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话筒和镜头为代表的传播场,使传者和受者的意识中充满了“我在对千万人说话、行动”的预设。传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要把节目做好;紧张状态要放松;出口要有分寸;举止要有风度……虽然其中的“好”、“放松”、“分寸”、“风度”在认识上并不一致,但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却是相同的。因此,话筒一开,镜头一照,传者便有意识地强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弱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而受者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么多广播电视节目是为各类人群办的,工人的、农民的、学生的、老年的……搜寻到自己需要或喜欢的节目便停留一会儿,不满意就换台,没一个满意的就关机。一旦打进热线电话,甚至进入播出现场,便预感到“大众”在听、在看,而尽量坐好、走好、说好。潜意识中“别让人笑话”竟成了最低要求,其实这时的身份已不在受者之列而进入了传者之中。大众传播场根本不同于人际传播场,直播现场的精细,录播现场的加工,都会使人排除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失态,并油然而生自律感。凡是违犯禁忌、草率拖沓、冗杂粗俗、雄辩不休、失语不发等状,都会在转景或剪辑时删去。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必须植根于大众传播的理念:面对大众传播,为了大众传播。
把大众传播混同于、降低到人际传播的水准,是对大众传播的异化,是对电子传播媒体功能的贬损,更是对大众期待的亵渎。
四
在主张口语至上的人们的心目中,只是把语言当作一个空壳,他们更强调思维。
这本可为一家之言,因为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上,古今中外都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关键在于不应重思维而轻语言,把语言作为思维的附庸和侍从。
新颖的思维方式、精确的思维过程、良好的思维状态、出众的思维成果,在广播电视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是需要的,而那表现的领域却不相同。管理、采访、编辑、策划、广告、科研……自有其特点,唯独语言传播中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力。
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需的功底,如语言积淀、语言素质、语言环境、语言机制等。它还需要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如观察力、辨析力、捕捉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等。被狭义理解的语言的功力,只不过是表层语言的操作技术,并非切实的语言功力。但语言是为表达而存在,总要进入“由己达人”的程序,各种能力必定凝结于、落实于、体现于语言(包括副语言)上。
世界上思维精细而语言粗疏的人很多,只有思维精细而语言精到的人才有条件进入语言传播。而思维的活跃,往往造成其多向性、复杂性、模糊性、个体性等问题,语言功力才能使其走上选优性、简约性、明晰性、畅达性的传播之路。
那种认为思维有什么语言必然显露什么,因而只管思维的新颖独特而不论语言表达得是否准确,把语言需要的表达自觉降为语言本体的表述自在,是对语言功能的弱化,对语言功力的漠视。
思维的满足同语言的萎缩制造了崇尚口语的幻觉,其目的在于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向某种修辞方法,把受众的听觉阈限囿于隐喻解读,用貌似高深的句式转换、出奇制胜的词语拼合,力图解构遣词造句的常规,颠覆深入浅出的质朴,从而使口语失去存在的价值。
如果有一定的语言功力,便不至于在有声语言中以固定语势、加快语速去着意凸现思维的态势,这样做的结果却走向了反面:掩盖了思想的闪光,稀释了感情的浓度,堵塞了美感的通道,屏蔽了个性的魅力。有时竟怀疑:语言主体的作为究竟为了口头的表达,还是为了写作的文采?有时更怀疑:与其听这一席话,还不如去看这一篇文。
听说话,稍纵即逝,如不明白,就不容捉摸;看文章,历历在目,如不理解,反复阅读或求教于人,仍能连续下去。“怎么想就怎么说”是不行的,大众传播要求的是为大众想,更要对大众说。思维的个体性不被人知,只有学会正确的表述,准确的表达,才能被大众感知、被大众理解。写作是如此,有声语言更是如此。而这,从思维活动的起点就要把握住,并延续到表达的终点。
广播电视传播,必须善于聚集全人类的精华,必须善于把它们传播给期待着的大众。任何个人的思维都不过是个狭小的领域,单枪匹马打天下,行之不远便会夭折的。
因此,企图用思维的满足营造口语至上的氛围,无法推托使语言萎缩的责任。20世纪的语言哲学正以不可抗拒的排山倒海之势,从思维阶段转向语言阶段,从说(写)什么转向怎样说(写),并将迎来美学的新世纪!
