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84

第84章 实力与创新成就经典——《人民日报》北京奥运报道评析(2)

其次,策划注重轻重结合、疏密结合、大小结合、常规与机动结合。北京奥运会,《人民日报》的报道规模是其历次大型报道中最大的。“截至2008年8月7日——奥运会开幕前,已经使用版面112个版。奥运会期间,奥运报道共用版面288块,刊发报道和文章1042篇,图片1062幅,评论186篇。”[3]这样大型的策划,《人民日报》注重了各种武器的搭配。第一是重视报道节奏,疏密结合。《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启动早,规模大,分阶段运行,重视不同阶段的报道密度。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时,《人民日报》每周推出1个《全景奥运》专版;2008年1月,《全景奥运》增加为每周2个版。7月1日起,《奥运特刊》推出,每天2个版;7月21日,增加到每天4个版;8月8日—25日,《奥运特刊》每天12个版。第二是轻重结合。作为体育赛事报道重要武器的轻骑兵——短消息和大型策划专稿结合。赛事报道多数以消息为主,短平快。但是重大报道给予足量版面,例如8月9日打通10版、11版,推出特大型报道《北京时刻:2008年8月8日纪事》。再次,策划大小结合,奥运报道中既有大型策划,如奥运会前、奥运会后均推出过大型系列报道,也有小型策划,如一些专栏编辑会根据需要策划栏目所需稿件。此外,《人民日报》的策划也体现出常规与机动灵活的特点。《人民日报》成立策划组,使策划变成日常工作,“昔日的陈述今日的现实”等系列报道都经过提前计划。但是出席开幕式的外国政要和国际主流媒体负责人的访谈由于随时都有变动,随机性就很强。

第三,策划体现出极强的创新能力。奥运报道有很多非常有创意的策划。“大碗茶”、“我在北京”等栏目非常新颖,从设计风格到内容都别具一格。而“奥运启示录”、“奥运提升中国”等系列报道雄浑大气,落点深刻。这些富有创新的独家策划,提升了《人民日报》奥运报道的影响力。

三、彰显大报优势,打赢多媒体新闻战

网络、广播电视大行其道,都市报积极备战,《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实则是在多种媒体竞争的环境下开展,特别是网络和广播电视的实时传播给纸质媒体的报道带来很多挑战。多重竞争中,《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权威党报的优势。

第一,《人民日报》发挥了资源优势。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政策资源等多方面汇聚了很多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权威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给《人民日报》带来了很多独家报道。例如,权威专访展示了超强的新闻信息采集能力。奥运会开幕前夕,《人民日报》策划了《昔日的陈述今日的现实》专栏,采访了李岚清、刘淇等当年申奥的重要人物。奥运会开幕临近,《人民日报》又设置专版刊登了对各国将要出席北京奥运会的政要的访谈,专访出自《人民日报》驻外记者的手笔,来自世界各地。这些独家重量级专访令《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显示出国内诸媒体不可复制的强大实力。

第二,发挥评论优势,发出权威声音。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主张的重任,《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备受重视。在《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中,其评论优势得到发挥。一方面,《人民日报》的奥运评论立意高,显示出其权威性。例如奥运会开幕当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社论热情洋溢,高屋建瓴,被世界各地的媒体广泛转载。另一方面,《人民日报》的奥运评论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在关键问题上起到“减压”、“解气”的作用。例如刘翔退赛,《人民日报》为新闻《今日伤别离明朝再奋起》配发评论《刘翔依然是心目中的英雄》,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此事,这给风波之中的刘翔减轻了压力,也还体育本来面目。

第三,大量深度报道展示了平面媒体优势。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迅捷和直观给平面媒体带来巨大挑战。即便在人民日报内部,《人民日报》、人民网、手机报也是既合作又竞争。北京奥运报道,《人民日报》考虑到多媒体竞争的环境,独辟蹊径,注重挖掘报道深度,形成差异化优势。纵观奥运报道,《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深度报道。综述《情越万水千山》是关于火炬传递的独家报道。8月24日,《奥运特刊》刊出四个版的“奥运启示录”,全面解读奥运精神。这些深度报道弥补了平面媒体不能24小时传播的劣势,独显大报魅力。

四、版式和图片创新,读者的视觉盛宴

《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奥运特刊》的设计,异常精巧,可圈可点,报纸实现了从阅读到悦读的突破。

第一,版面设计意识强,体现独特风格。异常令人注目的是《人民日报》的《奥运特刊》较之平日主报风格迥然不同,版面融进大量设计元素,作了大胆创新。不过,在追求现代感时尚感的同时,报纸版面也保持了《人民日报》一贯的庄重典雅。创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大图片大标题短消息的运用,这使阅读更为轻松愉悦。再例如版面有很多特殊的充满中国传统美的设计,8月9日第5版相当精彩,版面只有《五洲共阅中国画卷——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侧记》和“人民论坛”的一篇评论,左侧设计了一幅中国画的卷轴,卷轴上摆放了四幅开幕式文艺演出照片,侧记标题下一幅奥运主火炬熊熊燃起的照片,版面主色调为非常考究的传统中国色红和黄,整个版式浑然一体,中国味道浓郁。《奥运特刊》还有很多这一风格的版式,富于变化,既有独特风格又保有了《人民日报》版面风格的一致性元素,设计大胆而庄重,总体而言非常成功,这与《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引入美术编辑岗位有关。

