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评论的模式、类型和风格
在分析了国际传播中评论性报道和国家的外交政策、核心价值观以及话语权设置的关系后,我们将结合国际传播的外在环境和内在需要,探讨国际传播中的评论与国家硬实力、软实力的关系,分析评论模式建立的逻辑框架和现实依据,并对评论类型和风格的特征与表现力进行研究。
一、权威和公信力
权威和公信力是评论是否具有力量和价值的两大支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矛盾纠纷,能够出来发表评论的人必定要具有一定的分量,要有权威和公信力。评论虽然人人可发,但如果没有权威和公信力,就会人微言轻,发表评论也没有多大价值。
首先,发表评论的人要有权威。要么是司法或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要么是单位的领导或公认的意见领袖,等等。这些都是发表评论的“硬件”,缺少了,评论就没有影响力。
其次,发表评论的人要有公信力,要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深得公众的信任。这些都是评论的“软件”,缺少了,评论就没有说服力。
权威和公信力不仅对于个人发表评论至关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权威和公信力主要来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软实力包括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公民的言谈举止、道德素质等因素。
一个国家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如果没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做基础,就不会有权威,不会有公信力,发出的声音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和说服力。
在改革开放以前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向世界发出声音的权威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重大事项的决定上拥有否决权。这一硬实力,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表意见和评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硬实力是不全面的,经济、科技、军事力量不足。这种硬实力上的不平衡,使中国在国际上的意见表达,其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国在经济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军事实力也日益壮大。中国硬实力上的失衡状态正在得到改变,在国际社会发表意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在不断加强。
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外交策略上的变化,正好与中国硬实力上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既适合个人的行为,也适合国家的行为。“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所体现的也正是这种思想。
在硬实力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软实力也在迅速发展。无论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还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无论是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还是提倡构建和谐世界,中国都在努力地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软实力。而这些软实力的展示,又都是建立在“和”、“和谐”这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
一个贯穿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一个体现了中国人生存智慧、世代相承、生生不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进行评论性报道立言、立论的基础,是我们的评论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基础,我们必须坚守这一点。
总之,权威和公信力是评论的两个基本立足点。只有权威,没有公信力,只能是一种霸权逻辑;而只有公信力,没有权威,这样的评论也只能体现一种善良的愿望。
今天的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权威性和公信力都在不断积聚。尽管仍然需要量力而行,但“有所作为”的基础正在得到巩固,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自己声音的条件逐渐具备,在国际传播中加强评论性报道的时机日益成熟。
二、评论模式的建立
中国的发展在给世界的稳定和繁荣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与世界各国的矛盾、磨擦、争端甚至冲突也相应地增加了。当中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时,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也比较冷清。而随着中国利益在全球的拓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频繁,更多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而来。
国际舆论之争的实质是话语权之争、利益之争,而争端则起因于矛盾、冲突和对立。从根本上说,评论性报道或言论性报道,是为了化解矛盾、冲突和对立,是在解决矛盾、冲突和对立中,主张自己的利益和权利。
而要使评论能够站得住脚,则需要针对矛盾、纠纷和争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矛盾双方不符合基本价值观的方面给予指正,使事物能够朝着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有利于体现和平合作与共赢的方向发展。
因此,评论不是口诛笔伐,也不是打口水仗,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一件事物的认识,需要经过“正”、“反”、“合”三个阶段或过程,这也是人们辩证地认识事物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这三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三个基本途径。据此,我们可以将评论模式分为三个方面。
(一)“正”解或正面立论
主要是阐明己方在对待特定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己方的利益和权利诉求,以及己方对于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原则和方法,等等。
正面立论也是主动出击。在国际传播的评论性报道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正面立论,积极提出解决争端的主张,是争取主动、体现中国立场的直截了当的手段。有时候,面对误解和责难,正面立论也是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过程,让国际社会看到问题的实质和重要性。
不过,正面立论并不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主动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它还需要结合中国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战略目标灵活地掌握。有些情况下,采取模糊策略可能要比主动表明立场更为有效。而对于一些目前中国的实力仍鞭长莫及的国际问题和争端,是否要正面立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仍需要慎重选择。
