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100000027

第27章 发展时期的中国电视剧(1982-1989)(14)

纪实性电视剧不过是电视剧中的一种叙事性文本。1987年,针对这种电视剧领域的“报告文学”,从事电视剧艺术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曾在山西太原专门召开纪实性电视剧美学研讨会,探讨其艺术特征。1995年9月,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山西电视台在太原再次联合召开“纪实性电视剧研讨会”,会议以山西纪实性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将中国的纪实性电视剧区分为报道剧、纪实性电视剧、高度艺术化的纪实性电视剧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框定可以作为对纪实性电视剧美学类型的小结。直播时期的报道剧,之所以被视为中国“纪实”性电视剧的雏形,是因为这种电视剧如实地、直接地、形象快速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以事实本身影响现实,具有与虚构文本完全不同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纪实身份出现的电视剧,基本上也没有背离对真人真事的强调。

但在真人真事基础上,表达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按照新闻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表现真人真事的新闻手法得到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将典型化的原则用于纪实,创作者较好地将纪实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纪实性电视剧表现的真人真事,既是生活中的人,也是艺术典型。同一时期出现的所谓“纪实风格的电视剧”,对纪实的理解更加深化,主要在于把纪实定位为高度艺术化的纪实,强调纪实中合理的虚构和想象。以主观性或主体审美意识的投射在纪实性作品中的存在为依据,有些学者甚至认可这类电视剧采用的“假名真事”。《新闻启示录》是以真人真事作为原型的艺术创造,但不是真人真名,就属“假人真事”之列。杨田村在《纪实与真实》一文中按照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也认为内容非纪实、形式纪实的电视剧是纪实风格的电视剧,是纪实性电视剧的一种类型;张凤铸也认为,“纪实性并不等于真人真事,而是更宽泛一些,既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以生活原型构建故事。”“纪实性电视剧”既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又不能违背真人真事中的基本人物性格、基本事实,它是以反映真人真事为特色的艺术文本。也可以说,纪实性电视剧是真人真事的艺术化,是一种带有强烈新闻色彩,以事实性叙事或客观性追求为特征的艺术类型。

从纪实性电视剧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直播时期的电视剧,如《刘文学》、《雷锋》、《焦裕禄》、《党救活了他》等,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电视剧,可认为是纪实性电视剧的雏形。1979年,上海电视台制作的歌颂张志新的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开创了新时期纪实性电视剧的先河。进入电视剧发展阶段的20世纪80年代,《生命的故事》、《一个叫许淑娴的人》、《一个叫姚金兰的人》等纪实性电视剧的出现,推动了纪实性电视剧的发展,与同时期报告文学的兴盛相呼应,成为受到艺术界关注的审美类型。可以说,将典型化的原则用于纪实,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刻画成艺术典型,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的传统,在不同时期的纪实性电视剧创作中都普遍得到了运用。

尤其是后期出现的作品,对生活中自然形态进行选择、提炼、加工,使人物情节进一步典型化的品位得到提升。对于“纪实”性电视剧而言,这种带有创作者主观因素即艺术家思想观念和生活判断的典型化,是有别于虚构文本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艺术创造的。纪实性电视剧对生活的把握,与纯虚构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在于:如果是假人假事、假人真事或真人假事,那就会违背“纪实”的本质规定性。因此,不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属性的所谓“纪实性电视剧”用“纪实风格”冠名并不适当。因为如果将“假人假事、假人真事或真人假事”认为是“纪实风格”的发展类型,就忽视了“纪实”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客观性真实的内涵,夸大了这类电视剧中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势必背离“纪实”的本意和基本要求。

