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33000000007

第7章 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相关理论(2)

(7)现代演化学派的制度演化思想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是以鲍尔丁(K.Bowlding,1981)于1981年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和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1982)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里程碑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代演化经济学走过了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基本概念和基本范式的建立,正走向深入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1)微观、中观和宏观演化经济学概念的提出和三大理论体系的建立(Dopfer 2001,Dopfer et al 2004,2005;Potts 2000);(2)演化经济学思想在众多经济学分支,如产业创新分析(Malerba,2002,2005)、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Buenstorf 2004,Vanden Bergh and Gowdy 2001)以及经济地理学(Boschma&;Lambooy,1999;Lambooy&;Boschma 2001)中全面引入;(3)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融合和交叉(Nelson 2002;Nelson and Sampat 2001;Schamp 2002;Pelikan 2003);(4)由演化机理分析转向政策理论研究(Witt,2003,Dopfe,2004)。这些发展动向表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承认,以动态演化的视角理解社会经济过程,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

1.1.2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演化和制度:两个相互交织的概念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英美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制度主义。而法国和德国的学者却认为,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主要原因是:尽管两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论分支和理论框架,但是两大学派的学者都不得不从马歇尔、凡勃伦,甚至康芒斯等人的文献中寻求启示。这意味着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有共同的先驱;再者,两个阵营有着类似的前提假设,如有限理性、不确定性等,同时还有共同的研究兴趣。

演化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最近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倾向:一方面,当前制度主义经济学领域最知名的学者逐渐接受了演化的思想,并将其用来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和发生变化(Hodgson,1988;1993;Langlois,1989;North,1990);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演化主义者”虽然对制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但也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经济制度引入到演化理论中来(Nelson 2002;Pelikan 2003)。

(二)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Self-organization Theory)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的一种集合。自组织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它还没有形成一个一体的统一理论,它包括:普里戈金等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等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托姆创立的“突变论”、文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以及曼德布罗等创立的分叉理论和洛伦兹等创立的“混沌”理论。

自组织思想最早源于康德对“自组织”的阐释,康德认为,自组织的自然事物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它的各部分既是由其他部分的作用而存在,又是为了其他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各部分交互作用,彼此产生,并由于它们间的因果联结而产生整体”,“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而且按照这些规定,一个产物才能是一个有组织的并且是自组织的物,而作为这样的物,才称为一个自然目的。”

哈肯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组织”概念,他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职责来生产产品,我们就把这种过程称为自组织。”“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里高津在建立“耗散结构”理论和概念时也使用了“自组织”(self-organlzalion)的概念,并且用这个概念描述了那些自发出现并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由此可见,“自组织”表示的是自然或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可以自我组织起来的系统,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中,可以说,凡是具有演化特性的系统都是自组织系统。系统演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外界的简单控制,而是由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出现整体协同效应,使系统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中,使系统演化可以“自发地”进行。这种通过本身的发展和演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空结构和功能结构的系统,称为自组织系统(self-orgnaization system),也叫耗散结构。这样的组织行为的演化过程,就是自组织过程。因此,自组织系统则是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而在外界特定干扰下才演化的系统,成为他组织系统。组织、自组织、他组织的关系。

(1)自组织形成的条件和动力机制

自组织是利用从外界摄取的物质和能量组成自身的具有复杂功能的有机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修复缺损和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自组织的动力机制及其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系统的开放性

一个与环境没有任何交换的封闭系统不可能产生自组织行为,对环境开放,即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才可能产生自组织运动。普利高津以总熵变公式为工具,科学地论证了开放性是自组织形成的演化的必要条件。一个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可以分成两部分。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封闭系统不可能出现减熵运动。但开放性只是自组织的必要条件,错误的开放从外界得到的是正熵,必将导致系统有序结构更快地瓦解。正确的开放才能从外界得到负熵,但若开放程度不够,通过熵交换从外部得到的负熵不足以克服自身的熵增加,仍然不能出现自组织。只有正确而又充分地对外开放,才能保证系统出现自组织。

②系统内部组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满足叠加原理的线性系统无法产生整体涌现性,整体涌现性是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典型的非线性效应。在非线性作用下,对系统每一组分施加作用,会引起其他组分的关联作用,从而使整个系统发生不对称的复杂反应。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体分为合作和竞争两种形式,都是系统产生自组织行为的动力。没有组分之间的合作,没有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合作,不会有新结构的出现。没有组分之间的竞争,特别是没有系统与环境中其他系统的竞争,也不会有新结构的出现,而合作与竞争本质上是非线性的。