因此,正面立论,强调自己对于解决问题的立场也要分不同的场合,既要有利于争取主动,也要做到适度,有节制。
案例二十
新华时评:看一国经济实力人均水平才是关键
新华社2010年8月17日电。
随着日本近日公布上半年和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国GDP总量是否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度成为议论焦点。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总量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时,通常衡量的是年度GDP,而且使用的是一年甚至三年平均汇率,这样才比较准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人均GDP不仅不到日本人均GDP的十分之一,而且不到世界人均GDP的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中国经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也没有改变这种现实。
另外,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单看经济总量,还要看它的产业格局、自主创新能力、城乡和区域发展平衡性、资源能源消耗、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等。而在这些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正因如此,中国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只有拿人均GDP作比较,才能看出国家经济发达程度。无论GDP总量是世界第三还是第二,从人均水平看,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仍居第一百位前后。所以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强调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重性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十分复杂,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容不得半点自满。
从中长期看,实现全面小康、建成现代化国家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都很艰巨,当前正是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清醒认识国情和差距,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当代中国人的崇高使命。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之后,国际上就陆续有声音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一些国家的人士甚至认为中国已是发达国家了。当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这样的声音就更为嘈杂了。伴随着这些片面的认识,不少发达国家停止或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不再需要发达国家的援助。
新华社发表的这篇评论,意在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实力的片面认识,强调看问题要全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也体现在产业格局、创新能力、城乡发展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一国的人均GDP水平,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准。因此,尽管中国的经济总体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还远非发达国家,中国离经济强国的路还很遥远。国际社会在看到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客观、公正地和中国交往。
这就是从正面立论,引导公众从正确的方向看问题。
(二)“反”解或反面立论
主要是指从否定的方面看问题,重在揭示否定方面的行为、做法的实质,可能存在的危害,以及否定方面在强调自身利益和权利时存在的片面性、局限性、不符合公平正义或和平共赢的因素,等等。
显然,反面立论主要是针对对方的。任何时候,矛盾冲突的双方都各有利弊,各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反面立论,就是要将对立一方的弊端和不合理的因素充分地揭示出来,让人们看到其片面性、局限性和危害性。反面立论,也可以用来揭示事物陈旧和落后的方面,让人们看到其不合时宜。
不论哪种方式,反面立论的一个重要目的都是为问题的正面解决创造条件,提供铺垫,是争取对方在谈判中让步,达到利益均衡的一个重要手段。
案例二十一
新华时评:不宜过度延伸“世界第二”的含义
新华社 2010年8月3日电。
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一些外国媒体跟进解读并夸大其含意。对于这样的“炒作”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有清醒的认识。过度延伸“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含意,可能影响对中国经济地位的客观评价。从中国当前经济规模和增长率来看,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是预料中的事。但即使总量成为“第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方面,仍需作出很多努力。对此,中国是冷静的,既不会“飘然”,也不会因“过度延伸”而听任“中国责任论”的鼓噪。
以中国和日本相比较,去年日本人均GDP为39731美元,中国则为3677美元,相当于日本的9.3%,排在世界百名左右。而从世界范围看,据世界银行统计,去年世界人均GDP是8613美元,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是3260美元,中国也只是在这一水平上。
即使GDP总量相当,也不能区分经济发展质量上的差距。中日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日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不到2%、30%和近69%,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2%、48%和40%,两国在产业层级上存在差距。在产业竞争力方面,日本主要是靠高技术、高附加值,而中国现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两国在经济现代化水平上也存在差距。
这些事实都表明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经济发展阶段。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国际媒体特别是部分西方媒体,还是热衷炒作“总量第二”,过度延伸其含意,干扰对中国经济地位的客观评价,其背后的政治用意不言自明。
其实,炒作“世界第二”,其用意还是在兜售“中国责任论”。这就是,以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为由,迫使中国担负超出自身能力的更多责任和义务,要求中国在贸易投资、气候变化、能源开发等诸多领域作出更多让步。
事实上,GDP总量从来不是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唯一指标,更不能成为认定其“责任”的标准。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专家道恩·霍兰德指出,夸大“世界第二”对中国来说是“有副作用的”,西方国家毫无疑问会以此要求中国承担更多政治义务和国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