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维
平顶山是铀都相山的一个山头,海拔约600米,山坡陡峭,山路曲折,用“九曲十八弯”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这里树木参天,风景秀丽,但也是毒蛇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为此,上下班的职工总要带根棍子防身。
在平顶山打钻是艰苦的。钻工的住所到平顶山钻机有2公里的路程,大家每天都是提前2个小时出发,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钻工们从没叫过一声苦。6115号钻机施工的孔大部分是浅孔,多则一星期终孔,少则4天。为了提高生产进度,6115号钻机坚持当天终孔,当天开钻。有一年4月中旬的一天,山上下起了大雨,可不巧的是6115号钻机和6116号钻机都终孔了,纷纷请求分队支援。分队长为难地说:“我们分队就这么些人,只能一家一家地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搬6116号钻机,第二天再搬6115号钻机。是现在搬,还是明天搬?6115号机长饶伟生果断地说:“不能拖,咱们现在自己搬!”于是,6115号机组全部同志踩着泥泞的山路,冒雨开始搬迁。不一会,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不少同志嘴角冻得发紫,但为了能赶一天工期,大家毫无怨言。
王卫东是机上的一名班长,从走上机台的那天起,他就与钻机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回,处理孔内事故,他在钻机上连续工作了3个昼夜,回到家时,妻子见他头发凌乱、满脸疲惫,心疼地骂道:“你真是命也不要了。”1987年3月初,王卫东妻子分娩,作为丈夫的他心里仍惦记着钻机进尺,他在医院仅呆了两天,就把妻子托付给母亲,又返回到钻机上。
6115号钻机是个战斗集体,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小曾是机上的一名钻工,父亲早年去世,家里母亲和弟弟、妹妹都在会昌老家,无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有一年赶上了弟、妹要报名上学,他为学费很是发愁。机台的同志们知道后,主动凑份子捐款,很快将265元钱送到小曾手上。小曾接过钱后感动地说:“谢谢大家,我一定努力工作,来报答全机同志对我的关怀。”当时,那些捐款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
6115号钻机能破全国纪录,除了大家肯吃苦,团结一心外,还在于他们管理上有奇招。他们制定了“一提、二紧、三不放过”的六项措施,在钻进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一丝不苟,精心操作,同时又讲究巧干,不打懒钻。在设备保养上,也做到勤擦、勤洗、勤加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单机小班进尺、月进尺,实现了月月过千米,创造了全国机械岩心钻探单机台年进尺最高水平。
编辑补白:6115号钻机创全国纪录的当年,该机组光荣地被上级评为钻探生产先进集体,班长王卫东还被江西省政府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工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