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乡下,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想,默许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笑了。
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摇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而且必须马上任命呢?”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于是,老头的儿子成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娶了洛克菲勒的女儿为妻。
这个没有花任何资源,即帮助老头的儿子找到了工作,找到了对象,双双笼络了世界银行总裁和洛菲勒。而这是博弈智慧的绝妙应用。
许多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往往抱怨没有资金,没有人力,没有可助自己成功的资源。其实,这话按常规理解没有错。但是,人的头脑足够灵活就完全可以借助博弈智慧取得成功。
只要我们拥有知识,拥有智慧,通过独特的创意、精心的策划、完美的操作、具体的实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之内,巧借别人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一定的运作模式,运用各种博弈智慧实现多赢。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这,我国的《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军事论著,而且算是上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专著。博弈论又名“对策论”,目前在很多学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最多也最为成功。博弈论听起来高深,但内容还是很好理解的。
博弈论就是讨论人们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决策的学问。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利益影响很大,每个人的利益又受到他人行为的很大影响。这种斗智斗勇的决策过程,固然面临不确定性,但其中也有规律可循。对于二十几岁的人来说,面临着工作、爱情、等各种各样的竞争和和博弈,博弈时时存在。当你抽出一根烟,点燃之前进行一番权衡——吸烟伤肺,不吸烟伤心,恰巧的是,此时你身边有你的女友或朋友在场,这种情况下,你与朋友间就吸烟的问题,可能形成一个博弈。
博弈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经济、管理、社交、政治、生物等各个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为了帮助那些在博弈中屡屡败北的朋友在策略上胜过生活中的竞争对手,或者起码能并驾齐驱,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本书摒弃了市面上大部分博弈书枯燥的说理和说教,通过精彩的小故事和深刻的剖析讲述博弈论。告诉二三十岁读者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适应并利用世界上的种种规则、怎样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格和世界观,改变对社会和生活的看法,使读者以理性的视角和思路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阅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那些令人叹服的博弈事例,还可以学到如何运用这些博弈论的“诡计”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让我们可以从容解决二三十岁需要面对的问题。
譬如,你等车等了半个小时后车还没来,每每想放弃另寻他法的时候,你就想到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就再等一下,车终于在一个小时后来了,而你也迟到了。此时,如果运用博弈论的“诡计”,你就会明白,已经花费的那半个小时属于沉没成本,不管你是走是留,它都不可收回,所以你最佳的策略是立即走而非继续等。
比如,在公司里,你勤奋工作的时候总是有人偷懒,但是干出成绩时的奖金薪酬却是大家一同分享,你虽气愤却无计可施。此时,如果运用博弈论的“诡计”,你就知道,应对这种典型的“小猪跟随策略”,只能要求公司改变薪酬奖励制度,将薪酬与个人工作业绩完全挂钩。
再如,你去集贸市场买衣服,经过一番艰苦的讨价还价,你本以为自己这次终于没有吃亏,但走了没几步就发现有人以更便宜的价钱买了同样一件衣服。此时,运用博弈论的“诡计”,你就会明白,在这种讨价还价博弈中,你总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而要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让自己买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衣服,只有采取货比三家策略。
最后我们想提醒读者的是,任何书本都无法向读者提供类似“锦囊妙计”的东西。本书只能帮助读者建立用博弈论知识来指导生活决策的意识,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假如你想将它们运用于你自己面临的某一个具体情况,并且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那么你就必须做一点创造性的工作——怀疑、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