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85

第85章 试谈西方传媒的奥运报道特征及中国相关对策

夏炎

随着残奥会的闭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这一盛会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思考。从临近奥运西方传媒的不实报道,泛政治化舆论倾向,到舆论在特定领域一定程度的认可,西方传媒的奥运报道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如何全面地认识西方传媒报道的种种表现,报道的形态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的特征,中国又该如何理性地应对,我们需要对这一国际性活动报道的过程与历史背景作一回顾。

一、历史分析

西方传媒对于奥运的传播,有其政治倾向性和历史的可理解性。尽管国际奥委会坚决反对政治对奥林匹克事务的干预,如《奥林匹克宪章》第61款规定:“在奥林匹克区域内不准进行任何示威或政治的、宗教的或种族的宣传。”布伦戴奇曾经强调过体育与政治的分离性:“我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育完全脱离政治。”然而,纵观历史,奥运脱离政治,始终只是美好的愿望。

1916年定于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取消。1936年奥运会被纳粹政权所利用,成为一个历史性错误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1940年、1944年定于东京和伦敦举办的两届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迫取消。1948年伦敦奥运会,由于“二战”的原因未邀请日本、德国参加。围绕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在奥运会上演了二十多年;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两名美国黑人运动员利用上台领奖的机会,抗议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在两大阵营相互敌对的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分别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1]如此等等,俯拾即是。

以历史观之,将奥运传播与政治联系起来,其实并非西方传媒记者对北京的特别态度,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惯性延续。如前所述的舆论泛政治化,也是西方传媒宣扬“普世价值”的典型舆论的写照。对于在“普世价值”旗号下宣扬的价值观,应当进行历史的分析,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虽然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的产物,但首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因此,我们既否定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永恒道德”、“普世价值”,认为对于道德传统、伦理文化应当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又强调必须立足于今天新的时代实践,通过扬弃、吸收外国文明优秀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既要尊重历史的发展,反对全盘抛弃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反对全盘吸收的文化保守主义,努力在批判继承中实现创新。[2]

认为存在着某种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又是可知的,这是历史哲学的一个公设和前提。起源于西方的奥运文化和精神是世界各民族文明融合与丰富的结果,其本身便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传播,但是对于主导意识与精神实质追求的矛盾和斗争也伴随着这一历史过程。有的学者这样认为,历史“不是应当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直观的秘密”,奥运政治传播的历史也具有其直观的可理解性。

二、社会与文化解读

西方传媒对于奥运的不实报道,有其历史过程的可理解性,也是中国当代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奥运传播作为特定时期的传媒事件,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与想象。文化植根于社会赖以维系的土壤,在赋予事件和时间特定意义的同时,也解释着事件的存在与变迁。应从社会与文化的视野去解析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奥运政治传播,努力去发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认清这一倾向的实质。

(一)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差异

在西方专业主义新闻理念中,负面新闻的价值,远远大于正面新闻。犯罪、暴力、灾难等负面新闻对读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此记者在选取新闻的时候对这类新闻有特殊的偏好。这方面在美国是有传统的,对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国际重大活动,往往存有固定的“思维定势”,即从负面的题材中捕捉新闻。

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哈蒙特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中国有着太深的偏见,它们不愿意相信事实,只想扭曲事实以印证自己的想象,如果扭曲事实也达不到它们的目的,便无中生有地炮制新闻。“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误导受众,影响舆论,使事态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2008年的一系列事件,让西方媒体看到中西方之间深刻差异的价值观,促发了西方的反思。西方传媒竭力捕捉北京奥运会中的政治性信息,并把负面新闻作为报道的突出内容,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对游离于西方文明之外的实行市场经济而又形态迥异的国家日益发展壮大的恐惧。

(二)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安全、利益、政治、文化等语境下,理解上的误读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在国际传播中,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经验范围严重缺失,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往往从自身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出发,因此难免出现曲解,造成误读。以确认自己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为出发点,对异己的东西做出判断,以国内的意识形态衡量他国事务,偏见的形成不可避免。

北京获得奥运主办权,是中国运用现代话语进行奥运传播的难得机遇。中国的奥运政治传播,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体育价值的博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与1900年传入中国的奥林匹克文化的碰撞中,最先发生了理念上的冲突以及具体行为上的诸多摩擦。尤其是,出于国家政治方面的实际需要,在某些特定时期、针对特定事件,媒介有意识地误传从而引导误读。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加强和冲突加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它与现代价值产生的碰撞也是导致传媒误读的原因。

面对这一中西方国际传播在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民众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认识的局限性,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十分必要。

三、中西方国际传播差异与中国对策

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传播需要配合适当的公共政策,可以消弭中西方新闻传播的差异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于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也将有借鉴意义。

(一)在国际性大型活动传播过程中,采取恰当的传播态度可以推进整体传播的顺利进行[3]

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国内传播,也同样适用于国际传播。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新闻公关部门,拟定关于重大事件的危机处理预案,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国际公关公司代为处理。

