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48300000003

第3章 起源之谜(2)

它在人类认只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惜,宣夜说的卓越思想,在中国古代没有受到重视,几至失传。地心说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

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运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行,托勒密还第一次提出“运行轨道”的概念,设计出了一个本轮均轮模型。按照这个模型,人们能够对行星的运动进行定量计算,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里,依据这个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预测天象,因而在生产实践中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起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八十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

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日心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时发表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在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日心说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挪向太阳,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项非凡的创举。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材料,运用当时正在发展中的三角学的成就,分析了行星、太阳、地球之间的关系,计算了行星轨道的相对大小和倾角等,“安排”出一个比较和谐而有秩序的太阳系。这比起已经加到八十余个圈的地心说,不仅在结构上优美和谐得多,而且计算简单。

更重要的是,哥白尼的计算与实际观测资料能更好地吻合。因此,日心说最终代替了地心说。大爆炸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托勒密的地心说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因为地心说符合神权统治理论的需要,它与基督教会所渲染的“上帝创造了人,并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说法不谋而合。如果有谁怀疑地心说,那就是亵渎神灵,大逆不道,要受到严厉惩罚。日心说把地球从宇宙中心驱逐出去,显然违背了基督教义,为教会势力所不容。为了捍卫这一学说,不少仁人志士与黑暗的神权统治势力进行了前仆后继地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最终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也因为支持日心说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开普勒、牛顿等自然科学家,都为这场斗争作出过重要贡献。大爆炸说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公布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发现。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在高速地膨胀着。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天文学家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就可能有一个膨胀的起点。天文学家勒梅特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原始原子”爆炸而成的。

这是大爆炸说的前身。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接受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起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这种学说一般人听起来非常离奇,不可思议。在科学界,也由于这个学说缺乏有力的观测证据,因而在它刚刚问世时,并未予以普遍的响应。到了1965年,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说重见天日。原来,大爆炸说曾预言宇宙中还应该到处存在着“原始火球”的“余热”,这种余热应表现为一种四面八方都有的背景辐射。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伽莫夫预言的“余热”温度竟恰好与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相当。

另一方面,由于有关天文学数据已被改进,因此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来的宇宙膨胀年龄,已从原来的五十亿年增到一百至二百亿年,这个年龄与天体演化研究中所发现的最老的天体年龄是吻合的。由于大爆炸说比其他宇宙学说能够更多、更好地解释宇宙观测事实,因此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现在,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接受了大爆炸说的基本思想,不少过去不能解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它是最有影响、最有希望的一种宇宙学说。连续创生说因为大爆炸理论并没有被证明是真理,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大爆炸理论。在近代宇宙学史上曾经和大爆炸理论抗衡的宇宙形成理论还有连续创生论。连续创生说1948年,两位奥地利天文学家邦迪和戈尔德提出一种理论,承认膨胀宇宙但否定大爆炸。后来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发展并普及了这个理论,在星系散开的过程中,星系之间又形成新的星系;形成新星系的物质是无中生有的,而且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用现在的技术无法测出。结论是,宇宙自始至今基本上保持着同一状态。在过去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就是现在这个样;在未来的无数个纪元中,它看上去还将是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种理论被称为连续创生论,由此形成一个稳恒态宇宙。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爆炸和连续创生论的争论非常激烈,但没有实际的证据来决定哪一个是正确的。1949年,伽莫夫指出,假若大爆炸曾经发生,伴随而生的辐射在宇宙膨胀过程中应该损失能量,而现在应该以射电辐射的形式存在,作为一个均质背景从天空的四面八方射来。这种辐射在绝对温度5K(-268℃)时应该是天体的特征。美国物理学家迪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1964年5月,德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彭齐亚斯和美国射电天文学家R·W·威尔逊接受迪克的建议,探测到与伽莫夫预见的特征非常相似的射电波背景,它显示出宇宙的平均温度为绝对温度3K。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射电波背景的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结论性的证据。现在一般天文学家都接受大爆炸理论,而放弃了连续创生论的观点。所以,连续创生论已是明日黄花了。

星云说太阳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提出过许多学说,其中“星云说”是提出最早,也是在当代天文学上最受重视的一种学说。最初的星云说是在18世纪下半叶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来的。由于他们的学说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因而人们一般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他们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行星。星云说出现以前,人们把天体的运动变化看作是上帝发动起来的,称之为“第一次推动”。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用自然界本身演化的规律性来说明行星运动的一些性质,无疑对这种荒谬的观点是一个有力的打击,也为天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不过,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只是初步地说明了太阳系的起源问题,还有许多观测事实却难以用它来解释。所以,星云说在很长时间里陷入了窘境。直到20世纪,随着现代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十年里,恒星演化理论的日趋成熟,星云说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现代观测事实证明,恒星是由星云形成的。

