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孩子们不会满足于此,他们渐渐地会产生疑问,为了了解这个新奇的世界,他们伸出小手小脚,不断地触摸着这个世界,他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有时,为了解开一个疑问,甚至会翻出各种东西,把家里搞得一团糟。他们喜欢这样学习。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为了了解各种新事物而伸出自己的触角做着点点滴滴的尝试和努力,所以现在,我们不但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自己的母语,还发现了更多,这个神秘的世界也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在探索中,我们才能更丰富、更快乐。
可是,现在的很多青少年被学习给束缚住了。
就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灰尘的镜子,曾几何时,学习在我们的眼里成了“一板一眼地看书做作业”,学习还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其实,只要拂去那一层灰尘,你就会明白学习的真正妙处,学习是快乐的,随时随地都可以。
比如说学英语,没人规定你必须念着英文课本,你完全可以跟着电视机里的人一起说,你没有必要紧紧地盯着书本上的单词来背诵,你完全可以拿起一本书,念着“book”,拿起一个苹果念着“apple”,或者对早上起来的妈妈:“Good morning”走在路边,你看到用英语写的广告牌,就可以大声读出来,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学习语文时,当你觉得春风吹着很美,柳树轻柔地甩起长辫子,你完全可以全部写进日记或作文里,你完全可以行走在河边时大声念着诗中的句子。
学习历史知识时,你也许觉得书上的文字很枯燥,电视里的历史连续剧才更加吸引你,那你就一边看电视、一边学习吧!
另外,你会发现博物馆里的介绍、漫画书里的内容,都比课本知识更容易掌握。
你也许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同学像个小博士一样无所不知,其实他们正是知道随时随地学习,才会有现在的积累。只要你愿意,你也完全可以做到。
所以,不要再束缚自己,把学习定位在机械、简单的概念上,快乐地学习,随时随地的!
奇怪的“第十名现象”,不做分数的牺牲品
张雪的成绩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坏,一般能排在班里的第十名。她当然不能在学习成绩上跟邓晓亮比啦,邓晓亮成绩上可好了,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名,真的很厉害。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大家在一起总是觉得张雪似乎更厉害一些。不论是动手能力,还是说话做事,好像张雪总能更胜一筹。这真是让人费解的一件事情。对了,张雪还是他们班的副班长呢,邓晓亮却什么也没当。大家后来都说,可能分数不能说明一切吧!因为明明是张雪更厉害一些,但她没有邓晓亮的成绩好。张雪知道了大家的疑惑,便说:“其实也没什么啦,你们记得魔法师讲的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吗?”
《时代周刊》称爱因斯坦为“天才”、“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想主义者”,但是,小时候的他得到的一大堆外号全是一些充满厌恶之意的恶名。比如,他的小保姆就经常背着他的父母不耐烦地直呼他为“小傻瓜”。而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也不好,甚至根本没有人留意过他。
小爱因斯坦的确显得很笨,他的语言接受能力很迟钝,到3岁才学会说话。他的年轻保姆哄他有一个十分简便的办法:她手上只需拿着一根小木棍,他就会看得发痴,并且会奇怪地笑起来,保姆因此更认定他是个“傻子”。而其他孩子也都不肯和他在一起,孩子们都觉得他又傻又古怪。爱因斯坦后来回忆说:“的确,因为我学说话非常晚,我的父母曾一度非常担心,他们甚至为此咨询过医生。”
许多研究爱因斯坦的人认为,爱因斯坦说话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孩子的抱负,只要开始说话就要说完整的句子。当有人问他问题时,他首先在头脑中形成答案,用嘴小声模仿,可以看到明显的嘴唇动作,直到确认无误时,才大声说出来,给人的印象是他每句话都说两遍。9岁时,他才戒掉这个习惯。
但是,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发育迟缓正好帮了他大忙。他说:“当我自问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其他人发现了相对论,我想是由于以下原因:一个成年人对于时空已经熟视无睹了,而只有儿童才可能对周围产生什么想法;而我发育比较迟,恰恰是到了成年才开始考虑时空问题,因而我可以比普通孩子更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在学校里的表现依然很糟糕,他从来都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考试名次也总是很靠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差生”,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人已经知道,分数不是唯一的极准,分数并不能充分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的确,分数只能作为一种评判学生的方式,它绝不应该是唯一的,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那些平常人眼中的“差生”同样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日后取得的成就依然可以让那些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汗颜。
哈佛的教授从来都不只拿分数来考量一个学生,他们更看重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分数。一个排在第十名的学生在成绩、分数上也许不如排在第一名的学生,可是他依然可以在许多方面超过成绩第一名的学生,从而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在担忧分数的男生女生们,不要因为分数低了就丧失信心,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分数衡量不出来的,例如,真诚、友情、亲情、尊严等。
当然,在学习上也不能偷懒。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导致考试分数低是不应该的。在学习上要尽力而为,即使自己不能把握结果,也应该付出努力。只要自己付出了,也就无怨无悔了。
实践出真知,善读“无字之书”
不管你是不是喜欢读书,实际上你已经读了很多年的书了,对吗?从图画书、童话书到手工书、教科书,还有谜语书、作文书……各式各样的都有,种类多极了。等长大以后,可读的书更多了,我们却把它们简单地分为两类:有字的书和没字的书。如果你读过一本书,清楚地记下书上的每一个字,之后就认为你的学习已经完成了的话,那可就错了。
你知道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改名的故事吗?
