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400000009

第9章 远近高低看历史 (1)

第三章 远近高低看历史 (1)

鲁迅曾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历史,同样会有不同的收获。从政治的角度看来是失败,但是从学术的角度兴许又是成功;从小处看是进步,从大处看又是倒退。如此看历史,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一 历史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通史,打通历史的主脉

一九六一年,钱穆应香港一个学术机构的邀请,前去讲解历史研究的方法。这时的钱穆已经离开内地十二载,他在香港成立新亚书院,并获得香港政府的嘉奖,被推为国史研究的权威。在钱穆开讲历史研究方法的之前,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要研究中国史?

钱穆对此的回答是:“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中国史讲的中国人的本原和来历,我们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中国人,知道了中国人的真实性与可能性,特异性与优良性。我们也可以说,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我们自己。譬如认识一位朋友,不能单在他的高矮胖瘦上去认识,还该知道一些他以往的历史,如姓名、籍贯、学历、性情、才干等,才算是知道认识了这个朋友。我们不仅要认识我们的以往,还要认识我们的将来。若非研究历史,这些都无从知晓。

“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这个观点钱穆很早便在他的《国史大纲》前言中提到过。如何知道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呢?钱穆提出了三种方法。

一是由上而下,从古到今,按照时代先后来作通体的研究。学习需要有一个起点,由此达彼,学习历史亦然。“例如这讲台上有茶杯,我知道它是茶杯,同时即知道旁的东西非茶杯。我虽未知此许多东西是何物,但起码已知道了它决不是一茶杯。”如果读了《左传》,明白了春秋时代是怎么回事,再读战国史时,就能明白战国与春秋的不同。一般学历史者,都是从古到今,从先而后地顺次读下来,但“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籍都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来读,这样的学习方法需要花大功夫。

另一种研究历史的途径,就是自下溯上,自今到古,由现代逆追到古代去。这也就是从现在生活的任何一方面开始,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学术思想的,循序上推,寻根究底研究,例如我们今天的国家地理疆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历代往上查找,最后可以找到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以及历史上周围各区域的归属问题。

还有一种比较灵活的研究历史的途径,就是依照自己的兴趣,以作为研究历史的肇端。例如听人谈到宋史,说起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反对新法,忽然引起兴趣,便不妨从此一处起,来学习宋史。从这里能有所体悟,欲罢不能,便延伸到其他处去,慢慢了解到整个宋代的历史。最后愈推愈远。比如受了某一师友的影响,或偶然读到一本新书,而得了某一项启示,因而引起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动机,也尽从此入手。汉武帝、曹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但我们不能只知道一个是红面,一个是黑面,要能从容不迫,沉潜深入,渐渐能穷源竟委,鞭辟入里。

现在有很多人对日本的电视剧和动漫都很感兴趣,因此开始自学日语,也逐渐去了解日本战国的历史。这本是很好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只读《德川家康》,或者只看一部《德川三代将军》,不了解整个日本战国的局势,不知道日本战国之前的政治,也不了解德川幕府最后的终结,就不能真正地了解这一段历史。

因此在钱穆看来,从兴趣入手,由点及面的研究并不是最理想的历史研究方法,这样学习,会使你走到许多狭窄肤浅短视的路上去。

因此,即使我们要根据当前问题来推究,也得首先将此问题暂放一边,平心静气,仍从历史本身的通体来作研究,如此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到原有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白,从研究历史用心,可以解决问题。若仅从解决某些问题上用心,却不一定能了解历史。这等于说,明体可以达用,而求用心切,却不一定能明体。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历史,仍不如从头到尾作通体的研究。首先便是通史,略知通史大体,再深入分着时期去研究一部断代史。对一部断代史有研究,再回头来接着重治通史,又继而再另研究断代。如此循环不息地研究下去,才是可远可大,明白历史上的时代之变,才能贯通上下古今,而获得历史的大全。

