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6100000005

第5章 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4)

如今黄珂人到中年,这道菜也愈发醇厚,有了中年况味。青春是凉拌,青年是爆炒,中年的火候则是煨炖,煨炖犹如偎依,你侬我侬,搭伙过日子,激情褪去,不再时刻勃起,更懂得时间的妙处,是暮春晚开的迟樱花,有点孤单,却毫不在意,兀自怒放。

整块牛腩下锅焯水,加各种调料煮透,切成小块;四川的菜籽油炒糖色,炒豆瓣,加入泡椒泡姜泡萝卜,可谓南北夹攻,老少同席,同样是炖,北方擅长加入香料,南方擅长加入豆瓣酱,黄珂贯通南北,两者都加;豆瓣酱是川菜之魂,讲究陈年老道,穿越时间之空,而各种泡菜再浑厚,也有青春的羞涩感,轻佻而惹味。汤料也有讲究,不用白水,而用棒骨熬成的汤,在自家的厨房里精心炖煮,成就一锅好菜。

如今这道菜也是黄珂投资的餐厅天下盐的主打菜,但是我每次都愿意在黄珂家吃这道菜。似乎在黄珂家狭仄的厨房里做出来,才得真味。事实上,吃的哪里是菜,而是黄珂家高朋满座。聊得正热乎,黄珂从后厨端来一份香喷喷的牛肉,冒着热气,大伙的眼光顿时明亮,不大的客厅里充溢着牛肉的香味,这是家的味道,也是朋友的味道,只因为是黄珂亲自端出来的,自然有了黄珂的味道。

由此可想苏东坡,他谪居黄州,亲自料理猪肉,“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那时我在苏轼堂前静坐,等待着苏东坡亲手端来一道猪肉,他对我说:小宽,趁热吃。我也会猛吞几口,再喝下手边的酒水,心中感叹:这的确才是最好的美味!

黄氏红烧肉

中国菜五花八门,各地口感不一,很难有一道菜统领江湖,成为中国人的“全民招牌菜”,唯一能接近这个实力的菜就是红烧肉,无论南北,遑论东西,一道红烧肉乃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一宝,并且上天入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各人有各人的不二法门,一块五花肉,能有百般变化,做出来都是浓香美味。这符合我对“全民招牌菜”的严苛标准:食材便宜易寻,制作简单易学,味道香浓好吃。然而入门容易,得道颇难,正是因为这款菜人人都会,家家擅长,在寻常中达到非常,才更见功力。这就如同全民都会写字,然而其中的书法大家也不过寥寥。

如果以书法论,我尝试过许多红烧肉的做法,我自觉自己的做法也不错,经常受到朋友赞誉,我的做法犹如颜真卿,肥厚敦实,张弛有度;二毛做的红烧肉我也吃过,更像王右军,潇洒倜傥;在清朝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红烧肉的做法:“或用甜酱,或用秋油,或竟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煨之;亦有用水者,但须熬干水气。三种治法皆红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早起锅则黄,当可则红,过迟则红色变紫,而精肉转硬。常起锅盖,则油走而味都在油中矣。”这可以以赵孟頫喻之,温婉有度;另一位清朝美食大家李化楠在《醒园录》中记载着他的“红烧肉心得”:“新鲜肉一斤,刮洗干净,入水煮滚一二次即取出,刀改成大方块。先以酒同水燉有七八分熟,加酱油一杯,花椒、料、葱姜、桂皮一小片,不可盖锅。俟其将熟,盖锅以闷之,总以煨火为主。或先用油姜煮滚,下肉煮之,令皮略赤,然后用酒燉之,加酱油、椒、葱、香蕈之类。又,或将肉切成块,先用甜酱擦过,才下油烹之。”此种做法犹如米芾,忠厚中有轻灵,滞重中有奔跑。

然而黄珂手下的红烧肉则如同郑板桥,乱石铺街体,打通真草篆隶,貌似无意,实则有心,不走寻常路,斜斜地刺出一柄冷剑。

这是充满想象力的红烧肉,人们往往用无味且敦厚的食材搭配红烧肉,常见的有笋、土豆,也常见蛋,或者菇。黄珂用八爪鱼。这就像别人写散文,黄珂写诗,把两个不着边际的词混搭在一起,有了意外味。