因此,“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真实是在不损害真人真事的基本面貌的前提下,在一定“度”上对真人真事所做的艺术加工。在这类文本中,既包含着真人真事的客观基础,又体现了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它所表现对象的一种情感认识,包含对这种情感认识的艺术表现方式。它是以真人真事为“事实核心”,在生活的重构中,体现主客互动的艺术类型。总的说来,纪实性电视剧都不排斥主体因素的作用,只不过这种主体性是服从生活真实的艺术主体,建立在主客关系认识基础上的上述表现方式的特征,奠定了纪实性电视剧的本质。如果忽视纪实与虚构间存在的差别,模糊它们之间的界限,以艺术化的名义回避纪实中存在的虚构是有条件的虚构,是有原则、有限度、有底限的适度的虚构,那就会导致纪实的有名无实,失去存在的逻辑依据。

朱羽君在论及纪实时,曾把“生活的重构”作为理解纪实的原点,强调了纪实的叙述方式和表意系统是包含信息传递、故事叙述、情感表现、思想体现的一种艺术综合。“在电视纪实语言构建中,被纪录的生活内容,只是一些被选择的时空片断,只是一些叙事元素,必须经过叙事主体的精心排列、重组并整合其他的元素,构建一个电视纪实语言的叙事系统,来传播信息。”钟大年在认识纪实的问题上尽管偏重于纪实的主观性揭示,但也充分认识到纪实风格的电视剧并不是与现实主义不可通约,他认为“纪实风格在强调‘避免描绘现实的主观形式’的同时,也要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一般原则”。朱景和也反对将纪实性与自然主义混同。他认为纪实性作品“不能过虚,太虚则有背‘纪实性’”,客观风格的一些作品,“美中不足的是失之过分唯实,往往实的肤浅,实的机械,实的缺乏起码的辩证法,实的靠近自然主义”。由此看来,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真实追求应该有别于不加选择、有闻必录的自然主义真实。

自然主义作为文艺创作中的的一个流派和思潮、一种创作倾向,其特征在于着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反对艺术的概括,不去表现生活的本质。

纪实美学强调影像的真实性,强调从生活真实出发创造影像的真实,这种影像的真实实质就是作品整体的艺术真实。对于纪实性电视剧叙事文本而言,不能只是把艺术真实的观念建立在对象的外在真实上,也不能把对纪实的认识建立在这种艺术形式的具体表达方式上(类似于长镜头、同期声、跟拍、抓拍等艺术表现手段),“如果我们把真实的愿望寄托于一种手段,依赖于一种手段,那将是最可悲不过的事情。因为人类的任何艺术手段都不是现实的同一物,与现实不是同一种存在,不论它的逼真性达到多大的极限值,它也无法穷尽无限丰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事实”。纪实性电视剧是对真实素材“有创意的处理”,是一种“有我之境”。因此,“纪实”作为一种风格,它的素材是生活中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纪实性叙事对艺术表现的探索有别于自然主义的艺术创作。

对于纪实性电视剧而言,首先应该重视真人真事,重视纪实的客观真实性。正如陈志昂所说,“纪实性电视剧顾名思义就是纪录事实的电视剧……它的主要人物、基本事实要完全确实存在过,不容凭空捏造”。《生命的故事》中,主要人物玲玲(张海迪)用的是真姓名,其中所选取的素材都是曾经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真实的人物身上发生过的,只不过经过了艺术家的集中、提炼。通过艺术加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但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纪实性电视剧并不排斥艺术家对生活的概括、集中或做出独到的道德和审美评价,也不回避纪实中作家的情感倾向和历史理性。譬如《焦裕禄》所表现的就是妇孺皆知的生活中的真实人物。除了取材于真人真事,这些人物还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取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在描述他们的事迹时,作家、艺术家选取他们与百姓疾苦、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重点突出他们普遍的社会意义,融入创作者的正面价值评判。这是符合纪实性电视剧再现真人真事,实现人物与事件的逼真性美学效应的艺术规律的。