五
广播电视传播中的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创作,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严格的、艰苦的训练与磨砺。
在训练中,首先是现阶段所学、所思、所见、所闻的融会贯通,以此为基点。其次要打开思想感性的运动通道;再次要进行语言技能和语言技巧的学习积累;最后要逐步解决情、声、气的综合运用问题。
这种训练,既不是简单的语言训练,也不是机械的技术训练,实质上是人文精神音声化的陶冶和锤炼。
这种训练,是因人因时而异的。训练的难度和严格程度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没有普遍适用的“练习曲”,也没有人人必学的“楷体字”。因为“情无定型”,“语无定势”。
这种训练,必须超越日常语言的当下性和个体性的自然状态,进入电子媒介的规范性和审美性的传播状态。
这种训练,必须结合时代性和敏感性、民族性和新闻性反复进行。时代的脉搏和时代的节奏必须融入语流之中,语言的生命活力必须旺盛。任何“纯语言”、“纯技巧”的命题,只会窒息创作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独特性。
对口语的推崇,对日常口语的神化,正是口语至上的核心。可惜这不过是一种迎合和媚俗,是为了哗众取宠,同时,也是对广播电视传播语言的轻蔑和贬斥,对艺术语言和语言功力的否定和拒绝。
口语至上主张人人皆能,甚至以半生不熟的口语——港台腔为偶像,五体投地。
这种论调使人联想到“想吃葡萄而不得,就说葡萄酸”的尴尬,也使人想到妄图把汉语改造成印欧语系的“革命派”的张狂。对此,只能用原典的集萃和传统的精华启发之,以便尽量弄明白,语言的幽渺难知、奥妙无穷;还要用“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讲解之,以便尽量搞清楚,语言的示范作用、美感享受。
口语至上的观点,早已有之,并不是今人的发明。只是眼下又有了它生长蔓延的气候,它才直言不讳地亮出了自己本色的主张。
本土的重文轻语的历史现象,域外的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对准了“语言艺术”联手攻击,以“大众文化”为口号,宣扬“生活”、“自然”,制造官能刺激,以一时的喧闹和欢乐,取代高雅艺术的恒久魅力和主流文化的崇高理想,以金钱拜物教和宿命论呼唤殖民地奴仆心理的复活,并取缔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民族美德。浮躁心态、物欲横流的恶果必然是高视阔步地去追利逐名,放弃专业的深钻苦练,大言不惭地叙述自我的神话,锋芒毕露地演绎语言的奴性,自给自足地张扬人格的魅力,不屑一顾地背对艺术的圣殿。
处于前工业文化的人民大众,不会容忍后工业文化的大量侵袭,短暂的官能享受缓解不了生命征途上的酸甜苦辣。艺术品位的俗化和语言能力的弱化,正激励着一大批有志者甘于寂寞和清苦,志存高远、发奋进取,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吸取世界文化宝库的营养,为众多学科(包括语言学、艺术学)做出自己世纪性的贡献。不必担心当下的文化垃圾传染给后代失语症,五千年艺术基因的抗体保存着强大的智慧辐射力,弱智的语言现象是历史的瞬间,灿烂的语言光华一定会永照人间。
任何存在都有其现实合理性。面对商业的炒作、利益的失衡,面对大款的一掷千金、大腕的一句千金,面对道德的滑坡、语言的贫瘠,面对时尚的浅薄、噪音的干扰,不必茫然,不应木然。只管去叙述英雄的故事,只管去敲打编钟的乐曲。真理的黄钟大吕正接受雷鸣般的掌声,艺术的有声语言已捧得鲜花般的敬意。广播电视传播在信息高速路的竞争中,一旦失去有声语言的艺术支撑,就会失去立足之地,让位于双向互动的多媒体,有识者一定会从今天开始,抛弃口语至上的蛊惑,专注于有声语言的美化,并形成集团优势,在网络文化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
自然主义、形式主义的游魂并没有远去,它会在许多场合出现。有些理论阵地不断为它高歌“魂兮归来”,还历数其功业。口语至上成了一种主义,也不奇怪。但决定语言命运和前途的,决不是它。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