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理论最早由英国几个学者发现的。有一个故事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故事说的是英国有个老太太有次跟一个警察发生冲突,这个警察就利用手中职权给老太太开了好几张罚单,这个老太太非常生气,决定到法院去告他。当地法官受理了这个案件,宣布在下周一再开庭,于是老太太准备了好几个晚上的演讲稿,打算到时候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一番,告诉法庭上的所有人,自从警察不公待遇对她心灵造成的诸多创伤。下周一她很早就去了,开庭以后,法官听完双方律师辩诉以后,经过简单商议,木槌“啪”的一声就敲下去,判定老太太胜诉。这个老太太却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法官没给她哪怕只有几分钟时间让她把那些郁闷诉说出来!这就是过程理论。在美国访学的时候,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刻,有一天我的一个美国好朋友跟我说,想带我去打猎,就是美国西北部常见的麋鹿。打猎对我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相当兴奋。所以我问他要做什么准备,打麋鹿需要有专门的执照(我只是跟着去当助手,不需执照),费用是一年六十美金,执照还规定一次只能打一头。因为天很冷,他建议我最好准备一顶兽皮帽,还要准备一双适合在雪地里奔跑的靴子,一身迷彩且御寒的羽绒服,以及一个墨镜。我东挪西借,终于凑齐这些装备。出发的头天晚上我兴奋的压根没睡着,脑袋里总是浮现明天种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因为打猎必须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我们驱车行驶了差不多二百公里。刚一下车我正在准备打开后备箱把行头取出来,忽然听到他说“卧倒”,我“啪”就卧倒了,反应之快,卧倒后我抬头一看,离我们几十米远的地方有很多头鹿。这时他从后座里把猎枪拿出来了,一枪过去就倒,然后跟我说回家,我急了,说:“嗨,我这帽子还在后备箱,靴子也没穿上,御寒服还没拿出来呢,这就完了?”这个故事就说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他说十有九次都这样,这让人感觉到很沮丧。很多钓鱼爱好者认为钓鱼本身比吃鱼有更意思,我想也是这个意思。
限于篇幅,有关激励理论我就介绍到这里。应该说,学界当前在激励领域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大多均用数学模型来构建,但是作为管理者,至少要在日常实践感悟与理论研究之间搭建一个理解之桥、契合之桥。
三、激励成本和收益
你觉得给员工发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为?是投资抑或纯粹成本支出?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老板不太愿意给员工发钱,觉得跟员工发钱相当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进而建立一种更健康的投资理念。因为花钱其实是一门艺术,不见得省钱就是唯一正确的做法。不该省的地方省了就意味着错失投资机会;该省的地方不省,确实意味着浪费。其中这个度的把握非常的重要,是一门艺术。
有个成语说得好,叫 “开源节流”。最优秀最厉害的人都是能开源节流。什么意思呢?就是拼命赚钱,然后拼命节约。理论上这种人最容易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最容易把事业做大。这种人符合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关于清教徒最优秀品质的定义。第二类人是“开源不节流”,赚得多花得也多。第三类人是“不开源节流”,赚的不多拼命节约,像我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代人就属于这类,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非常的穷,并没有赚钱的机会,但是确实很节约。第四类人就是“不开源不节流”,败家子。我们至少要成为开源者,还是举例说明。
请读者原谅,读到这里我知道可能你会给我提意见,希望举一些大公司的例子,不要总是举自己身边的例子。但是管理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必须要经过自己感受才能抓到问题的本质。作为讲授管理学的老师,大公司的例子我当然经常用,上课的时候很多案例是大公司的,但是它们大多是经过加工过的,我不敢保证其真实性。而对于个人管理一定要举身边的例子,虽然视野稍显狭窄,但是相信可以管窥蠡测。
继续举例,我有个远房亲戚,之所以是亲戚呢,因为他很有钱,于是就把他纳入了亲戚的范畴,实际上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是当地一个有钱人,他有些瞧不起我,正如我瞧不起他一样,我们是在互相敌视中构筑我们的关系。以前我每次回去他都这样,他会当着陌生人的面问我几个尴尬的问题:“是不是管理学博士啊?是副教授了吗?在美国待过了吗?还没有管到人吗?”然后他又说他自己:“你看我,小学没毕业,管的人不多吗?600多人!”可以想象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自豪,但是我怎么回应这样的话好呢?我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句话你可能听不太明白。”
