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200000016

第16章 有史可鉴:18世纪以来德国和美国如何崛起和文化建设(5)

四、西方文化被“伪装”成文明,东方文明被“编造”为文化

从国际背景来看。“二战”结束后,到1994年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布独立止,全球性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彻底颠覆了西方历经几百年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或地区紧接着面临的就是民族独立意识和殖民遗产的冲突。除了一个刚刚获得自由的躯体外,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大多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安邦立业、救亡图存任务的炽热程度与18世纪“狂飙突进”运动前期分裂的日耳曼邦国求统一、求强盛一样强烈。

18世纪德国的发展道路,是通过“狂飙突进”运动为代表的“文化”运动,强烈、彻底批判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英法“文明”世界秩序,逐渐树立起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之后,开始的国家统一和建设。但“二战”结束初期,殖民遗产的强大,以及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争夺,这些形式上获得独立的国家或者地区,并没有从实质上摆脱宗主国文化影响,同时,还被国际范围内的不同文化意识形态博弈裹挟着颠沛流离。两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美国,顺理成章地接下了英国和法国在全球进行殖民的接力棒,用经济和文化的殖民替代领土殖民。当民主和自由沦为幌子,独立和发展成为泡影,前殖民地国家和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以美籍巴勒斯坦人爱德华·萨义德为先驱,发起了遍布全球的后殖民文化批判运动。批判从英国、法国到美国的东方学及其传承机制,其所包含的殖民主义视角,尝试用强大的文化批判翻新国际秩序,为这些落后国家的健康发展扫清思想文化上的障碍。

关于东方学以及东方学的分期,拙文《东方学的变迁和美国当代东方学》已经作了分析,更多的有关后殖民理论的出现、发展变迁的历史等,也在《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姜飞,2005)中详述,此不赘。我们看到,从古典东方学(18世纪末之前,法国主导的殖民秩序)到现代东方学(18世纪末至“二战”结束,英国主导的殖民秩序)、到当代东方学(1945年至现在,美国主导的新殖民主义秩序)发展延展过程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反思被殖民历史之时,尤其是美国在新的世界形势下仍然固守并发挥英法等西方前殖民国家对东方的所有叙事方式的情况下,东方学的传统,包括对东方的基本看法和由此看法所引申出的文化、经济、政治政策,从现代东方学开始,就在西方(主要是英法以及“二战”后的美国)代代相传,先在学术领域,后在政治领域,奠定了一种代表世界普遍秩序的知识生产序列,进而将具体操作此种生产的主体——西方社会打造成人类的理想,文明的最高境界。这样的逻辑自然地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后殖民文化批评论的靶子。具体来说,这种逻辑是“东方学”的内核,用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人萨义德的话来说:“东方学归根到底是从政治的角度察看现实的一种方式,其结构扩大了熟悉的东西(欧洲、西方、“我们”)与陌生的东西之间的差异。这一想象视野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以这种方式构想出来的两个世界,然后服务于这两个世界。”(爱德华·W.萨义德,1999,p.54)

对西方文化的代表,东方学家的文化知识生产,萨义德认为是对原始事实进行的修正,将其由自由存在的物体转变为连贯的知识体。问题不在于是否发生这一转化,不是将其他文化作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来接受,“而是为了接受者的利益将其作为应该存在的东西来接受”。(爱德华·W.萨义德,1999,p.86)

于是,奠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现代性搭乘上了殖民主义的列车来到东方,用外来的文化覆盖了本土文明,同时,在既有的“文明”内涵和外延下,外来的文化也被“伪装”成了普世性的文明。现代东方人变成了“东方以前所具有的辉煌时代衰变之后所剩下的残迹”;“人们对东方古代或‘古典’文明的感知是通过其衰微而混乱的现代形式实现的,但这一看法必须依赖下面这些前提:其一,拥有非常精妙的科学技巧的白人专家能够完成筛选和重建的工作;其二,由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类型(闪米特人、雅利安人、东方人)组成的一套词汇所指涉的不是虚构物,而是一连串表面上具有客观性的、得到普遍认同的现实区分。”(爱德华·W.萨义德,1999,p.29)白人专家或者“东方学家”成了不仅仅是西方文化,而且是东方文化知识生产的主体,东方学中出现的东方也演变成“由许多表述组成的一个系统,这些表述受制于将东方带进西方学术、西方意识,以后又带进西方帝国之中的一整套力量。”(爱德华·W.萨义德,1999,p.25)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西方“文化”被伪装成“文明”——资本主义现代性价值观念被提升到世界、普世文明贡献层面;东方“文明”被编造为“文化”——本土文明被视为“残迹”,本土化被斥为“民族主义”并通过话语修辞将其等同于保守主义,落后主义——的过程,这和西方的殖民主义历史是吻合的。

已有学者点出这一问题的实质。博厄斯的学生,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即尖锐地指出,“对文化习惯的研究,只有在有效抵制一些预设的前提时才是有益的。对一个研究者来说,首先需要剔除掉对他选定研究对象的事先权衡。在一些争议不是很大的领域,比如对仙人掌、白蚁或者星云的研究,研究所必要的方法是尽量把相关的物质要素组合起来并记录下所有的变迁形式和条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掌握了有关天文学的所有规律,当然对‘社会昆虫’的研究也不例外。我们看到,只有在研究人自己的时候,社会科学研究用所谓西方‘文明’替换了‘人’的本土变迁要素”(Benedict,1959,p.3)。这样的“有意替换”的历史和现状,让研究者对“文明”术语的使用有所禁忌,尤其是在经历了深度殖民的后殖民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