③系统的正反馈机制

系统内部包括多重反馈机制,既有负反馈也有正反馈。自组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反馈机制。只有依靠反馈机制系统才能不停地进行修正以实现其目的。以现在的行为结果去削弱未来的行为是负反馈,负反馈对发展过程起到一种阻止变化、保持稳定的作用。系统出现新的结构、模式、形态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需要靠系统的自我放大(自我激励)机制才能生长、壮大,这就是正反馈机制。正反馈与负反馈适当结合、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系统的自组织,线性系统要么有正反馈而无负反馈,要么有负反馈而无正反馈;非线性系统才可能同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适当的结合,系统能够自我创造、维持和更新。

④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普里高津的最小熵原理告诉我们,在非平衡区即近平衡区,系统最终演化的结果是到达熵产生最小的、与平衡态类似的非平衡定态。当环境使系统逐渐接近孤立系统时,此非平衡定态将平滑地变为平衡态,系统根本不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只有远离平衡态,系统处在内部各组分的作用的非线性区,才有可能演化成为有序结构。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系统开放也无济于事。

⑤系统的涨落

涨落在自组织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系统通过涨落去触发旧结构的失稳,探寻新结构,系统在分叉点上靠涨落实现对称破缺选择,建立新结构。在分叉点前,系统处于近平衡状态。在分叉点,系统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并存在多种演化选径,而具有不确定性。在分叉点后,出现了新的结构。在系统变化的临界区域附近,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关联放大效应,又进一步加剧涨落。系统于是以正反馈方式、雪崩般地形成了序参量,并由序参量主宰系统演化的方向和模式。在远离平衡态时,在变革的临界点,微小的涨落可能被放大形成巨大的涨落。涨落会象一个触发器,驱动系统由原来状态变为另一种新状态,发生质的变化。

上述这些条件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向外界开放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系统不能远离平衡态,系统内组分间的任何非线性相互作用也不能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涨落也仅能起稳定作用。没有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开放也是没用的,系统仅能在平衡态附近,与外界交流也仅是微扰作用,不能使系统内部发生质的变化。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正负反馈机制的存在是系统内部发生质变的基础。涨落是系统发生质变的一个基础。没有涨落,其他条件具备系统也不会出现有序结构,而且没有涨落系统的稳定状态也不能维持。

(2)自组织表现形式

按照自组织过程实现的不同系统功能或方式,自组织现象可包括:自创生,自生长(发育)、自适应、自复制等等。在实际系统中,同一自组织过程常常同时包含几种方式。

①自创生

系统的自创生(AutoPoietic)指在没有特定外力干预下系统从无到有地自我创造、自我产生、自我形成。自创生的特点在于自组织过程中,系统出现的原来不曾有的新状态、结构和功能,不能用某种组织理论来分析它与自创生过程前系统状态之间的联系,其产生的基本方式是差异的整合。通常把新状态与自组织过程前原来状态进行比较,新状态与原来状态相比有序度提高称为自创生。除人类有意识地创建的系统外,现实世界的系统都是自我创生的。

②自复制

自复制是指系统中具有某种性质的子系统个数不因个别子系统的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如象生物界一个种群中某一个个体死亡了,又有一个同样的个体被复制出来一样,被复制出来的个体性质与原来的个体性质完全一样。子系统具有自复制功能才能使系统在自组织过程中形成的有序状态得以保持下去。

③自适应

自适应强调的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适应环境,而出现新的结构、状态或功能。对同样一个系统,当强调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涌现”出新的状态时称为自创生,强调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系统状态也将随之发生改变体现系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时称为自适应。

④自生长

自生长是从系统整体层次角度,对系统自组织过程所形成状态随时间演化情况的一种描述。系统整体除了“体积”变大以外,其余形状、性质、特点均不发生变化,系统保持不变的结构、功能。当然“体积”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生物体自身生长发育、社会组织、企业规模的扩大、子系统数目的增多,尽管其结构功能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但都是自生长的。

(三)演化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Evolutinoary Game Thoery)是把博弈理论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演化博弈论源于生物进化论,相当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并在分析社会习惯、人类规则、习俗规范、制度或体制等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自发形成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演化博弈论出现时间虽短,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研究演化和博弈论的一个经济学新领域。

