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问题
一、实质及特点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经济通常是以经济行为的主体(主要是集体和个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而不是以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因此经济行为的价值效应通常具有局限性、短期性、低价值层次性等特点。
对外报道中所说的经济问题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那些问题,它与经济行为主体的自身利益直接相关。
二、经济问题报道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对每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那些经济实力薄弱、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目前,经济全球化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外国针对中国的贸易磨擦不断增加。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媒体有责任做好经济问题的国际传播,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现有的经济问题
(一)贸易问题
贸易是国与国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对贸易当事国来说是对外贸易。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世界贸易。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转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存在着整体或局部不确定性,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前景不明朗、产能过剩仍较普遍的情况下,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全面持续大幅回升的动力不足,企业库存正常化对需求拉动的效应也会逐步减弱。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针对中国的贸易磨擦形势将更加严峻。2010年一季度,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9起,涉案金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93.5%。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技术贸易壁垒趋于增多。
目前中国遭遇的贸易磨擦主要呈现四大特征:第一,磨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第二,贸易磨擦逐渐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地,这些出口市场仍是今后贸易磨擦的“主战场”,双方的贸易关系将会出现“发展中磨擦,磨擦中求发展”的局面。第三,贸易磨擦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第四,贸易磨擦的直接诱因将呈现多形态性。贸易磨擦多发期的到来有它的必然性。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外国与我国在农产品、纺织品、金融服务、高技术等领域,在出口量、世贸组织承诺、政策透明度等政策协调方面的磨擦还将加剧。
加入WTO后,发达国家由于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给其国内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压力。为保护国内企业,许多发达国家便采取贸易争端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赢取空间和时间。WTO歧视规则也是导致我国遭受贸易磨擦的主要原因,例如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纺织品特保及WTO技术、环境、知识产权相关壁垒协议等等。另外,我国产业产品结构、出口经营秩序等方面存在的自身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也容易导致贸易磨擦。
(二)能源资源问题
世界上有众多的人口,要提高生活水平、发展经济,都缺不了能源。20世纪,全球15%的人口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了同期全球60%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在未来1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人类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现有13亿人口,人均消费能源很低。多年来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源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保护环境并逐步改变能源结构过分依赖煤炭的局面,我国在坚持以煤炭为基础的同时,积极促进能源的多元发展,努力构建以煤炭为主体,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结构。特别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目前,包括水电、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约占7%。根据国家能源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增加到15%。
能源是全球性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合作而获得能源安全保障。中国认为,作为先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应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不仅因为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已消耗了全球过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而且因为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全球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为此,发达国家应当率先节约能源,减少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同时,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节能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三)人民币汇率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议题。进入2010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陡然升级,开始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意图被冠冕堂皇地遮掩于对中国汇率制度的批评中,美、欧、日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纷纷要求人民币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使一段时期以来的人民币汇率之争以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而暂时告一段落。可为时不久,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和商业组织又展开了新一轮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势,并赤裸裸地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
事实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依据的逻辑和方法都是有缺陷或不可靠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失衡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事实上无助于解决失衡,甚至有可能加剧失衡。
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远远超出经济、金融及贸易范畴,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中国经过30多年增长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产物。西方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更是别有用心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遏制中国、转移内部矛盾的战略。并且,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的形势下,围绕人民币汇率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实现的争论也必将长期存在。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我们必须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并以更为广泛和科学的研究作为决策基础。我国应逐步综合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把握好金融开放的力度和节奏,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发展战略。从短期策略来看,应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既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从中期策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应服务于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从长期策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应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及对外金融崛起战略。
