的痛快,也没有预期的解脱。他的心,更伤了,他的情,亦受伤了。
痛苦,如影而随,悔恨,吞噬着他的心。他,更加的痛苦了,更加的难受了,更加的绝望了。
在没报仇之前,至少还有一个支柱,支撑着他活下去。可是如今,那个支柱轰然倒塌,它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他,满身、满心的伤,鲜血,无形的流淌着,一点一滴的耗尽他的生命。
“怜儿……原谅我……原谅我……”
断魂自责的盯着水怜,痛苦的呻吟着。突然,心血不顺,涌至胸口,胸腔难受至极,心伤轰然而至,鲜血破口而出。
“咳……咳咳……”
断魂用手捂着胸口,看到自己吐出来的鲜血,他笑了,却带着泪。他知道,他要真正的解脱了。
从水怜死至今日,他心力交瘁,而心伤更是他的致命伤。他的笑,如盛开的花朵般绝美无睱,却也容易凋谢。
他凄美的笑,疲惫的笑,涩然的笑,邪魅的笑,通通都只因他心中,最牵挂的,最放心不下的,最对不起的,情意。
“怜儿……怜儿……”
他解脱了……
一个月后。
星月、无影侵占了整个轩辕王朝,亦在轩辕王朝的国土上烧、杀、掳、略、肆意侵占、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不管是对待老人,还是小孩子,他们想杀则杀,不留任何余地;对待男人,投降的充兵,不投降的一律斩杀;对等女人,看是上眼的就霸占,看不上眼的就充作为军妓,看不顺眼的就先奸后杀。
因他们的不仁慈,而反抗的百姓越来越多,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已经颇具规模了。可惜的是,他们少了统帅,少了一个能够领导他们的将才。所以,无论再怎么强势,除了能够团结起来自卫这外,他们仍旧一盘散沙,不懂的反击。
整个轩辕国,笼罩在恐惧与彷徨无助之中,不堪受辱的百姓们纷纷自杀,以求解脱。
有点想法的男人,建议派人溜出轩辕国,乞求子夜国的援助,就算是沦臣沦奴,只要不再受这种侮辱,他们亦心甘情愿。
而这个“声音”得到了支持。
他们相信,仁慈的子夜国皇帝,会愿意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因为,生活在子夜国的人们,是自由的,是有尊严的,是受人尊重的。而他们的皇帝,更是受万人敬仰,受万人膜拜。
能够容纳苍生,能够宽容苍生,能够解救苍生的,只有,也唯有子夜国。
那个美好的子夜国!
这个“声音”透过国河,传至子夜国国土上,有人同情、有人愤怒、有人嘲讽,毕竟,轩辕国可暗杀过他们伟大的皇上。
想要挺身而出、想想手出相助、想要不计“前嫌”、想要“顺应”民心、想要慈悲为怀的人,在子夜国朝堂里,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