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4900000006

第6章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类型(3)

(四)根据灾害发生的条件和范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中将自然灾害划分为

(1)大气圈和水圈灾害。它主要包括洪涝、旱灾、台风、风暴潮、沙尘暴、大风、冰雹、暴风雪、低温冻害、巨浪、海啸、赤潮、海冰、海岸侵蚀等。我国每年洪涝灾害的平均受灾面积为1000多万公顷,成灾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旱灾的受灾面积为2000多万公顷,成灾面积约1000万公顷,多发生在春秋两季;每年登陆台风约七个,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风暴潮是对我国威胁最大的海洋灾害,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曾夺去十多万人的生命;沙尘暴、冰雹、暴风雪、低温冻害等其他灾害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2)地质、地震灾害。它主要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荒漠化等。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1949年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近30万人,伤残近100万人,倒塌房屋1000多万间。其中,1976年唐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7.8级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伤残。全国每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有41万多处,每年因灾死亡近千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

(3)生物灾害。全国主要农作物的病虫和鼠害达1400余种,每年损失粮食约5000万吨,棉花100多万吨;草原和森林病虫害及鼠害每年发生面积分别超过2000万公顷和800万公顷。

(4)森林和草原火灾。195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6万余次,受灾面积近100万公顷。受火灾威胁的草原达2亿多公顷,其中火灾发生频繁的近1亿公顷。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农业自然灾害就是指对农作物生长起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史中,农业生产遭受了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侵袭,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自然灾害的类型。我国主要的自然致灾因子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雷暴、冰雹、雪暴、低温冻害、高温热浪、龙卷风、泥石流、荒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农作物病虫害和鼠害等。我国是一个自然致灾因子较为集中、自然致灾强度较大、自然致灾因子频发的国家。

灾害的产生和发展,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前1760—公元1937年的3703年间,我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5258次,其中旱涝灾害占40%以上(旱灾1074次,涝灾1058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年均遭受旱灾、雨涝、霜冻、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耕地面积为4.6亿亩,损失粮食102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5%;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中,粮食损失达400亿公斤,占总产量的10%左右;棉花损失达6亿公斤,占总产量的12%~15%。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虽有提高,但受灾依然严重。2001—2004年我国年均受灾面积为3488.9万公顷,成灾面积为1966.6万公顷,绝收面积为490.6万公顷。在农业自然灾害中,尤以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分布面积最广、危害最大。2001—2004年我国旱灾的年均受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的54.01%,洪涝灾害平均占23.64%,两者占了总受灾面积的77.65%;此外,风雹灾占12.07%,冷冻灾占6.20%,台风占4.08%。

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1950—2004年我国水旱灾害的年均受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的83.93%,成灾面积占总成灾面积的85.23%。其中,旱灾年均受灾面积为2233.4万公顷,占总受灾面积的56.10%,年均成灾面积为965.7万公顷,占总成灾面积的51.82%,旱灾造成的损失高居各灾种之首;水灾年均受灾面积为986.5万公顷,占总受灾面积的27.83%,年均成灾面积为557.8万公顷,占总成灾面积的33.41%,仅次于旱灾。

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旱灾

1.什么是旱灾

旱灾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土壤缺水、空气干燥而造成的农作物枯死、人畜饮水不足等灾害现象。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旱灾仍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旱灾地区面积的扩大与干旱程度的加重。干旱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旱灾是对我国农业危害范围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1950—2004年,我国的旱灾平均受灾面积为2233.4万公顷,占总受灾面积的比例平均达56.10%,受灾最重的1966年高达82.69%;平均成灾面积965.7万公顷,占总成灾面积的51.82%,受灾最重的1966年高达83.09%。在我国,旱灾无论是其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居农业自然灾害各灾种之首。从近十年的旱灾受灾情况来看,在大多数年份,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占全国总受灾面积的比率,还是成灾面积占全国总成灾面积的比例都高于水灾,居于各灾害之首。在21世纪伊始的2000年,我国就发生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远远超过常年平均水平。

