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不可能再运用幽默的资源,整天垂头丧气的人也无法体会幽默的妙用。因此,能够幽默的人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期望和热爱,自信地对己对人,即使身处逆境,也是快乐的。
要使自己变得幽默,快乐是幽默的源泉,保持快乐,不仅可以带给自己幽默,还可以让别人幽默起来。怎样才能保有“快乐”呢?秘方之一是自娱自乐。这一点每个人都会,但最好不要应付了事。即使心情忧郁时,也找点自己愿意做的事,给情绪添点欢乐的色彩。
幽默是可以学习的,因此为了开发自己的幽默资源,必须先进行“投资”。多读些民间笑话、讽刺小说,多看一些喜剧,多听几段相声,随时随地收集幽默笑话。你可以将幽默、有趣的文章剪贴,并加以分类归档。
周围世界中充满了幽默,你要睁大眼睛,去观看,并且竖起耳朵,去倾听。幽默来源于两个世界,一个是你真诚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生活中周围的客观世界。当你用智慧把两个世界统一起来,并有足够的技巧和创造性的新意去表现你的幽默力量时,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趣味的世界中,人际关系也由此顺畅起来。另外,青少年朋友在运用幽默口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场合
在不适当的场合展示所谓的幽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严重后果。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用,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2.其次要区别对象
就像音乐是给会欣赏音乐的人听的,绘画是给会品味画的人看的一样,找错对象的幽默难免会造成双方的难堪。
3.与残疾人开玩笑要注意避讳
俗话说:“不当着和尚骂秃子,瞎子面前不谈灯。”拿他人的缺陷、不足开玩笑,会伤害对方。
4.内容要健康,格调应高雅。
5.态度要友善。冷嘲热讽地开玩笑,别人会产生反感。
6.和异性、不同辈分的人开玩笑要适当,“荤段子”不可说。
7.不可板着脸开玩笑。
8.不要以为捉弄他人也是幽默。别人会误以为你是恶意的而令你祸从口出。
9.不可总大大咧咧地开玩笑,让人觉得你不够成熟、踏实、庄重。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幽默能够营造一种轻松、诙谐的谈话和交往氛围,能让人在紧张的环境中得以放松,能愉悦人的心情,也能够抚平生活中出现的波涛和褶皱。既然幽默有这么多的好处,青少年朋友何不学着成为一个能带给身边人快乐的幽默大师呢?
常想“假如我是他”,理解他人才能团结他人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而多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走,鲍叔牙说他不是胆怯而是因为家有老母无人照顾;最后管仲辅佐的公子纠兵败被杀,别的臣子都自杀殉主了,管仲却宁可躲进囚笼受辱,鲍叔牙说他不是无耻贪生而是忍辱负重以成就宏图大志。
像鲍叔牙这般将心比心、善用换位思考,实属难得。无怪乎管仲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共鸣,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建立在换位思考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能够很好地促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给予关怀与了解。
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青少年朋友应增加了解,增进理解,少点误解,多点谅解,多一点友善,多一份爱心。
与人相处时,充分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学会替别人考虑,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恋人常因为吃苹果发生争吵。女孩怕果皮上沾了农药有毒,一定要把果皮削掉,而男孩则认为果皮有营养,削掉太可惜。
有一次,这对恋人争吵时被一位老人赶上了。老人了解实际情况后,对那位女孩说:“你朋友这么多年都吃未削皮的苹果,身体还很健康,你担心什么?”接着又对那位男孩说:“你朋友不吃皮,你嫌她浪费,那你就把她削的果皮拿去吃了,不就没事了!”
老人接着说:“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不同成长过程的影响,人的生活习惯会有所不同。因此,你们不要勉强对方来认同自己的习惯,同时你们也要体谅和适应对方的习惯。”
听了这几句话,这对恋人恍然大悟。
人与人要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学会相互体谅和适应,每个人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为了让别人听清楚你的声音,不妨提高说话的声调,为了不让对方伤到,递给他剪刀的时候可以把把手那一边冲着他,当对方总是脾气暴躁、对人苛刻的时候,想一想是不是他最近工作压力太大……
别人之所以和你观点不同,一定有他的原因。找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拥有了解释他行为或者个性的钥匙。试试看,真诚地使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处境里:“我要是处在他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感觉?会有什么反应?”
理解别人,并能够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着想,重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不同世界,这样做的青少年才能真正做到虚怀若谷,避免由于偏颇而造成失败。
同时,要想与他人进行团结与合作,也需要常换位思考。只有彼此之间多了换位后的理解和关爱,才能在彼此的合作中真正为对方设想,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能冷静客观地兼顾对方,这样的合作才能有更高的效率,也才更稳固。
正像俗语所说的那样,“穿别人的鞋,才知道痛在哪里”,尝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关爱对方,了解他人的真实处境,切身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这样才有助于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
合作才能共赢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接着,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吃了个精光,过了一段日子,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海洋时,他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世。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过上以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青少年朋友,在面临困境时,无论你的眼光是短浅还是长远的,往往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能够克服困难。只有合作,产生一种“合力”,才能取长补短,进而推动你渡过难关,最后获得成功。
而且,合作可以产生双重的奖励。一方面可使青少年朋友获得生活的一切需求享受;另一方面可使你的内心获得平静,这是贪婪者永远无法得到的。
有时,人们总在感叹为什么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等量的回报,实际上也并不是你的付出不够多,而是你忽略了与别人合作。合作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而这一点总是被人们忽略。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
“这庙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了问题。
“必是和尚不虔诚,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乙和尚说。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谁能最成功。
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庙宇也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庙务周全。”乙和尚说。
“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三人日夜争论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这时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庙宇香火渐盛的原因,正是他们三个人的合作!可惜的是,到最后三人即使分道扬镳也没有搞清楚这个简单的道理。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谁也不能总是单独行动,有些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