自清代咸同中兴至新中国成立,蒋移至台湾,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多次的变动,每一次变动也曾引起人们的鼓舞向往,以为中国有希望了。“但事实上,却是每况愈下,愈变愈坏。”这些变化究竟自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为什么总是变不好?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大问题,只有具备大见识,才能解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先精熟这一部现代史,不了解中国历来的政治格局,而妄生揣测、空下断语,这样的批评是不能负责任的。只有先从通史入手,对现实的种种评价才不致肤浅荒谬。

钱穆本身是一个熟读中国通史的人,这一点和当时很多新学派的学者不同。有的人对中国历史所知甚少,但却大肆批评中国古代的封建愚昧,这在钱穆看来,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可以说无论研究历史最后的落脚点在哪里,通史都是基本的起点。

历史注脚;

通史

所谓通史,就是连贯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与断代史不同。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军事、文化、艺术等,都要提到;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通史。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这两本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份量的史书之一,是历史爱好者首选的入门读物。

如何遴选通史读本

通史首先要求叙述的内容广泛,军事、文化、艺术等也要囊括其中;其次要求在叙述中体现历史发展脉络或贯穿其中线索,给人一种整体的认识。市面上很多《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往往都做到了第一点,而要做到第二点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著者的才华、积淀和理论素养。因此推荐历史爱好者在选择通史读本的时候,注意作者本身的学术功底。

制度,用章法来掩护人心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而不弊。遂为后世所传袭,此即中国历史传统一种不可推翻的力量与价值之具体表现。”钱穆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最反感时人用“封建”二字将历史一笔带过,他最愿意仔细好好地讲清楚的,便是中国历代的政治史。

政治不同于政事。如秦始皇统一,汉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内政、外交、军事等,都属于政事,归入通史范围。而政治重要在制度,属于专门史。一个国家,必有它立国的规模与传世共守的制度。这些制度,相互间成一系统,形成一个朝代的政治框架,这一个朝代的种种活动,都在这个框架之内进行。

中国专讲政治制度的书,有所谓“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与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后人又承续此三通,再扩为九通至十通。二十四史、九通,是中国史书中最大的两种分类结集。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自古迄今,有其内在的一贯性。其中有因有革,直到今天,还有历史上的传统制度保留着。研究政治史,先要读编年史,再转治断代史,然后再来研究制度方面的通史。

要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史,钱穆提出要注意两点:

一是研究制度,不能停留于制度本身,而要从与此制度相关的一切史料来研究。因为制度是针对当时的实际政治而设立运用的,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的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的实际影响。把科举制放到九品中正的背景下来研究,便可以看出科考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另外,历史上记载的制度,往往只举其标准的一个阶段来作主,其实每一制度永远在变动中,如果认为每一制度是凝滞僵化,一成不变地,也会误解历史。

二是研究制度,必须明白制度背后的思想理论。这一点和西方有所不同。西方历史上的政治思想家,他们未必亲身参预实际政治,往往只凭著书立说来发挥其对于政治上之理想与抱负。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近代欧洲的卢梭、孟德斯鸠。但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一种士人政府,学者所抱负的多少可在实际政治上施展,也就少有理论书。中国自秦以下历代伟大学人,多半是亲身登上了政治舞台,表现为一个实践的政治家。因此其思想与理论,多已见诸其当时的实际行动措施中,而自不必把他们的理论来另自写作一书。因此一部政治制度史,也是极好的政治思想史的具体材料。

钱穆说,“中国人自古代历史开始,实已表现有一种极大的民族性的天赋能力,即是政治的能力。”就空间讲,能完成而统治如此广大的国土;以时间言,能绵延此一大一统的规模达于几千年之久而不坠,皆因有一种良好的政治为基础。

如中国的赋税制度,全国各地租税全是一律。而且能轻徭薄赋,主张藏富于民。这种赋税制度一旦订立,就容易获得全国人民的诚服。社会便可藉此安定几百年。纵有变坏,经一番乱事之后,这种制度又复活了。朝代更迭不断,经济制度也只有几次大的调整,这种事情我们因为习以为常而不愿意花心思多研究,其实这种传承是很值得研究的。

