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600000017

第17章 意识(4)

(二)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hypnotic induction)是以产生高度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为特征的一个系统程序。在催眠之前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周围的环境。催眠一般是在安静的室内进行,室内灯光宜暗淡,干扰人的刺激须减少到最低程度。让被催眠者放松地坐在椅子上。除特殊情形下采用团体催眠外,一般是采用个体方式进行。二是被试与催眠师良好的情绪关系。让被试充分相信催眠师以及催眠术的无害性,对催眠持积极态度,相信催眠的可能性,同时又对该催眠师表示信赖时,被催眠者就容易很好地配合接受暗示并取得成功。诱导催眠的技术有多种,但大多采用这样的步骤:首先,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让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要求被催眠者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物上,如想象中的风景、表的滴答声等,同时催眠师反复地轻声说“你感到了疲倦,发困和昏昏欲睡”。催眠师会清楚地描述应该发生的身体感觉,如两臂在下坠,脚在发热,眼皮变得沉重,抬不起来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被催眠者就逐渐地接受影响进入了催眠状态。在催眠结束之前,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醒来时将忘却催眠过程中的一切经验;最后,催眠师暗示被催眠者醒来做某些活动,整个催眠过程结束。

(三)催眠的本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介绍催眠的文章,其中不乏对催眠现象及效果的夸大,再加上一些文学影视作品对催眠现象的不太准确的渲染,使得很多人对催眠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我们根据一些严格控制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论,列出了一些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赞成的关于催眠的观点,以便于大家更加客观地“认识催眠”。

其一,催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被催眠者的努力和素质,而不是催眠师的技巧。

有些人对催眠比其他人具有更好的反应性(如催眠感受性高的人)。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对催眠的易感性与一般的人格特质如轻信、信任、顺从或服从等无关(Nash&;Nadon,1997)。

其二,即便在催眠状态下,也不能强迫被催眠者做那些违背他们意愿的事。

人们往往认为,人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能力下降,有时会服从于一种暗示,做出一些尴尬或危险的事情。个体选择将责任推卸给催眠师,从而服从催眠师的暗示。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被催眠者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道德标准或对自己及他人构成真正威胁的事(Laurence&;Perry,1988)。

其三,催眠状态下能够做到的超常行为,在没有催眠但动机足够强的情况下也能做到。

有时催眠暗示能够使人表现出超常能力,但催眠并不能使人超越他们正常生理和心理能力的极限。即使没有特殊的催眠步骤,仅凭暗示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只要被暗示的人有足够强的动机愿意合作、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且鼓励他们放松、集中注意,然后发挥最佳水平(Chaves,1989;Spanos,Stenstrom,&;Johnson,1988)。

其四,催眠并不能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许多人往往都认为催眠能够增强记忆能力,使人回忆起更多的往事。有时,甚至可以利用催眠术成功地挖掘出目击证人对罪犯的记忆。但是,事实上,除了极少数案例外,在绝大部分案例中,处于催眠状态下的目击证人回忆的内容都是错的。因为尽管催眠有时能够提高回忆起的信息量,但它同时也使得记忆错误的可能性增大。或许被催眠者比其他人更乐于猜测,或者是他们错误地将生动的、想象的各种可能性当成了真实记忆(Dinges and others,1992;Kihlstrom,1994)。由于催眠诱发的回忆中的伪记忆和记忆错误情况非常普遍,美国心理学会和美国医学学会反对在法庭上使用“催眠后更新过”的证词。

其五,催眠不能使人对很久以前的事件产生真实的再次体验。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相关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催眠可以使人恢复早期记忆,这种早期记忆甚至可以追溯到出生伊始”。实际上,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当人们追溯到童年时代时,他们的心理及道德行为表现仍显示出成人的特征(Nash,1987)。他们的脑电模式和思维模式并没有变得孩子气;他们并没有表现得像孩子似的进行推理,并且IQ分数也与儿童不符。他们可以用孩童式的语言讲话,或者报告说自己又回到了4岁,但他们的推理方式表明他们不是4岁;他们只是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而已。

其六,催眠暗示一直被有效地应用于许多医疗或心理研究目的。

尽管催眠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在心理治疗或缓解压力问题中,催眠的确是非常有用的一种手段。催眠暗示被用于缓解压力、焦虑和剧烈的疼痛;可以对需要牙科治疗、外科手术或分娩的人起到麻醉作用;消除如吸烟或咬指甲等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技巧;减少癌症患者在进行化疗时引起的恶心感以及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等方面。

(四)催眠的理论

在催眠从江湖魔术发展到科学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曾经有多种理论试图对其发生的机制作出解释,但至今没有定论。下面介绍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对催眠的一种非常流行的看法是将它与睡眠相联系,认为它是转变了的意识的另一种特殊状态。然而脑电波研究发现,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形态与清醒下的完全相同,因此对此观点不予支持。于是,巴伯尔(Theodore Barber,1979)和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nos,1986)等人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者在催眠者的诱导下过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并且指出,是被试者角色的期待和情景因素,引导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

很多学者坚持认为催眠是意识的另一种状态,而不是角色扮演,因为即使是最合作的被试者也不同意在不给麻醉药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根据实验结果,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1992)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一种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司机对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做出了一系列反应但多不能回忆,就是由于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驶汽车与个人思考两部分了。正是由于隐蔽观察者的存在,所以,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

(五)催眠的应用

现在催眠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和运动等方面。在心理治疗方面,催眠用于治疗酗酒、梦游症、自杀倾向、过量饮食和吸烟等。但是,除非病人的动机很强,否则催眠一般不会立即获得明显的效果。如果辅之以其他心理治疗,催眠的效果会更好。催眠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但它绝对不是无所不能的。