第二,图片使用大胆突破常规。奥运版面视觉美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图片。图片使用的突破一是在数量。奥运会期间刊发文章1042篇,图片使用量却达1062幅。另一个突破是图片运用完全打破《人民日报》原来的图片使用规则,大图片、异型图片比比皆是。图片是版面重要元素,往往成为版面的视觉中心,《人民日报》以往图片多采用矩形图片,尺寸也不突出。《奥运特刊》图片运用风格大变,大胆剪裁,在版面上运用大图片,运用异型剪裁的图片,收效颇好。例如,8月9日16版,《第一时间解密开幕式》配了开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制作总监路建康、委约作曲家赵季平的三幅照片,都作了特殊处理,人物在版面上活灵活现。

第三,图示的使用便利读者阅读。奥运版面还使用了大量图示、漫画、插图等,这些特殊图片与照片一起点亮版面。图示不仅美化版面,而且便利读者阅读。例如8月8日10版,《场馆导航》版面上半版是场馆地图,这样的用图示方法对于《人民日报》常规而言是一个突破。

〔王佳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1]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领导小组:《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纪实》,《中国报业》2008年第10期。

[2]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领导小组:《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纪实》,《中国报业》2008年第10期。

[3]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领导小组:《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纪实》,《中国报业》2008年第10期。

同类推荐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修仙渡劫

    网游之修仙渡劫

    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全民游戏的时代,连神仙也不例外。“小道友,把你的装备送我吧。我给你一粒仙丹,吃了可以增加百年功力,你看如何?”“死老头骗谁呢,拿颗巧克力豆就想跟我换装备,没疯吧你,一边去别影响我练级。”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拉开序幕本书改名荒天弃,删除游戏情节,大家可以站内搜索去看看,绝对比现在的精彩
  • 孤寂在那一瞬了结

    孤寂在那一瞬了结

    她是高高在上的神王。与天地同生,同灭,看着身边重要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能伴我一生的人呢?她想。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乙女的愉悦生活

    乙女的愉悦生活

    用婉转的话说,他是个办事高效率的自由职业者用粗俗的话说,他是个懒得出蛆的伪宅但总的来说,是个拥有创造一个民族潜力的纯爷们一天,在他45神角度抒发内心的激荡时一只QB找上了他接着他伟大的创造力就变成了孕育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这是个愉♀悦的故事前方高能,重口,高清,无码,但圣光还是有的——点娘一害羞,哥就得跪了-------一条荡气回肠的分割线------------------新人挖坑,危险施工向元首致敬真百合!!双向插头神马的......写了要坏掉的啊!!!
  • 魔焰修罗

    魔焰修罗

    当鲜血染红天空,大地在颤抖中咆哮,堕落的力量将与贪婪的肉体结合,古老的种族将重新在大地上肆虐。坚固的友情将在战斗中诞生,修罗与兽灵将在圣龙之子的指引下成长,冰霜和火焰将是忠实的盟友,古老的家族会成为勇士们的试练场,幻灵诉说和勇士们的使命,失去记忆的精灵会带来新的希望。一个预言,让安寻找哥哥的路途充满了未知
  • 末世之超能系统

    末世之超能系统

    「发现宿主总神经元细胞」「正在匹配宿主细胞」「匹配成功」「系统融合宿主本体」「融合成功」
  •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我心飞翔:风丫头观鸟随笔

    本书稿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候鸟的迁徙,大量记录性图片反映了群鸟的生活,并附有作者的心灵随笔,让读者能够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产生心灵共鸣。
  • 极武高手在都市

    极武高手在都市

    一个邋遢的黑带高手,看他如何称霸异能都市,玩转后宫佳丽,终成一代强者
  • 帝问

    帝问

    “哈哈哈……”浩渺天地间,一道笑声如同惊雷滚滚,携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大陆。“是帝!”人们欢呼,“他回来了,他回来了!”盈眶的泪热从他们眼里流淌。“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做到了,做到了啊!”“是啊,那么多日日夜夜,都值了!”被称作帝的男子出现在人群中,扶着大家的手寒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坚持不懈的点击、推荐、打赏!”他又轻轻叹气,“可惜这还是不够的!”“帝,还需要什么?”人们问道。帝摇了摇头,飘向世界的尽头,只留下悠悠的声音——“请来双倍吧!”……
  • 绝世魔族

    绝世魔族

    得天独厚的超强天赋,聪明无比的脑袋,大陆第一的颜值无人能比,强大到不可思议的身世,两个超级师父,一个是大陆第一强者,一个是大陆第一学院的掌控者,这就是我们的主角——炎魔。上古第一神器,千万年魂兽,千万年魂环,恐怖的极致武魂,一切尽在绝世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