2.旱灾的历史考察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旱灾的记载。四千多年前,尧帝时代已有关于战胜旱灾的传说。中国旱灾的最早记载是《今本竹书纪年》(卷上)记载的商汤十九年(公元前1765年)至商汤二十四年(公元前1760年)之间的大旱,持续六年而不间断,旱情之重,亘古未遇。1637—1647年,我国发生了五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后果尤为惨烈,从而间接导致明王朝迅速败亡。近代有名的“丁戌奇荒”(1877—1879年)持续三年,波及长江以北九省区,灾民达两亿人,由于饥荒和斑疹伤寒而丧生者达1300多万人。1920年晋冀鲁豫陕五省大旱,赤地千里,死亡505万人。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省就饿死数百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前206—公元1949年,中国发生大旱灾1056次,导致数以千万计的饥民死亡。

新中国成立以来,旱灾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干旱化现象日趋严重。这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北方地区拥有全国40%的人口和60%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20%,整个北方地区长期处于旱灾状态,每年仅旱灾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亿元。据有关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受旱面积达3.1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亿~150亿公斤,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同比减少了50%~70%,缺水人数达2297万人,秋季雨水减少了40%~90%,全国受灾3.85亿亩,成灾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灾3.11亿亩,成灾1.5亿亩;1983年全国受灾2.41亿亩,成灾1.44亿亩,不少地区干旱时间长、范围广、灾情严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罕见的大旱。缺水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这已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加剧,导致生态脆弱、气候异常,旱情并未缓解,有的地区甚至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旱情。2000年4月~6月,四川重旱,受灾面积达156.1万公顷;盆地内有81个县市发生干旱,2312万人受灾,1167万人成灾;作物受旱面积156.1万公顷,成灾64.7万公顷;1000多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直接经济损失达22.5亿元。2000年6月~8月,内蒙古重旱,受灾面积达316万公顷;大部地区干旱严重,赤峰、通辽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旱灾,部分地区干旱日数达346天;伊克昭盟平均干土层厚达60厘米,西部达100厘米以上,可利用草场全部受灾。2001年2月~6月,西北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大部、东北中南部重旱,受灾面积达2459.5万公顷;干旱造成内蒙古等北方九省区牧区草场受旱面积一度达6266万公顷,其中未返青草场3333万公顷,受灾牲畜5000多万头(只)。2002年3月~10月,华北地区特大旱,受灾面积达565.4万公顷;持续四年的少雨干旱使山东遭遇85年来最严重春旱,全省有57个县以上城市供水不足,218万人和43.7万头家畜出现饮水困难,小麦严重减产,进入夏季后降水再度减少,加上高温,旱情进一步发展,截至11月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仅为21.6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减少10.2亿立方米;河北全省约80%的地区出现旱情,52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仅为21.6亿立方米,可用水量7亿立方米,不足常年的1/3;天津由于连年干旱,地上水源枯竭,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春夏作物无法播种。2003年7月~8月上旬,浙、赣、湘、闽、粤、桂、滇、渝、黔、鄂、皖干旱,受灾面积达960万公顷;夏季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高温少雨天气,其中闽北、赣中南、湘南、浙西南降雨量为近四十年来同期最少值或次小值;旱情迅速发展,干枯农作物75万公顷,1438万人和727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柑橘、甘蔗、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因旱大量减产;仅江西省就损失粮食504万吨,经济作物损失达58亿元;福建死亡大牲畜6.4万头,水产养殖损失达7.9亿元。2004年1月~6月中旬,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黑龙江西南部持续少雨(雪),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其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加之气温偏高,导致干旱蔓延;其中,吉林发生春夏相连的特大干旱,受旱农田达245.2万公顷,受旱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干土层厚度可达1.5米。2006年重庆市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创造了重庆市甚至西部地区的五项历史记录:温度之高,万盛、江津等地出现了44℃~45℃的高温天气;干旱时间之长,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时间达到了90天,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了100天;汛期长江水位之低;干旱覆盖面之大,全市40多个区县不同程度的受灾;受灾情况之严重,全市近2000万亩耕地受灾。

3.旱灾的危害

中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500亿~600亿斤(1斤0.5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旱灾的危害可概括为:

(1)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中国近年来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旱灾。水份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一旦缺水,轻则减产,重则绝收。1949—1979年,旱灾共损失粮食21974万吨,平均每年损失粮食708.84万吨;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年、1978年、1979年这六年重大旱灾共损失粮食8289.1万吨,平均每年损失粮食1381.52万吨,占当年粮食产量的37.7%。