二、药物与意识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作用,通过暂时改变个体对现实的意识觉知而影响心理活动和行为,这些药物叫做心理促动药物(psychoactive drug)。这些药物进入大脑后,会改变大脑的通讯系统,从而影响知觉、记忆、情绪及行为等。持续地服用这类药物,躯体便会产生耐受性——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更大的剂量。长此以往,会使躯体产生药物依赖。药物依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理依赖,躯体变得适应并依靠这种药物,部分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频繁作用使神经递质耗竭,其悲剧性后果便是“上瘾”,有机体变得真的需要这些外来物质,一旦缺乏,便患各种令人痛苦的退行症状,如震颤、盗汗、恶心等;另一种是心理依赖,个体发现使用药物令人欢快,以致出现对药物的渴求。

能改变神经系统工作机能和个体精神状态的药物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三类: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常见的抑制剂包括酒精、鸦片、巴比妥酸盐,它们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压抑(减缓)心理和躯体活动。兴奋剂主要有安啡他明、可卡因、咖啡因,其作用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传递,加速心理和躯体活动。致幻剂包括LSD、大麻、麦角酸、裸盖菇素和南美仙人掌毒碱等。在有些文化中,这些药物的使用带有群体宗教性。致幻剂的主要作用是使人产生对现实真实性的各种奇异的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一种药物是否产生作用或产生作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说,其作用又会因服用量、服用时间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此外,某些心理、社会因素也会反过来影响药物的作用。

关键术语

意识、睡眠、生物节律、睡眠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深睡阶段、浅睡阶段

失眠症、梦、显梦、隐梦、激活—合成理论、催眠、催眠感受性、催眠诱导

心理促动药物、抑制剂、兴奋剂、致幻剂

思考题

1.马、狗和猫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你认为它们有意识吗?如果有,那它们是否也能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觉知?

2.人为什么要睡眠?

3.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梦有什么新的认识?

4.你曾经历过“意识分离”吗?试举例说明。

同类推荐
  •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正确阅读

    正确阅读

    本书是关于青少年如何阅读,如何提升阅读能力的畅销读物,兼具实用性、思想性于一体。作者已经根据本书理论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举办诸多培训班,广受欢迎。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法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生活的品质(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生活的品质(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高品质的生活取决于自己身心的和谐度。你做的事是不是你喜欢的事或是你想要做的事。一件事情的发生你对其有怎样的认识,它是让你觉得人生更加完整了还是让你觉得自己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如果你所经历的事你觉得可以构成你人生中比较有意义的一部分,那么不管事情的好坏,至少你从中学会了人生,完善了人生。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昆虫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昆虫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牟梨曼陀罗咒经

    牟梨曼陀罗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深宫风云之华紫萱

    深宫风云之华紫萱

    【一点朱砂,两方罗帕,三五鸿雁,乱了四季扬花。六弦绿漪,七星当挂,八九分相思,懒了十年琵琶。】那一年落雪,谁心弦已动。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又情归何处?她,华紫萱。相府庶女,无人问津。庭上惊艳谁人一撇,梦中呢喃谁家少年?他,叶长安。无意闯入,结下情缘。他迎风而来,宛如千树花开。
  • 九尾妖尊

    九尾妖尊

    上古大荒的九尾妖尊已经破除封印,天下将陷入死亡的恐慌之中。异凶猎人的刀锋是对准妖物还是对准至高无上的权位。到底正与邪的分界线在哪里?
  •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热播剧《裸婚时代》原著。没房没车没存款,却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顺其自然嫁给了与之相恋六年的刘易阳,搬入了刘家三室一厅的房子,拉开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爱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无策;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对孩子冷言冷语冷面孔,同样令童佳倩一腔愤愤。刘易阳的怠慢终于使得童佳倩萌生离婚之念,不料,刘易阳的同事孙小娆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刘易阳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刘家,可生活却日益不如意。带孩子的困难,存款的支配,以及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裸婚,究竟能不能裸来幸福?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由文章、姚笛主演,各大卫视热播。
  • 从洪荒到现代

    从洪荒到现代

    现在已经是末法时代,修仙已经成为传说。可是末法时代从何开始?为什么会有末法时代?一切已无人知晓。本作者在这里斗胆写出自己的认知,本书将从洪荒开始,一直写到现代。带你领略辉煌和没落。
  • 花千骨之一生只为你做桃花羹

    花千骨之一生只为你做桃花羹

    你我师徒恩断义绝,花千骨重生结局大家希望是画骨恋吗?
  • 王俊凯之守候初心

    王俊凯之守候初心

    她和他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生活,却能相遇。学会爱,学会心痛。她,一直在改变,或许应该说他们在改变,夜空下的承诺,能守候一辈子吗……
  • 七世一生

    七世一生

    完美的重逢,相遇在第七世。堕入无尽陵墓,却是一片天地。这个蓝色的陵墓中到底潜藏了多少秘密?萧泰最后能否找出这个星球的秘密,得到本是敌手奈何相恋的美人的心?龙鹰苍穹斗群龙,萧泰重生,仙界大闹天宫。翻天覆地最后发现“我不是我,她不是她”一切都是一只手设计好的,为的只是重生。
  • 恶魔吸血鬼夺爱记

    恶魔吸血鬼夺爱记

    本文主要写一个女生她生活在与人类共存的时代,却被送到恶魔吸血鬼的学校,恶魔界和吸血鬼界的统治者同时爱上了那个女孩,可是女孩爱他们两个,于是展开了爱的战争,就在那时,女孩神秘失踪,恶魔统治者和吸血鬼统治者联合起来找女孩,找到后才发现她正是恶魔界,吸血鬼界苦苦寻找的人。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