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9700000003

第3章 皮肤科(3)

博金散

【来源】《外科精义》卷十九。

【功用】燥湿消肿,化腐生肌。

【主治】下疳,臭烂肿痛。

【组成】白矾、密陀僧各15克(白矾与密陀僧同为末,相和于砂锅内,火上炮汁尽)、白垩6克,黄丹、轻粉各3克,乳香1.5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为细末。先须另用槐枝、葱白、盐、甘草熬汤,淋洗2小时,拭干,掺上上药。每用药,先须洗浴,然后掺药,严重者三五次即愈。

搜风解毒汤

【来源】《本草纲目》卷十八。

【主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及服轻粉药后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者。

【组成】土茯苓12克,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鲜皮各6克,皂角子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一日3次。病深者月余,病浅者半月即愈。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清茶、牛、羊、鸡、鹅、鱼肉、烧酒、面等,戒房事。

【加减】若气虚,加人参10克;血虚,加当归10克。

紫金丹

【来源】《仙拈集》卷四。

【主治】杨梅结毒,疼痛腐烂,甚至咽喉唇鼻破坏者。

【组成】龟板(酒炙3次焦黄)60克,石决明(煅红,童便渍)、朱砂各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烂米饭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量病大小,食前后服之。筋骨疼痛,用酒送下;腐烂,用土茯苓汤送下。至重者,40日愈。

紫金膏(一)

【来源】《外科大成》。

【主治】杨梅结毒,溃烂顽硬,脓水淋漓。

【组成】红矾、松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加麻油调敷。临敷前先用苍术30克,川椒9克,煎水熏洗患处,然后敷药,盖油纸,再以绢条扎紧,3日一换。

紫金膏(二)

【来源】《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主治】臁疮溃久,其色紫黑;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

【组成】红矾、皂矾(煅)、净松香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膏。用时先以葱、艾汤洗患处,拭干,再厚涂此膏,上盖油纸,3日一洗换。

紫砂生肌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四。

【功用】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主治】杨梅疮腐肉已净者。

【组成】朱砂12克(入铜勺内安火上,上盖红炭数块,炙朱砂紫色为度),轻粉6克,冰片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掺于患处,再以琼花膏盖之。

黑香散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功用】杀虫止痒。

【主治】男女下疳,腐烂红肿,痛痒难当;及梅毒内蕴,邪火正盛者;并治一切极痒诸疮。

【组成】橄榄核(烧灰存性)。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3克,加冰片0.6克,研匀密贮。用时或干掺,或用麻油、猪胆汁调搽患处。

鹅黄散(一)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组成】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

鹅黄散(二)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主治】小儿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初生无皮者。

【组成】黄柏(生)、石膏(煅)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扑患处。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内服换肌消毒散。

解毒紫金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结毒,腐烂作臭,脓水淋漓,诸药不效者;兼治诸毒顽臁等疮。

【组成】细块红矾、明净松香各500克。

【用法】共碾极细末,麻油调稠。先将患处用熏洗结毒方洗净,搽上此药,油纸盖上,以软布条扎紧。毋令血行,3日一换;如无熏洗结毒方,只煎葱、艾、甘草等汤俱可洗换。

【禁忌】愈后忌吃煎炒发物。

【附注】熏洗结毒方,见《外科正宗》卷三。

翠云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疮,已服内药,根脚不红,疮势已减者。

【组成】铜绿、胆矾各15克,轻粉、石膏(煅)各3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瓷罐收贮。湿疮干掺,干疮用公猪胆汁调搽,每日1次,连用3日,其疮白干而愈。

麻风

九龙丸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四。

【主治】疠风焮肿痒痛。

【组成】当归、苦参各60克,防风、荆芥、羌活各45克,蝉蜕、川芎各15克,全蝎(滚水泡去咸味)3克,大风子240克,(一方少川芎、蝉蜕,有大胡麻60克,风藤30克)。

【用法】上药九味,各为细末,红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得见火、日,阴干。布囊盛之。每服9克,每日服3次,清茶送下。病起一年者服1服,10年余者服10服。