(1)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

演化博弈论在方法论上既不同于博弈论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上,也不同于早期的演化经济学忽视静态均衡分析的意义而流于动态的不可知论。传统博弈论讨论博弈均衡,尤其是纳什均衡及其精炼,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传统博弈论将博弈规则简单化、抽象化。演化博弈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存在许多参与者,博弈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正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利害状态,它通过最有利的战略逐渐模仿下去,而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经济系统的演化通常有多重均衡点,系统最终进入哪一个均衡点,取决于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以及经济制度环境,而且演化博弈把作为活动规则的制度本身也看作是在不断进行的博弈过程中逐渐演化而内生形成的,这正是哈耶克自发自生秩序的具体体现。

同类推荐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纵横50年,把握当时的条件评价各种学派的历史价值,把握今天的发展评说过去成就,全景化地介绍和评述了50年来在中国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和学派观点。
  • 沃野拾穗

    沃野拾穗

    本书收录了《他就像一棵胡杨树》、《童心一片重如山》、《农村呼唤机械化》、《我能告诉你》、《播雨记》、《大连城市建设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等文章。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中印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都进行了一场力度空前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结果是导致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同时出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热门推荐
  • 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优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本书从六个方面对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进行了阐述,包括:懂得沟通,促进师生间关系能说会道,做最受欢迎教师体态语言,沟通的另类方式透视心灵,沟通的便捷之路等。
  •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说话要有说话的智慧,办事要有办事的技巧。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学来的。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说话不能没有技巧,办事必须讲究门道。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会说话,才能获得你成事的通行证。
  • 球圣之路

    球圣之路

    5岁的文杰,竟然被自己的表大爷卖到泰国当人妖,逃脱魔爪的他,幸得一华侨老人收养,一次偶然,他喜欢上了足球,但他的职业之路并不顺畅,5岁的他,从泰国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一个球王,就此诞生。
  • 暗杀的人居然是我

    暗杀的人居然是我

    由于自己出车祸失忆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为什么我不会死亡。和青梅竹马的昕儿正在一间私立高中读二年级,后来无故被转去第五校区的学校读书。由于某个消息声称把我杀死就能获得两亿元的报酬。就这样围绕着一系列的被暗杀人生。。。。注意,是被暗杀。。。
  • 逆神之邪魔道

    逆神之邪魔道

    天帝界,武破万象,界域各地,宗门林立,武者纵横。邪魔道,是魔修,乃是域外之人,他们举步入侵天帝界,整个界域陷入为难,也只有那传说中的“逆神者”才能够拯救苍生,维护界域大道!少年武者,立下凌云壮志,势要踏破这天帝界山河,以武为尊。
  • 翻覆星海

    翻覆星海

    一个在地下拳市被当做沙袋打的苦命小子,结果在手刃自己的仇人之后,莫名其妙的被强行带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想要活着就必须要去拼命,所以努力的为了生存去战斗吧!
  • 惊世绝恋:霸道魔妃

    惊世绝恋:霸道魔妃

    一千年前,她是妖魔罪子,人类与妖魔的孩子,被魔族排挤,人类追杀。她为报仇,收他为徒,假意和睦的师徒关系建立在利用的基础上,却不知,身在局中也入局……她葬生他的剑下,他为她入魔……一千年后,她癸子年生,天纵异象,七星连线,视为不祥,一双妖异的紫眸,看淡了世间冷暖……诡异阴森的夜晚,被潮水吞没的桥面,被阴风对起的窗纸不停的拍打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隐在百鬼中,缓缓地转过了身……艳红的衣裙,泛白的芊指,渐远的背影里拖曳出千年的寂寞与沧桑……一架锦寒琴,一把凤凰骨,奈何桥上的擦肩而过,被封印千年的爱恋是否在时潮中隐没?而那被鲜血染红的裙衣,刺痛的,又是谁的眼?
  • 绝世唐门之星焱神祗

    绝世唐门之星焱神祗

    二十一世纪的天才黑客“星焱”被一个名为硎剡的神送去了绝世唐门中,最后一问才知道,他竟是唐门的开门门主!从此,莫凌天替代了霍雨浩,星焱创世神代替了情绪之神!(按照本无良的惯性,新书开坑,朱姐自然是伪娘啦!)
  • exo我们的奇怪助理

    exo我们的奇怪助理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能看见冤魂的少女成为超红组合EXO的助理后发生的各种事情。男主已经定位为灿烈,世勋,鹿哥分别已完结,另外加更的KRIS篇也完结了。另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我也没办法。
  • 瓦洛兰的召唤师

    瓦洛兰的召唤师

    一个热爱英雄联盟的作者,因为一些原因卸载了lol,但是我爱这个游戏,写下此小说纪念我4年lol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