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年,杜阁被任命为财政总监,他立即根据重农主义的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行了粮食自由贸易政策;1775年,降低粮食入市税;1776年,颁布了取消封建性的行会和同业公会的法令,取消了酒类的专卖权,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农民修筑道路的徭役,开征包括国王在内都必须缴纳的道路税。这些法令和政策引起了宫廷贵族和高级教士们的敌视,尤其是对征收道路税更不能容忍。他们援引法国古老的关于三个等级的义务的规定:教士的义务是贡献祈祷,贵族的义务是贡献鲜血(战争),第三等级的贡献才是劳动和金钱。他们发誓拒绝缴税。但杜阁也寸步不让,因为在杜阁的规划中,这仅仅是实现将税收全部转到地主、贵族头上的第一步。两军阵前,路易十六左顾右盼,终于倒向贵族一边。1776年5月12日,国王发布杜阁辞职的敕令。
1776年8月,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伦敦发表。这部著作共分为五篇,依次讨论了生产、分配和交换,资本,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奉行的经济政策,政治经济学的不同体系,公共财政。中世纪的“上帝之手”在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的基础上,在这里成为一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即“利益之手”:
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由于有了这只“看不见的手”,斯密主张政府应该实行充分自由放任的政策,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土地买卖的各种法律,取消限制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各种措施,他指出:
禁止人民大众制造他们所能制造的全部物品,不能按照自己的判断,把自己的资财与劳动,投在自己认为最有利的用途上,这显然是侵犯了最神圣的人权。
这样,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主义的基本主张,这些主张成为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经济旗帜。
亚当·斯密的著作涉及了广泛的领域,从分工到交换,从商品到货币,从交换价值到价值,从工资到地租、利润,从资本到国家,从物物交换到对外贸易,他把所见到的各种思想端绪交织在一起,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它们的意义。他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的宏大气象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前三句话就显示了出来: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构成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
这类产物或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对消费者人数,或是有着大的比例,或是有着小的比例,所以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情况的好坏,视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但无论就哪一国国民来说,这一比例都要受下述两种情况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说,这一国国民运用劳动,是怎样熟练,怎样技巧,怎样
有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究成什么比例。不论一国土壤、气候和面积是怎样,它的国民每年供给的好坏,必然取决于这两种情况。
参考文献
1 [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1-12.
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60.
3 [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M].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2.
4 [法]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M].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82.
5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5.
6 [美]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M].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2.
7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01.
8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05.
9 [美]H.S.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56-58.
10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69.
11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98.
1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
13 [前苏联]沃尔金.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的发展[M].杨穆,金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8.
14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3.
15 [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401.
16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M].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48.
17 [法]狄德罗.百科全书[M].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96.
1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29.
19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32.
20 [英]约翰·罗.论货币和贸易[M].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3.
21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6.
22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5.
23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2.
24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06.
25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0.
26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5.
27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6.
28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20.
29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朱泱,孙鸿敞,李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0.
30 [法]魁奈.自耕农[M]∥狄德罗.百科全书. 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84.
31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1.
32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6.
33 [法]魁奈.谷物论[M]∥狄德罗.百科全书. 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212-213.
34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3.
35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3.
36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6-97.
37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0.
38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1.
39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
40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58.
41 [法]魁奈.自耕农[M]∥狄德罗.百科全书. 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83-184.
42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6.
43 [法]魁奈.自耕农[M]∥狄德罗.百科全书. 梁从诫,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84.
44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1.
45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2.
46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45-246.
47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5.
48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6.
49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9.
50 [法]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M].吴斐丹,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62-363.
51 [法]夏尔·季德.经济学说史[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0.
5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6.
53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M].朱泱,孙鸿敞,李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75.
54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0.
55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7.
56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3-34.
57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57.
58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4.
59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83.
60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
61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1.
62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41.
63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6.
64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55.
65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7.
66 [法]杜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南开大学经济系经济学说史教研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66.
67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68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153.
69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