肉要选略肥的,肥才有浓郁软糯之香;料则要简单,生肉下锅爆香,无需焯水,只需一点简单调料,香料不放,连最常见的姜片都不要,只是为了凸显肉的本香。红烧肉之道,往往操之过急,往往辅料繁杂,掩饰本香。小火慢炖,红烧肉是与时间抗衡的味道,需要细心的火候,不能猛火,不能着急,犹如人到中年的情欲,需要互相挑逗的撩拨,时间快到了,放入新鲜的八爪鱼,农业文明的猪肉香与海洋文明的八爪鱼,在此灵魂交融,在此合体,激情四射,成就一盘好肉,初看不觉神妙,只有在吃的时候,人人忘忧,一口一口停不下筷子,所有的红烧肉都是风姿绰约,老黄的八爪鱼红烧肉简洁轻灵,犹如书法中的飞白,枯墨点缀,却是计黑为白,得黄珂妙处。

萝卜连锅汤

这是四川常见的一道家常菜,在旧时农家,逢年过节总要杀猪,家家户户总会做一道简单质朴的萝卜连锅汤。

许多北方人对待川菜的第一认知是:辣!其实不然,川菜百菜百味,一味一格,有许多菜是丝毫不辣的。典型是开水白菜,用上好的鸡汤经过反复扫茸而成,清澈见底不见一丝油星的清汤,做浓汤高汤是寻常厨师都会做的手艺,而做上佳的清汤则更需要功夫,一棵经霜的白菜嫩心儿盘卧其中,喝一口清爽如肋下生风;家常的则是这萝卜连锅汤,肉片与白萝卜同煮,萝卜软糯,去掉生涩辛辣,只余清甜,肉片去掉肥腻,只剩香软,不加一粒盐,只在旁边打一个蘸水,清清白白,伫立于黄珂家的餐桌,犹如白衣隐士。

黄珂的客厅永远嘈乱,听上一耳朵,这边的人在聊诗歌,那边的人在聊绘画,左边的人和你聊中国政治的顶层建筑,右边的人在聊西方经济史,这些都是适合下酒的话题,一边聊一边吃,保不齐就有某位老兄舌头打结,喝得有点高,从平原一下到了拉萨。

在此时,一道萝卜连锅汤冒着素雅的香味而至,这如同红袖添香,体贴之至。

在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陆文夫借朱自冶之口谈及“做菜什么最难”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放盐。

“这放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人、因时而变。一桌酒席摆开,开头的几道菜要偏咸,淡了就要失败。为啥,因为人们刚刚开始吃,嘴巴淡,体内需要盐。以后的一道道菜上来,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这桌酒席有四十个菜的话,那最后的一碗汤简直就不能放盐,大家一喝,照样喊鲜。因为那么多的酒和菜都已吃了下去,体内的盐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点,这时候最需的是水。”

黄珂深得其精髓,懂得“无味之味乃至味”,这款没有放盐的汤在这时候端上来,能叫嘈杂的饭桌冷场,人人端着一小碗汤细细品尝,只觉得有肉的香味和萝卜的清甜。如果把前面的纷杂美食比作穿着礼服的模特,一个个惊艳妖娆,香艳之间享口腹之快,这款素雅的萝卜连锅汤就是穿着睡衣的老婆,貌不惊人,不施粉黛,和你细水长流过日子,最懂你的心思,知道你最想什么,也了解你的苦闷。

在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中,他回忆与自己的妻子芸娘的点点滴滴,动情处,不免涟涟,许多人都被这些文字打动,得妻如此,人生无憾。其中最打动我的一段话却是讲芸娘做饭:“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这黄珂家的萝卜连汤锅也如此,属于“不费之烹庖”,简单处得真味,在喧闹的酒桌上,我有时候喝得有点多,看到在座的黄珂悄然离去,我就知道,再等片刻,黄珂会端着一锅萝卜连汤锅回来,没有这锅汤的夜晚,最难将息。

血泡饭

我都怀疑王琪博是否见过太阳。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北京,他都昼伏夜出,天亮的时候睡觉,天黑的时候醒来,在中国的“雾都”,在自己的家里,他支起画板画画,丙烯的颜料在画布上挥挥洒洒,我把这个动作看成射精的一种。

