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以小视角反映大主题
——评短消息《林蛙不归路》
黑龙江电视台的短消息《林蛙不归路》是一篇以小见大、主题深刻的优秀作品,它通过被誉为“森林环保卫士”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林蛙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遭到偷猎者大规模捕杀的悲惨遭遇以及由此带来的森林虫害,揭示出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们的生存家园这样一个重大主题,具有使人警醒的教育意义。
以短短1分29秒的篇幅,揭示如此巨大而深刻的主题,充分表现出该作品的作者驾驭重大主题的能力和匠心。在这篇作品中,林蛙为什么会遭到偷猎者的捕杀,林蛙如何被偷猎者捕杀,林蛙被捕杀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特别是林蛙的捕杀过程,是偷猎者在其返回冬眠地途中设置了三道关。这三道关对于小小的林蛙来说,是通向死亡的鬼门关,无法逃脱的不归路。对于这三道生死关,记者跟着林蛙进行了拍摄,真是一关比一关严密,一关比一关残酷,这充分表现了偷猎者的残忍以及林蛙的弱小和无奈,也体现了作者对林蛙的深深的同情。
新闻贵“新”,对同一事件的反映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也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这篇作品把林蛙作为报道的主角,从“林蛙回家冬眠”切入,充分运用电视语言,展示林蛙回家路上的死亡陷阱,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把林蛙的回归放在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使作品具有较高且深刻的立意。在不足千米的回归路上,林蛙在塑料布做的矮墙前蹦来蹦去想翻过去,挤在一起试图搭阶梯拼死逃生,在刺耳的电击声中拼命逃跑这些具有人情味的镜头,以及严严实实的塑料矮墙、专为林蛙设置的陷阱、小溪中用来捕捉林蛙的网箱、深水区偷猎者拿着电棍追赶林蛙,这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和最能表现现场氛围的同期声——林蛙凄惨的叫声、刺耳的电击声、农贸市场的讨价声……有机地组合起来,捕杀者的心机和林蛙的悲惨命运一下子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心理震撼力、视觉刺激力、事件冲击力,也充分体现了现场短消息的特征。
精彩的解说词为该作品增色不少。该作品的解说词分为三段:第一段导语,寥寥两句就道出了该新闻事件的几个主要要素:何时——入秋以来,何地——伊春林区,何事——林蛙被捕杀,何故——由于林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谁捕杀——偷猎者,由一句“记者在大西北岔林场拍到了林蛙前往冬眠地路上的悲惨遭遇”引出了正文。
第二段正文是该新闻的重点,主要交代本新闻事件的一个重点要素——如何。第一句介绍了林蛙的生活习性:林蛙有着固定的迁徙路线,春上山捕食,秋下河冬眠。这个背景的交代,使下面所说的三道生死关足以使林蛙整个物种灭绝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接着作者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偷猎者为林蛙设置的生死关,以及林蛙为了突破这三道生死关进行的拼死挣扎和努力。在这里,人们看到了林蛙被捕杀的全部过程。林蛙的悲惨命运其实也是人类的灾难,人类在毁灭自然、残害生灵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对动物的触目惊心的残害,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残害。这是这篇新闻作品的主旨,也是整个作品着力营造的重点。
这篇解说词的第三段——结尾,交代结果也十分精彩。虽然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回答回家冬眠不成的林蛙哪里去了——最终出现在农贸市场和人们的餐桌上。第二句说明捕杀林蛙的直接后果——伊春林区的林蛙密度下降。第三句画龙点睛——今年伊春林区发生了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但三句话层层递进,干净利落,特别是最后一句揭示出捕杀林蛙后发生的严重恶果,使人警醒,可说是神来之笔,余味悠长。
环保问题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由于过去只重视发展,不重视环境,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环保效益,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我们已经尝到了不注意环保的恶果。而人们对于生态失衡问题的认识,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群众对于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还远不如对排放污水、废气的后果认识得清楚,抵制得坚决。在这种大背景下,《林蛙不归路》准确把握了生态失衡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以小的篇幅、小的视角反映了一个大的人类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作品确是一部难得的以小见大的力作。