但和西方历史相比,我们的赋税似乎没有制度,才导致革命。近代的民主政治,一切预算决算都要由民选议会来通过。但是多了解自己以往的历史,中国存在千年还是有道理的,古代的一切并非完全要不得,只想抄袭别人。

要研究中国传统政治,第一步不妨先加以分门别类。如政府组织、地方自治等,一一弄清楚了,然后再汇在一起,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我们研究政治最重要的是能配合现实,坐而言,能起而行。董仲舒、司马光,他们都不单是一书生,都是有抱负而又能身体力行的政治家,他们的观点与当时的国情、国际背景等等,都是要综合考虑的。唐初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等,他们的那一套制度,延续了几百年,即使朝代换了,也并不能完全盖过他们的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政治家的伟大之处。

“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盲目全部学习他人,其实等于迷失了自己。中国历史自有异于西方之处,如果中国人不能自己创制立法,而一味西化,中国的前途是很可以担忧的。

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对传统的抛弃造成的后果,人们的思想没有了寄托,情感找不到方式宣泄。因此,国学热渐渐升温,人们又开始从以往被我们抛弃的“故纸堆”当中寻求安慰,毕竟,好莱坞的电影不能完全填充我们生活中的缺憾。

所以,钱穆主张今天研究中国政治制度,一面当比较参考西方的政治,但绝对不可以数典忘祖,因为“我们实无此能力来把自己腰斩了而还能生存”。

历史注脚:

正史中的制度史

同类推荐
  •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重生大清之嘉庆大帝

    为了救学生,他惨遭爆心·····意外重生,他当上了嘉庆皇帝·····规矩不懂,生活习性不同,极尽搞笑逗比!斗和珅,诳乾隆,收忠臣,平天下,施改革,且看一介屌丝如何摸爬滚打成为一代大帝!
  • 嘉子名奕

    嘉子名奕

    天命难违,可终究敌不过人们的执着。两代为命运所左右的父子,又能否打破命运的枷锁?穿越于郭嘉之子身上的他,是否又能改变历史的轨迹?
  • 后秦传

    后秦传

    当代大学生穿越回唐朝末期五代十国,建立一个超级帝国--后秦。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收猛将,纳娇妻,伐晋梁,略蜀,平定江南。契丹你很牛?在逍遥哥哥面前卧着吧;越南你很狂?逍遥哥哥虐哭你;高丽你很拽?逍遥哥哥打服你;日本你不服?逍遥哥哥说了大秦朝北京西京南京都有了,就差一个东京了。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谁说皇图霸业一场空?改革政体,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源远流长。
  •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要不是这一眼的刹那,这世界也许就清净了佛曰:一切皆虚幻。若这一切皆是虚幻,那如今这一切又算个什么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身处荆棘,我从不动弹,为何满身伤痕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就生在这地狱之中,众生皆因我入这无间地狱又如何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竟是这般,那此番我便就从了这心吧
  • 中华上下五千年(1)

    中华上下五千年(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热门推荐
  • 三月婚情,只要宝宝不要爹

    三月婚情,只要宝宝不要爹

    2016年7月新书《一吻倾情,总裁的秘婚佳妻》开更啦,求收藏~~~~http://novel.hongxiu.com/a/1311352/她不相信婚姻,却在遇见他的时候,提出结婚。他也不相信婚姻,却鬼迷心窍的同意了。不过,新婚生活似乎美好的超出他的预期。他喜欢每天早晨餐桌上摆好的营养早餐;他喜欢每天下班之前接到她的电话,问他要不要回家吃晚饭;他喜欢所谓的夫妻生活,事后抱着她睡的感觉很好。总之,婚姻生活其实也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糟糕。他以为他和她的日子,过得相当和谐。可是该死的!她居然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提出离婚!结婚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就同意了,可是离婚?他要好好考虑一下。他还没有考虑出个结果来就已经气炸了!她把离婚协议书放在他的面前,一百万的赡养费是她提的唯一要求。他勾唇冷笑,三个月换一百万,她打的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原来她要的,不过是他的钱!他本来可以不签字,他本来可以什么都不给她。到底他还是签字了,一百万也亲自打进她的账户。他把离婚协议书甩到她脸上,“滚,老子再也不想看见你!”世界这么小。七年之后再相遇,她还是美丽的叫他恨的牙痒痒,只是身边多了个6岁的儿子,父不详。所有人都说那个孩子简直就是缩小版的他,仔细一看,确实很像。她说:“孩子是我的,和你没关系,请记住,我们早就离婚了。”原来,她和他结婚,为的只是要个孩子,她不相信婚姻,只要宝宝不要宝宝的爹!靠!他也不相信婚姻!但是,儿子和儿子的妈,他、都、要!
  • 易道掌控