王琪博瘦得像一把刀。他习惯穿着颜色亮丽的衣服,有时候是一条大红的裤子,有时候是明黄的裤子,即便在凌晨的大街上,他也一样先声夺人,他是一把五颜六色的刀。王琪博的脸瘦得出奇,皱纹如同沟壑纵横,仿佛被自己的刀刃一笔笔勾勒,时间的风从沟壑中穿梭呼啸,即便静默不动,他脸上也有风声。我看不得他哈哈大笑,嘴角牵动脸部的肌肉,皱纹更多,显得夸张。有许多时候,我们在桌子旁边吃饭,他倚在沙发上,眯着眼睛,面无表情。我偶尔把目光投向他,眼神顿时凉了半截,他不单单像刀,周身有煞气,更像一把杀人的刀。

王琪博还写诗,在他的微博上经常看到他的诗,许多都是手写,拍张照片发到网上。在一个电脑时代,用手写诗如同骑马夜行,他的诗句委婉,千折百转,有细细的柔情。一把刀,拿到近前,上面居然有精细的花纹,尽管这花纹已经不清晰,有点锈迹。只需要用诗歌擦拭一下,顿时寒光一闪。

是刀就是要杀人的,杀人见血,见血封喉,我有一夜梦见王琪博蹲在一滩血迹里,以血下饭,细细吃一碗血泡饭。

我认识王琪博也是在饭桌上。

那之前我已经读过他的诗,诗集的名字叫《大系语》,我没有明白这个诗集名字的具体含义。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诗人,在八十年代,他横行诗歌江湖的时候,我还是个吃奶的孩子,后来他从诗歌江湖退隐,去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江湖。20多年之后,他回来,带着满身的伤口,用诗歌夜夜舔血。我读王琪博的诗,与读所有人的诗的感觉都不同,有的诗人在诗里有文化,有的诗人在诗里假装没文化,大多诗人都是“文人写作”,诗有优劣,词有高低,大多诗人都真的把自己当诗人。

王琪博的诗里有快意恩仇,有手起刀落,他的全部力气都在抒情,抒情至死,句句都是往死里写。别人写生活,写当下,写诗意,写万象,他向死而生,也由生赴死,生死间有一条钢丝,他是在钢丝上耍生活的小丑,带着人生的面具,露出悲伤的笑容。他写儿子,写黑白,写带刀的男人,写我一写诗就要死人,写矮子之歌,别人写诗字句里带着芬芳,他则是带着横飞的血肉,你抚摸他铅字印刷的诗集,总心怀胆怯,生怕摸到一手鲜血。

他用80年代氛围的抒情,用那个年代流行的句式,一成不变地写生死,似乎一个时代都为他复活。

但是我早就知道他的故事,都是听别人在酒桌上聊的,说他如何混迹社会,在大学的时候性格张扬,打斗,青春暴力,爱情,赌博,黑社会,白社会,做生意,开赌场,一次次命悬一线,又死里逃生,爱情反复来临又反复离去,生活千疮百孔……他瘦削的生命里,压缩了别人三世轮回也经历不了的传奇。

我听他的故事,是当人间传奇听的。我听得兴致盎然,就像看一部电影。但是后来我们真的在一起喝酒,他坐在我身边,一个传说中的天人忽然降临,我握了握他的手,也跟常人没有区别。尽管我知道,我身边坐着的是一把刀。

写诗,王琪博是一把刀。画画,王琪博是二把刀。

千疮百孔的生活往往是生活本身,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做一个修修补补的匠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安安生生地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怕经风雨,怕动荡不安,轨迹一成不变,没有期待,也没有江湖,日子如同时针,转完了一圈,总会接着转第二圈,不用太多担心,规规矩矩吃饭睡觉做爱生孩子,聊聊人事,八卦,琐碎,拘泥于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婆媳矛盾,房子,贷款,股票,投资,怕生病,看菜谱,读养生书,关注淘宝网和减肥,准备去一次西藏,偶尔坐飞机还要积攒里程卡。

王琪博是另外一种,我们吃惯了馒头,全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食物叫:血泡饭。

王琪博混乱的生命,没有被爱情拯救,没有被金钱拯救,拯救他的是两种玩意儿:诗歌和画画。诗歌是最贴肉的工具,给诗人一种常人匪夷所思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如同棉被包裹着灵魂,贴地飞行。而画画,只是用了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写诗。如同一个厨子,用煤气灶做饭,忽然有一天,他来到旷野,垒起炉灶,找来一堆木柴,生火做饭一样。