(本文作者系山西电视台台长董育中)
〔本文节选自江欧利:《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0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例文:挖掘出精品
——评短消息《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
对于地方台来说,短消息报道并不具备优势,他们不能像中央媒体那样占有更多的重大事件。同时,对于这些年来热度不断升高的生态报道来说,也不是短消息擅长表现的主题。而《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这篇报道之所以能够获得好评和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篇报道的主题挖掘深刻,表现手法新颖别致、简洁到位。
活用现场镜头,抓住观众,把握主题。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近距离拍摄到野生鹿的画面非常不容易:野生鹿天生警觉,有经验的猎人也必须找好上风向或隔着河流才能接近它们,为了拍摄更多野鹿的画面,记者不得不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行巧妙伪装。因这些镜头是在零下30℃的严寒中耐心等到的,所以如何让这些弥足珍贵的镜头发挥它们最大的传播效果,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语言让观众迅速地了解这一事件背后拜泉县20多年的生态建设历程和成果,记者动了一番心思。看过这个片子的人有两个镜头不能忘,一个就是“野鹿在大片的人工林间飞奔而过”,另一个就是“一群野鹿在雪地里悠闲觅食”,记者没有将这些生动的镜头淹没在解说词中,而是充分利用现场声,将其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秒钟,可是野鹿那十足的野性、自然界宁静和谐的气氛让人记忆犹新。这些生动的镜头明确地告诉人们:如今的拜泉县真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人与树、树与动物实现了一种完美的共存。
运用专题手法,引导观众,凸显主题。这条新闻虽是短片,可是看后总有一种专题的味道从里而外地渗透着。可以说,从根本上,这条短新闻揭示主题的深刻源自于新闻专题式的思维,关注过程、关注背景应该是新闻专题惯用的技巧,而《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以下简称《人》)这条短消息突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平时在制作短消息过程中最忌讳的新闻背景在这个只有1分28秒的片子里占了半壁江山。事实告诉我们,新闻背景的运用对于短消息来说并不是画蛇添足之笔,关键看如何运用。《人》片在运用背景中,采用了“画中画”的表现方式:将拜泉县20多年来改造山河、植树造林的资料片叠放在现场画面之上,这样一来既将新闻背景的全程展示出来,又没有让受众将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淡忘,“拜泉人栽松插柳、绿化山河”与“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两条线索在这里交汇统一,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凸显了报道主题。
一以贯之的对比手法,吸引观众,表现主题。“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这开篇一鸣惊人式的感叹,语气里就透着新闻,人工林与野生鹿本是一对矛盾,字里行间的对比中道出了新闻的价值,更吸引了观众,所以将这句话作为标题,真是大有道理!事实上,《人》这条报道从头到尾都娴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叠放资料的运用没有把观众带离现场,反而通过“荒凉多灾”的过去与现在“林茂粮丰、野生动物成群”的对比增强了人们对拜泉大地变化的认识;即使在运用的资料中也巧妙地使用了对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拜泉县生态环境恶化的场面”与“拜泉雨季造林和今天满目苍翠的秀美景象”,无论是生动的资料画面还是随片的字幕都“将对比进行到底”。层层对比体现了拜泉这20多年来的变化递进过程,而更妙的是全篇的结尾部分,记者在构思的过程中,故意将“森林中若隐若现的狍子和扬起大尾巴飞跑的狐狸”与开篇“体形较大、野性十足的鹿”呼应,对比生趣,手法之娴熟可谓全篇的神来之笔。
