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000000060

第60章 反思文化老人的卧底生涯

黑马

其实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为了金钱和利益,还有多少人格得以保全。

2009年的倒春寒季节成了一个文化圣人被揭秘进而丰碑倒塌的季节。这个非常季节的推手就是著名的章诒和,她以两篇揭秘历史人物的文字在文化界投放了重磅炸弹,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奉为圣人的两个文化老人,一个是九十高龄据说已经缠绵病榻的黄苗子先生,一个是以九秩高龄离世不久的冯亦代先生。

风声鹤唳:一个老妇人搅乱一池神圣之水

章先生读了《聂绀弩刑事档案》,随之以此为依据发表文章揭露文化大师黄苗子曾在“文革”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告密者,监视并汇报现代文学名将聂绀弩的言行,并暗示主要因为这些告密行为,聂才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多年,几乎死在狱中。读了这篇文章,我周身寒彻,虽是隔代人,没有章先生那样的大悲、大恸。黄苗子这座鲜见的大艺术家丰碑就这么呼啦啦倾倒了。虽然我们可以把更大的账算在那个荒谬绝伦的年代身上,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抵挡不住威逼利诱而充当告密者的。关键是“文革”过去后,黄苗子依旧和聂绀弩作诗唱和,丝毫没有歉疚表示,直至聂故去,这无论如何是无法原谅的。说实话,我真的害怕,这样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还会揭出多少个黄苗子这样我们引以为道德人格楷模的大师不堪的过去,我想说:不要解密了,不要揭秘了,往事不堪回首。这是真的,那个年代里真正对他人在政治上无愧的人尚存几何?

我们知道东德政府倒台后解密的档案说明几乎整个国家的人都曾相互监督和告密,包括夫妻之间。我们应该敬重那些历经磨难,艺术丰碑高耸,虽然被逼无奈做过些昧良心之事,但大节不亏的老文化人。

但没想到,不出几天工夫,章诒和又一次重磅揭秘,这次揭秘让我心惊肉跳,原来她的揭秘对象竟是我熟悉的冯亦代先生!他竟然在“反右”后很长时间在章家卧底,而且还负责监视其他几个文化名人。我读这篇4月2日发在《南方周末》上的文章,竟感到随时会一跃而起,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担心后面还有什么不堪的段落。

“好二哥”冯亦代:丰碑倒了,但终归是安心走了的

整个清明假期里,我脑海里一直不断闪回着与冯伯伯自上世纪80年代到其辞世前交往的画面。那个永远和蔼可亲,又似乎眼睛里总含着温情雾霭的老人,那个文章大气磅礴又细腻雍容的老人,在老一代文人圈里著名的“好人二哥”,怎么会有过这么一段不堪的隐痛!

还好,我总算能安慰自己的是,我认识的冯先生是告别了历史阴霾,重振雄风,完全阳光灿烂的冯伯伯。这之前的痛苦,他只是含着泪水告诉我:当了一段不大不小的官,浪费了文学青春,老了想写本小说,却写不动了。20多岁的我那时哪里懂得,所谓“当官”竟然还包括了一段耻辱的卧底经历。

我再读下去,发现原来冯先生一直要对章诒和道歉忏悔,但一直欲语还休,最终是选择了公开发表自己的日记,里面大量的日记是他卧底时的真实行为记录,还有立志要当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思想转变”记录。

书(《悔余日录》)的出版日期是2000年,那年我去英国前,在一个40℃的大热天去给他送稿费,顺便把他给我的文章授权书给黄宗英看一下,说明不是我擅自发表使用他的作品。那时他大病初愈,羸弱至极,几乎一阵风都能吹倒。估计那种健康状况与他决定出版自己日记后的复杂心情有关。其实他那是出版给章诒和看的,以此来深深地道歉;也是给当年指使命令他做卧底的人看的,以此来发出最后的抗议和愤懑。

所以,他病成了那样。我握着他的手,那手一点气力都没有。我当时只是为他的健康心痛,但不知他的病痛后面有这样大的精神压力。估计他是准备面对章诒和的愤怒指责,面对整个文化界的不齿的,他豁出去了,为了自己的良心安宁,他交出了一切秘密。

然而,当初很多人都没细看这日记,包括章诒和自己。因此,冯亦代生前竟然没有听到任何指责,然后他就患上了老年痴呆,跟这个疯狂的世界再也没有交流了,他安心地让自己的智力降到最低点,在2005年的春天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是幸福的。

还要感谢李辉的仁慈和爱心,他帮冯先生向世界公布了这本记录耻辱的日记,他知道背景,但他没有就此做文章,没有透露一点“风声”,只让这公开的日记慢慢流传,让冯先生的人格、良知在世时得以保全,又不至于在其生前面对千夫所指。

冯先生,又一座我心中的丰碑倒掉了,但作为一个人的冯亦代却真实地立起来了。

而且他在2000年就公然忏悔道歉了,这对一个患过多次脑中风的老人,一个备受历史煎熬的书生,该是多么不易。凭这一点,我们就该尊重他。

不堪年代的故事:普遍的反思与智者见智

我希望人们不要过分苛责黄苗子这样的文化老人,他们毕竟是生活在接连不断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年代,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倒是我们应该借此反思自己,我们在这个时代,为了金钱和利益,我们还有多少人格得以保全,我们是否随时在干着不至于置人于死地却也伤天害理的事。时代不同了,现在似乎不用谁来逼迫,不用威胁,仅仅是利诱,都能让人丧失人格,也许这是让我们每天心头小寒的不堪。