四、做好经济问题的对外报道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的提供者必须有自我“制造商品”的能力,从新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上推陈出新,用现代方法和手段,增加新闻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一)自觉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的全面开放,这样的“蝴蝶效应”在中国经济中不断上演。以往,全球股市往往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脸色行事,现在也开始紧盯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在新闻报道中,经济问题直接涉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媒体要深刻理解并把握中国的经济方针和政策,并在报道中予以配合。当前,经济报道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双向思维”考虑权衡。在报道国内经济问题时,要考虑在国际上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是不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比如关于铁矿石谈判的报道。近年来,每年一度的铁矿石谈判成为媒体聚焦的一个热点,有些单纯强调“全球资源、能源紧缺是大势所趋”,“铁矿石涨价是必然的,只是涨多涨少”。这种分析虽然有了“全球视角”,但少了“中国立场”,正中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矿业巨头下怀,为他们的矿石涨价提供了不恰当的“中国声音”。
对于这一点,中国钢铁行业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国内媒体给我们帮了倒忙!”其实,国内媒体在看到全球资源、能源紧缺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自身铁矿石产量已经扩容”、“中国钢铁业正面临调整和重组”等方面,这样才能站在国家利益上分析问题,避免“帮倒忙”。
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格局,为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新闻媒体进行经济报道时必须讲究方法和技巧。在具体做法上,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第一,既要大胆选题,又要把握分寸。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应当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做很好的筛选、策划和设计。哪些要突出报道、哪些暂不宜报道,哪些要大声疾呼、哪些要淡化处理,哪些要跟进“加热”、哪些要及时“降温”,都要通盘考虑,精心筹划,切不可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眼球”和“卖点”。
第二,既要敢于监督,又要着眼建设。经济报道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报道出发点应当是“善意”和“建设性”的,要帮忙不添乱,任何时候都不能激化社会矛盾。
第三,既要鲜明生动,又要真实准确。经济报道,话不能讲得太满、太绝,没有回旋余地。我们不可能要求十全十美,但重要的观点和结论,还是应当努力减少偏颇,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注意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
内外有别是国际传播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对内报道的内容如果原封不动地对外报道,外国人就很难理解,不但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甚至还会相反。同样,原封不动地照录照转西方媒体发布的信息,在国内进行报道,有的也产生了很不好的传播效果,甚至是误导。
新闻传播有很强的目的性,任何国家的新闻报道即使面对的是同样的新闻事实,选取的角度和报道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都要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本集团的利益。这是新闻的性质所决定的,工具掌握在谁的手中,就为谁说话。内外有别,于我有利,是国际传播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必须很好地坚持。
比如,中国造大飞机问题,对内报道突出强调中国有能力、有条件造大飞机,对外则不宜多渲染这一点,而是强调中国跻身这一领域,对全球飞机制造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再如,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对内宜多说,对外则要把握多做少说的原则。
另外,人们常说新闻报道要内外有别,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贴近海外受众,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强调外外有别。这就是说,即使是对外报道也要区分不同的受众,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来写作稿件。比如,海外中文受众和英文受众有很大不同,英文受众和非英语国家的外文受众也有差异。
(三)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增强说服力
西方传统思维是理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要求把主观感情、意愿排除在外,做到感情中性和价值中立,将思维对象客观化或数量化,并依据客观化和数量化的程序去加工和处理思维对象。在对外传播中,多用事实和数据比任何的描述和个人感受都更有说服力。
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宣扬“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认为中国对外资的“歧视”在增加,监管环境在“恶化”,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面临很大困难。对此,我们在报道时应多使用一些事实和数据来证明,中国的投资环境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在不断改善。比如,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1月19日发布报告称,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2009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下降38.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吸引外资“风景这边独好”。2009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仅微降2.6%。而从2009年8月起,中国利用外资已连续保持增长态势。可以说,这些数据是中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的最明确的信号,也是对“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最有力的回应。
(四)注意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共赢关系
首先,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中国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一样,中国经济利益在非洲的急剧增长也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引起震动。西方一些政府和民间团体指责中国投资开发掠夺非洲资源、破坏环境,不加限制的援助和贷款阻碍非洲的法制建设和人权改善。有人甚至把中国的活动和过去的殖民主义等同起来。
但实际上,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道国经济建设,关注当地民生发展,带去了资金、技术,增加了就业、税收,增强了东道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中国与东道国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高了务实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成为促进双边关系的重要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