上述德国学者对文化观念不懈的建构和发展,当前中国发展中面临的上述思想文化上的问题,都因作为美国主流思想代表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在1993年的出台而使得新形势下文化和文明深层的斗争浮出水面。

五、“文明冲突论”对德国开创的“文化”概念的颠覆和重构

二战以后的美国在批判欧洲中心主义、建构美国成功神话的同时,又将世界文化带入了另外一条轨道,即,呼吁世界摆脱以往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打败德国后又呼吁挣脱欧盟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可能复苏,向美国看齐。但美国这样的努力单纯的呼吁是不起作用的,一方面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来主导外部世界,另外一方面,新雅各宾主义(New Jacobinism)则树立了一个道德或者伦理标杆来作为内部的精神支撑。

所谓新雅各宾主义,其渊源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旧雅各宾主义,二者或有差别,但实质一致,背后都是卢梭式的政治哲学,只是新雅各宾主义把关注范围由一个民族扩展至世界范围。新雅各宾主义是激进主义的一支,它表现出十分积极入世的一面,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完善他人,而不是只管好自己的私事;是让世界更美好,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防止世界变坏。新雅各宾主义者狂热地为民主唱赞歌,并且声称要在全世界范围推行民主。新雅各宾主义暗含了一个基本的预设,某些精英(例如雅各宾主义者自己)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他人、对全人类最好的。由此,他们在为了你好、希望你好的旗号下所做的一切便都有了依据。当新雅各宾主义的幽灵附体于美国以后,一种具有美国风格的雅各宾主义便形成了,美国的雅各宾分子对美国的道德优越感充满自信,并认为美国有权领导世界走向真、善、美。美国不是通常的国家,美国是其他诸国的样板,美国的原则就是全人类的原则,美国人也担负着高于其他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如此,美国便不仅是权力舞台中的领导者,在道德法庭上也是胜利者,美利坚帝国既体现一种普遍主义的世俗秩序,它为人类带来自由、民主、和平,也体现一种精神秩序,在此意义上,它又是一个道德帝国。这种自我理解使得美国人在暴力使用的过程中免除了道德上的愧疚感,这让我们想起卢梭的名言——强迫人自由,事实上,美国近年来的外交行动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强迫人自由”的生动写照(陈伟,2008)。

同类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知行合一·实践报国:大学生从社会实践走向成功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引领这一青年工作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在2005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义、原则、形式、内容、机制、保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星迹之心随心想

    星迹之心随心想

    星非星,星似心,心如星,星迹恰将心迹走,心迹布满星空。这是我的星迹,你,是否有同感?
  • 和我同桌的你

    和我同桌的你

    多姿多彩的生活啊,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当被误会成坏蛋的男主遇见正直的女主,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王妃要休夫(完结)

    王妃要休夫(完结)

    开新坑!〈<王爷,我要嫁你》我穿了,感谢上帝的仁慈,我穿在了三好家庭:家境好,背景好,爹娘好!!我虽没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可是我有一个倾国倾城的皇后姐姐。于是我托姐姐的福,由皇帝姐夫一道圣旨,然后下嫁给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好老公人选——六王爷。据说他长得很帅,据说他很能打,据说他还很懂文……
  •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他,上市公司的霸道总裁,多金帅气,身边美女如云,却偏偏对她一往情深。她,黑道上赫赫有名的雇佣兵,凡是听到她名号的人都会退让三分。“什么?女佣?”这是冷蛇这么多年听到的最滑稽的玩笑,她血雨拼杀这么多年,最后竟然去干保姆的活。好吧,为了钱,她忍了。他,阳光温暖,却一直在她的身后默默守护着她,为她挡风遮雨。又最后是否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 武道仙劫

    武道仙劫

    一个本来祥和升平祥和大陆由于其他位面异蛮入侵苍帝挺身而出,用身躯封住了天界和人间界破损的漏洞,并在封印漏洞前做主了安排,千年后下界的人间界有一个出生在山洞的少年,在自己的努力下,走上了漫漫的修行之路,他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武骼和机遇他日后又会成长大何种地步,又会以怎样的武道精神破除那重重仙劫,你我共同见证。
  • 重生之21世纪

    重生之21世纪

    秦朝庶长贵胄之后——王兴在一场暴雨在被雷电劈死了,在死之前,他除了恐惧之外,更多的是想起了前些日子在隔着六条街外摆摊算命的老头对他说的“老道观你印堂发黑,唇裂舌焦,眉宇间隐有煞气时隐时现,近日定有血光之灾,但尚有一线生机……”王兴心里只想对那个老头大喊:“汝母婢也!这就是尚有一线生机&%……#&*”纵然王兴武功不弱,内功也称得上深厚,但这种情况他如何躲得过去?雷电瞬间把王兴化作了一具尸体,然后由于某种原因,王兴的灵魂越过了两千多年,附体在二十一世纪一个山村青年身上……
  •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

    《哈佛送给青少年的礼物》总结哈佛大学办学300多年来的择生标准、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发展规律,向青少年展现世界一流大学里认可的人才标准,同时也鼓励那些不能进入哈佛深造的学生可以有目标,有方向地自我培养,自我成长起来。每一条规律就像一样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的礼物,是以为书名。
  • EXO,永远属于你

    EXO,永远属于你

    南宫冷,有着种种离奇身世,凭借一己之力拿下了世界前几名的种种身份。人脉宽广,帅哥团团围住,能力非凡,冰山性格,却因为12个男孩动了心......
  • 王俊凯的虐心爱恋

    王俊凯的虐心爱恋

    她与他,本不该相见,但因为某些原因,她住在他的家里,会发生什么事呢,敬请期待
  • 邪逆苍穹

    邪逆苍穹

    新书《死道友则不死贫道》已经上传。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