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视、音频报道:全方位海量直播、多角度深度策划,视角新颖而不失厚重
1.视、音频报道特色概述
在本次神舟七号的报道中,网络技术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六大重点新闻网站专题的视、音频报道都有出色表现.不仅从发射到全程的所有瞬间、细节全面报道,滚动直播,方便网民通过音、视频得到最直接的感官享受,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贵专家访谈、背景视频资料,提高了网民的阅读兴趣,并使报道的深度、影响力大大提高。其中,央视国际依托中央电视台的整体优势和实力,为全程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而在各大网站中脱颖而出。
央视国际(CCTV.com)网站自2006年4月28日改版以来,着力增强了视频信息的传播与搜索功能,在将电视新闻与网络电视的结合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次大型视频专题也有不俗表现,特色如下:
(1)依托母体优势,海量信息直播
目前,央视国际已实现央视1、4、9、新闻频道等12套节目同步网上直播,还提供央视重点栏目的网上电视点播,为神七大型视频专题集提供了海量视频资源。不仅设计了“神七全景观测站”栏目,“24小时播不停”,在第一时间将央视直播节目上传,而且按照升空全程各阶段顺序,策划了“神七发射成功”、“出舱准备及轨道运行”、“太空漫步”、“神七返航”、“亮相”五个专题视频页,每个专题页面囊括了所有同主题的直播视频信息以及与主题相关的所有视频资料,方便受众按顺序观看。
(2)深度策划,打造网上“视频影像馆”
为充分利用母体资源,央视国际在此次视频策划过程中,率先调用央视现存的各类视频资料,并按主题分类集纳,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网上航天视频影像馆”,成为同类专题中的最大亮点。
视频影像馆中展示的资料内容纷繁复杂,既有早期的纪录片、文献资料片,又有历年来央视有关航天的电视节目和各类素材。网络编辑们通过对零落散存的数字历史影像资料编排组合,围绕着“航天史”以及“中国神舟系列”两大主题,构建了一个富有视听特点的影像空间,使网络专题内容厚重,富有历史感。并与此次“神七”报道热点相结合,策划制作了“人类航天史”、“航天英雄传”、“航天大事件”、“三国航天梦”、“人类探月史”、“航天揭秘”、“中国飞天路”、“中国神舟系列”、“中国飞天英雄”等视频资料专题网页,使影像资料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3)精心编排、二次处理
网络选择视频专题这种形式,就是希望能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和符合其口味的节目,包括多镜头选择、精彩画面重放、电视互动等。有鉴于此,尽管已拥有海量视频资源,央视国际并不仅限于呈现海量视频,而是继续对视频专题的表现形式不断创新、拓展,对节目内容进行结构分拆和二次加工,将原有的央视节目素材集纳编排成适合以网络专题形式呈现的成品。尤其是在飞天全程结束之后,又重新编排“神舟日记”视频页面,以每日为单位,把当日所有视频重新集纳,安排“神七”点播站,网民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点播任意视频观看。
央视国际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将多个专题“捆绑”,使专题相套,让视频信息无限延伸下去。比如在这次报道中,视频专题页面包括“发射瞬间”、“出舱活动”、“神七影像馆”等若干子专题,而在子专题“神七影像馆”中,又嵌套了“中国飞天梦”、“神七我提问”等专题,这种处理方式进一步地增大了信息容量,满足了受众的阅读预期。
三、其他特色报道样式:小主题切入,多角度解读
1.网络电子杂志
为立体呈现网络专题,中国网杂志频道、观察频道联合中国麦克网制作了精美的网络电子杂志《神七问天》上下辑,内容丰富,设计精美,还配有不同风格背景音乐,给受众提供多重的视听享受。
2.图表报道
新闻图表主要用几何图形(点、线、面)报道新闻,其常见形式有表格、图形等。新华网专题页面图片专区栏为受众呈现了53幅图表报道,包括有三维观景图、新闻地图、示意图等,将抽象、难懂的航空新闻语言具体化,使受众也更容易获得浏览新闻的乐趣。
3.3D动画报道
央视国际3D报道共有5条,包括全程模拟、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太空行走、返回地面的过程动画展示。新华网与搜狐新闻网也以联动的方式推出动画播报,按时间顺序编排。
人民网的3D报道在此次报道中做得最为出色,按时间顺序编排,分发射、运行、行走、返回四个阶段分别报道,同时针对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空间应用等七大系统一一制作动画描绘,在表现测控操纵系统时还绘制了电子地图。所有制作元素互相配合,相互映衬,创造了全新的视听感受。
四、互动样式:新颖互动产品层出不穷,网站专题间合作与联动加强
交互性是网络的特点之一。在网络专题中更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主要表现在网络中传者和受者间的关系的变革。它是从由传播者单向传递给受众信息到传者与受者间的互动的变革。并不断开发出新的互动形式。从形式上看,互动的方式包括: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受众意见调查、特约来宾与网友的交流、受众互动等。从网络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一定的场合下,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与反馈者,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者的传播意向与行为[19]。
在本次“神七”网络策划中大量的互动方式也应运而生,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制作网络专题使用的普遍手法,并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动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形式:
1.博客、播客与收客,受众展示平台的交流与延伸
各网站还将新闻专题的互动环节延伸到了网站以外的个人博客、播客当中。通过这种延伸和交流,网络新闻专题得到了程度更深的互动。
新华博客开辟“热博专区”,央视国际也推出“追梦神七心随博动”博客专题页面,将网友有关神七主题博文突出显示。
为征集视频素材,央视国际“星播客”、新华网“播客广场”等播客平台分别推出神七视频征集专题,征集网民的视频祝福、DV作品等,将电视记者采集不到的新闻视频信息一一展现,并加以提炼,聚合为新的视频页面。
新华网还推出“收客”平台,收客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资源收藏工具,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永久保留你所喜欢的网页。在新华网的收客广场,与神七内容有关的收藏占据了收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2.益智、趣味的互动游戏
六大新闻网站在互动环节上的一大亮点就是设置了互动游戏,这些科普游戏既开拓了受众的知识面,又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如新华网开通“航天飞机虚拟飞行”和“国际空间站虚拟游”,玩法简单,需要自己组装飞行器以及各零部件然后再虚拟太空遨游,并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联动,在游戏界面提供其链接,让受众在体验趣味游戏之余也能浏览网上科技百科全书,扩大视野。
人民网的互动游戏种类繁多,有互动答题的“宇航员潜质测试”、有让网友将照片上传,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满足广大网友与航天员合照、穿回宇航服的夙愿。还设置拼图游戏,每次拼图都需经历相关图片的新闻背景知识问答,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知识性、趣味性。
3.有奖征集,比赛评选
六个专题的有奖征集活动各出奇招,征集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在线网站联合中国宇航学会,在飞天前举办“探索宇宙祝福神七”有奖征集祝福语活动,收到各种形式的祝福作品多达上万条,文字作品有诗歌,楹联、散文、哲思小文,还有绘画、歌曲、MTV等影音作品,并从中选出2008条与神舟七号飞船一起上天,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人民网的有奖征集更是别出心裁,打造虚拟“留言墙”,网友在相关页面点击并留言便可将“留言墙”“筑高一米”,至笔者截稿,留言墙已有近45万人留言,人气甚旺。央视国际也开办“我在太空行走”为主题的绘画创意活动,为青少年网友提供了展示想象力与才华的表达空间。
[1]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2]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9页。
[3]周锡生:《“新华网,全球新闻网”》,《新闻战线》2000年第10期,第47~48页。
[4]张咏华:《网络时代新闻时效性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中国新闻网评论:《中新社等13家媒体合推两会报道“我有问题问总理”》,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3-01/1179000.shtml。
[6]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7]王敏:《试论如何利用互联网络改善我国英语对外传播》,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源自中国期刊网。
[8]邢志刚、王素芹:《对外宣传应该重视议程设置》,《对外大传播》2000年第8期。
[9]韩轩:《在新语境下审视“妖魔化”》,《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16日。
[10]袁晓文:《论“议程设置”假说在新时代的嬗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源自中国期刊网。
[11]邓炘炘:《网络新闻编辑》,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258页。
[12]《跨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谁跟谁携手》,千龙新闻网,2001年11月15日。
[13]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7页。
[14]中国网:《特色突出,效果显著——记“中国网”“非典”时期的对外报道工作》,《对外大传播》2003年第7期,第18页。
[15]杨林青:《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大众传播》,《新闻记者》1998年第2期。
[16]转引自简艺:《全球环境中的中国对外传播》,《现代传播》2000年第2期。
[17]王晨:《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策略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源自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第12页。
[18]李浩燃、魏平:《突发性公共事件网络专题的制作研究——以人民网和凤凰网“汶川地震”专题的对比分析为例》,《商业文化》,2008年第7期。
[19]杨洛:《我国网络专题现状与发展趋势》,南昌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源自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