我庆幸自己没赶上当卧底的时代和机遇,因此没有不堪的过去。但仅仅因为从那样的年代走过,见识过周围不少可怜的急于表现自己痛改前非的“右派分子”,似乎对他们怀有恻隐: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社会、单位,更来自家庭。很多人的配偶和子女都对他们表现出痛恨、指责和怨怼,让他们沦为丧家之犬,耻辱地忍受着家人的精神折磨。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女和家庭能免遭祸殃而拼命忏悔、拼命工作,当然也包括出卖良心。所以我似乎能明白冯亦代们的懦弱、痛苦,多少算是主动的苟且逢迎以及出卖行径背后不为人知的屈辱,尽管我不敢相信他这样文化层次的人也会屈服。现在想想,无论你在哪个层面上,压力都是一样的。只是我小时候见到的都是小“右派”,见到的是他们的猥琐,看到的是生活在底层的其家属的冷漠。而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未必就不冷漠,如后来我们了解到的蒲熙修,她是如何揭发批判罗隆基的,简直可谓疯狂。那个年代,希望它永远不再回来。

章诒和与冯亦代在那个年代有过很深的交情,冯亦代因为对章家感恩和愧疚,因此对章诒和曾经加倍地关心。他去车站接她,一见面都能哭泣,可见他经历着怎样的内心折磨。正因此,她了解真相后才如此愤怒苛责,她感到被一个老大哥欺骗了很久,其实那是冯亦代不敢坦白,怕被人不齿。但章在最后一段里还是很客观地肯定了冯亦代的晚节,说明她还是理智的。

朋友在叹息之余,也有指责章诒和的:她在这个年代站在道德高度上苛责那个年代的冯亦代们有失公允,或许,他们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做了卧底也是在道德高度上看待别的“右派”的,冯因为自己受到了信任,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为党立功,为自己赎罪呢。因此在这个年代揭秘毫无意义,只能毁了这些文化老人的好形象,也多少暴露了章诒和的浅薄。似乎这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

(作者系翻译、编导、作家,“黑马”为笔名)

同类推荐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热门推荐
  • 踏天祭

    踏天祭

    苍穹之下,芸芸众生。一个凡人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修仙界。战人,斩妖,踏天,碌碌众生,看我踏天而行!
  • 催悲小妖混饭吃

    催悲小妖混饭吃

    神仙?妖怪?啥?你难道想死前托孤?哥么.这是2010,你要是坑我四万五怎么办?小妹妹别怕,哥哥不是坏人,来跟哥哥回家。妹的,萝莉果然还是二次元的好,这三次元的虽萌,可萝莉会武术,叔叔挡不住啊。兄弟我只想混口饭吃,美女们你们就放过我吧,最近物价飞涨,弹琴说爱什么的太贵了吧。“下面进行广播:本世纪无好公民荆通在商场捡到一御姐,丢失的家长请来认领“其实荆通就是一打酱油路过的,不过估计老天爷瞎了眼了居然让这个什么都废材的宅男捡到了一次奇迹。----------------------------本故事纯属雷构请不要和现在对号入座
  • 倾尽红城,梨花落

    倾尽红城,梨花落

    一树梨花几人情,她穿越架空时代,寄身古人之体。她隔世红尘,以为自己死了,却一眼醒来,竟穿越倾慕灵国。她无情无心,却被古人之母所感动,古人之母一死注定一场血的灾难他,一身白衣却扔掩盖不了的帝王贵气,流传不进女身,有断袖之谣。一场惨落的相遇,终究画布出完美的爱情圆圈,终有一日,宠她有加,护她可以丧命,然而她却一心想要复仇。当梨花再次盛开,终究是负了谁?是劫还是缘,带走的又是谁的思念?
  • 我与僵尸有个约会之箫剑

    我与僵尸有个约会之箫剑

    本主人工在一次意外穿越我与僵尸有个约世界展开一系列爱情故事,看主人工最后怎保护他家人战胜强敌。这是本人第一次写作请各位多提点宝贵意见。对那些无理取闹人或意见我会不采纳。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向日葵开过旧夏天

    向日葵开过旧夏天

    年少时短暂的缘分牵出一生的纠缠。掌控全局的弈者,爱上要牺牲掉的弃子,面临的就是满盘皆输。人生是场豪赌,他压上全部,却为了她,偏偏要放弃最有可能赢的路。
  • 终之幻想

    终之幻想

    当漆黑的羽毛再次落下,我无力挽回。那就让一切逝去。【大概会有百合?】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TFboys之浅浅有你

    TFboys之浅浅有你

    机场vip休息室里,独门千金遇上腹黑三小只。阴差阳错的又成为了校友?什么情况?!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创世之环

    创世之环

    人类的存在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类总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挣扎求存也好,混吃等死也罢。也许是时候改变了跟随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