《人》这条报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活用电视的表现优势,将背景材料巧妙穿插,与主体事实有机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堪称一篇成功之作。
(作者系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记者赵国辉)
〔本文节选自江欧利:《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3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二、长消息
长消息《一次成功的迫降》解说词原文:
(导语)昨天晚上,因一架麦道-11大型民航客机前起落架发生机械故障,虹桥机场上空出现了惊险的一幕。由于机组人员沉着应变、地面指挥果断正确,最终使飞机成功迫降在虹桥机场。上海市领导黄菊、徐匡迪、陈良宇、孟建柱等亲临现场,部署指挥了这次成功的迫降。请看东视记者今天凌晨发回的报道。
(解说词)昨晚23点零7分,因前起落架突发机械故障而在空中盘旋了三个多小时的一架麦道-11民航客机根据地面指挥系统的果断指令,毅然将机头对准了虹桥机场的跑道,在没有前起落架的情况下开始了迫降,顿时,从指挥塔台到宽大的机坪,无数颗心悬到了嗓子眼……
(现场实况:飞机迫降,跑道上擦出耀眼火花)
强行迫降的飞机滑过500多米长的预先喷洒的泡沫带,因机身与地面的强烈摩擦而产生的烟雾和火花散息之后,麦道-11庞大的机身终于缓缓地停在了虹桥机场的跑道上。在这同一时刻,停机坪上闪烁多时的警灯成群地围了上去,10多辆一路跟进的消防车立即向倾斜的机身喷出一根根巨大的泡沫水柱,各种抢险车辆也迅速就位。机舱的紧急救生门打开了,在地面营救人员和机组人员的指挥下,100多名乘客迅速滑出了舱门。在整个迫降撤离疏散过程中,除9人轻伤外,机上137名乘客以及机组人员全都安然无恙。至此,一场事故终于化险为夷。
在险情出现后立即亲临机场指挥中心组织指挥实施应急预案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市长徐匡迪,以及陈良宇、孟建柱、韩正、刘云耕、宋仪侨、黄跃金等市领导很快来到了遇险旅客和机组人员中间,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给受惊的旅客以极大的宽慰。此时,在空中盘旋了三个多小时的乘客们显得十分平静,他们没有抱怨,却向领导同志和前来采访的记者表达了一个同样的心声:“应该好好地嘉奖全体机组人员,他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实况:MU586航班乘客
乘客1:机组表现非常出色,应该给他们庆功,非常感谢!
乘客2:我们觉得应该给机组人员庆功,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保证了所有人的安全。
实况:MU586航班乘务长 徐焕菊
徐焕菊:我们要求所有旅客听从我们的指挥,广播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乘务员都站在各自的区域,向旅客介绍这种防冲击的知识,让旅客都看清楚需要用什么样的姿势来保护自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飞机迫降地点的关键问题上,虹桥机场指挥人员作出了果断而准确的决策。当时,在飞机没有前起落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草坪上迫降,然而其结果很可能是巨大的地面阻力造成飞机解体,而选择在跑道上迫降,又很可能因巨大的摩擦力造成飞机起火,甚至爆炸。决策关头,虹桥机场总经理杜春才和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李仲明凭着丰富的飞行经验果断地选择了后者,曾在空军指挥过战斗机类似排险事故的机场指挥中心主任侯文设根据决策沉着指挥,加上机长临危不乱的娴熟技巧,终于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迫降。
虹桥机场在飞机安全着陆后很快组织了善后工作,巨大的飞机很快被牵引出了跑道,机场营运很快恢复了正常。
实况:虹桥机场副总经理 李德润
李德润:清场工作半个小时就可以结束,这次飞机事故对今天的虹桥机场正常运行没有影响。
东视记者报道。
(上海东方电视台 陈梁、姜澜、程兆民、汤捷,特约记者赵华生)
例文:新闻瞬间素养粲然
——评长消息《一次成功的迫降》
《一次成功的迫降》从电视新闻业务的角度来看自有其成功之处。
毋庸讳言,这条片子的最大冲击力在于飞机迫降、火花耀眼的瞬间——这也是电视声画优势的强力体现。在东视摄像完整地抓住那精彩、刺激的瞬间,完成灾险报道的经典镜头之后,编辑颇费苦心地在这条不足4分钟的消息中先后两次使用了这一惊心动魄的镜头,并且不是为了“展览”或者“刺激”,而是与全片铺陈有机地结合:第一次是交代观众们翘首以待的结果,采用的是实拍画面、音响的完全实况;第二次是为精要解释“选择迫降方案、完成漂亮迫降”而用,采用的是画面加解说、衬以同期背景声的方式。如此这般,解渴过瘾。
在声画语言的运用上,这条片子的准则是:用好、用足。非常时刻,所有东西都富含信息量——遇险飞机前照明灯的光柱、揪心的轰鸣、各色警灯、泡沫水柱、逃生的混乱景象、指挥塔的人影与呼叫、乘客和乘务员惊魂甫定的实况声……再加上张弛有致的解说,短短篇幅,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