优秀的纪实性电视剧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艺术化表现,能传达出生活所蕴涵的韵味和哲理,注重借助事实的陈述和事件本身的生动性来完成意义的表达。在电视剧《生命的故事》中,玲玲为了治好耿家兄弟瘫痪失音的老父亲的病,四处求教,一遍又一遍地在自己身上试针;为了克服大小便失禁,她在做针灸医生的时候,全天不敢喝水;返城后因为找不到工作,也曾服下安眠药试图结束生命;翻译稿被无情退回,病情恶化,无望地将翻译稿一页一页地丢进炭火……电视剧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刻画了一个残疾人向生命发起的一次次挑战,以事实本身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典型化显然包含有艺术的集中,但并没有违背真人真事的客观真实性。

纪实性电视剧所纪录的是实有之事,但这些真正发生过的事,已不再可能被直接感知。

因此,真人真事在电视剧中大多是由演员扮演的,发生在真实人物生活中的事也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再现”和“模仿”。一方面,真人真事有可能限制创作者的艺术创造视野,束缚他们的手脚;另一方面,通过演员的“再现”和“模仿”,可注入创作主体的感受和追求。从这些纪实文本看,真人真事作为被叙述的对象,在以艺术方式展开叙述的过程中,又包含着以艺术的假定性表现生活的真实性的本质特征,这使得纪实性电视剧较之于其他艺术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为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文本注入了特殊的诗学因素,使这种真人真事的表现区别于生活本身,表现出编、导、演对生活的发现和理解,以及以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生活的美学特征,这便是真人真事的艺术化。

综上所述,真人真事的艺术化,首先包含了对真人真事的重视,对纪实的客观真实性的强调;其次,优秀的纪实性电视剧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艺术化表现,它能在事实的描述中传达出生活原生态所蕴涵的生活的韵味和哲理,是借助事实的陈述和事件本身的生动性来完成意义的表达的;再次,纪实性电视剧所纪录的是实有之事,但是这些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已不再可能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里被直接感知,因此,真人真事在电视剧中都是由演员搬演的,发生在真实人物生活中的事也都是过去发生的事的一种“再现”和“模仿”。这三个方面在表现真人真事时,构成了纪实性电视剧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使“逼近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性”成为纪实性电视剧艺术的本质,体现了纪实性电视剧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特殊魅力。

二、纪实性电视剧的新闻性特征与美学追求

首先,纪实性电视剧在与新闻的结缘中找到了艺术表达的突破口。从其发展源头——电视报道剧来看,它直接受到新闻纪录片创作的启发。当然,对于介质相同的电视新闻而言,电视新闻所强调和展现的人物和事件,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出现、发生过的,而且影像画面是如实拍下来的,是(自然)物理形态的生活的影像化。而纪实性电视剧关注的现实世界,它所展现的人物或事件,却是经过加工、进行人工搬演了的现实生活。因此,纪实性电视剧的真实与新闻的真实也就成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领域,不容混淆。

纪实性电视剧将艺术求真的功能建立在事实信息的获取上,体现了对作为新闻本体的“事实”的尊重。新闻所表现的“事实”常常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纪实性电视剧描述的事实,与新闻的客观要求一致,也是对事实所做的客观陈述;但纪实性电视剧带有艺术色彩的陈述除了突破新闻报道的时空限制和报道方式的限制外,还体现为对事实的具体情形和具体细节以及新闻背景的看重,通过追求具体细节的真实、生动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

纪实性电视剧的新闻色彩还在于对时效性的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是辩证统一的。纪实性电视剧的时效性不可能和新闻相比,其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对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的深度解读,对现场感的艺术渲染。作为新闻的延伸和补充,它表现出信息社会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新闻报道的简单呈现,表现出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走向等的进一步需求。

就像《新闻调查》关注的是新闻的延伸和影响,注重展示新闻事件的背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刻剖析和解释,将对事件的报道引向深入,从而满足受众解读新闻的需要一样,纪实性电视剧的时效性也体现在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变化、影响、作用等方面还不甚了了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即时分析和思考。它吸取了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长处,将其纳入到纪实性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当中,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这种艺术类型对新闻时效性的倚重。

同类推荐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校园阅读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阅读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办公室工作实务