他画画的历程有点好笑。他的一个朋友准备买一个画家的画,托付给他,他看那画家的画没有什么奇特,觉得自己也能画。一个画家的没谱生涯就此展开。接下来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常人来说,写诗似乎是容易的,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甚至只需要电脑回车,自动分行,编个短信也能写诗。而画画是艰难的,需要素描,水粉,对着石膏头像临摹,经过考试,上美术学院,工作室,展览……

事实上,写诗没有那么容易,而画画也没有那么复杂。诗与画,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它们殊途同归。

一个诗人画画,往往有出神的地方。他凭着情绪,换了一种形式写诗。其实色彩也是固定的诗,就像音乐也是流动的诗。画画给了王琪博更大的自由,人生沧桑,世事变革,黑白之隔,生死之间,都在画布上挥洒。情到意到,笔到心到。所到之处,哪怕混乱不堪,也从中能找到人性的出口。

不能用学院派知识派等所有流派的评判词汇描述王琪博,彷佛是一万个人在赛道上比赛马拉松,王琪博背起画板,吹着口哨,轻松地走出赛场,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狂奔而去,那里是一片旷野,空无一人,谁说罗马就一定在西方?谁说天堂就只有一道窄门?我身在何处,佛就在何处,我画笔在何处,诗就在何处。混生活混世界,王琪博是万人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画画做艺术,他是另辟战场,自己左右互搏,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场天黑。

同类推荐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希腊神话故事(三)

    希腊神话故事(三)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风铃

    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编著的《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热门推荐
  • 爱我就不要放开我

    爱我就不要放开我

    发生在上海一所高中的校园爱情故事,一个很有背景的人,偏偏爱上她,但是却又想放弃,这本书,讲述了这位美男子追她,却又想放弃她的过程
  • 心灵鸡汤:人生哲理枕边书(书立方3)

    心灵鸡汤:人生哲理枕边书(书立方3)

    人生在指尖流转,生活在光阴中继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完美的,世上的事却总难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多余幸福和快乐。我们这一生,希望做一个自己满意的人,希望自己优秀出色,获得成功,赢得精彩,于是我们努力拼搏着。我们这一生,希望做一个别人满意的人,我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获得更多的爱和关怀,于是我们努力经营着。
  • 迷糊矫妻霸道老公狠狠爱

    迷糊矫妻霸道老公狠狠爱

    一个傻白甜和她的闺蜜团,一个腹黑男和他的高智商,剧透:某男:“晓晓,你的智商去哪了?”女:“它说世界那么大,它想去看看”某男:“......是它觉得你太傻了不想跟着你了吧”坑已挖好,亲放心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帝驾到

    女帝驾到

    杀手界至尊无上的唯一霸主是个什么鬼?Ta不是鬼,而是一个三观不正、心理有些扭曲、并且很是龟毛怪癖的……女人。她很在乎年龄:“本尊二十三!二、十、三!不是十四!更不是三十七!不是萝莉更不是大妈!”她的洁癖挺重:“人,可以几天一杀,澡,不能一天不洗!”她超级护短:“本尊的人,除了本尊,谁也动不得!”她还很欠扁:“哈!本尊最喜欢看你们那一副恨不得把本尊碎尸万段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了!”她霸道至极、霸气至极、霸王至极:“本尊要的就一定要得到,即便倾覆天下,即便血流成河。”一朝时空转换--女帝驾到,云涌风起!
  • 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讲述了:金麻雀名家微型小说丛书,是当代知名微型小说家孙春平、阿成、白小易的最新微型小说集。收录的作品短小精悍,或结构奇巧,结局让人拍案叫绝;或意味隽永,凝结着社会与人性的深切感悟;或温情款款,写尽饮食男女的喜怒哀乐。影响相当广泛,其中不少作品,已被编入中外各种文学教材。阅读本丛书,拾放自如,自由随意,非常适合忙里偷闲的人们从容领略小说的魅力。《轻描淡写》主要内容:爱情,家庭,高校校园。
  • 随身带着一个异界

    随身带着一个异界

    李辰长的帅,但是这没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为了生活,为了一口粮食,我们可以低头,但不弯腰。明星?女强人?女护士?萝莉?御女?都别过来,哥哥很纯洁的!别人说我吃软饭,我只能告诉这些家伙,你们都是赤裸裸的嫉妒!李辰长的帅,但是这没用,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可以来回穿梭修仙的世界,仙妖神魔?我的话谁敢不听?
  •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在我身边,我却得管你叫嫂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爱与恨,而是我在你身旁,你却得管我叫妹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