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干巴巴地读和声情并茂地朗诵,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者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可以说,好的朗诵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例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形到内在精神,再到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层层深入,逐步推向高潮。反复朗读,自然会激发我们对白杨树、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热爱与赞美之情。朗诵,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从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则必须有合乎情理的想象。朗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就会产生春雨细密,悄然润物,诗人喜不自禁地联想;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会使人联想到辽阔无边、无限美好的北国雪天风光图;朗诵朱自清的《春》,就会将盼春、绘春、赞春的情绪激发、升腾,营造美好的遐想空间。
《朗读学》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对正确的朗诵状态作出了精辟的归纳。他认为,一是要信心百倍,积极主动。正确的朗诵状态,首先是精神状态正确。为了传达朗读作品的内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诵者要由衷地感受到作品的深刻、丰富,预见到它对听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从中获得的美感享受。朗诵者一定要引发出比较强烈的朗读愿望,要有一种需要立即朗读才好的迫切感:如此优秀的作品,朗诵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自己一定要尽力展现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之后,会使听者有更多的收益。二是要全神贯注,进入作品。所谓全神贯注,就是在朗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诵中,倾注在朗诵的作品中。进入作品,就是要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要主动去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者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三是要动脑动心,有感而发。在朗诵的准备过程中,朗诵者获得了对朗诵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觉,但这并不能保证在朗诵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也就是说,如果在朗诵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这里的关键,是“第二次唤起”。第二次唤起,是朗诵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朗诵状态的标志,是进入朗诵内容的必备条件。在朗诵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在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四是要速看慢读,由己达人。朗诵总是要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进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的朗诵状态,就要求考生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既不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略、省略某一个环节。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作品的字词时,当然要反映到脑子里,而后再就字出声。而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会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
从纵向看,有字形、字音、字义的深化,也有字、词、句的深化;从横向看,有见字连词组句和读字读句的双重轨道。这双重轨道,是交叉重叠、先后错开的,不是完全重合、同时并进的。在这纵横交错的双轨行进中,我们不但要获得形象感受,还要获得逻辑感受,进而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达到表里合一。
二、选择作品
考生在提前准备作品时,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作品,尽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一般来说,一是不宜选择平淡无味、缺乏情节和高潮的作品。朗诵也和写文章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作品本身没有亮点,就会导致你的表达平淡、缺少活力与动感。二是不要选择与自己性别、个性、年龄、身份不相吻合的文章。高大的男生读《狼和小羊》《春》《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声音纤细甜美的女生读《将进酒》《满江红》《海燕》《雷电颂》都不太合适。三是关于男女情爱之类的缠绵诗文也不宜选择。四是不要选择哲理性太强的文章。近年来市场上比较风行的“精品美文”写得确实不错,但也有的“只好看不好读”,这类作品大多是作者个人化的内心倾诉,喃喃低语。夜深人静时,捧读一下,欣赏一下还不错,但并不一定适合拿来当做朗诵作品在考场朗诵,那样反而破坏了作品的美感,让考官觉得极其不自然。五是不宜选择考官耳熟能详的名家经典作品。
名家名作人人都爱读,许多考官倒背如流,市面上也有许多现成的录音示范带。考生不准确、不到位的处理很容易暴露出来,另外,名家的作品通常博大精深、内涵深远,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是难以把握好的。如有的考生一张嘴就是“轻轻的我走了”(《再别康桥》),“我如果爱你”(《致橡树》)……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选择名家名作,考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如自身条件不错、语言感觉良好、表达训练有素的考生,选择一些经典作品来朗诵也未尝不可。但是一般而言,对于初学者,还是尽量回避这类作品。六是不要选择时代感不强的“过季”作品。有的文章描写的是文革时期的内容,文字表达方式也明显不合时宜,有的文章还有明显的过时感,有的提法甚至与现时政策背道而驰,这样的作品显然是不宜用来参加考试的。
