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不仅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了理论支持,而且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与此同时,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逐步处于核心地位,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逐步推进,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必然得到蓬勃的发展,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弥补正规金融机构农村服务的“缺位”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经营体制中的不足,以及外在市场条件不确定性的存在,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难免面临一系列安全和风险隐患,尤其是在风险环境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更为突出。
金融风险是伴随着市场中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传染性,控制不当必将导致危害性的逐渐加深,甚至会进一步引发全面性的金融危机。这就迫切需要尽快构建较为系统而稳健的金融风险预防、处理及控制体系。本书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和国外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风险生成机理进行系统阐述,并运用计量统计学知识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进行了度量,最后构建了符合我国各区域农村发展特点的微型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政策框架。
本书共分九章。
其中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几个组成部分。
第二章,微型金融与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首先,由金融在现实生活和经济中的作用提出金融这一概念,并深入分析金融的功能,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微型金融的内涵及作用;随后,将分别介绍金融支持理论(金融结构论、金融效率论)和农村金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和局部知识论)和金融风险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本章简要介绍当前我国主要形式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情况,它们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并介绍了一些案例。
第四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首先,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缺陷、发展结构的缺陷和发展效率的缺陷三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因而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市场风险的大体环境。其次,结合农村金融的风险状况从外部生成机理和内部生成机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其中外部生成机理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不足、农业总产值增长较慢、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农民收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农村贫困人口依然严峻和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内部生成机理主要有:金融机构规模小、获利能力不强、不良贷款比例偏高、拨备覆盖率偏低、贷款过于集中、工作人员能力有限和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缺陷。
第五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价与度量。首先,本章简要地介绍了金融风险的常用方法;随后系运用指标分析法统地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评价与度量,认为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在逐步增强,且各地区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一定差别,但差距较小;第三,运用VaR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了进一步的度量,认为随着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存贷业务数量的增加,面临损失的风险在逐渐增加,从四大区域层面来看,各区域VaR值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平均值最大的是东部地区;第四,结合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对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
第六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绩效的实证研究。第一,本书引入新的经济指标并运用帕加诺模型,结合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1978-2010年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持效应;第二,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与经营绩效的具体关系。
第七章,国外微型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首先分别介绍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玻利维亚的微型金融发展模式与风险管理特点,最后总结出其中一些有益的启示。选取这四个国家的作为参考对象,主要是因为上述国家都是来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八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控制路径:事前防范。控制金融风险的首要措施,就是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我们认为,风险事前防范措施主要有:加强金融监管、构建系统的区域风险预警监测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经营绩效、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圈。
第九章,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控制路径:事中控制。控制金融风险的进一步传播,还应该做好风险的事中控制工作。我们认为,风险事中控制措施主要有:及时的财政资金援助、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切断传染途径、完善微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逐步扩大金融服务领域、优化农村金融生态。
关键词: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生成机理,风险度量,控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