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建筑极具宗教色彩,凡是磨制光滑、对缝严整的建筑均为神庙,且都配备三扇窗,缝与缝之间没有任何黏合物粘接,连最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在玩拼图一样被巧妙地连接起来,与其他的印加遗址的风格大相径庭。
“神圣广场”位于城市中央,一座巨大的日晷矗立着,马丘比丘人通过它来测定每天的时刻。在古城的一端还有著名的太阳神庙和“拴日石”,印加人希望用拴日石永远留住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太阳——万物生命和希望的起源。
勤劳的马丘比丘人还在城堡对面的山峰上筑出一层层梯田,并在每一层开凿了引水渠,引来雪水浇灌农田,企望获得丰收。
拥有如此美丽而逍遥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人却弃之而去,没有任何留恋,没有任何说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西班牙征服者的原因,可是,根据历史记载,当年侵略者的铁蹄并未能够踏向这里,并且,考古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在1533年,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之前,马丘比丘人就已经离开了这座美丽的“空中之城”!即使真的是因为西班牙人的入侵,想想印加帝国的雄厚实力,拥有了万骑精锐的印加人,居然不敢和100多人的西班牙入侵者做殊死的战斗?恐怕说不过去。
很难说清到底是为什么,天灾?部落战争?奴隶反抗?种种怀疑都没有任何痕迹能够说明。今天的考古学家在绵延的安第斯山脉中,陆续发掘到许多印加帝国的遗迹,证明印加人确实是抛弃了他们美丽的家园,在荒芜的山地中再建他们理想的国度。
印加人和马丘比丘为后人留下无法解释的谜题:
为什么要在如此之高的地方建这样的一座城市?
他们为什么又弃之而去?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切割、运输那些建筑用的大石头的?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爱情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让唐明皇千里飞骑送荔枝,也可以让印度皇帝修成泰姬陵。另一个更加伟大的奇迹——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也是爱情的产物。
传说巴比伦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建。因为他美丽的王妃赛来拉米斯常常思念她那山青水秀的故乡,加之,她也很不习惯于巴比伦炎热干燥的气候和单调的平原景色。所以,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在巴比伦城中建起立体式的“空中花园”,以博取王妃的欢心。建成的空中花园与埃及金字塔、小亚细亚半岛以弗城阿其忒弥斯神殿、希腊奥林匹斯山宙斯神像、地中海罗得岛太阳神巨像、小亚细亚哈利卡纳苏城摩索拉斯王陵以及法罗斯岛亚历山大城灯塔,一起成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
但是,现在对于“空中花园”为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建的说法,不少人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空中花园更可能是在尼尼微而不在巴比伦。建园者不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而倒有可能是早他100年的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了。为什么有如此说法呢?
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在书中对巴比伦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神庙建筑以及房屋、街道、商贸甚至连浮雕、装饰等多处细节都做过仔细描述,并且盛赞巴比伦的“美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城市”。可是书中他却单单不提空中花园,这是一个疑点。
同样也是罗马史学家的色诺芬在其著作中赞美了巴比伦城墙的雄伟壮观,但对空中花园却也是只字不提。难道是根本没有存在过这样一个建筑?
而且,人们至今没有找到有关尼布甲尼撒建造空中花园的记载,不过在有关亚述国王辛那赫瑞布的许多文献记载中却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在尼尼微城中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并引城外的河水到城中浇灌花木。而辛那赫瑞布的后代也常常提及,他们常在尼尼微的这个人造山形花园中以捕杀从笼子里放到园中的狮子和野驴为乐。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23年,波斯人出兵占据新巴比伦城,他们还改变了幼发拉底河道,使河道远离了巴比伦城。按理说,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花木肯定会因为缺水而枯萎,在百年之后不可能会还保持郁郁葱葱。可是在尼尼微的浮雕却表明,亚述人不仅采用“水泵”抽水浇灌人造花园,还用水槽将山泉引入园中。所以即使无人灌溉,花园依然可以苍翠如初。
虽然有这两种说法,使人们对空中花园究竟在巴比伦还是在尼尼微无法断定,但比较古老的记载说到的空中花园在巴比伦这种说法应该更具可信度,只不过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实而已。
新巴比伦王国修建过通天塔吗?