    办公室工作实务

    本书旨在加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办公室工作技能培养。编者以新型高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指导,创设具体、真切的办公室秘书工作适用情境,以具体业务操办流程为线索,重点突破秘书尤其是基层秘书在办公职能活动中涉及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业务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少年,来谈场恋爱吧

    少年,来谈场恋爱吧

    小说里、韩剧里各种浪漫的桥段,惹得你少女心复发?看着各个温柔、霸气、腹黑、傲娇帅哥,心里恨不得想要和他们展开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来来来,欢迎来到这里,体验各种不同的恋爱模式!
  • 仙妖圣帝

    仙妖圣帝

    从城池到帝国,从仙界到妖界。从一介凡人,到两界帝王。一步一个脚印。他让万仙臣服,万妖跪拜。他是神兽朱雀,仙妖的永世统治者!
  • 谁说灰姑娘没有春天

    谁说灰姑娘没有春天

    她们有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梦想,她们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在青春洒下属于她们自己的气息。这个故事讲述着四个热血女孩为梦想奋斗的故事,也同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当灰姑娘遇见白马王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吧!
  • 末殇澜忧

    末殇澜忧

    对于你来说,我算什么?——羽妍sb,别以为你冷傲就可以逃出我的手掌心?。——黎深羽妍啊,从我把你带回来的那一天,我冷璈影就认定你了!——冷璈影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是你的好闺蜜!——颖欣
  • 穿越玛雅

    穿越玛雅

    “未来人”警告女生花朵不要去玛雅时代,否则会毁灭玛雅文明。在科学家的帮助下,被激发兴致的花朵最终却穿越时空来到玛雅时代。此时,古玛雅一个部落恰恰失去首领,在祭台神秘降临的花朵被拜作他们的女王。后来,流放玛雅时代的抢劫犯“野狼”也出现在祭台上,并处心积虑欲置花朵于死地,以掌控玛雅部落的终极权力……就在花朵即将被害,玛雅部落欲亡之时,“未来人”乘飞船而来。花朵以为救星降临,想不到“未来人”此举只是将她送回21世纪……“未来人”是否如愿?花朵究竟毁灭还是拯救了玛雅文明?欲知答案,请翻开精彩的《穿越玛雅》。
  • 我用一生去寻找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但凡是个女孩子,少女怀春时,都大约勾画过某个男人的模样,或酷似韩寒般的酷帅,或酷似苏有朋般的阳光,口味重的一点说不定也酷似小四的半明媚半忧伤,反正会有那么一个男人的模样就对了。我是个女人,我没办法免俗,我青春年少的时候,很喜欢过一阵韩寒,我觉得他对文字的驾驭上就象一个剑客一样,已经修炼到了一剑封喉的境界。因此,我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白马王,那他一定是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板鞋,不太高,不太矮,不太胖,不太瘦,笑起来时,能让人有倾城一顾的感慨。梦做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长大了,就知道,这样的人连安徒生童话都很少出现。所以,当苏朗从人群中微笑着向我走来,扬着手机叫温如夏时,我第一个反应是,王子出现了。第二个反应是,赶紧逃!
  • 史前大都市

    史前大都市

    生活在26世纪的女学生穿越到了原始部落。米蓝对着天空呐喊:“老天爷,上帝,你们不要开玩笑,快把我回去!”米蓝在原始部落待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回现代的愿望,开始带领原始人把小部落发展成为一个原始大都市!(??.??)
  • 天神魔帝

    天神魔帝

    一介小厮,偶得无上魔功。从此脚踏天地,横扫四方!杀遍无数天神,让天地颤抖!成就一代绝世魔帝!
  • 绚烂时光

    绚烂时光

    还记得当年那些亲如姐妹的大学室友吗?还记得在简陋的宿舍里的那些高谈阔论吗?还记得那些让你捧腹大笑的趣事儿吗?还记得共同谈论的男孩吗?还记得当年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