(2)粮食消费量降低。我国粮食消费量不高,若遇重大水旱灾年,粮食的消费量会更低。如1959—1960年的大饥荒,人均口粮从1957年203.5公斤下降到1961年的153.5公斤。1978年全国性大旱,粮食总产量为3047.5亿公斤;全国人口9.5809亿人(以下统计数据不含台湾地区),平均每人粮食(原粮)318公斤;按粮食品种比重计算,其中稻谷138.6公斤,小麦54.5公斤、薯类32公斤、玉米85.5公斤、大豆7.5公斤;上述原粮折合为成品粮约194.5公斤。而1979年(非重灾年份)人均粮食为259公斤,比大旱的1978年多64.5公斤。

同类推荐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新疆工业从1950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包括新疆现代工业的创立和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详实的资料论证了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对新疆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近60年来新疆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的演变,新疆工业在发展中所呈现出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为新疆工业变迁进程中,政府一直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

    我国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与有关方订立的合同很多,但货物买卖合同却是一种最主要的、基本的合同。这不仅是因为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货物进出口是主要的、基本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除通常的逐笔成交以货币结算的单边进口或出口方式外,还有经销、代理、寄售、投标、拍卖以及通过期货市场(商品交易所)进行购销等贸易方式。随着加工、补偿等业务的开展,方式更趋多样化。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作用渠道的效应研究

    本书探讨了转轨时期的中国货币与产出的关系,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效应,我国的信贷渠道效应,城乡二元分割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农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等。
热门推荐
  • 万域霸尊

    万域霸尊

    简介:无尽世界,万域林立。剑域,有剑中王者。雷域,有雷神震慑。刀域,有刀中霸者。火域,有火中君王。陆羽,一个从剑域中走出的少年,凭借一口残缺的断剑,走上称霸万域的道路!
  • 主宰天界

    主宰天界

    上古一战————人界崩裂,众生泯灭!!!入侵一战————神帝之威,震慑千古!!!阴谋一战————魔帝称雄,开创纪元!!!天之七界————吾将再次归来!!!
  • 天堂国度之回归

    天堂国度之回归

    曾几何时,有一个这样的国度,曾几何时他的文明远超现代!一个高度文明的陨落,是天灾?还是人祸?这是一个千古谜团,谜团的揭开又是一个谜,地球上失落的文明,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本就是意外?一个邪恶势力的崛起,一场大战将拉开序幕!万众瞩目的领导人回归,是否能造就一个新的时代?
  • 与君存

    与君存

    性格活泼外向,内心腹黑的女主会在古代发生什么趣事呢?
  • 洗髓经

    洗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宋情殇:宠妻难逃

    南宋情殇:宠妻难逃

    这世间,终会有个人,与你相遇,让你所牵,为你所爱,惹下最动人的诺言。熔金遇见程立雪,是在那年最美的大雪季节。他宠她,爱她,呵护她,用尽全力保护她,成为熔金生命中全部的天堂。一夕之间,往事惨烈,相恋九年的男子竟是熔金灭门惨案中的血海深仇。她远走西夏,游走商市,爱恨交织,只为让他身败名裂。他醉酒青楼,万金买妓,心痛成殇,只愿换她此生如愿。历经半世,生死之中,熔金终于懂得,死生契阔,盛宠难逃!
  • 新秦纪元

    新秦纪元

    一个意外让他成为了扶苏,这个意外也让他成就了无敌的秦国。各位书友且主角收项羽,降刘邦,干匈奴,殖民世界...............真是够了,还是那句话请大家支持,有什么好的人物或者想法,都可以赐教!
  •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简简单单也是幸福

    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都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它们真的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吗?
  • 你要去哪儿

    你要去哪儿

    一个怪人,不一样的爽文。不知道目的地,也没有所谓出发的原因,行行走走,游戏人间。
  • 先教自己 再育孩子:0~4岁早期教育实践宝典

    先教自己 再育孩子:0~4岁早期教育实践宝典

    本书以测查家长在普通生活过程中是否会引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切入点,让家长通过对自己生活过程的回顾,反思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醒家长及时地改正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在生活中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成为真正“懂”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