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伯益忽然恍然大悟的样子,自言自语道。
伯益走过自己的房间,又被在院子里面练武的后稷看见,后稷发现他走路如此之快,就明白了肯定是去找大禹了,这时候叫住伯益也没意思,于是摇摇头心里对伯益这份执着还是很钦佩。
伯益来到大庭发现衣冠楚楚的大禹,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岐山地图,然而大禹好似根本就没发现站在一旁的伯益。伯益看着仔细参详、运筹帷幄的大禹就不忍心打扰到他。
就这样伯益静静地站在一旁,只言片语都不曾说过,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大禹。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了,大禹拿着岐山地图走向身后去,想把岐山地图与挂在墙壁上的冀州地图相比较。
忽然才发现伯益站在自己身后,大禹被吓得一大跳。“大哥何时来的?”大禹惊吓过后,立刻脸上的表情转变为喜悦笑着说道。
“鄙人已在君后站了许久,只是发现君太过专注故不便打扰,”伯益礼貌地说道。
“大哥说话如此之客气,我大禹真是受之有愧,以后大哥见我这样,不必屈尊迁就,直接叫我就可以了,”大禹听见如此文绉绉的话,还有大哥对自己之好意,甚觉惭愧于是便说道。
“哪有迁就只是不想上来就是一番话,那样会打断兄弟的思维,治水不易,每个环节都必须把握到位,”伯益笑着、字斟句酌地解释道。
“噢!原来如此,大哥治水之事等会再商量。你上次说归鸿已经死了?然后还问到我归谦之事?”大禹先是微微一笑,然后好奇地问道。
“对啊,归鸿在水里深受重伤而死,你们落难时归谦在哪里啊?”伯益脸色凝重、惴惴不安道。
“归谦被一条大的鲤鱼吃掉了,这是我亲眼所见,”大禹忽然潸然泪下地说道。
“人死不能复生,别再伤心了,”伯益拍拍大禹的肩膀,噙着泪水说道。
“是我一意孤行才会酿成大错,将他们两个害死的,我对不起他们,”大禹哭的更加厉害地说道。
“别这样了,他们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见你这样,你是说大鲤鱼?”伯益安慰着大禹,然后又若有所思好奇地问道。
“嗯,大鲤鱼,那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鲤鱼,我还看见了传说中的凤凰,”伯益走向前去擦拭着大禹的眼泪,大禹心情平稳一些之后平静地说道。
“啊!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伯益惊讶道,内心如同波涛汹涌般。
“大哥,这个事情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我们先不讨论这个了,走带我去看看归谦的尸首,”大禹将一颗像是吃了酸、甜、苦、辣、咸的心一下子收了回来问道。
“好的,”伯益回道。
走到院子旁边,伯益看见了后稷笑着说道:“后稷走一起去看看归谦”。
“好的,”后稷闻声之后收回武器说道。
后稷走到伯益、大禹身边,仔细打量了一下大禹的全身三人便出发了。“后稷兄,”大禹先打招呼道。
“大禹兄,”后稷回道,两人相视一笑。
“大禹兄气色不错,我看恢复的差不多了,”后稷说道。
“谢后稷兄关心,一点小伤不足为长兄牵挂,”大禹做出恭敬的手势回道。
“大禹兄客气了,”后稷笑着说道。
“大哥你们刚才在大庭里面讨论些啥?”后稷笑着好奇地问道。
“也没什么,大禹亲眼所见归谦也死了。总之觉得这次大禹落难的所见所感实在太离奇,以后有时间再聊这个吧,”伯益急忙加快脚步走着说道。
“嗯!好的,”后稷笑着说道,后稷了解伯益,一定是发生过大事再说时间也来不及细说,故伯益很快就结束了话题。
“归谦的尸首可好?”伯益对着两位侍卫说道。
“回禀大人一向安好,”两位随从做出恭敬的手势回道。伯益点点头然后推开门,只闻见一股刺鼻的尸臭味,只见一起进来的两位侍卫立刻将手捂住鼻子,对这种气味表示强烈的恶心。
后稷左右鼻孔抖动着,露出一副极其难受的样子,他见伯益、大禹表情平静,并没有捂住鼻子。后稷见此情形也明白表现太过抢眼,是对死者不敬于是他也没有捂住自己的鼻子。
只见归鸿面目苍白,伤痕累累。大禹伸手准备解开归谦的衣服,伯益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说道:“兄弟还是让其他人来帮忙吧”。
大禹没有说话一意孤行,继续解着归鸿的衣服,伯益也毫不示弱走向前去帮着大禹解着衣服,两人毫不避讳神情平淡地解着。这时后稷见此情形,脸上表现出的样子更加难受了,都差点快吐出来了,因为他觉得更恶心了。
