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这一章,我们仅从理论上探讨。实际上中国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在英文中有对应的词汇“relationship”或”tie”,但是很多学者发现在研究中国的关系时,很复杂且有特色,索性用音译词“Guanxi”来替代“relationship”或”tie”,以特指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之前,汉语直接音译为英文的为数不多,但近几年陡然增多,可能跟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有关。这为数不多当中,“Guanxi”是一个,不难想象,中国人情无处不在。
总结中西方学者的研究,近一个世纪来,对中国文化(关系)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一般是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学者,特别是有中西文化背景的华人学者。为什么?因为西方文化背景为这些学者提供了参照系,这为他们敏锐地捕捉文化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可能,“关系”这类主题的研究也不例外,包括费孝通、黄有光、边燕杰等等,都是中西文化背景很深厚的学者。目前对于“关系”研究很深的学者们多是在西方拿到博士学位,得到了系统方法论训练,加之本身又是中国人,不同文化交融比较便变得可行、高效,容易抓到研究问题的要害。
一、华人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和特殊信任7
1. 差序格局
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中国人的关系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面延展开的一种关系模型。美国有个著名的社会学家叫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在1973年首次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弱两种类型,但该概念是立足于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但中国这样的环境非常复杂,除了强弱,中间还有程度上的差异,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来概括。“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的一个著名论断。差序格局是一种因关系亲疏远近不同而有差别待遇的行为模式,团体格局说明的是西方人因社会类属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模式,而差序格局则强调的是华人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因为网络的内圈外圈,圈内圈外的关系不同,而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加以对待,所以说我们是一个“关系社会”或“人情社会”。
差序格局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往一个平静的湖中扔一颗石头泛起层层波浪,离扔的那一点越近的地方波浪越高,越远越弱,乃至于消失。中国的关系也是这么一圈一圈的,那么离自己最近的这一圈一般称为“家人”,最近的是家人。再往外面推一层呢?一般叫“熟人”。再往外面推呢?那是一般的“朋友”。然后是“陌生人”。这是一种简单划分,费孝通的研究比这个复杂。
这个理论虽说是理论,但作为中国人理解起来应该比较简单,因为这些理论完全符合我们的经验判断。应对“家人”我们一般遵循什么原则?我们称为 “需求原则”,这是从英语直译过来的,需求实际上就是有求必应的意思。你对孩子交学费的问题一般是不讲原则的:“多少?拿去!”你绝对不会说:“先写张欠条过来,以后要还!”没这个概念,当然外国人也是如此,中国人体现更明显。实际上我们不仅送他去上大学,还有结婚以后第一套房子的钱可能都是父母给,这是“需求”到底!所谓的“需求原则”。
依次往外面推,最外面一侧——中国人面对陌生人时一般是什么原则?我们将之称为“公事公办”。中国人的关系里头,应对陌生人基本上用两个字来概括——“冷漠”。善良的人固然多得是,但是善良的人不涉及到利益,一涉及到利益绝对是冷漠的,研究表明多数都是这样,但不是所有现象。没有利益的时候友好,一遇到利益就是冷漠。冷漠在这里被称为“公正原则” ,说白了就是公事公办。
中间这两个是什么原则呢?我们学者研究发现,用这个“混合原则”来替代再合适不过。 “混合原则”混合了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情感”,第二“交换”。情感加交换,中间的。越往里面推情感色彩越重,交换色彩越淡化;越往外面走情感色彩越淡化,交换色彩越浓厚。所以中国人干什么事情都是披着情感的外衣,实际上是利益交换。这是毫无疑问,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不能落实到具体个体身上,理论把握。你不能这时候看你身边朋友一眼,这是很尴尬的。我之人?不能老是付出,老是付出的话最后就不愿意付出,有付出必须有回报,这也是一种交换。但是越往内层走,交换色彩越淡化,情感色彩越浓厚,乃至到家人身上,我们都理解为情感;推广到陌生人身上呢,我们就变为赤裸裸的交换了。这是在处理关系的时候要遵循的原则。
另外一个问题,属于技术问题。中国人在跟人交往的时候,包括在生意场上,一般采取什么原则?都是尽可能把人往内层拉的这样一种趋势。这个技术问题是:怎么让陌生人变为一般朋友呢?怎么样让一般朋友变成熟人呢?怎么样让熟人变成家人呢?
怎么样让陌生人变为一般朋友?我们中国人用“十同”、“九同”。九同不是麻将那个“九筒”,是同学、同乡、同族、同宗、同姓等那个“同”。中国人是很认同 “同”字的概念。现在发现“九同”都很难概括我们的状况,目前时代发现了“十同”。第十个“同”就是 “拥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比如说两个人碰到:“你认识某某不?”“哦,兄弟!”这时你们两个关系“嗖~”的就拉近了,因为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而这个朋友多是私人朋友,不是我们都认识刘德华,那个太抽象了不算。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比如说你我两个认识,你又认识他,他又不在在我们两个这边,我就给他打电话:“你能猜到我跟谁在一起不?”对方肯定猜不到:“我把电话交给他哈!”——“哇,你们在一起呀!”这样一来我们两个关系瞬间拉近了:因为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可见,“同志”这个概念是有道理的。以前还有个“同姓”之说,现在这个“同姓”淡化了,因为人口流动量非常大。古代社会在农村地区,“同姓”意味着“500年前是一家”。因为当地同姓的人一般聚在一起,认同感是比较强的。但现在就比较淡化了,但有些却得到强化,“同学”就很好用。这是用“九同”来应对陌生人,使之变为一般朋友,我们一般通过这种方式把他变为一般朋友。中国人聊天都是很独到的,路上遇到陌生人总能找到共同话题。比如说对方家在乌鲁木齐那边,你在绵阳这边,你们都能聊出共同话题。“在哪个单位?”“移动哦!”“哦,移动离我们那儿不远嘛。我有个朋友也在移动哦!”通过这种方式把陌生人变为一般朋友。
怎么样才能把一般朋友变为熟人呢?通过加大交往的频率就可以做到。所以我们中国人说“酒桌是办公桌的延伸”,就这个道理。中国人喝酒跟老外不一样,老外是纯属生活,中国人是工作和生活色彩都很浓厚。喝酒是构建一种关系网络,通过加大交往的频率一般朋友就能变为熟人。不见得每次都喝酒,比如说通过见面次数增加,工作上业务交往的增加,以及饭桌上吃饭次数增加等等,都会让一般朋友变成熟人。
那么,怎么让熟人变成家人呢?这也是一个技术问题。熟人变成家人最主要的方式是联姻,还有就是认“干爹”“干妈”,古代还有个办法是“结拜兄弟”。结拜文化在中国是源远流长,很多地方都有结拜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走得更近。结拜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很深厚的文化,它是由熟人变为家人的这样一种文化情结。现在很多学者还发现在“熟人”和“家人”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状态,就是中国文化现象当中一个“抱团”现象。抱团的关系轻于熟人,但是又不像家人,他们是因为某种利益的关联而聚集到一起。总之,中国人的关系处理思路是很明确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应对周围的时候就发现理论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