太阳系的形成在宇宙中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偶然的现象,而是普遍的必然的结果。另外,关于太阳系的许多新发现也有力地支持了星云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星云说逐渐完善起来了。当然,星云具体是怎样演化的,这一点还有不少不同的意见。有一种观点认为:形成太阳系的是银河系里的一团密度较大的星云,这块星云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着,当它通过旋转时受到压缩,密度增大,达到一定密度时,星云就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收缩过程中,一方面使星云中央部分内部增温,最后形成原始太阳,当原始太阳中心温度达到700万摄氏度时,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点火,于是,现代太阳便真正诞生了。另一方面,由于星云体积缩小,因而自转加快,离心力增大,逐渐在赤道面附近形成一个星云盘。星云盘上的物质在凝聚和吞并过程中,最后演化为行星和其他小天体。总之,现在人们已能用星云说比较详细地描述太阳系的起源过程,但还有很多具体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有待完善和充实。

同类推荐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数学教学的趣味名人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名人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天文馆的穹幕电影

    天文馆的穹幕电影

    虽然人类身处宇宙,可就算是望穿双眼、浮想联翩,也不能穷尽其万一—宇宙是人类永恒的幻想与好奇。探究宇宙奥秘,也许正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坐标来解读人类自己。浩瀚的宇宙孕育了我们的生命和文明,也使我们走上了探索其奥秘的伟大征程。从蒙昧时代对宇宙万物的顶礼膜拜到现今最被人认可的弦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无疑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无限的宇宙对人类来讲依然是一个未知的谜。
  • 动植物百科

    动植物百科

    从地球诞生到6亿年前,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被称为隐生宙,虽然延续的时间约有40亿年,但由于材料不足,未能划分出详细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般只再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而它们之间还无确定的界限,因此常统称为前古生代。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热门推荐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村诡事录

    山村诡事录

    驱鬼画皮,奇门遁甲;养蛊五行,玄学之术古来有之。善人习之造福万千;奸人习之祸患无穷。七月十五出生的主人公在一次惊悚的亲身经历之后,渐渐的被卷进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之中,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诡异经历,迷雾被一层层拨开。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有尔虞我诈,有血雨腥风,也有儿女情长……
  • 冷禅室诗话

    冷禅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流放的终点

    流放的终点

    力量太弱会被流放?力量太强也会被流放?是谁定下这种无理的规则?就让我来将这滑稽的规则改写!
  • 网游秩序之神

    网游秩序之神

    他,本是一个安安分分的市井小民,一个虚拟网游却是让他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一个逆天的种族职业,一条曲折的成长之路,最终却会如何?(秩序里无悲剧,无郁闷,新人新书,求收藏!)
  • 月下伊人倾城笑

    月下伊人倾城笑

    绪音组合,由队长醉言、副队长霞子,及成员小清、睿妍、林希、雨芊、逸子、冷赫、阳阳组成。她们是一群有梦有追求的女孩,她们酷爱音乐,她们的相聚也是音乐……在西藏录制一宗节目的过程中,无意被带到了异时空。在旅途中,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故事发生在她们身上?在异时空里,收获满满的甜蜜还是独守一世?21世纪的美少女歌手能否扑倒多重身份的小王爷?等着,大战开始了!
  • 俺妹是只鬼

    俺妹是只鬼

    我一直是个普通人,直到有一天俺妹变成一只鬼。人活着,却变成了一只鬼。。。
  •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都市逆天修真狂少

    十年生死两茫茫,南柯一梦,一朝梦醒。天才少年夜小天,在神秘玉牌的帮助下,重生于十年前的医院内。破危局,逃生死,以天地星辰为己用,修炼己身,踏入修真路。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如履薄冰,逆天而行,终成无敌……逆天书友群:【天火阁-天组】526794519
  • LOL武器大师异界行

    LOL武器大师异界行

    宅男秦逸带着英雄联盟中的神器三相之力穿越到了瓦洛兰大陆,附身于少年时期的贾克斯的身上,开始了他NB、曲折同时又充满了感动的人生……
  • 妙哉妙哉

    妙哉妙哉

    翟清想:没有比遇见一个状似公主病晚期的室友更倒霉的事!一场小小的经济危机引来了齐妙这个室友,据说职业是什么三流小明星,海龟背景,长得嘛,那是可以见得的呀!可是外貌不能决定一切,当翟清看见齐妙的n个家当往屋子里搬的时候,瞬间感觉眼前一黑。。。但生活貌似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