伯益见后稷的样子,面无表情地说道:“后稷兄你觉得难受就往后面退一点会好些”,后稷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大禹见归鸿全身上下都是伤痕,于是就泪眼朦胧起来,伯益、大禹用力将归鸿的尸首侧翻过来。然后伯益把归鸿后背上的衣服也解开了,大禹这才明白归鸿之死原因,大禹手指放在伤疤上久久无法释怀,大禹又热泪盈眶起来。
“大禹兄,”伯益噙着泪水手放在大禹背上安慰道。
两人都泪眼朦胧地看着彼此,站在一旁的后稷心里极其地难受,却又不知道前去该怎样安慰他俩。
不一会的时间,大禹、伯益将归鸿的衣服穿好,伯益擦拭了一下眼泪说道:“走吧”,伯益说完之后,两人相互搀扶着走出房门。
“大禹你觉得什么时候该埋葬归鸿,”伯益对大禹说道。
“越早越好,让死者早点入土为安吧,”大禹回道,眼色凝重起来。
“我也有此意,你去将他们兄弟俩的事通知他们家人,一定要安抚好家属的心;你去通知府邸上下的人,就说未时举行归鸿兄弟俩的葬礼,大家可先将手中之事缓一缓。”伯益指着身边的两位侍卫说道。
“遵命,”两位侍卫一起做出恭敬的手势回道,说完之后便后退几步离开了。
“启禀大人该吃饭了,”一位随从跑到伯益、后稷、大禹身边气喘吁吁地说道。
“好了知道了,你下去吧,”伯益回道。
“走吧,”伯益刚才一副严肃的样子,现在变得淡然了许多说道。
“大哥我吃不下去,你们去吃吧,”大禹像是全身无力的样子弱弱地说道。
“哎!不要在想他们的事情了,你昏迷了几天要么喝药、要么喝粥都没有吃过一天的饱饭,怎么想着不吃饭啊?”伯益疑惑不解地问道。
“大哥跟他们没关系,我只是没胃口,想在这边静一静,”大禹笑着说道。
“那你不吃我们也吃不下去了,”伯益笑着回道。
“是啊,大禹兄弟或多或少要吃点,没个好身体还怎么治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点道理我想兄弟应该早就明白吧,”后稷肚子都饿得呱呱叫,见大家都看着自己,于是摸着肚子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好吧,”大禹终于妥协了回道。
“走,”伯益说道,说完便与大禹并排走着,两人还有说有笑地轻声细语地聊着天。
吃完饭后,大禹见后稷匆匆忙忙地准备走开,他急忙说道:“后稷兄且慢”。
“噢!大禹兄弟有何吩咐?”后稷露出一脸好奇的样子回道。
“走我们三人去大庭讨论一下治水的方案,”大禹看着伯益、后稷笑着说道。
“噢!好吧,”后稷坦然地回道。
“走这边走,”大禹指着身边的门口说道,三人来到了大庭。
“大哥那天我登上了芙山,发现了一些东西,”大禹若有所思、侃侃而谈道。
“芙山..”伯益好奇地问道,脸上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
“噢!就是岐山左边的那个山,我们暂时给它取名芙山吧,还有岐山右边那个山就叫蓉山吧,”大禹笑着说道。
“有点意思,那你发现了一些什么?”伯益捋捋自己的胡须问道。
“我看三座山呈现品字形,如果我们将三座山连在一起然后建造两个堤坝。那样将水源挡住在堤坝之内,我们就可以管控洪水了。”伯益指着地图说道,还在地图之上用手比划着建造堤坝的位置。
“如此说来怎么制作建造堤坝的沙袋呢?”伯益笑着问道,其实被大禹这种想法弄得一点谱都没有,笑容之中带着几分无奈。
“这点问的好,这个问题也难倒了我许久,沙子就地取材就好了,我们在山上挖。还有在峭壁之间可搭建许多木架子,那样就便于我们操作了,更加便于三座山之间达到互通,那样做事就会事半功倍,不再那么被动了。”大禹妙语连珠、语惊四座道。
“如此说来方法倒是不错,这只是走好第一步,那造堤坝会遇到的问题你想过没有?”伯益字斟句酌地问道。
“想过了,我们多组织一些人划着大船靠近三座山之后停下来,然后打探一下水深。先确认好沙袋摆放的位置之后,让水性极好之人在水底一探究竟,然后将沙袋固定于最底下,最好我们学做房子一样在水里挖个条形槽,再将其固定,那样会稳靠许多。”大禹喝着一杯茶,镇定自若、心平气和地说道。
“嗯!主意不错,那说说你建造堤坝,将水源避开的整项对策的有什么作用?”伯益还是有点不解道,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故伯益非常好奇。
“是啊大禹兄,我也觉得如此做法只是先将水源管住,避免老百姓一时的灾难,如果发生大的涨潮现象还是会崩溃的,”后稷字斟句酌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