【加减】如下体甚者,加牛膝60克,防己30克。

万字丸

【来源】《疯门全书》。

【主治】麻疯。

【组成】白花蛇(去皮、头、脏、骨)1条,白蒺藜21克,白僵蚕30克,白附子30克,威灵仙30克,风子肉30克,土麻仁180克,川黄连(乳蒸)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空腹各服15克,温开水送下。

【加减】红晕不退,加白附子15克,僵蚕15克,清茶送服。

五香膏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

【主治】头风,头皮瘙痒,搔之白屑起。

【组成】霍香、甘松香、甲香(炙)、鸡舌香、附子(炮)、续断、乌喙(炮)各37.5克,泽兰、防风、细辛、白术各30克,白芷、松叶、莽草各53克,柏叶60克(炙),大皂荚2寸(炙),甘草23克(炙),猪膏2.5千克。

【用法】上十八味,咀绵裹,以苦酒1.2升渍一夜,用猪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滓。将膏敷揩头皮。

升麻和气饮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主治】疥疮发于四肢,臂髀痛痒,甚至憎寒发热,攻刺疼痛,浸淫浮肿;癞风入脏,阴下湿痒,耳鸣眼痛。

【组成】干姜、熟枳壳各105克,干葛、熟苍术、桔梗、升麻各30克,当归、熟半夏、茯苓、白芷各6克,陈皮、甘草各45克,芍药24克,大黄(蒸)15克。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12克。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灯芯10根,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发表攻里散

【来源】《解围元薮》卷四。

【主治】大麻风。

【组成】老人牙灰4个,牛虱30个(焙),桑虫4条(焙),穿山甲、虎骨(酥炙)、鹿角灰各30克,蜈蚣20条(炙),败龟板(炙)、蜂房(炙)、官桂各30克,麝香1.5克,牛黄0.9克,蜒蛐4条,血余灰、鸡蛋壳(煅)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以酒送服。

加味麻风丸

【来源】《青囊秘传》。

【功用】养血祛风,燥湿杀虫。

【主治】疠风未深,初起之症。

【组成】大胡麻620克,小胡麻620克.川牛膝120克,白蒺藜620克,苦参500克,防风250克,荆芥250克,当归180克,茅苍术180克,川断120克,薏苡仁20克,黄柏180克,浮萍620克,马齿苋750克。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早、午、晚3次,每次服6克或9克。每丸3克,照数加枫子膏,春、秋用0.24克,冬用0.3克,圆,以茅尖茶叶0.3克煎汤过口。

制枫子膏法:风子肉,铜锅内炒至三分红色,七分黑色为好,太过无力,不及伤眼。炒后研成膏,如红砂糖一样,用铜杓盛,置火上熬四五滚,倒在纸上,放土面上,以物盖之待用。如上面霉,拭去后,仍可使用。

龟柏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主治】便血久而致虚,腰脚软痛。并治麻风疮痒见血。

【组成】龟板60克,侧柏叶45克,芍药45克,椿根皮23克,升麻、香附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粥糊为丸。用四物汤加白术、黄连、陈皮、甘草、生姜煎汤送服。

虎跑泉

【来源】《解围元薮》卷四。

【主治】麻风手指挛曲。

【组成】虎枚草、豨莶草、苍耳草、防风、升麻、荆芥、金银花、紫苏、鹤虱草各等分。

【用法】煎汁洗浴。

泻荣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异名】补气泻荣汤(《东垣试效方》卷九)。

【主治】疠风,满面连头极痒,眉毛脱落。

【组成】连翘、升麻各1.8克,桔梗1.5克,生黄芩、生地黄各1.2克,黄芪、苏木、黄连、地龙、全蝎、当归各0.9克,白豆蔻、人参各0.6克,甘草0.45克,梧桐泪0.3克,麝香少许,桃仁3个,虻虫(去翅、足、炒)3个,水蛭3个(炒令烟尽)。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除连翘、梧桐泪、白豆蔻另为细末,麝香、虻虫、水蛭三味同为细末,都作一服。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入连翘,煎至150毫升,去滓,再入白豆蔻三味并麝香等,再煎至100毫升,稍热,早饭后、午前服之。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柏叶散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

