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凡心离开盘龙谷后,一直往南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镇上。此时凡心觉得肚子饿,而且身上所带的钱有限,摸一摸头,计上心头,便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落魄而又邋遢的和尚。
凡心走到一档卖熟食的肉档前面说:“这肉真肥真香真烂,五花三层,要吃肉,肥中瘦。掌柜的,给我十文钱的烧肉。”那档主纯熟地斩了一块香喷喷的烧肉出来。
凡心一看,摇了摇头说:“太少,我给三个钱。”
档主不满的说:“凡心,咱们这作铺的买卖,并不二价,还价不卖。”
凡心说:“倒不是我还价,我这兜子里就剩三文钱。我化你七文,行不行。”
档主想了一下便说:“你是出家人,就是罢。”
说罢凡心拿着烧肉往前走,对过就是包子摊。凡心又凑过来说:“热不热?”
卖馒头的说:“才出笼。”说着把挑子搁下,一掀盖,热气腾腾。
凡心说:“掌柜的,给我一个馒头。”
掌柜的说:“一文一个。”说着,便拿了一个包子给凡心。
凡心给了一文钱,接过包子一瞧说:“掌柜的,一文钱一个,你还给我一个臭的,你给换换罢。”
掌柜看凡心伸手一拿,就是五个黑指头,瞧了有气,这个馒头卖不出去了,又见他是个出家人。愣了半天说:“得了,我这馒头就算扔了。认了晦气。”
凡心说:“你既要扔,别扔,舍给我和尚罢。我明天碰见你,我要带着钱还给你。”
掌柜无奈的说:“你拿了去罢。”
凡心高兴地拿了馒头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只见前方有一群人在议论不断,于是,他又走上去凑热闹。
他分开众人挤入一瞧,只见里面站着一位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的小姑娘,正披麻戴孝跪在一个被白布盖遍全身的老者面前。
那姑娘哭丧口脸的说:“众位好心人,我爷爷死了三天,我又无钱安葬他。哪位好心人愿意出钱安葬我爷爷,我就跟他走,今生今世侍候于他。”
凡心仔细一瞧,认得这姑娘正是巧铃儿,那不用说,躺在地上装死人的肯定是铜葫芦醉仙翁。
巧铃儿装模作样的连喊了几声,旁边有个老年人一瞧,见孩子生的不错,自己一想:“我儿子跟她年纪相当,我倒可以让她作我儿媳妇。”于是,便答应出钱安葬其爷爷,同时也想娶她为自己的儿媳妇,话一出口,旁边的凡心便说:“老者别要,你一旦掏钱娶了这个儿媳妇,他爷爷也会跟你去。不到一天你家里值钱的东西统统一扫而空,你可别上当。”那老人家一听,心慌,也不要了。
凡心说:“姑娘,你跟我和尚走吧。”
巧铃儿说:“和尚,你要我作什么?你是出家人。”
旁边的群众也觉得好笑,开始非议起来。
凡心对众人说:“大家别误会,我收她作个女徒弟。”
巧铃儿说:“和尚,岂有和尚收女徒弟,不论不类的,那你到底是尼姑,还是和尚呀?”
众人大笑起来。
凡心大笑起来说:“哈哈,我既不是和尚,更不是尼姑,你看看我是谁?”说着,凡心摇身一变,变回原样。
巧铃儿一看,大惊失色的道:“哎呀,师父,这回惨,是凡心呀。快跑呀!”
巧铃儿边说边想去拉醉仙翁,结果抓了个空,不解的道:“咦,人呢?”
“臭丫头,你还愣在这里干嘛,我早知道是这个小子,所以我早了遁走了。”
只见醉仙翁边说边从远处的地里钻出来,巧铃儿也飞快地逃起来。
凡心摇了摇头:“喂,我又不是要拿你们见官,你走个毛呀。”
二人一听,说:“对呀,我们为什么要跑呀。”
凡心走上前说:“唉,半年不见,你们俩还是老样子,真拿你没办法。”
“正所谓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情,正如少侠你一样,天生就是做大事,而我们就是做些小偷小摸的事情。”醉仙翁提起铜葫芦大喝起来,定一定惊。
凡心告辞要走,但醉仙翁师徒坚持要与其同行,无奈之下,凡心只好带着他们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