总之,很多院校的考官都是积极提倡考生选择一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诗歌、散文、童话、小说片断、寓言故事、新闻通讯,或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或出人意料、引人深思,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或真切感人、催人泪下……如表现父爱、母爱、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家乡情、祖国情的作品,内容丰实、有血有肉,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播音主持专业的考生在自备作品选择上应下点工夫,尽量拓宽视野,扩大选择面,从一些校园文学刊物、报纸副刊、朗诵诗刊上精挑细选。可以多找几篇上口试读,最后通过比较,选定一到两篇自己最喜欢又能驾驭的作品。
三、把握技巧
朗诵任何文学作品都要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技巧,设计表达。
1.诗歌
考生如果选择诗歌作为自备作品,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具体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也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绝不是无病呻吟、玩弄文字游戏,而都是有感而发,缘事而发。那么,诗人“感”什么?缘何“事”?作为考生,都要去体会、揣摩和理解,只有理解诗的内容,朗诵时才能表现与发挥。
理解诗意是朗诵的基础。以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为例,根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借梅寄志。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我们在朗诵时,要处理好这个“俏”字,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层深刻的含义,积极进取,永不屈服。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的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抢夺春天的美景。朗诵时,应深化梅花的形象,把它设想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这样才能诵出内涵。
又如为庆祝娄山关战斗胜利而作的《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的得意之作。娄山关之战发生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是毛泽东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的重要一役。战斗于拂晓打响,经过反复冲锋、肉搏,直到傍晚才占领了娄山关关口。这时太阳还没有落山,战场也未及打扫,登上娄山关的毛泽东心情依然沉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在毛泽东的视野中,茫茫山海和血红的落日形成强烈的刺激,似乎在警示:从会昌城外高峰到娄山之巅的“雄关漫道”,红军虽已跨过生死线,但前面的路更长、更险。然而,挫折和困难从来动摇不了毛泽东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他已做好了“从头越”的心理准备。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现代启示: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民族或国家,总是处于“长征”或“新长征”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在战略上,最需要的是乐观、豁达、大无畏的思维和态度,需要以超然、超现实的眼光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潮落和云卷云舒。这是一种生存、发展的智慧和美学。朗诵时要把握好作品的主题和内涵,读出气势,诵出神采。
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表现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为爱情奉献一切的赤诚。那么,朗诵这首诗时必须突出主人公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每节的前半部分语调高亢,而后半部分语调则要舒缓。郭小川的《秋歌》,以秋为题,展现了祖国大地上广阔的秋景。从海岸的青松到江南的桂花,从草原的骏马到东北的青山,诗人描绘出一幅恢弘的全景式画卷。
我们还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怀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
其次要把握好诗歌的写作特色与艺术风格,体现贴近的时代感和明确的目的性。
再次是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不能用固定腔调从头读到尾,要有变化、有起伏、有抑扬顿挫之感。如在朗诵《刘翔,你为中国人奔跑》时,要洋溢着民族自豪感,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基调昂扬。
最后就是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
2.散文
考生如果选择散文作为朗诵的自备作品,首先要理清脉络,分清层次。考生应把作品的清晰轮廓输送到听众的头脑中,便于他们整体感知作品。熟悉了稿件以后,就要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把“形”理清,把“神”聚合,把“主题”提炼出来。这样,朗读才会有目的、有灵魂、有内涵、有深度。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文章结构严谨,是典型的“总起——分述——总结”结构。《春》一文首先描写春天来到,万物苏醒,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起着总起的作用;接着是分述部分,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了春草活泼调皮的样子;之后描写了春风中温柔的柳枝,混合的气息,鸟儿的歌喉,牧童的短笛;再接着描绘了朦胧安详的如诗如画的春雨美景;再往后写了春天里,人们赶趟儿似的,一个个出来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最后运用博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起着总结全文、寄寓主题的作用。文章意境非常优美,让人读来如同正在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一幅富有意境的图画。朗诵时,既要静静地欣赏,又要体味春天雨景的无穷韵味,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把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
又如散文《凄美的放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洪水袭来的紧要关头,在生离死别的一瞬间,一位深爱着丈夫的母亲,毅然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保全了丈夫和丈夫所在学校的孩子。文章感人心扉,催人泪下。朗诵时,首先要把洪水来袭时的紧张感、急迫感表现出来,在读到“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时要充满着伤痛和不忍,语速低沉、缓慢,“妈妈曾经怎样地紧握”中“紧握”二字要坚定有力,“妈妈又是怎样微笑着放手”中“放手”二字要拉开、放慢,表达妻子对丈夫、对生命、对生活的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