【主治】疠风。

【组成】柏叶、麻黄(去根节)、山栀子(去皮)、枳壳(去瓤,锉,麸炒)、羌活(去芦)、羊肝石、白蒺藜(炒,去角)、升麻、子芩(去皮)、防风、牛蒡子(隔纸炒)、荆芥穗、茺蔚子、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各15克,苦参30克,乌蛇1条(酒浸,去皮骨,焙干)。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温水调服,每日8次。

换肌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麻风年久不愈,以至眉毛脱落,鼻梁塌陷,额颅肿破。

【组成】白花蛇、黑乌蛇(各酒浸一夜)、地龙(去土)、蔓荆子、威灵仙、荆芥、甘菊花、沙苑蒺藜、苦参、紫参、沙参、甘草(炙)、不灰木、木贼、九节菖蒲、天门冬、赤芍药、定风草、何首乌、胡麻子(炒黄)、木鳖子、草乌(去皮)、苍术、川芎各90克,天麻60克,细辛、当归、白芷各30克。

【用法】上药二十八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雄漆丸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主治】麻风。

【组成】真漆30克(入蟹黄15克,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研末)、牙皂(研末)各15克。

【用法】上药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每次0.9克,用酒送服。

雄蛇散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主治】疬疡风。

【组成】雄黄3克,蛇蜕1条(煅存性)。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麻油调敷。

【功用】解毒杀虫。

椿皮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主治】肠风便血,日久血虚。并治麻风、癣疮见于面部。

【组成】龟板60克(酥炙),升麻、香附各15克,芍药45克,侧柏叶30克,椿根白皮22.5克。

【用法】上研为末,粥和为丸。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汤调送下丸药。

【功用】滋阴养血,清利湿热。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明医指掌》卷六补。

浮萍散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用】发汗祛风,活血解毒。

【主治】癞风。

【组成】浮萍、荆芥、川芎、甘草、麻黄(去根)各30克。

【用法】上五味,研为粗末。每服3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则愈。

硫磺涂方

【来源】《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广济方》。

【主治】疬疡风。

【组成】石硫磺90克(研),雄黄30克(研),硇砂、附子(生用)各60克。

【用法】上四味,捣筛为散,以苦酒和如泥,涂患处。干即再涂,以愈为度。

【附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圣济总录》卷十八补。

通天再造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

【主治】大麻风。

【组成】郁金15克(生),大黄30克(炮),白牵牛18克(半生半炒),皂角刺30克(炮,经年黑大者)。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15克,早晨面东,以酒调下。当日即下恶物(或脓或虫)。

清平丸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大风;中风,口眼斜,瘫痪;跌打损伤。

【组成】紫背浮萍(每年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草乌、萎蕤、海风藤、麻黄各60克,麝香6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用草乌煎酒,磨服1丸。

疥疮

一笑散

【来源】《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主治】周身疥癞,瘙痒生疮。

【组成】槟榔、硫磺、藁本、蛇床子、枯矾、五倍子、白胶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湿者干掺,干者以麻油调敷。

一擦光

【来源】《串雅内编》卷二。

【主治】疥疮,妇女阴蚀疮,漆疮。

【组成】蛇床子、苦参、芜荑各30克,雄黄15克,枯矾45克,硫磺、轻粉、樟脑各6克,川椒、大风子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生猪油调敷。

白矾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主治】疥疮。

【组成】白矾(烧为灰)30克,硫磺30克(细研),胡粉30克,黄连45克(去须),雌黄30克(细研),蛇床子22克。

【用法】上药捣细为散,研匀,以猪膏和成面糊。用时以盐浆水洗,拭干涂之。

消毒散

【来源】《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功用】疏风祛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组成】金银花、连翘、白蒺藜、荆芥、白芷、牛蒡子、防风、白鲜皮、赤芍药、甘草各等量。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

【加减】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藁本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六九引《施圆端效方》。