    易道掌控

    乾坤天地,坎离水火,巽震风雷,艮兑山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荡,造化万物若是逆推寻源,可否掌控易道,逆了这天下?!
  • 逐仙踪

    逐仙踪

    考功名,踏皇殿,觅仙踪,战乱魔,本是庶出之子,却不甘人后,自创一片天地!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风暴新时代

    风暴新时代

    阴差阳错的一次巧合,莫名其妙的一次机会,让他的人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风暴时代中,是成为大海中的一粒沙石,还是成为大浪淘沙后的金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终极赏金猎人

    终极赏金猎人

    一个苦逼的穷鬼,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意外穿越,没想到的是穿越后依然穷困,他该何去何从,拒绝主角光环,打破普通玄幻模式。。。
  • 眸光只为你流转

    眸光只为你流转

    芸芸众生中的一枚普通人类,为什么偏偏被一缕妖魂胁迫去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天,她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呀?那异世妖魔纵横,魑魅跋扈,凭这身不堪一击的肉体凡胎,如何斩开荆棘,找到回去的路?“言罹,你放了我吧,我们何苦互相折磨?”潜台词:该死的老妖孽,扣着我你得不到半点好处,况且我还是个无趣又废柴的拖油瓶,留有何用?然而,冷锐的紫眸射来,吓得人直寒战。那人不言不语,眼神中的执着却已做出了回答:放过你,下辈子吧!不过,你的命魂已经残缺,无法转世轮回,所以,你永远也等不到下辈子的。“我不会爱上你,我们有代沟,而且你比我老那么多。”人类一度很嫌弃,直到……九幽之门走了一遭,前世的记忆苏醒,一夕之间,她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如魔似鬼,张狂邪魅。所有的恩怨纠葛忽然化为一笑,刹那间令天地花开。“我爱你,不带前世的记忆,而你爱我,却是刻骨铭心。对不起,小白,让你久等了一万年,这一次,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 冤家蜜爱

    冤家蜜爱

    澡堂意外相遇,就开始斗嘴。又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同桌。高冷帅到要爆的他,在阳光善良的小萝莉面前就变得幼稚,烦躁。一见面就斗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反而有些不习惯。。。。。这是爱上对方了吗?
  • 恶魔校草丫头,太拽

    恶魔校草丫头,太拽

    A市最大家族慕氏家族的少爷慕霖轩对柳氏家族的小姐柳若晗的一见倾心,他们从相识相知相爱经历了许多磨难,到最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的在一起的故事。
  • 日云天

    日云天

    千年前集道,佛,儒三家之大成的无双剑圣李大白横空出世,将秦快要一统天下纷争的大陆定为现在的格局,至此千年来一直维持到现在。可二百年前李大白突然消失,却横世出了个道山,无定老头,打遍天下无敌手。暗中想再度一统天下的秦国不得不再次忍耐。一个在道山长大的朦胧少年宋离,却向往山下的生活。那里有佳人才子遍地走,吟诗作对向阳春的唐国,那里有有三言不对就要当街作生死之斗的秦国,那里有游情于山水,往返于江河之边的晋国。山下有一山二宫三将四王五院六寺七圣的故事,这一切让宋离的心总忍不住跳动。读者说加群(行营2322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