陶行知,原名文俊,年轻时在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求学时,赞同明代王明阳的观点:“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于是改名陶知行。后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认为应当是行先知后,行而后知,于是将名字改为陶行知。“知”字和“行”字只是顺序做了颠倒,意义却非同小可,它告诉我们要重视实践,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往往更加重要。
有一个人,进城去卖竹竿,可是在他要进城门之时却发觉竹竿横竖均不能进入城门,他非常气恼。这时走过来一位读书人,这位读书人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折断,就可进城了。事后,这位读书人还非常谦逊地说:“吾非智者,无非见者多矣。”多么可笑!在你笑过以后,再仔细想想,或许读书人真的才高八斗,可不懂得正确运用,有知识倒不如没有。真正的知识往往是在思考和运用的过程中得来的,而不是完全来自老师的传授,一个人越是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他的知识增长得就越快。
怎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呢?在大量阅读之余,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观察日常生活,在琐碎的常理当中多问一些为什么,然后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阅读“有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并从中借鉴,避免走弯路;读“无字之书”则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齐白石的画,卓尔不群,活灵活现,而这正是来自于对“无字之书”的深入细致观察。齐白石的好友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他作画。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从没见到“芭蕉叶卷”是什么样,而当时又正好是北国的严冬,没有实物可进行观察,他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右到左的,还是从左到右的,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观察,所以都不敢肯定是哪一个答案。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使得他最后放弃了为老舍作“芭蕉叶卷”画。这又应了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齐白石对客观事实、对实践的尊重,才使得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水准。
要掌握有用的知识,就应当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边读书边实践,这样你能学到的知识将是无穷尽的,因为生活这本无字大书的内容够你享用一生。
从每一件枯燥的事中找到乐趣
面对枯燥的事,首先是心态的问题。不要在心理上首先认定这件事是枯燥的,即使真的是枯燥的事,也可以把它视为不那么枯燥。关键是怎么看待,采取怎样的态度,可以尝试着从心理上接受这件事,既然无法改变,既然必须做,那何不换一种心情来对待呢?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做有趣的事情,这样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转了。然后是从技术上让枯燥的事变得不那么枯燥,在枯燥的事情中寻找乐趣。枯燥的事情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劳动,每天做同一件事当然会让人觉得枯燥。但是即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一起做……不管是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都可能引起事情的连锁反应。所以要从相同的事情中发现不同,去寻找乐趣。乐趣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伸手可得的,乐趣同样需要发现。前提是必须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否则即使是很有趣的事情,你不懂得欣赏,不知道乐趣何在,也是徒然。
比如练书法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可是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够加深功力,提高造诣。这个练习的过程也许有些枯燥,但是当你真正用心于其中,真正研究书法无穷的变化,真正找到它的奥妙所在,达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就会觉得非常有趣。另外,乐趣是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获得人们的肯定,这样自己也会从心底感到高兴。我们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大书法家。墨池的传说就与王羲之有关。因王羲之出任永嘉郡守时,每天临池作书,搁笔之时,便洗砚于一池中,日久时长遂使整池水都染成了墨色,故俗称墨池,洗砚可将一池水染黑,可见练习之勤。如果不是他体会到了书法的要旨,找到了书法的乐趣,那他应该不会如此用功练习吧!
据说,王献之幼年学书法时曾一度出现骄傲自满、不求上进的情绪。一日,王羲之让他专临一个“大”字,三天后再比拟一下有否摹成。到了第二天,献之就不耐烦地将一个“大”字写好后找父亲比拟,王羲之摇头之际便顺手拿过笔毫,在“大”字下端加了一点。之后,献之又将此“太”字拿给母亲评看,王夫人书法造诣也很深,过目后对献之道:“孩子,还需大下工夫啊,这个太字只有下面那一点似你父力,其他三笔还差得远呢!”王献之听后,羞愧万分,自此之后便发愤图强,勤学苦练,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可见,不同的功力一眼即可看出,是否用功正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比如一个成功的钢琴家,就算他是一个天才,他也需要不断重复练习来提高技巧。一个斯诺克高手一定是经过无数次的击球成就的,这不断的击球过程想来可能很枯燥,但是相信每一次不同的击球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辛苦之余一定会乐在其中。
因此,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段的青少年们,试着从身边的事情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吧,也许它们表面上看来很枯燥、很乏味,但是转过身来,你会发现一片很有意思的风景。