【功用】止痒除疥。

【主治】疥癣。

【组成】藁本、蛇床子、黄柏各15克,硫磺11克,白矾(生)7.5克,轻粉3克。

【用法】上药研匀,与油蜡和成膏子。擦敷患处。

同类推荐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看这本书巧治失眠

    这本《看这本书巧治失眠》由李艳、慈艳丽主编,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体质,从生活习惯、居室环境、工作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真实面貌,确定自己失眠的类型,并根据失眠者自身失眠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摆脱失眠困境。《看这本书巧治失眠》适用于失眠患者及其亲属,以及社区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 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月经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调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病的各种方法,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患者在寻求治疗调养月经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热门推荐
  • 沙漏的青春

    沙漏的青春

    相爱时,我们总是拼尽全力地想给对方温暖;不再爱时,我们连多余的再见都吝啬得不想说一句。沫语霏,一个性格活泼,敢爱敢恨的女生。巧合机缘之下,他进了她的社团。朝夕相处中,彼此之间的感情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碍于尊言和骄傲,谁都不愿意捅破那层纸。等彼此真正愿意坦诚相待的时候,却发生了突然之间的变故。最终,那些美好,只能慢慢归为零。友谊的支零破碎,爱情的牵绊,沫语霏见证了身边所有朋友的故事,同时,也包括了她自己。当再次重逢,可是,心中出现了毁灭一切的愤恨,那些爱便不负存在。夏离彧从爱情中多次疯狂转变。在面对爱和被爱的选择下,沫语霏该如何选择?
  • 凤逆世:废材小姐

    凤逆世:废材小姐

    惟有伊人盼伊人,盼伊人回眸颔首。回眸颔首倾国城,倾国城惟有伊人。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一棋春秋

    一棋春秋

    一次偶然的青楼之行,一场尴尬的邂逅,一只命运的大手从此翻转搅弄。一朝被择入宫,一夕挂帅出征,一腔热血只因情根深种。是良人?幕后操棋人?抑或伤嗟愚痴人?当时只道,悲也为他起,喜也自他生,一颦一笑皆由他牵动;如今却叹,那日,翠竹林旁桃花树下,白衣带风徐徐来,是劫数,也是结束。只是遗憾,那年十七,年华花样,却不懂珍惜,不知这无忧无虑十七载,竟是上天多么奢侈的馈赠。可我不悔。
  •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本书简单介绍了月经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月经期的饮食调养,以及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5种月经病宜吃的食物和600多个食疗验方。
  • 改造狂人

    改造狂人

    只有体会过弱小,才能渴望强大。一个又懒又馋的胖子,在经历过双亲离世后,又被人卖到狮心帝国最高学府中当炼金助手。如何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屌丝成为拥有六块鸡排人鱼线的男人?训练?太麻烦。我只需要一瓶药剂!
  • 都市逍遥

    都市逍遥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看易天这位绝世高手如何在都市纵横花海,逍遥都市!
  • 阡陌七日

    阡陌七日

    用“无与伦比”来形容自己的作品,可能很多人看了会觉着我有点犯二,但我还是大刺刺地将其冠以此文之上。原因无他,我,,一个盲人,一支拙笔,讲诉一出真实的人间喜剧!七日之旅,是七个圈子的真实再现和交融,咸苦麻辣酸涩甜,人间悲喜如烈火烹油,五味繁杂。且随我这一笔荒唐,窥览纷呈人间。/书友群:542852949
  • 剑修仙路

    剑修仙路

    茫茫大荒,强者林立,诸强争霸,绝代天骄横空出世,那一人那一剑,剑出,日月竟是变色,山河都崩碎,一剑之威,谁与争锋......
  • 一子定江山

    一子定江山

    你们受天地灵气滋养成长时,我却日夜熬受幽冥烈火焚烧之苦。你们享受得天独厚的星蕴时,我却只能吸噬幽冥之气得以强大。你们敬畏苍天,却视万物生灵如蝼蚁。我悲悯苍生,却仍敢逆天而行!因为,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