换言之,管理既需要天分,也需要后天培养。管理强调天分,当然管理学教材一直不提这个话题,因为提这个话题你就不想学了。但是仅靠天分还不够,需要后天培养,两个结合是最佳的。我们一直很难抹去天分这个因素在管理方面的作用。但是纵观全世界,大公司的高管们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注意,这句话不能逆回去,不能说科班出身的一定能成为高管。能不能成为高管还必须加上另一个条件——天分。天分加上后天的系统培养可能是最好的。比如说你天分不错一出生就具备能管五六百人的素质,但很可惜缺乏必要的后天训练。所以说,是不是感觉到要管五六百人有些力不从心?我说假如你经过科班训练的话,凭着你这样的先天素质,甭别说管五六百人,管五六千人都没问题。但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因为根据中国的教育规律:书读得越多,胆子越小,越下不了手。但当然放眼全球,天分和后天的系统训练结合之观点是正确的。
但我前面说的这个远房亲戚,有一点令我非常佩服,就是对金钱的态度。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很多亲戚都说他是“铁公鸡”,一毛不拔。但是我每次回去,他总是热情接待。他总要请我到当地最好的饭馆去吃一顿,从晚上六点吃到十一二点。但是真正吃饭的时间最多一个小时不到。剩下时间干什么?聊天。把我们两个没见面的这段时间,我所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聊天的方式,一股脑地全告诉他。而且他跟我吃饭不是一个人来,他管理团队一帮人全来了。而且我很难拒绝他的问题,因为他总是这样说:“前段时间我跟某高校一个教授谈过……他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你是怎么看的?”我一看是我的对手,就一个劲地回答,回答完就后悔了。你看他请我吃饭是不是投资啊?我给他做一些咨询。
那地方人比较喜欢炫耀财富,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比如说他那个小区住的都是比较有钱的人,炫耀的方式之一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给孩子发压岁钱,因为孩子之间喜欢比较,互问“父母给你们多少”之类。有几个邻居都是一两万的给,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水平。你知道他给孩子多少吗?20块钱!有些人嘲笑他,说他是个吝啬鬼。但他的回答令我很惊讶。他说:“我这个钱迟早都是我孩子的,但是就目前这一时刻,钱放到孩子手里跟放到我的手里发挥的作用绝对不一样。放到孩子手里拿来买冰棍吃掉了,放到我手里,投资建厂,有回报。”
我们可以用所谓的资源竞争力理论来解释。首先是,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人绝对能够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作用,这种就叫资源竞争力。比如我和比尔·盖茨站到这里,你手里有一万美金,交给谁投资你放心?毫无疑问应该交给比尔盖茨。他说:“走,投资软件!”你看回报率,20%(税后)。交给我呢?“走,存到银行去。”你才收到多少?百分之一点几(税前)。比尔·盖茨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财富增值。这就是能力,我们把这个能力称为资源的竞争力,或者叫做资本的竞争力。不同的个体,这种能力是有差异的。一双筷子在我们手里只是吃饭的工具,在武侠高手手里呢?那是一种致命的杀人武器。一只画笔在我们手里只是涂鸦的工具,在艺术大师手里呢?那是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的创造工具。同样的资源交给不同人,结果绝对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是资本竞争力的差异。
接着探讨这个话题,你的单位之所以把你而非其他人放到这个位置上,为什么?上级也考虑过,这几个人比较起来,单位把这些资源交给你觉得最放心。虽然这样的感觉没有明示出来,但是真正意图不言而喻。这是自信原则,我们之所以把这么多资源交给你,是因为我们相信你能把它整合出最高的效率和效益,至少在目前看起来是这样。这是一种自信的表述。这个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理解一个人不要靠结果性符号来理解,过程符号更重要,就是把资源交给他,他能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譬如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即便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了,只要他这样一个素质存在,绝对能使他重新过上非常得体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像拿破仑一样,英国人只有把他除了才行,否则他永远都能出类拔萃、功成名就。他们身上拥有这么一种卓越的竞争力。我老乡能够这样理解,我是很佩服他的。
有时他又特别抠,比如说他80年代末期的时候,他生产衬衣,那个缝衬衣钮扣的线,要多长要多少圈他都有明确规定,可说精致到毫厘不差。当时都是手工,他叮嘱工人,太多就是浪费,太少保证不了质量,中间的那个度很重要,因为他觉得这个省下来就是财富。而且他对布料的边角余料怎么充分利用也是绞尽脑汁,他觉得这个省下来就是财富,而且可以作为模版推广下去。他总是思考这些问题,觉得这东西该省的地方一定要省,不该省的地方绝对不能省。
所以说,为激励员工所付出的代价,管理者应更多地视之为一种投资行为,这样心里就更踏实一点。因为总是将之看成一种纯粹的费用或者浪费的话,那你是不愿意花费的。若把它看成投资的话,你会更加从容地面对。当然,多了也不行。但多数单位不可能给员工奖金发得太多,这种情况下,度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