传媒的态度或情绪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损失,应全面地看待西方的选择性报道,引导受众理解民族利益与全球化进程和谐并重的关系,既不能处处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物思考问题,又应该避免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坦然面对西方传媒的不实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避免情绪失控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二)将宣传与传播相分离

文化研究学者霍尔认为,媒介产品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什么是现实的定义和建构。传播者将自己的意图通过符号载体转化为信息(编码),抵达受传者后的信息,再经受传者解读、还原(解码)。在此过程中,传播者控制了什么能被传播,什么不能传播,而受传者只能根据传播的内容来解码,从而得出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对于没有被传播的内容或被歪曲传播的内容则很难意识到。

(三)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与观念的表达,在传统媒体之外,有了新的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与开放性,在传播信息方面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及时迅速,因而容易获得心理学上所认定的“首因效应”,即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特定的情景中容易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我国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这种传播特点,借助网络技术,保持对于最新信息的跟进以及对于舆论事态的引导,避免民众的过度情绪化。这与民众自我参与意识的提高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夏炎: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生、南广学院教师〕

1]任海、罗湘林:《论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2期。

[2]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人民日报》2008年9月10日。

[3]冯惠玲、胡百精:《对话与双赢:北京奥运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将各种格式的讲话稿的写作技巧罗列出来,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列举最新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范例。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热门推荐
  • 最强小农夫

    最强小农夫

    我是小农夫,种得一手好田,修得一身武道,行的一手好医,哦,还泡得一帮好妞……
  • 家有贤妻:锦绣小农女

    家有贤妻:锦绣小农女

    男女主身心干净,绝对宠溺无下限!郑重申明:只虐小三儿和渣渣!男主女主外加小包子一起打怪兽。五年后再次重逢,带着小包子的女作家惊艳亮相。相逢不相识,曾经丢失的爱情是否还能找回来?儿时青梅竹马的感情,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误会是否能解除?没有三儿的爱情,真的是不完美的吗?且看锦绣小农女如何收拾高富帅!一场豪门恩怨就此拉开序幕。二十多年前的秘密一朝被揭开,她原来是流落在外的世家大小姐。这一切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她该何去何从?当知道真正的幕后主使时,她该恨,还是该怨?【小剧场】“我们以前认识吗?我怎么感觉,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云少下意识的看着李晨曦母子问道。“云少,我们从来都不认识!”李晨曦冷冷的看了对方一眼,抱起自己五岁的儿子转身离去。小包子偷偷的看了这个傻爹一眼,您老自求多福吧!【小包子言论】敢欺负云少的儿子,那一定会死的很惨。敢欺负云少的女人,那一定会生不如死!
  • 阁楼之恋

    阁楼之恋

    三段逆流爱情,亲情、爱情,误解跟曲解。都说天台是个浪漫的地方,电影中、传记中,就更加唯美了。可是自从王泽搬到天台的阁楼的时刻才知道都他妈的是骗人的。、、、、、、赵淑曼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容易陷入回忆,也许是老了吧,窗外的秋叶映红了天,她的思绪却飘到了那年冬天、、、、、、苏轶心冷了,眼神空了,神经麻木了,被皮带抽打而炸开的皮肉失去了痛觉,忽然她想起了高轩,目光更是无谓的看向了赵旉、、、、、、
  • 伏尸

    伏尸

    当人命比草贱,没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浮世若梦,活不下去一切皆是空花。若是本性与活命发生冲突,我们又该如何选择???蛮小石非常肯定自己的答案,哪怕伏尸百万,血流千里赤地......也要活着。
  • 小散好玩

    小散好玩

    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不知时空中发生的故事,他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无意中闯入修仙界,游离于主流修仙门派的修仙小散,带着自己的小宠物,流浪于天地之间,他有点好玩,喜欢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编一些掩藏自身秘密的故事。他追寻自己的道,却留下一路的故事。
  • 洞灵真经注

    洞灵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煞九尾,绝爱妖妃

    天煞九尾,绝爱妖妃

    新婚之夜,她满心欢喜,等到的却是一把插入心脏的匕首和灭族的消息,再次醒来,却面临着被吞的危险,重活一世她不再单纯,说她废材的,她让你变成废材,说她没有幻兽,自己本就是神兽,过五关斩六将,却难掩己的忧伤,蓦然回首,一妖孽在身后轻笑:“别怕,我一直都在。”
  • 三才轮回剑

    三才轮回剑

    江湖上所有正道门派在新任武林盟主欧阳轩宇带领下要剿灭西域邪派圣火教,教中柳辰飞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邀约欧阳轩宇赌斗。这时林清河出现,解开了尘封往事。
  • 妖兽主宰

    妖兽主宰

    “这个斗者与怪兽的世界,你确定它是真实的吗?那什么又是真实?”老东西的一句话问的雷子辰哑口无言。
  • 大约是爱

    大约是爱

    一开始或许是逢场作戏,可是随着纠缠的不断深入,不论是不甘亦或不屑,真真假假模糊了视线。问世间情为何物,那些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大约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