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稿类稿件
九间棚人的五代“家”
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潘林青)“做梦也没有想到,世世代代住山洞和石棚的九间棚人,竟然能有一天从山顶搬到县城,住上楼房。”站在山东省平邑县县城里的“九间棚社区”小院里,曾在九间棚村担任村支书,今年78岁高龄的刘德敬对记者说。
从“穴居”到石棚,从石棚到砖房,九间棚成为一面旗帜
“你看,这就是当时村里人住的房子。”沿着蜿蜒的山路,九间棚村党委副书记刘甲新指着路旁一间仅三四平方米的石棚告诉记者。记者看到,石棚由大小薄厚不一的石片垒成,在寒风阵阵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晦暗阴冷。
据九间棚村志记载,乾隆年间,一对刘姓夫妇迁居至此,以640多米高龙顶山山顶的石穴为家,繁衍生息,成为九间棚村。几百年来,天然石穴和简陋的石棚就是九间棚人遮风避雨的两代“家”,直到1990年,这个小山村仅54户人家,186口人都住在龙顶山上。这里四面悬崖,曾经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下,山上的3100多块耕地,分布在23条山梁上,加起来仅有112亩。
1984年底,刘嘉坤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里人均收入不足180元,人均口粮不足150公斤。刘嘉坤带领另外8名党员和群众,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向贫困宣战。
经过6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当时仅有40个青壮劳动力的小山村,投工10万个,开挖土石两万方,修盘山路23里,建蓄水池、扬水站38个,修筑输水渠16里,彻底改变了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铸造了闻名全国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刘嘉坤和村里其他8名党员被称作“九柱擎天”。
刘德敬说:“当时县里的技术员算过,把路修上山,全村人要干5年,但我们5个多月就干完了,靠的就是一股战天斗地的精神。那时全村上到70岁的老汉,下到刚能捡石渣的娃娃,全部上工地,没日没夜地干。第一辆卡车沿着刚修好的路上山时,很多被石头砸一下也不皱眉头的汉子,都放声大哭。”
6年的整山治水修路,让九间棚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人在山上种起果树,陆陆续续盖起了结实温暖的砖房。
从山顶到县城,从“战天斗地”到科技创业,他们走出致富新路
顺利实现“活下来”的目标后,九间棚人开始思考如何能“活得好”。他们发现,似乎昔日“战天斗地”的那股狠劲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总是派不上好用场。
刘嘉坤说:“从1991年开始,我们在平邑县城先后建起了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金银花茶厂等几个企业,但是都在红火了一阵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倒闭。”
此时的刘嘉坤,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是全村人的主心骨。1997年,初中文化的他放下手中一切事务,北上进京,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的一名自费进修生。
两年的学习生涯,给了刘嘉坤新的理念和思路。1999年,他创办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和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与北京市顺义区九王庄村委会签订了420亩的果园承包合同,把企业办到了首都。
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的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下辖“北京园艺绿化公司”、“九间棚旅游公司”等4个企业和1处培训示范基地,成为集优质金银花及农林果苗木培育与推广、园林设计与绿化、建材和建筑工程装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集团公司。
2005年,九间棚村人均纯收入6600元;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9200元,而村集体经济收入则高达一亿两千万元。在距离龙顶山半个小时车程的平邑县城里,九间棚村投资建起了“九间棚社区”,大部分九间棚村民住进了楼房,实现“山上山下两套房”的目标。
从贫困山村到旅游风景区,永远是精神家园
正月初五一大早,山雾笼罩下的龙顶山清新秀美,一排排粗壮的果树依山而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这个小山村春日繁花似锦、秋天瓜果飘香的美好景象。“现在都富裕了,随便从村里找个人问问,他一年也能赚个一万多块钱。”村民葛纪芳说。
葛纪芳种了10多亩山楂、桃等果树,2009年他收获了一万五千多公斤“歪把红”和“大金星”山楂、5000多万公斤“黄金”桃。坐在自家小院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歪把红”4块钱一公斤,“大金星”5元钱一公斤,“黄金”桃1元钱一公斤,光这一块收入就有七八万元。此外,他还种了30多棵核桃树,卖核桃一年也能赚4000多块钱。葛纪芳的儿子去年刚结婚,他一下子掏出25万元给儿子在平邑县城买了一套楼房。
“我们家在县城的房子不是不够住,儿子也总劝我们搬过去。可是我舍不得搬走,毕竟我在九间棚住了几十年,并且看着它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舍不得走啊。”葛纪芳说。
刘甲新说:“不仅是他们一家,有很多搬到县里、甚至搬到北京去的乡亲,逢年过节总要回来看看,否则就像缺了什么。每年过年,九间棚党员都要过组织生活,讨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地点就在村里,几十年雷打不动。刚开始时我们只有9个党员,现在加上厂子里的员工党员,村党委已经有60多个党员了。”
这里仍是九间棚人的精神家园:刘嘉坤带头在悬崖上凿出的泉眼,村里人架起的电线杆,修起的路基……每一个奋斗时留下的痕迹,他们都精心地保护,做好标记留给后人。这些特殊年代留下的精神财富,和龙顶山美丽的自然风光一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据统计,仅2009年,全村接待游客就达36万人次,门票及食宿、交通、娱乐等旅游总收入达1200万元。
从县城回村过组织生活的刘德敬一边和老邻居打招呼,一边对记者感慨地说:“我们保留这些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告诉后人,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有当年的那股劲儿,只要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就什么也不怕。”
“我们九间棚人,一共有五代家——山洞、石棚、砖房和楼房,还有一代最重要的,那就是九间棚人战天斗地的艰苦奋斗精神,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九间棚人的魂儿。”刘甲新说。
(新华网2010年2月18日)
训练提示:本文采用的是纵向式结构,依据时间顺序将九间棚人的生活变迁清晰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让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九间棚人战天斗地的艰苦奋斗精神。
本文的主体有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播读第一部分时,我们需要在内心有一个提示性内在语,九间棚人是如何从“穴居”到石棚,从石棚到砖房?在这样一个大的方向指引下,每一个小层次大多都利用提示性内在语层层表现九间棚人的努力和精神;第二部分依然按照时间顺序往下推进,“他们是如何走出一条致富新路”作为第二部分的提示性内在语;第三部分以对一名致富村民的采访展示出现在九间棚人的生活发生着飞跃,“从贫困山村到旅游风景区”,九间棚成为村民永远的精神家园。对文章中谈到的九间棚人取得的成绩、为此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努力等要注意感叹强调型提示性内在语、回味性内在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