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67

第67章 后记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作为《现代传播》的一个重头栏目,到今年正好诞生10周年了。

30年历程,《现代传播》所积累的办刊体验是丰富而又深厚的,10年探索,“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所呈现的学术成果也是丰硕而又开阔的。当翻开1998—2008每一年的总目录选择入选丛书的篇目时,才感到从450篇中选出30万字的容量是多么为难!

经过几次筛选,几次讨论,从最初的50篇到30篇,最后确定为25篇。虽然很多优秀篇章只能忍痛割爱,但这20多篇论文,仍能体现出刊物的学术追求与办刊思路,反映出影视艺术及各门艺术在现代传播中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

本卷的作者基本来自高校,绝大多数为知名度较高的传媒学者,并且博士生导师占90%。这似乎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在对传媒艺术的学术研究活动中,高校的研究者是最多的,也是成果最丰厚的。

《现代传播》30年的路程,前10年走的是专业化路线,通过广播电视专业特色研究来体现其价值;之后10年呈现其个性化特色,力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探究传媒现象;而近10年,《现代传播》突破单一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突出传媒学术研究特色。应该说,“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栏目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的研究成果,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宗旨。

其一,电视艺术研究在理论层面逐步深化。

10年中,“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所呈现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形成栏目的亮点。2001年曾庆瑞的《论电视剧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了电视剧艺术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命题:电视剧艺术学方法论的科学本体内涵;电视剧艺术学研究方法择定的指导原则。这两个命题为电视剧艺术学这一新兴学科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2002年胡智锋的《电视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将电视研究中存在的两种不同领域——电视传播学与电视艺术学两者的中间地带交叉整合,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这一学术命题,并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以界定,初步构建了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理论框架。2004年丁海宴的《电视艺术的生态观念》,从多维视角探讨电视艺术的本质,提出了“生态综合”的观念。这些学术命题和理论主张不仅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也体现了理论探索的意义与价值。

其二,电视传播研究向更宽的视野扩展。

作为以广播电视研究为中心的传媒学术期刊,10年来《现代传播》的研究视点在不断提升,研究视野在不断扩展,呈现了一些“大传播”的宏观视角。例如黄会林以“受众”为艺术创作的始点与归宿来思考电视剧的传播与生存;颜纯钧从传播角度进入电影史研究,关注电影由艺术向传播的转向;高峰、张子扬则以传媒业界的视角,对当下电视剧优质生产和有效传播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标准与路径;王伟国从尊重审美需求、遵循美的规律为出发点探讨电视剧的审美化问题;周安华则以精神与心理关注为重心,探讨当代长篇电视剧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而廖祥忠则从数字技术入手,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艺术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所产生的变革。此外,施旭升的《作为当代大众文化叙事的中国电视》、曾田力的《影视剧音乐的文化价值取向》,都以当代大众文化传播为背景,分别探讨了电视媒体和音乐艺术在当下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

其三,以媒介视角为研究特色愈加鲜明。

10年来,该栏目在传播艺术的探究上越来越呈现出媒介化视角,即以媒介特性来审视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这既是向“现代传播”的进一步归依,又是媒介社会环境下的一种自然选择。如隋岩以传播学视角关注传播媒介与艺术形态演变之间的历史呼应,提供了“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如张晶、于隽以“文学与传播艺术的深度融合”对文学与传播艺术的关系提出了建构性的观点。如周华斌、杨燕的戏曲研究同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紧密连接,为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引导;如黄匡宇对电视语言模型的寻找、苗棣对中外电视谈话节目的比较、胡智锋对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的提炼、张育华对电视剧叙事时况艺术处理的探微;尤其是张凤铸对中国20年中八部精品电视剧的评析,都是立足于电视的媒介特性来审视艺术传播的特点。

其四,对媒介“热点”持以“冷思考”。

10年间,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加之飞速发展的传媒技术的推动,使一些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表达成为了可能,因此不断出现一些传媒“热点”和传媒现象。面对这些“热点”和现象,“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不曾追逐与跟风,而是持以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批判。如张颂对“口语至上”的批判、高鑫对“超级女声”的思考、尹鸿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元素的分析,以及李立对“电视娱乐热”的品评……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批判性研究,构成了《现代传播》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坚信“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栏目在编者、作者、读者的共同呵护下,将不断走向更加理想的境地。

李立

2009年8月

同类推荐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热门推荐
  • 龙刄

    龙刄

    一条龙脉,惊世宝藏,探险之路,奇诡异常!
  • 女仆的修罗之路

    女仆的修罗之路

    “这一次,我不会再放手了。”“我一定会救你。”“我不在……哎哎哎,你在干嘛呢!”“居然敢吼我,你可是我的女仆啊,给我乖乖听话!”于是我的回归之路在哪呢?
  • 实知篇

    实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黑暗密码

    网游之黑暗密码

    科学界巨匠留下一个惊人的科技成果,将其植入在自己开发的网游之中。一位特工人员奉命追查此案,进入网游世界探求未知的线索,砍怪物,杀BOSS,一拳一脚打出一片新的天地,离真相越来越近!在这一个连着一个的密码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事实?
  • 随身携带一个魂界

    随身携带一个魂界

    跨度于无尽虚空中有一界~魂界,随着盗取无尽天地之源而成长,次元世界、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 斗魂之魂武者

    斗魂之魂武者

    少年自深山而来,只为救治战败重伤的父亲,在修炼之路上,曲折不止,牵连出太多的往事,少年一步一步从不懂世事,走向大地巅峰。
  • 摘星术士

    摘星术士

    很负责任的刷一下,这本先停,因为写不下去了欢迎观看另一本发在短篇的仙侠文《账房白先生》:)
  • 修真实记

    修真实记

    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独树一帜的修炼体系;千奇百怪的灵器法宝;玄妙无比的功法秘术;晦涩难懂的符箓阵法;闻所未闻的妖兽精怪;……一次巧合之下的相遇,出生平凡的他踏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修真世界,在这里人心难测,强者为尊。走向巅峰不过是触不可及的幻想,如何活下去才是亟待面对的事情……
  • 仙魔之童

    仙魔之童

    八百年前,天界云天崖圣女违背天罚,怀有一子,天帝震怒,于斩仙台将其万箭穿心而死..........八百年后,人世间大汉帝国帝都长洛,七月里竟降下鹅毛大雪,一个雪夜,并肩王府前出现了一个赤裸的婴儿不哭不闹的躺在雪地中。。。。。
  •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