如今的人们,己能利用航天飞机深入宇宙,更能用望远镜探望宇宙深处的秘密,但人们还是很向往更遥远的天外,希望能达到世界的顶端。这种愿望自古有之。
基督教经典著作《旧约·创世纪》第ll章曾有这样一段记述:古时候,天下众多的人口,全都说着同一种语言,人们在向东迁移时,走到一处叫示拿的地方,发现那里是肥沃的平原,就定居下来。他们商定在这里用砖和生漆修建一座城和高耸通天的塔,以此传播声名,免得四处流散。这件事惊动了耶和华,他看到城和大塔就要建成,十分嫉妒人们的智慧和成就,便施法术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的言语各各不同。结果工程不得不停顿下来,人们从此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大塔最终没有建成,后人把这座大塔称作巴别,“巴别”就是“变乱”的含义。
如何看待《圣经》中这段记述,史学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圣经》中这段传说,有所根据,主张“创世纪》记载的那座大塔的原型,就是古代两河流域(即示拿)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的马都克神庙大寺塔。这座大寺塔,被称作埃特曼安基(意为天地之基本住所)。它兴建于新巴比伦国王那波帕拉沙尔(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5年)在位时,到其子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62年)在位时才建成。这一传说也反映了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巴比伦城内居民众多、语言复杂的情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所著的《历史》一书第1卷18l节中,记载了如下事实:“在这个圣域的中央,有一个造得非常坚固、长宽各有一斯塔迪昂(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185米)的塔,塔上又有第二个塔,第二个塔上又有第三个塔,这样一直到第八个塔。人们必须循着像螺旋线那样地绕过各塔的扶梯走到塔顶的地方去。那里有一座宽大的圣堂。”希罗多德说塔共11层,可能是把塔基的土台或塔顶的庙也计算在内了。公元前331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到巴比伦时,这座大塔已非常破败。为了纪念自己的武功,亚历山大曾有意重建此塔,可是,据估算,光是清除地面废料,就需要动用1万人,费时2个月。由于工程浩大,亚历山大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相反,有的学者不同意“圣经》中提到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伦时代马都克神庙大寺塔的观点,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早在新巴比伦时代以前就曾有两座著名的神庙,一座叫做萨哥——埃尔(意为“通天云中”),一座叫做米提——犹拉哥(意为“上与天平”),它们很可能就是关于通天塔的传说的素材。但是,有关这两座神庙,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提供参考。
楼兰古城突然消失之谜
在负有盛名的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座著名的楼兰古城。它的遗址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提到这座城市。这样看来,楼兰王国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它在中西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元前77年,汉朝皇帝将楼兰的国名改为都善。
昔日绿草遍地,车来车往,门庭若市的繁荣古城——楼兰,在公元4世纪以后,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廊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和未解之谜。
现在,由于探险和考古发现不断进步,楼兰文明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这个走廊处于东西交通要道,荟萃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根据已发掘的遗址范围、所出土的文物内涵看,当时的城市文明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楼兰考古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是由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相互融合而成的。在宗教信仰和物质习俗方面也均表现出这种特点。
如1997年新疆文物考古所在尉梨县营盘古城附近发掘的一座汉晋墓地,出土文物包括汉晋的绢、绮、缣、丝绣、织金锦、汉代铁镜,这些物品都带有明显的中原风格,已发掘出了带有中亚风格的麻织面具、黄金冠饰、金耳环和金戒指等,还有来自波斯安息王朝的玻璃器皿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毛纺织品,等等。可以说当时天下的宝物很多都聚集在这一座小小的墓地之中。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从地域位置看处于各主要文明的边缘,似乎是一个“文化边缘地带”,而实际上却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展现的舞台,是各种文化聚集融合的场所。
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木简和文书的纪年多数集中在公元270年前后,这些文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从中不但可以看出楼兰城的军事力量和状况,和各屯区农业生产、水利与生活的一些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楼兰城内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关情形,如城内设有仓库、客馆和医院,有制造铁工具和兵器的手工业,有以谷物丝帛作价的商业活动。此外,文书还记录了一些有关城内居民与户口、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文书是当时楼兰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真实写照。
然而,公元4世纪以后,这样一个绿草遍地、人口繁盛的绿洲却瞬间消失了。黄沙漫漫,盖住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一望无际的沙漠代替了昔日的绿洲,只有丝绸之路上留下的斑斑白骨暗示着这是曾经是一个商旅云集的贸易中转站。文明就这样突然中断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切呢?从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简牍中可以知道,当时楼兰王国的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又联想到楼兰处于沙漠之中,我们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自然环境发生r较大变化,水源日益不足,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了楼兰文明的覆灭。楼兰人不得不放弃他们曾经坚守的故国,四处逃散,而文明也就消失了。
泰姬陵真的是印度王修建的吗?
美丽的泰姬陵闻名于世,不仅是因其建筑成就,更是因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它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汉为他美丽的皇后泰姬所建造的。谁要怀疑这一点,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人们已经不愿接受别的说法了。
屹立在印度亚格拉近郊亚穆纳河畔的泰姬陵,华丽的壮观,气势磅薄,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着这一奇迹。
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是一个完美无比的整体,它充分地向人们展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富于哲理。那么,谁是这一宏伟壮观杰作的设计和建造者呢?目前,对于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和艺术风格流派问题,大致有三说。
“波斯伊斯兰说”。数十年来,《大英百科全书》的作者一直认为,泰姬陵的建造者是沙-贾汉皇帝。主要设计者是波斯人(一说土耳其人)乌斯泰德·伊萨,由他负责全部事务,没有一个印度人参与构思。
“欧亚文化结合说”。这一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旧牛津学派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
他认为,泰姬陵是“欧洲和亚洲天才结合的产物”。意大利人吉埃落米莫,维洛内奥和法国建筑师奥斯汀·德·博尔多等诸多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大师均参加了设计,且在艺术风格上具有西方影响。印度穆斯林史学家莫因·乌德一丁-艾哈迈德驳斥了这种说法,他在1904年写的《泰姬的历史》一书,完全否认这座具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的建筑物是出自西欧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构思。
“主体艺术印度说”。持这一看法的学者中,有已故的印度著名史学家马宗达(公元1888—1980年)。他说,在探讨这一设计功劳归于谁时,不应忘却印度自身的因素。泰姬陵的平面图和主要特点与苏尔王朝舍尔沙的陵墓和莫卧儿胡马雍的陵墓,在建筑上有师承关系;就建筑材料——纯白大理石及其上面的宝石镶嵌工艺水平而言,在西印度的拉杰普特艺术中早已存在,不能把此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归功于波斯的影响和支持作用;由于莫卧儿时代对西方已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扩大,西方艺术的某些因素可能会对印度建筑风格带来影响,这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